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村鎮三合村距離縣城40多公裡,屬於山區腹地,山大溝深,自然條件惡劣,縣政協委員楊耀盈多年來紮根山區,用「孺子牛」的精神,帶領群眾闖出了一條鄉村振興致富路。
楊耀盈所在的三合村由2014年以前的小元村、杜家村和靳家村合併而成。現有13個村民小組,412戶,1614人。村裡通往外界的深溝彎路多年來一直阻礙著村民們的脫貧致富。
曹村鎮三合村群眾 靳金成
一下雨一個晚上就不能走,溝裡那個小路石頭河灘裡都沒辦法走,騎個摩託都過不去。
2014年,楊耀盈擔任三合村黨支部書記後,走訪本村的靳家組和杜家組時,常常要駕車到耀洲區,繞道走20多裡路才能抵達。
縣政協委員 楊耀盈
根據當時的現狀情況,作為我是一名政協委員,心裡也很急,所以人說是要致富,先修路,向政協委員平臺提議案,建議政府在對山區人民在這個基礎設施建設上加大投資。
議案提出後,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積極落實,先後投資380餘萬元新修水泥路13公裡,解決了三合村三個小組的路段銜接。
縣政協委員 楊耀盈
修這條路的時候,當時這塊位置是難度最大。咱對面上的原來是二三畝地,像那麼高,所有的土方用挖機、鏟車、汽車拉運填這個溝。這個溝的總深度下來是48米,寬度下來是40米,工期是三個月,最後把這個基礎才完成,這是2015年把基礎完成。2017年實施這個水泥路,2018年打了這個水溝,打了1180米水溝。
曹村鎮三合村群眾 靳興民
路一修方便群眾,啥都好了,柿子、椒啥的,從這邊一拉到那一拉就走了,啥都好了。
曹村鎮三合村群眾 靳金成
特別像過年走個親戚,拜個年,串個門都隨隨便便,特別現在這個交通,這個車輛都很方便。
路通了,楊耀盈又抓緊帶領群眾綠化道路5公裡;在村中新打水窖6眼,對412戶群眾發放水窖自吸泵配套設施,新建了標準化村衛生室。短短幾年,三合村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脫貧攻堅中,楊耀盈帶領幹部群眾,在重點發展村集體經濟花椒、大棚的同時,又大力發展小尾寒羊養殖。
縣政協委員 楊耀盈
現在已經繁殖到120(只),在其他的養殖戶就是大戶,各家各戶都建了大棚。隨著現在市場的需求,我身為村書記,(縣)政協委員,下一步在政府多跑項目,多支持這些發展養殖戶,使我村的產業從種植、從養殖兩大方面,擴大生產,增加群眾收入。
在楊耀盈的帶領下,三合村2020年10月被渭南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評為全市脫貧攻堅先進村。截至目前,全村脫貧47戶154人,剩餘8戶13人按程序標準退出。
曹村鎮三合村貧困戶
(黨支部書記)來就把我們這塊的路啥都修得好好地,再就是讓我們農民栽花椒,國家也投資我們,把房也蓋了,馬上到年底了,還給我們有分紅。
多年來,楊耀盈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真抓實幹,默默奉獻,帶領群眾闖出一條鄉村振興致富路。先後榮獲「渭南市委楊鐵蒼式優秀黨支部書記」、「陝西省勞動模範」、「農村黨員致富帶頭標兵」、「全市農村功勳黨組織書記」等榮譽稱號。
縣政協委員 楊耀盈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也是一名支部書記,下一步將為三合村的產業發展著重兩方面,一是從種植使我們的花椒市場正常運營,二是在兩年內發展養殖大戶20戶,充分增加村民收入,帶動全村村民有一個更好的收入,使三合村的面貌得到更大的改善。
記者/榮榮 小晨
編輯/高怡凡
審核/樊向陽
監製/田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