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形成的旗袍,由「封建糟粕」到國定禮服,獨特韻味女性美

2020-12-22 Thomas街拍

近幾年的復古風又吹得厲害,尤其在穿衣打扮的領域。各位明星大咖們,幾乎天天輪番上陣復古穿搭,造型各異精彩不斷。街頭小巷的一些年輕人,身穿各式各樣的漢服。的確漢服在影視作品的宣傳下,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追捧。然而在更加早期,大概是上個十年的時候,旗袍算是復古風時尚的寵兒。

說起旗袍,在博大精深中華文明裡面,尤其在中華服飾裡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華旗袍的起源和誕生,與及後來的發展也是比較耐人尋味的。這一期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被稱為「風情萬種」旗袍的起源與發展吧!

旗袍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女性國服。但是有關於旗袍的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的爭議。但不可否認旗袍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裡,成為最為絢爛的現象之一。

在現代人的印象裡面,大多數人對傳統旗袍的認知,就像下面這張圖片一樣。更有甚者覺得這個就是旗袍的「鼻祖」。其實不然,真正旗袍的起源,有部分學者認為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深衣。年代太過於久遠,幾乎沒有記載的痕跡,無法查證了。最有力的說法就是形成於上世紀20年代。

▲旗袍名字的由來

據可靠的史料記載,旗袍前身其實始於清代,隨著清太祖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族各部,並且設立了清軍中的紅、藍、黃、白四正旗。入關後又增添了鑲黃、鑲紅、鑲藍、鑲白四鑲旗,以此來區分、統馭所屬軍民,稱做「八旗」。八旗所屬臣民習慣身穿的都是長袍,屬於滿族土著服裝,故此而得名為「旗袍」。這個也是目前比較有力的旗袍名字來源說法。

▲旗袍的前身 —— 清代旗裝

·清代旗裝的特點

清代的旗裝,大多採用平直的線條設計,比較平面的裁縫,款式比較呆板。其中衣身寬鬆,色彩鮮豔複雜,用料等花色品種比較多樣。旗裝是大多數有權有勢的人基礎服裝,老百姓的日常服飾是比較普通的袍子為主。

在濃厚的清朝封建禮教氛圍當中,人們的思想是十分保守的。想要婦女們如現代人一般,外露曲線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在袖口領口有大量盤滾裝飾點綴,其中袖口領口有精緻的刺繡是旗裝的一大特色。

·清末民初旗袍特點

旗袍寬大而平直,長袖的設計,不顯露形體。需要內著長褲,在開衩處可見繡花的褲腳。面料以厚重織錦或其他提花織物居多,裝飾十分繁瑣。不過到了民國初期,則開始使用色彩和裝飾簡單的設計款式,其中素色旗袍也慢慢被更多女性所接受。

▲民國時期 —— 旗袍的元年

有許多學者認為,真正的旗袍的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大概是民國時期。而在之前的旗袍,其實應該稱之為旗裝才對。所以上面提到的旗裝也順理成章成為旗袍的前身了。民國時期的旗袍,收腰的設計,表現體態和女性曲線。必須內著內褲絲襪,開衩處露腿。面料較輕薄,印花織物增多,裝飾亦較簡約。這些大改變與現代的旗袍日趨相近。

上圖可以看出來,滿漢女子的服飾不斷地融合,並吸收了西洋服裝樣式。當初的旗袍樣式,袖口收緊,滾邊減窄,紋樣刺繡稍作簡略了些許,衣身也顯略短。其中比較明顯的大改動還有袖子部分,這個時期的旗袍出現大量的中袖款式。

1926年中華旗袍被中華民國政府正式確立為國服旗袍受到了宋慶齡、宋美齡、宋愛玲宋氏三姐妹的喜愛和推崇。圖為宋氏三姐妹三種袖子不一樣款式的旗袍

到了20年代末之後,受西方裙裝的影響,旗袍的樣式有了明顯的改變,旗袍變為收腰合體曲線式,展現了女性的凹凸體形特徵,具備了現代女裝的基本特徵和流行基礎。圖中可以看出來這個時期中袖旗袍比較流行。

▲20到40年代旗袍款式發展過程

為了讓大家比較方便直觀的了解旗袍發展,整個民國時期旗袍發展的變遷樣式。用一張比較直白的插圖來示意。其中30年代初的旗袍設計有了重大改變40年代的旗袍樣式已經十分接近現代的款式了。

·海派旗袍

從上圖可以看出來,在二、三十年代期間,傳統旗袍受大量的西方禮服的影響,加入歐美裙裝設計元素,旗袍文化加入海派旗袍的發展方向。

▲旗袍發展頂峰時期

旗袍款式在進入三、四十年代後漸漸成熟。2011年的電影《金陵十三釵》,背景是1937年的中國南京。從戲裡的造型我們可以看出來,女性們穿的旗袍款式已經不是寬大的款式,不過還保留長袖。和上圖1932年出現的旗袍樣式幾乎一樣。這個時期的旗袍花色也比較多,五顏六色的刺繡,感覺很時尚。

旗袍的身長下擺依然是到達腳踝的位置,露腳和鞋子。開衩大概在膝蓋位置比較多。之後還出現一些短袖長款旗袍,腰部的收腰設計沒有十分的嚴格,還是稍微寬鬆了一些。

這個時期的旗袍造型,全世界的華人家喻戶曉,堪稱華人的經典之作,是旗袍文化發展的頂峰時期。這時的旗袍採用高立領、吸腰、短袖、紐襻、斜襟、高開衩,還有袍子忽短忽長。

剪裁和造型借鑑了西方晚禮服裙裝的特點,使旗袍更加合身,展露女性玲瓏浮凸的優美體態。面料上,紗、縐、綢、緞、花呢、棉布等都在應用。上圖女子旗袍搭配高跟鞋,時髦又摩登。

旗袍的收腰設計發揮得淋漓盡致,搭配低跟鞋,表現女性玲瓏浮凸的曼妙曲線。

1935年《良友》雜誌封面,記錄最具國際氣息和時尚敏銳感的上海。圖中女性身穿高領斜襟長旗袍,表情放鬆自然,神態或沉靜、或天真,氣質給人的感覺舒服愉悅。這時候海派旗袍也是在上海逐漸發展起來的。

▲旗袍發展的低迷期

在1949年解放前夕,旗袍其實已經相當普遍,甚至已經成為一種時尚,早已經成為城市婦女的日常便裝。但在新中國建立後,婦女穿衣服鄙棄穿紅戴綠,鄙棄小資情調,流行樸素的軍裝列寧裝等。

隨著文革的出現,旗袍被作為傳統文化和資產階級文化看待,而遭受到迫害。從民國沿襲下來的旗袍文化承受到重大打擊,至此告別輝煌的歷史進入低迷時期。

六十年代的旗袍

其中50年代後,旗袍文化在大陸漸漸被冷落,旗袍在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嚴厲批判同時,被英國人殖民的香港,卻是另外一番不一樣的景象。

旗袍在內地雖然逐漸銷聲匿跡,但在中國大陸以外的華人地區依然存在。很多上海裁縫師從內地南移香港,香港因此成為旗袍最重要的保留地之一。

·香港海派旗袍

英文裡面旗袍cheongsam,是來自於粵語中的「長衫」的讀法,所以是外國人粵語發音音譯過去,成了英語單詞,然而qi-pao就簡單一些了,是漢語拼音,是外國人根據普通話發音直接音譯過去的。

說到香港的海派旗袍,首先想到的是電影《花樣年華》。戲裡張曼玉穿的那二十幾套繡工精細風格不一的旗袍。把60年代香港小資女子的風姿演繹得淋漓盡致。迷人的眼睛,及臀海派旗袍張曼玉的身材和姿色襯託得簡直完美。

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時期的香港,小資們還是挺鍾愛優雅的海派旗袍的。無論是年輕女性還是成熟女性,都對海派旗袍鍾愛有加。

▲旗袍文化的回歸

旗袍文化在沉睡了三十年之後,到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時期,旗袍又再次重新走上歷史舞臺,雖然很難再有超越鼎盛時期的狀況出現。但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旗袍的設計與材質有了飛躍式的發展,更加的華麗與精緻了許多。

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讓沉睡了30年旗袍文化再次煥發生機。近些年來,國家大力支持中國傳統文化的復出,其中大力鼓勵傳統服飾文化的宣傳。使民族服裝既具有東方特色,又符合世界時裝的流行趨勢發展。

隨著現代的科學技術發展,新的材料的發現設計的多元化發展,旗袍已經完全融入了現代時尚服裝行列。近年來也受到眾多明星的追捧與喜愛。具有優雅、賢淑氣質的旗袍,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得到了國際的公認。

▲小結

旗袍是我國的特色傳統服飾之一,在中華歷史裡面源遠流長。雖然旗袍文化在中國已有百來年歷史,也歷經了多個不同時代的變遷。旗袍也一直被視為中華民族服飾的典型代表。如今改良後的旗袍更是走向世界,成為時尚的東方璀璨明珠。希望在將來旗袍繼續被更多世界各國人民喜愛。

謝謝收看,歡迎關注分享留言哦!全平臺同名,我們會不定時更新的哦!聲明:文字原創,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問題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旗袍乃是「封建糟粕」?如今炙手可熱備受追捧,登上春晚名揚海外
    因為旗袍的剪裁非常能夠展現女性的形體美,不僅能夠通過衣服流暢的線條顯示出女性曼妙的身材和曲線,更能襯託出中國女性身上的古典韻味和高雅氣質。但在許多迂腐的人眼中,展現身材是和「引誘」、「風塵」這類貶義詞掛鈎的,因此他們對於旗袍有著諸多的偏見。
  • 旗袍之美,美在妖嬈,美在氣質,美在優雅,美在輕盈,美得曼妙!
    說起旗袍,這是我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飾。被譽為我國的國粹和女性國服。上世紀50年代以後,旗袍逐漸被冷落,認為這是封建糟粕之一。1984年,旗袍被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的禮服。許多女性在出席重大活動的時候,也總是把自己精緻的打扮一番,穿上心愛的旗袍,讓自己變得更加漂亮,顯露出身份的高貴和獨特的氣質。
  • 民國期間女子穿旗袍舊照,作為女性傳統服裝曾被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圖為美國華裔美女抗日活動。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圖為才女陸小曼。50年代後,旗袍在大陸漸漸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視為「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
  • 馬伊琍(蘇雯麗)的旗袍那麼美,現實中的我們該怎麼穿搭?
    追劇《旗袍美探》馬伊琍飾演的蘇雯麗每一集穿的旗袍都不一樣,每一件都很精美好似一場旗袍盛宴一般!,也是中國的傳統服裝之一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20年代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
  • 旗袍美女人像攝影 中國風的傳統風格美 文雅端莊東方時尚
    作為攝影師,我感覺富有中國傳統美的旗袍人像,是很有中國傳統文化的攝影作品。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 穿上專屬於東方女性的水墨旗袍,讓世界看到中華傳統美
    旗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有著悠久的歷史。旗袍成形於上世紀20年代,作為民國女性的標準服裝,也曾風靡大街小巷。但在歷史的洪流中,旗袍的地位一路風雨飄搖,曾被認為是「封建糟粕」遭受打壓,又受到國外時尚大潮的衝擊,旗袍更是一蹶不振,甚至被人遺忘。
  • 光影藝術:旗袍與國風的邂逅(組圖)
    攝影師的話每一個民族的女性都擁有自己獨特氣質的美比如說旗袍,就最能凸顯東方女性的美和氣質。旗袍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劉瑜更在《中國旗袍文化史》中形容旗袍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因此,我試用一組前段時間用電影的影調和布光拍的旗袍人像,來表現東方女性的美,用一組旗袍人像的照片來講「國風」的故事——旗袍與國風的邂逅。
  • 旗袍,在民國婚禮中,承載了女性對自由、美好的嚮往
    一些有知識的婦女,倡導擺脫西洋化服飾的影響,回歸到中國傳統風格之上。於是,目光就被放在了改良旗袍上,改良旗袍將女性帶到了「女為己容」的時代。旗袍,這朵美麗的花,瞬間綻放於中國新時代的女性身上。旗袍,也將服裝上的中西合璧之風推到頂峰。
  • 24年前的鞏俐好優雅,穿旗袍盡顯東方美,與張國榮同框真養眼
    旗袍是典型的古典衣著,帶有濃濃的東方美氣韻,雖然旗袍展現出復古風的氣質,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喜歡旗袍,也會在日常生活中穿旗袍,在參加隆重的活動時,很多女明星也會選擇穿旗袍,旗袍高貴大方,修身的設計有助於內在女性韻味的展現,鞏俐就穿過很多款式不同的旗袍,鞏俐穿旗袍好優雅,絲絨蕾絲盡顯女人味,誰知道1996年的她有多美。
  • 歷史之碎:民國女性旗袍服飾
    旗袍樣式不斷翻新,袖子越改越短,直到取消袖子,露出肩部;領子由高領至低領,越低越時髦,甚至出現無領旗袍。這種經過改良的旗袍,充分體現了女子的曲線美,在上海出現後,很快便流行全國。很多女姓一直非常喜歡旗袍,認為穿上旗袍,才能把自己那種獨特的魅力和韻味展現出來。旗袍具有東方女性服飾文化的象徵意義。
  • 中國女性的獨特韻味 古典輕熟的改良旗袍
    不管時尚如何變遷,不管歷史如何推動,旗袍這種獨特東方美學時尚都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時尚的發展而失去光澤因為不管在任何時候,它都能夠完美無缺的將東方女性的那種端莊典雅和清秀動人和描繪出來。且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的改良以後的旗袍變得更加符合我們的現代審美:便宜又好看。
  • 大紅刺繡旗袍花禮服,雍容華貴顯知性!
    旗袍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服飾,它一直被浸入很多情感與遐想,如設計者在製作旗袍時是懷著怎樣的心情製成了只憑藉著純粹的古典美就可以讓旗袍行走在時尚的前沿
  • 變性藝人金星酷愛旗袍,旗袍穿搭優雅大方,充滿女性美
    兩種風格相互配合,卻並不突兀,既有女性的婉約美,又能夠體現她作為一個北方女人特有的豪爽氣概,小編覺得這套旗袍簡直是為她量身定做~,立領的設計是為了維持女性的儀態,因為立領更有一些束縛性,脖子的轉動就不會那麼靈活,所以就需要身穿立領旗袍的女性,隨時保持身姿的挺拔,因此非常考驗一個人的儀態,衣服的效果也更為端莊和優雅。
  • 中國的旗袍美女PK越南奧黛美女 您覺得哪個最美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 ,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 ,民國20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由中華民國政府於
  • 夢想家 領航者·西湖故事美如意旗袍:把非遺融入時尚,讓每一位女性...
    精巧工藝製作出來的旗袍,滿足了中國女人對心儀服飾的所有想像。從小受外婆影響,生活在江南的吳慧淓,對旗袍等傳統服飾情有獨鍾,她創立的「美如意」旗袍,創新性地把非遺技藝與當今時尚設計相結合,再融入傳統旗袍繁複的工藝之中,不僅為美如意旗袍增添了獨特的韻味,也讓古老的工藝在新時代煥發了生機。
  • 「旗袍上衣+半裙」把女性美詮釋到極致
    與夏日五彩繽紛的能量相比,秋天的深情與醉意有著不同的魅力,尤其對於文藝女性來說,她們又怎能優雅時尚呢?旗袍上衣搭配半身裙,繼承旗袍的優雅與復古。它是溫柔而安靜的。不僅能讓人的身材更顯文質彬彬,而且能讓人的身材更顯文質彬彬。!
  • 從《花樣年華》到《旗袍美探》,展現東方女性的極致美
    最近,一部網劇《旗袍美探》熱播,一如它的劇名,劇中的主演馬伊琍的服裝也是以旗袍最為多見。,大家並不陌生,在反映中國20世紀20-60年代的影視劇中旗袍大量出現,也因此讓我們能夠見識到被眾多影視明星演繹出的東方神韻。
  • 東方古典美的民國禮服——旗袍
    旗袍之所以很少有人穿,那是因為旗袍太挑人,另外就是旗袍的古典韻味濃,不符合大眾的審美。而加以改良的海派旗袍,既保留了旗袍的復古韻味和優美線條,又融入了西方的時尚元素,淡化了古典的韻味,多了幾分時尚的氣息,更能被當代女性所接受,氣質清雅高貴。
  • 越南多彩長袍,凸顯成熟女性韻味
    有人曾經這樣評價中國的旗袍,說它是中國的國服。旗袍在中國有很久遠的發展歷史,特別是在民國時期,更是作為女性出席重要場合必備的高貴服飾,即使是現在,人們也能夠通過旗袍展示出不一樣的美。除了中國以外,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的女性喜歡穿著旗袍,那就是越南。在歷史上,越南長期是中國的附屬國,與中國文化交流十分緊密。越南的旗袍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並且在中國的旗袍基礎上進行了優化。越南旗袍主要做了兩個方面的優化,形成了越南當今的多彩長袍。
  • 譚卓穿旗袍美到不敢認,絲絨刺繡旗袍復古典雅,成熟有型韻味足
    旗袍是一種帶有古典氣息的單品,年代特徵非常明顯,旗袍設計精緻有型,展現出女性對個性的釋放、對潮流與美的追逐,如今旗袍再度進入到女性的視線當中,很多女性都喜歡穿旗袍,無論是在參加活動時,還是日常出行,旗袍都備受關注,什麼樣的女性更適合穿旗袍呢?越成熟的女性越能展現出旗袍的韻味,看譚卓就知道了。譚卓穿旗袍美到不敢認,絲絨刺繡旗袍復古典雅,成熟有型韻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