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益在線·河北訊 2020年12月20日,近日,河北任丘公益記錄者一行人走進了議論堡鄉小門村,走訪書法家鄭小鎖老師。車行至村口,就看到一個非常高大氣派的牌樓,正面書寫著小門村三字,反面是鍾靈毓秀四個大字。還沒進村,一股濃濃的文化氣息就撲面而來,一路行來兩邊牆壁上都是各類宣傳畫,感覺清新淡雅,出凡脫俗。內心先給村領導下了一個定義,這個村的領導人肯定是一心為公,心懷群眾的好幹部。
因為道路不太熟悉,在村裡繞來繞去,正好順便看看村容村貌。村裡的公路筆直寬闊,公路連同兩側打掃得纖塵不染,壁畫是村裡一道亮麗的風景。順路觀看了聲名在外的小門村水上公園和文化休閒廣場。雖然已是寒冬,但絲毫不影響景觀之美,沒有了綠草紅花,更顯得莊嚴氣派。來到文化休閒廣場,欣賞了村裡的功德碑。碑身正面是愛心企業家和村民們捐助修公園和廣場的一個個名字和數字。反面是正小鎖老師親筆書寫,由工匠鐫刻上去的「同舟共濟、打造幸福家園」幾個大字。這幾個字大氣中透著典雅、厚樸,結體穩健、端莊,筆墨蒼勁,流暢自然,藏骨報筋,包含文採包含樸實,從中可以看出書寫者厚積薄發的文化修養。
見到鄭小鎖老師的時候,鄭老師正在揮毫潑墨,書寫作品,村支書王寶青也在場。原來鄭老師正在為中國公益在線白洋澱愛心工作站捐助的一個貧困群眾書寫作品,作為愛心捐贈之用。鄭老師很謙虛,不太善言談,我在採訪過程中,鄭老師多次把話題引向小門村建設得如何好、村支書如何甘願奉獻、帶領大家脫貧致富等話題上。最後在我的強行問答之下才回到正題。
鄭小鎖出生於1957年,現任中國對外交流書畫院雄安新區分院理事,曾多次在市裡舉辦的各類書法展上獲獎。作品被多家團體及企業收藏。被書法界知名人士譽為「高手在民間」鄭老師自幼喜文弄墨,家學淵源頗深,深受太祖父的影響,臨摹太祖父傳下來的書法碑帖。鄭老師說:臨帖與創作是學習書法最重要的兩個階段。從古到今,幾乎沒有一個書法家不是從「臨帖-創作-再臨帖-再創作」這樣循環反覆的過程中艱難地走過來的。經過幾十年的不間斷的學習創作,鄭老師成為了享譽一方的書法名家。
鄭老師從事教育工作多年,擔任小門村小學校長30餘年, 多年以來在校認真工作兢兢業業,治學嚴謹,深受學生和老師的愛戴,縱然教學任務繁重,但是不曾丟棄書法,每天總是抽出幾個小時來練習寫字,幾十年如一日,不曾懈怠半刻。鄭老師的學生也是桃李滿天下,有的學生已經成為部級領導。但鄭老師從不炫耀,在退休之後擔任起了村裡的統計工作。為小門村的發展出謀獻策。
小門村的每家每戶,每一點變化都牢牢地記在鄭校長的心裡,說起這幾年小門村發生的巨大變化,鄭老師簡直是如數家珍。說起支書王寶青為村裡做出的貢獻,更是讚不絕口。
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一方水土養一方文化,地域文化對於一個人的成長來說影響很大。鄭老師的生於任丘、長於任丘,任丘厚重的文化積澱使鄭小鎖從小受到薰染和影響,逐漸理解了中國書法的原旨,終得以窺見書法之神髓。用心交人,用藝傳人。
鄭小鎖數十年來堅守的筆墨日月以及他對書法藝術的解讀,加之他數十年來的深入傳統,手摩心揣,終於使他站在了書法藝術的前端。
在未來的日子裡,希望他能夠在書法藝術方面帶來更多精彩。(公益記者 寒冰 攝影/王小雨 李榮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