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全媒體記者 吳璟
12月17日,冬季的青島天氣寒涼,青島德縣路小學卻迎來了幾位滿面春風的耄耋老人,朱長春、梁端立、黃毓仁是德縣路小學「五二」屆的學生,從這所學校畢業已有60多年的時光。幾位老人在這所小學即將過120歲生日之際,回到母校,再聊聊這充滿兒時記憶的地方,聽聽百年學校中孩童們的歡笑,看看修葺一新的老校新顏,也為自己的曾經的學校帶來一份禮物。
新顏老校迎來自己120歲生日
「這裡原來是個禮堂,這裡以前還掛著一幅畫。」幾位80多歲的老人們來到學校後,在校領導的陪伴下,參觀了學校,老人們在學校中左看看右瞧瞧,跟學校的老師談論著當年他們在校時學校的樣子和細節,也讚嘆著學校歷經歲月後又展現的新面貌。據了解,青島德縣路小學始建於1900年,位於青島德縣路14號,毗鄰天主教堂。前身是教會私立明德小學,至今已有120年歷史。是一所有歷史、有故事、有文化、有底蘊的學校。歷經120年風雨滄桑,校舍已然陳舊。2020年1月,在市南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市南區教育和體育局本著全力保護原有歷史建築和特色風貌的原則,對德縣路小學的教學樓進行了整體加固、改造和修繕。
老人捐贈的校友的往昔今日對比相冊
據該校負責人介紹,目前該校已經修繕完成,在保護了原有的建築風貌的前提下,煥然一新的德縣路小學微機室、可移動錄播室、創客空間及最新型智慧黑板等設備悉數配齊,為學生營造了優質的教育環境;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的課桌椅、升級的飲水設備和廁所數量的擴大改造,為學生創設了健康舒適的學習環境;高質量的安全性塑膠跑道、智能淨化器和高智能護眼燈等一系列家裝級別的裝修配備,真正將「把孩子放在心上」切實落地;新教學樓磚紅色和淡黃色相輝映的外立面,配以校訓「明德」「礪學」「博藝」「致遠」的命名,更體現了這所120年文化名校的歷史底蘊,充分彰顯了環境育人的明德風韻。學校將在2020年12月31日舉行建校120周年的校慶活動。
老人向學校捐贈珍貴歷史資料
老人參觀完學校,向學校送了一份禮物,那就是一批珍貴的資料,其中包括1952年「收回教育主權遊行」的照片、50年代該校學生個人及集體的黑白照片、70年代學生個人及集體的彩色照片、「五二屆」畢業生畢業50年到畢業65年的慶典照片、學校退休老教師百歲壽誕照片、外地老校友回校照片,還有當年在校獲得的學生獎狀、成績單等物品,以及各種與學校相關的報刊、紀念冊等資料。
老人們向學校老師介紹捐贈的材料及故事
作為明德老一代的學生,一提起明德小學,幾位老人的臉上就會立即放光,引為驕傲。幾位老人告訴記者,因為這是一座承載百年歷史的老校,當年真誠、進取、勤奮的明德精神,鼓舞他們直至今天。
「我們這些80歲以上的老校友之所以要把手中多年積累的照片獎狀、成績單等資料捐贈給母校,其目的就是要在校的下一代,能夠發揚『明德固本,德行天下,啟迪智慧,提升品質』的好傳統,以及『團結民主勇敢忠誠』的好校風,把它代代相傳。」82歲的老人朱長春說:「回首往昔,我們感謝母校、感謝敬愛的老師。我們希望今天的小學生,也能發揚明德精神,知道感恩,『牢記使命、重任在肩、刻苦學習、堅定信念、磨練意志、鍛鍊體魄』,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時刻準備著。」
幾位老人捐贈的材料
德縣路小學校長宮君表示:「非常感謝『五二』級的老校友回到剛加固維修建成的德縣路小學『省親』,他們的到來讓我們重拾了歷史的記憶,他們的捐贈的珍貴資料承載著他們兒時的美好回憶,為學校120年校慶增添了一抹亮色。我們將這些資料和近期其他老校友捐贈的珍貴資料一起妥善保管,近期我們正在計劃做校史的展覽,屆時會將部分材料一起展示。」
老人們回憶起自己兒時也站在這面窗前,與小夥伴談論著窗外
老人們向學校老師介紹捐贈的材料及故事
老人向學校捐贈一批珍貴資料
老人們向學校老師介紹捐贈的材料及故事
修葺一新的禮堂,保留了原建築的風貌
學校領導認真聽老人講捐贈資料的歷史和故事
學校領導認真聽老人講捐贈資料的歷史和故事
資料照片
學校收藏的近期其他老校友捐贈的資料
一架老古董鋼琴,也讓老人們憶起不少往事
學校收藏的近期其他老校友捐贈的資料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