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電影《妖貓傳》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昔日富家公子曹雪芹,用一部六十一萬字的《紅樓夢》,為他身邊的女子著書立說。但李漁不一樣,他是一個貧寒的書生,既無權、又無財,宮闈之間的國色天香萬萬是跟他無緣的,他說他寫《閒情偶寄》,是想像來的,卻比真事真實十倍。我倒認同了。你能想像到,他是時而坐在街邊茶館,觀察著路過女子妝容。時而駐足在歌舞廳外,探頭往裡看女子絲竹宴樂的「奇怪大叔」。穿梭遨遊在古籍之間,再對照今人的行止。雖不富麗堂皇,卻非常接地氣。他竟然就這樣總結出了一套女人如何從姿色、修容、服裝和才藝上優勝的秘籍,堪稱「女孩的變美寶典」。今天,我想取《閒情偶寄·聲容部·修容第二》,來窺探下李漁窺探下的世界:清代女子在盥櫛、薰陶、點染上的趣味和技巧。俗話說:「三分人才,七分妝飾」,在清代美學家李漁看來,女子無論是妍媸美醜,都離不開容顏上的修飾。點染,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化妝,在臉上捈粉,在嘴唇上點胭脂。但他認為點染並不是「邪術」,能變鬼為神。謂脂粉二物,原為中材而設,美色可以不需。予曰:不然。惟美色可施脂粉,其餘似可不設。何也?二物頗帶世情,大有趨炎附熱之態,美者用之愈增其美,陋者加之更益其陋。胭脂是世俗之物,讓一個絕代佳人捈粉,可添風情。讓貌醜的人去捈粉,就會更顯俗氣。難道貌醜的人用脂粉只會弄巧成拙,不是絕代佳人就不該用脂粉?李漁說的貌醜,是指皮膚最黑的人,而膚色介於黑白之間的大多數東方女子,只要塗抹得法,也能濃淡相宜。請以一次分為二次,自淡而濃,由薄而厚,則可保無是患……此法不但能勻,且能變換肌膚,使黑者漸白。◎ 圖│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
敷粉從來只耐遠觀,不宜近看,因為很難抹均勻。但你試試把粉分開兩次抹,由淡到濃,由薄到厚,等粉幹了再敷第二層,像磚匠先在牆上刷粗灰,再用細灰填補遺漏。這樣做不但能夠近看也均勻,而且膚黑的人也能變白。就像染布一樣,都是從淺色到深色。直接從白色到青色是不行的,但先把白色染成藍色,再把藍色染成青色,藍色是白色和青色的過渡文字。不僅有化妝的步驟,還加入了平日生活的原理觀察,放到現在妥妥的科普向美妝博主。◎ 清代流行的點絳唇│電視劇《延禧攻略》
再說回,李漁是瞧不上皮膚黑的人嗎?恰恰不是,翻到《聲容部·選姿第一·肌膚》,他寫:「其黑而粗、緊而實者遂成棄物乎?曰:不然。薄命盡出紅顏,厚福偏歸陋質,此等非也,皆素封伉儷之材,誥命夫人之料也」。他說人的膚色是天生,難道皮膚黑而粗糙的女性,就不如膚白的女性搶手嗎?並不是的,她們偏偏很有福氣,是做貴夫人的材料。我認為這並非是安慰人的話,皮膚黝黑的女性,往往強幹、持家,是閨中少女之外的另一種女性魅力。甚至,你還能品到他讓女性注意衣物防曬。天生膚黑的女性不必一味追求白,美黑也是另一種美的超時代三觀。美是真實的錦上添花。他的修容新說,讓女人拋棄迎合,做自己。李漁寫女子修容的第二個難得之處,在於他不是為美人而寫,而是為中等相貌以下的女子而寫:「有國色而有天香,與無國色而有天香,皆是千中遇一,其餘則薰染之力不可少也。」富貴人家可以在洗澡後,用薔薇露擦拭全身,拍打臉部。可以有似花非花,是露非露的香氣。另外,閨閣女子也有用香皂浴身、香茶沁口的習慣。香皂可以帶走身上的汙穢之氣,存留香氣。江南六合縣產的最好,但是距離遠,不好買到。所以多的話可以用來洗澡,少的話可以用來洗臉,豐儉由人。香茶雖貴,但是每次只要一個指甲那麼小片,飯後或臨睡前用少許來浸潤舌頭就會滿口生香,用多了反而會味苦,變成藥氣。不僅為相貌平平的女子出美妝寶典,還考慮到了貧民窟少女的錢包,實在是接地氣。有的人第一眼看不驚豔,五官和長相併非傳統意義上的美人。但第二眼,你會發現她越來越耐看,妝容之外,氣質、儀態、細節都是成就氛圍美人整體感的關鍵。◎ 圖│電視劇《延禧攻略》
看似簡單,沒有什麼奇巧,但李漁說,如果臉上的汙垢沒有洗乾淨,就會殘留油汙。這油有臉上分泌的,也有發膏沾到臉上。如果有油沾臉上,化妝就會不均勻、浮粉,這可關係到女人一整天的美醜啊。篦子是梳子的一種,齒子比較密。以前人人容易長蝨子,用篦子輕輕地篦頭,可以用來刮頭皮屑和藏在頭髮裡的蝨子,也起按摩頭皮、舒筋活絡的作用。頭髮裡沒有灰塵了,才能根根分明,否則梳出來的髮髻更像是帽子、黑漆器具,而不是光澤、靈性的蟠龍髻了。所以應該花一百個錢買梳子,花一千個錢買篦子。◎ 清代後宮流行的「小兩把頭」│電視劇《延禧攻略》勻面必須勻項,否則前白後黑,有如戲場之鬼臉。勻面必記掠眉,否則霜花覆眼,幾類春生之社婆。至於點唇之法,又與勻面相反,一點即成,始類櫻桃之體;若陸續增添,二三其手,即有長短寬窄之痕,是為成串櫻桃,非一粒也。用粉捈臉必須要捈後脖子,否則就會前白後黑;捈的時候要避開眉毛,否則就會粉屑遮眼,像春社日祭祀儀式上的社婆;點唇只要櫻桃小嘴就好了。如果不是認真地親眼觀察過女人脖子顏色對不上臉上的色號,看見過口紅疊塗失敗的案例,又怎麼會寫出這麼精妙絕倫的建議來。◎ 清代後宮流行的「小兩把頭」│電視劇《延禧攻略》相比天生美豔的五官,懂得用體香,營造出迷人氣質,定然令人念念不忘。或豔麗如貴妃、或幽香如黛玉,氣質雖不同,卻都是在美的自知上,美得真實,美得獨一無二。千年來傳統的宮廷香膏,溫柔而含蓄。沒有桃色的濾鏡、香豔的戲碼……是不刻意間隨體溫漸漸透露的,又仙又撩人。而以宮廷薔薇花水為靈感而生的草木花水,則多了些張揚,像夏日裡不可忽視的多汁水果。
無論用哪一種去營造,都是真實的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