溫莎公爵曾教英女王行納粹禮

2021-01-08 騰訊網

[摘要]第一次世界大戰幾乎摧毀歐洲,也擊垮了歐洲人固化的思想觀念。愛德華的年輕時代正是古老歐洲逐漸美國化的年代,他駕駛著飛機從藍天白雲上徐徐降落,恰似英國王室在這無法抗拒潮流中的浮沉。

最近,英國暢銷小報《太陽報》公開了一段黑白影片,顯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童年時做出納粹敬禮手勢,同時在場的還有女王的母親(即伊莉莎白王太后),以及她的伯父愛德華八世。

影像旋即在英國引起輿論轟動,與這位伯父也有莫大的關係。愛德華八世是英國史上唯一一個自願退位的君主,且退位後的頭銜更加有名——「溫莎公爵」。他那一段「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傳奇幾乎家喻戶曉:身為國王愛上一個結過兩次婚的女人,內閣向他發難,王室為此蒙羞;最後這位在位僅325天的國王發表廣播講話,宣布為了能和心愛的辛普森夫人結婚而放棄王位。

但歷史總是比傳說精彩。真正使公爵夫婦在當時備受矚目且不斷被後世重提的原因,更在於公爵本人與納粹德國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係。對於這層「窗戶紙」,英國王室與政府一直試圖輕描淡寫甚至無視其存在。然而即便在英國社會,普遍被接受的看法也是:愛德華八世退位的政治因素遠超過他在感情上的任性胡為。

《太陽報》披露英國女王幼時影像,影像中女王及家人行納粹禮,引發輿論關注。

離經叛道的早年經歷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鼓舞英國人民同仇敵愾對抗德國,國王喬治五世將王室的名稱由「薩克森-柯堡-哥達王朝」改名為「溫莎王朝」,因為前者過於德國化,而後者即是王室所在地的名字。但是,這無法改變英國王室來自於德國漢諾瓦這一事實。

自1714年漢諾瓦選帝侯成為英王喬治一世以後,這個家族對英國的統治延續至今。有趣的是,該家族給子女取名時,也極具德國特有的秩序感——最初四位國王都取名喬治,稱這一個多世紀為「四喬治時代」也並無不妥。巧合的是,漢諾瓦歷代君主的父子不和,也是有名的家族特徵。喬治一世在位時對王儲就極為粗暴甚至大打出手,王儲成為喬治二世以後對兒子的厭惡較乃父有過之而無不及。喬治三世在位60年,大部分時間與威爾斯親王(後來的喬治四世)關係極為僵持,因為父子倆無論從哪方面來說均無任何相似。到了我們的主角愛德華出場時,他也早已因擇偶與生活作風問題,而與父王喬治五世之間漸生嫌隙。

少年時代的愛德華八世

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愛德華早年生活確實沿襲了「漢諾瓦-溫莎式」的風格。一方面,他的父親難辭其咎,喬治五世為人保守、嚴厲,對子女的教育更是缺乏耐心甚至粗暴。另一方面,愛德華本人的個性在他所處的時代可謂標新立異。奧斯卡獲獎影片《國王的演講》對愛德華的刻畫還算中肯,他的出場就是一身標緻的皮製飛行裝猶如天降神兵,自駕飛機降落在弟弟喬治面前——可謂離經叛道。隨後愛德華一邊自如駕駛汽車,一邊與略顯拘謹的喬治從容交談,骨子裡透出一襲美式做派。實際上從個人氣質來說,弟弟喬治更像父親,也更具備國王的特質。

在當時人看來,威爾斯親王愛德華,各方面似乎都不適合君主這個角色。自從他與辛普森夫人這個兩次離異的美國女人墜入愛河以後,英國政界對他能否勝任國家職責的懷疑逐漸變為現實。以傳統的或者官方更傾向的說法來看,即位不足一年的愛德華八世選擇主動退位,原因在於他堅持要和辛普森夫人結為夫婦並且封其為王后,但這種安排無論從王室、政府還是英國教會的角度來看都無法容忍。的確如此,與其說壓力來自於王室對這個美國女人的排斥,不如說更來自於英國政界和民眾的壓力。面臨隨時可能爆發的世界大戰,英國人需要一位穩健、自信而頗具人格魅力的國王,顯然這種責任愛德華是無法承擔的。

天機洩露:與納粹的通信重見天日?

如果沒有後來發生的事情導致劇情急轉直下,溫莎公爵的情史或許真的將以「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動人意義載入王室史冊。然而,當20世紀過去、當事人逐漸離世以後,原本早該塵埃落定的舞臺,忽然因相關文件的公布而風雲突變。2000年英國作家馬丁·艾倫出版《天機不可洩露》(HiddenAgenda)開始改變人們對溫莎公爵的看法,該書的副標題(HowtheDukeofWindsorBetrayedtheAllies,公爵是如何背叛盟國的)更是明確指出溫莎公爵與納粹德國的密切聯繫。

作者的論述主要基於一份信件——馬丁的父親彼得·艾倫也是研究世界大戰的作家,他從前納粹德國的軍需部長阿爾伯特·斯比爾處獲得了這份資料。這封致希特勒的信由德語寫成,但從拼寫和語法缺陷來看應是外國人所書。內容是1939年11月對法國北部防務的視察情況,以及希望雙方進一步合作的願景。寫信人的籤名是首字母縮寫的「EP」,而這個簡稱正是溫莎公爵最主要的落款方式(EdwardPrince)。

愛德華作為英國王室成員的特殊身份,以及他的從軍經歷,都使得他能夠進入同盟國的軍事高層。他的視察原本是英國軍方藉以了解法國防務的一個安排,然而他不僅向英國軍事當局做了匯報,也同時將法國北部的實際部署透露給希特勒。法國軍隊原本指望阿登地區的森林可以擋住德軍的坦克部隊,故而將兵力全部集中於馬奇諾防線。結果是,搶先得知軍情的希特勒很快就越過阿登山區,隨後法國淪陷。而當時英軍對愛德華的報告未予重視,更沒能提醒法國進行調整,坐失良機的結果是敦刻爾克大撤退。

2002年,美國聯邦調查局又解密了二戰期間的相關檔案,相當一部分是有關溫莎公爵夫婦的。二戰爆發第一年,聯邦調查局向羅斯福的匯報就指出他們對溫莎公爵夫人的擔憂,因為她與納粹有緊密聯繫。而她也將影響到溫莎公爵,畢竟公爵本人一直以來都以其同情納粹德國的立場而出名。

溫莎公爵夫婦於1937年在德國慕尼黑會見阿道夫·希特勒。

早在他作為威爾斯親王時,對經濟危機下工人階級的生活狀況倍感擔憂,主張以社會改革來緩和這種困境,故而與保守的喬治五世政見相左。希特勒在德國崛起以來,他所謂的「國家社會主義」與愛德華的想法不謀而合,在與愛德華直接間接的接觸中,希特勒力圖使其相信納粹道路才能拯救歐洲。所以我們才會在《國王的演講》中看到,當弟弟喬治提醒愛德華說史達林的共產主義在威脅歐洲時,他的回答卻是:「那麼希特勒會解放歐洲的。」

為了實現溫莎公爵與納粹德國的合作,在公爵夫婦身邊的代理人是夏爾·貝多。名為法國商人的貝多實際上是納粹在法國的間諜,1937年他將自己在法國的私人城堡贈與愛德華作為新婚居所,這對於剛剛自我放逐的公爵夫婦來說是雪中送炭。他很快就取得了公爵的信任,並成為他府上的常客。有分析者認為那封信就是經由貝多之手轉到元首那裡。

在德國納粹一方,負責牽線的則是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他在1930年代任德國駐英大使的時候,就與辛普森夫人打得火熱,兩人的曖昧關係也是倫敦上層的公開秘密。辛普森夫人每天都會收到來自德國大使的17朵康乃馨,據說這是紀念他們一起共度良宵的次數,當然大使也藉此機會接近愛德華並探取消息。

愛德華在羅伯特·萊伊的陪同下檢閱納粹黨衛隊(SS),1937。

證據真偽之辯:歷史會被改寫嗎?

種種跡象似乎都表明,溫莎公爵作為納粹德國的間諜,間接導致了法國在1940年的迅速淪陷,而且一旦他與希特勒實現裡應外合,便將取代喬治重回王位,那樣無異於在英國扶植了納粹代理人。如果歷史被改寫,那將絕對是不敢想像的一幕。

不過,問題遠未結束:馬丁·艾倫推論的關鍵在於這封公爵致希特勒的信,但這封信的真偽引起了許多爭論。不少第三方的文件鑑定專家與化學家,分別從信件的筆跡、紙質、年代、切割方式乃至烘焙程度等細節上進行分析研究。雖然有人確定該信的真實性,但主流意見仍對信件真實性持否定態度。很長一段時間,人們都認為白金漢宮和唐寧街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間接影響了專家對信件真實性的判斷。而另一方面,雖然有鑑定結果,馬丁·艾倫仍堅持己見。更有人指出,這封信是某個惡作劇的傢伙隨便裁下了書籍的後封,然後放在火爐上烘烤故意做舊,畢竟這種惡作劇在當時也不稀奇。

問題或許不在於這封信件是否溫莎公爵親筆手書,無論他與元首之間有沒有這樣的通信甚至秘密協議,至少他與納粹之間的密切關係是可以肯定的。他在做威爾斯親王時的公眾形象、他與支持納粹的辛普森夫人墜入愛河、他繼承王位後的行事乖張,凡此種種足以說明他也是納粹德國的支持者——至少是同情者,不反對它作為一種解決危機的未來道路。當然後來的事情使我們無法對公爵的作為進一步設想,因為在邱吉爾的安排下愛德華被派往中美洲的英屬巴哈馬做總督,遠離了歐洲的是非圈。這件事本身即已表明英國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的隱憂,雖然他們從未公開承認過。

溫莎公爵的父親喬治五世病重時曾撂下一句話:「這個孩子將在我死後12個月內毀掉自己。」知子莫若父。從1936年1月即位至12月放棄王位,愛德華八世的稱號僅存在325天。說他為了愛情才放棄王位自然是一種誤解,退位絕不是完全自願。

儘管如此,英國王室對這個問題的態度仍是至關重要的,最初他們是無法接受辛普森夫人這樣一個結過兩次婚的女人,才會在王室的體面問題上與愛德華產生矛盾。在他與辛普森夫人相愛的最初歲月,這種公眾形象正是王室最主要的考慮。可是隨著時間推移,歐洲大戰迫在眉睫,愛德華與納粹之間的關係逐漸壓過了他與辛普森的感情問題,成為與王室的主要矛盾。因此,從感情問題到政治問題,不能說究竟是誰主宰了公爵與王室關係的冷暖。這中間的演變軌跡或許只有當事人才最清楚。從某種程度上說,恰是英國王室與政府的強硬,變相地把愛德華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去。

王室世代間的恩怨第一次和解:伊莉莎白二世、王太后和溫莎公爵夫婦。從左至右依次是伊莉莎白二世、格洛斯特公爵、格洛斯特公爵夫人、溫莎公爵、溫莎公爵夫人;這一團聚是為了紀念瑪麗王后(喬治五世的妻子,愛德華八世和喬治六世的母親,女王伊莉莎白的祖母)的百年誕辰。

第一次世界大戰幾乎摧毀歐洲,也擊垮了歐洲人固化的思想觀念。愛德華的年輕時代正是古老歐洲逐漸美國化的年代,他駕駛著飛機從藍天白雲上徐徐降落,恰似英國王室在這無法抗拒潮流中的浮沉。那也是一個東西方交往日益擴展的年代,愛德華在做王儲時就曾到訪中國,還去天津拜訪了末代皇帝溥儀。無巧不成書,後來讓他棄江山於不顧的那個「美人」,也曾在20年代旅居香港、北京等地。一戰時有人勸阻年輕的愛德華不要去參戰,稚嫩的他回答說:「父親有四個兒子,如果我不幸戰死,還有我那三個弟弟們。」此言不虛,只是他未能在戰爭中殉國,而是在王位上斷送了自己,將延續古老王室的重任交給了他的兄弟。

相關焦點

  • 那個教英國女王行納粹禮的男人:溫莎公爵「潛伏」疑雲
    最近,英國暢銷小報《太陽報》公開了一段黑白影片,顯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童年時做出納粹敬禮手勢,同時在場的還有女王的母親(即伊莉莎白王太后),以及她的伯父愛德華八世。影像旋即在英國引起輿論轟動,與這位伯父也有莫大的關係。
  • 溫莎公爵:愛美人不愛江山,支持納粹的英國退位國王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夢裡婉歌)溫莎公爵:愛美人不愛江山,支持納粹的英國退位國王1894年6月23日,愛德華出生於英國。當時在位的英國國王,是他的曾祖母維多利亞女王。他的父親是後來的喬治五世。1937年(43歲),愛德華的弟弟喬治六世即位後,為他的哥哥創建了一個名銜——溫莎公爵。同年,愛德華與辛普森的婚禮在法國舉行,英國王室的成員沒有一個出席。(結婚照)就這樣,愛德華成為了英國歷史上第一個為女人放棄王位的國王。可是用巨大代價換來的愛情會幸福嗎?
  • 溫莎公爵生不逢時的品味和愛情
    資料記載,溫莎公爵的父親喬治五世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後裔,性格蠻橫極端且對子嗣管教相當嚴厲,比如把溫莎公爵的弟弟喬治六世,也就是當今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的父親生生管教成了結巴(電影《國王的演講》講的就是這段故事),只因為他不希望自己孩子是個左撇子。
  • 故事裡的流金歲月,溫莎公爵的影像聲色
    在S01E10理,女王因妹妹 瑪格麗特公主的婚事進退兩難,於是致電自己的伯伯溫莎公爵。――溫莎公爵致辛普森夫人「看罷溫莎公爵和公爵夫人的愛情回顧展 猶居塵世的男男女女都不免想起自己 自己的痴情 自己的薄情」
  • 藍莎八卦||溫莎公爵 這聲名狼藉的愛情
    可以確定的是,溫莎夫婦是不折不扣的「親德派」。溫莎公爵自始至終都對希特勒充滿著崇拜與欣賞,他曾經公開表示:「希特勒是正確而合乎邏輯的德國人,如果他被推翻,將是整個世界的悲劇。他是個非常偉大的人。」不管是戰前還是戰後,溫莎公爵夫婦都與阿道夫.希特勒有著密切的書信往來,其中隱藏著大量的歐洲上層信息洩漏。在信件中,愛德華親切地稱呼希特勒為「親愛的希特勒」。
  • 溫莎公爵夫婦,看上世紀的土豪們是怎麼過日子的
    在78年前的今天,1936年12月10日,英王愛德華八世向全英國人民宣布遜位,成了著名的溫莎公爵。有人說,這位公爵的母親,現任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祖母,她擁有的珠寶,如果一起閃亮,就會照亮過半個地球。
  • 溫莎公爵與男裝時尚
    作為時尚男士的你,應該對「溫莎結」和「溫莎領」不會陌生,但你知道這兩個時裝名詞的由來與曾擔任過短暫英國國王的溫莎公爵息息相關嗎?這位公爵曾為愛情放棄王位,更對男裝時尚產生過不可忽視的影響。皮爾·卡丹曾經說過:「這個世紀(20世紀)在男性時尚領域內,只有一位真正的大人物,那就是溫莎公爵。」
  • 從愛德華八世到溫莎公爵,不愛江山愛美人的背後藏著多少秘密
    不久,他被他的繼任者也是他自己的弟弟,喬治六世授予溫莎公爵的頭銜。這位喬治六世就是當今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父親。有證據表明是她一手促成了溫莎公爵的1937年對德國的「私人訪問」和與希特勒本人的見面。後來解密的一系列文件顯示,這位溫莎公爵本身就是親德的,他在二戰開始後還給希特勒寫過信,甚至有證據表明他曾經為德國搜集情報。更有傳言,希特勒曾許諾戰後會扶植溫莎公爵再次成為英國國王。
  • 叛徒國王——溫莎公爵的又一秘聞
    當時,英國王室和政府想盡辦法掩蓋公爵對國家不忠的事實,而把沃麗絲推到了前臺。  「巴黎,1939年11月4日,親愛的希特勒先生:……」《叛徒國王》的開篇即是這樣一封信,信的籤名是「EP」,這是「愛德華王子」的字母縮寫。馬丁稱,這封信是他的父親、英國歷史學家保羅·阿蘭1980年與原納粹頭面人物阿爾伯特·斯皮爾談話時得到的。
  • 絕對的英國紳士:溫莎公爵
    而說到紳士,我們就不得不提大英歷史上執政時間最短、自願退位的英王愛德華八世(即後來的溫莎公爵)。作為紳士界的第一偶像,他用敏銳的嗅覺、超凡的智慧和不懼世俗的勇氣,展現不折不扣的紳士品味,樹立了現代紳士的標杆。今天,《智生活》帶領大家一起跟著溫莎公爵,玩轉英倫範兒!
  • 溫莎公爵的頭銜,可能會從英國皇室家族中,永遠的消失
    另一個可能不會再出現的頭銜是溫莎公爵,這個具有爭議的頭銜。英國王室史上最大的醜聞之一是,國王愛德華八世為了娶心愛的女人,決定辭去皇室職務。愛德華想娶離過婚的美國人沃利斯·辛普森為妻,但其他王室成員不允許。愛德華沒有屈服於他們的意願,而是決定放棄他合法的王位繼承權。退位是一件大事。由於他的行為,愛德華八世永遠玷汙了他當時的頭銜:溫莎公爵。這還不是全部。
  • 溫莎公爵--任性的英國紳士
    作為大英歷史上執政時間最短、自願退位的英王愛德華八世(即後來的溫莎公爵),用他敏銳的嗅覺、超凡的智慧和不懼世俗的勇氣,向你展現別樣英倫品味。他把費爾島毛衣和燈籠褲搭配在一起,掀起田園度假裝的風潮;還隨同祖父愛德華七世一起,將注重功能的運動裝推向時裝領域;更將牛津鞋,這一英倫風格中不可或缺的時尚單品,第一次帶入我們的生活。
  • 盤點溫莎公爵夫人珠寶篇
    圖片來自Haibao 溫莎公爵夫人 (Duchessof Windsor) 沃利斯·辛普森與溫莎公爵之間的傳奇愛情流傳至今。美國社交名媛的WallisSimpson在與溫莎公爵的35年婚姻裡,擁有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奢華珠寶。藏她所收集的珠寶囊括了Cartier、Van Cleef&Arpels在內的所有頂級品牌,在高級珠寶史上擁有極高地位。而為了讓心愛的女子成為「全世界最體面的仕女」,溫莎公爵一生為她在卡地亞定製龐大數量頂級珠寶。
  • 英國王室那些事兒----溫莎公爵:曾經失信於世界,最後卻洗白為愛情
    溫莎公爵全名愛德華.阿爾伯特.克裡斯蒂安.喬治.安德魯.派屈克.大衛, 做為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他只在位了325天,並未等到加冕日,便宣布遜位,被弟弟喬治六世封為溫莎公爵.1937年3月8日,喬治六世封哥哥為溫莎公爵。同年6月3日溫莎公爵與華裡絲辛普森夫人在法國舉行了私人婚禮,英國王室成員無一人參加。同時華裡絲沒有任何王室名號,不能被稱為「殿下」,她的名字依然是沿用第二任丈夫的名稱「辛普森夫人」
  • 珠寶溫莎公爵夫人:燃一世年華,不負傾國之戀
    宣布退位以後,愛德華八世匆匆離開英國,和心愛的女子雙宿雙飛,而他的弟弟喬治六世繼位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封自己的哥哥為「溫莎公爵」。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溫莎公爵夫人珠寶華服相伴的傳奇一生。比較典型的有下面這件十字架鑽石手鍊,夫人將9個公爵送給她的拉丁十字架穿在一起,每個十字架背面都刻有日期和代表兩人愛情的標記,記錄了他們從1933年到1944年共同生活期間的重要時刻,包括結婚紀念、溫莎公爵遇刺等等。
  • 梅根王妃「撞衫」溫莎公爵夫人,同一色彩連衣裙美得難分上下
    近日,有網友指出梅根為愛放棄王妃身份都是效仿溫莎公爵夫人,兩人都是美國人,都拐走了英王室的王子,而這位溫莎公爵夫人比梅根還厲害,她拐走的可是國王愛德華八世。當年英女王的叔叔當了不到一年的國王就宣布退位,才有了現在的伊莉莎白女王,然而女王又經歷同樣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孫子也被美過女人拐走了,這位女人就是梅根,她與當年的溫莎夫人如出一轍。
  • 英國:愛德華八世(溫莎公爵)
    愛德華八世(Edward VIII,1894年6月23日-1972年5月28日),英國國王,全名愛德華·阿爾伯特·克裡斯蒂安·喬治·安德魯·派屈克·大衛(Edward Albert Christian George Andrew Patrick David),遜位後被其弟喬治六世封為溫莎公爵
  • 溫莎公爵:最會穿衣的時髦貴族
    這樣一個史稱愛德華八世國王,甘心自我流放,做一個平淡的溫莎公爵。今天不談政治,只說品味。英國貴族的極致生活品味是舉世公認的,而溫莎公爵的品味,在英國貴族中又是公認最好的。晚年的溫莎公爵和夫人長期居住在法國的溫莎公爵夫婦在上個世紀,差不多沒人比溫莎公爵對男裝的影響力更大了。高雅的品位,富有創造力的搭配,以及隨著場合而變化的個人著裝風格,使他成為媒體們追逐的焦點。
  • 歐洲貴族時尚的典範——溫莎公爵
    派屈克·大衛(Edward Albert Christian George Andrew Patrick David),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也就是後來著名的溫莎公爵。當年這位傳奇的英國公爵除了給世人奉獻了一出堪稱20世紀最華麗浪漫「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情絕唱外,作為歐洲貴族的典範,他幾乎可以說是引領了一個時代的潮流生活方式,同時他還對男裝時尚產生過不可忽視的影響,單就正式著裝的細節中,就有一款襯衣的領型(「溫莎領」)和一種領結的圍系法(「溫莎結」)以他的名字命名。
  • 溫莎公爵夫人的十字架手鍊——【2679期】
    在兩人結婚前,溫莎公爵就陸陸續續送了公爵夫人各種珠寶禮物~「WE are too 」十字:純鉑金;溫莎公爵之弟喬治六世1934年11月29日結婚前四天,送給瓦歷斯·辛普森代表「W(瓦歷斯)與E(愛德華)=我們,也心心相印」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