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晚,由中國文聯、中國音協、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文聯共同主辦,省音協、省演藝集團承辦的紀念沈亞威誕辰100周年作品音樂會在江蘇大劇院音樂廳舉行。
中國音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韓新安,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寧,江蘇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水家躍,中國音協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王宏,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王建,省文聯副主席、省音協主席朱昌耀,省演藝集團副總經理、省音協副主席杜小甦等領導出席觀看了音樂會。音樂會還邀請了原解放軍總政歌舞團副團長、著名歌唱家程桂蘭,沈亞威親屬、摯友以及來自全國及我省音樂界眾多知名專家學者參加。
沈亞威,浙江南潯鎮人,著名軍旅作曲家,曾任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歌舞團團長,南京軍區政治部文化部部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文聯副主席等職。2001年被中國文聯和中國音樂家協會授予「中國音樂金鐘獎」終生榮譽勳章。他長期在軍隊文化宣傳崗位上工作,創作了《毛主席我們心中的太陽》《戰士第二故鄉》《行進在祖國大地》《鄉愁》及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合唱曲為毛主席詩詞《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譜曲等一批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為黨和國家、人民軍隊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奉獻了一生。
當晚的音樂會由江蘇著名指揮家常暢執棒,由江蘇省演藝集團交響樂團全程伴奏。一曲鬥志昂揚、激情澎湃的混聲合唱《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首先唱響,這首由毛澤東作詞、沈亞威譜曲的作品充分展示了當時人民解放軍解放全中國的必勝信念,格調雄偉,氣勢磅礴。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作於1964年)/ 毛澤東 詞
配器:常暢
青年歌唱家盛萬航、周磊、劉延慶攜手江蘇省演藝集團愛之旅合唱團帶來歌曲《我愛井岡山》《黃海漁民曲》,動人的旋律讓在場聽眾真切感受到了軍民魚水一家親的和諧美好景象。
我愛井岡山 (作於1973年)/ 屈家禮、向彤 詞
領唱:盛萬航
配器:張子然
黃海漁民曲(原作1941年,修改於1979年)/ 司徒揚 詞
領唱:周磊、劉延慶
演唱:江蘇省演藝集團愛之旅合唱團
配器:王愛康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省音協顧問有德鄉傾情演繹沈亞威名作《媽媽的月亮》《戰士第二故鄉》,膾炙人口的旋律再次響徹耳畔。
媽媽的月亮(作於1983年)/ 汪沉 詞
配器:裴子天
戰士第二故鄉(作於1963年)/ 張煥成、向彤 詞
演唱:有德鄉
配器:呂振斌
菠蘿蜜童聲合唱團演唱歌曲《趕羊上山崗》《我愛雨花臺》,質樸而純淨的聲線充滿了美好童趣。
趕羊上山崗(作於1963年)/ 任紅舉、向彤 詞
我愛雨花石(作於1988年)/ 向彤 詞
演唱:菠蘿蜜童聲合唱團
藝術指導:滕締弦 姜阿丹
配器:裴子天
青年歌唱家範雪妍深情演唱歌曲《卜算子·詠梅》《親愛的軍隊親愛的人》,展現了大美中國大愛中國的壯麗情懷。
卜算子·詠梅(原作1963年,修改於1979年)/ 毛澤東 詞
配器:常 暢
親愛的軍隊親愛的人(作於1951年)/ 宋之的、魏巍、丁毅 詞
演唱:範雪妍
配器:裴子天
男生小合唱《打個勝仗哈哈哈》《乘勝追擊》,以急促緊張的節奏和跳進的旋律表現,形象逼真地描繪出了激動人心的戰鬥場面和勝利凱旋時的喜悅心情。
打個勝仗哈哈哈(作於1941年)/ 西蒙 詞
乘勝追擊(作於1948年)/ 韋明 詞
演唱:江蘇省演藝集團愛之旅合唱團
配器:趙吉法
青年歌唱家張其萍帶來沈亞威所創作的八場大型歌舞選段歌曲《東海前哨之歌》和《霧茫茫,雨霏霏》,帶領現場聽眾一同品味經典之聲,追憶往昔歲月。
東海前哨之歌 (作於1963年)/ 向彤、任紅舉 詞
配器:崔安強
霧茫茫,雨霏霏 (作於1963年)/ 向彤、任紅舉 詞
演唱:張其萍
配器:王 葳
音樂會特邀中國音樂金鐘獎獲獎選手於海洋、蔡靜雯兩位嘉賓為大家演唱沈亞威耳熟能詳的歌曲《別處哪兒有》《獻給白衣戰士的歌》《離港》和《日月潭之歌》,絲絲入扣、精彩絕倫的表演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
別處哪兒有 (作於1945年)/ 史白 詞
配器:裴子天
獻給白衣戰士的歌(作於1979年)/ 夏福林 詞
演唱:於海洋
配器:崔安強
離港(作於1980年)/ 孫軍 詞
配器:王 葳
日月潭之歌 (原作1950年,修改於1979年)/ 郭卓 詞
演唱:蔡靜雯
配器:王愛康
音樂會的最後,特邀著名指揮家石中光、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孫振華、江蘇省演藝集團愛之旅合唱團共同表演了歌曲《鐘山頌》《祖國無限好》,整場音樂會最終在宏大、豪邁的氣勢中圓滿落幕。
鐘山頌 (作於1981年)/ 石林 詞
領唱:孫振華
配器:潘 磊
祖國無限好(作於1977年)/ 向彤 詞
特邀指揮:石中光
演唱:江蘇省演藝集團愛之旅合唱團
配器:王嘯冰
本次紀念沈亞威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由沈亞威作品音樂會和座談交流兩部分組成。活動旨在以沈亞威的生平為主線,以其創作的音樂作品為主要內容,帶領大家一同重溫經典創作,感悟老一輩音樂家的精神風範,進一步激勵音樂工作者堅守藝術理想,追求德藝雙馨,把老一輩音樂家的奉獻精神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