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建築這麼火,是忽悠人還是真的厲害?

2021-01-18 預製建築網


「建築3D列印速度那麼快,為啥不去列印火神山醫院啊?」

靈魂拷問來了


雖然3D列印沒能列印火神山醫院

但是疫情一線依舊有他們的身影


『3D列印護目鏡直擊疫情一線』


建築3D列印隔離屋運往武漢

首批15套;「日產量可達100套」!


看上去振奮人心的新聞下是重重質疑聲


有人提出質疑:那是否3D列印只是看起來很高大上,實際上是在忽悠人?


早在之前,就有3D列印技術獲得了輿論關注。



 那麼3D列印技術究竟是什麼呢? 

在建築領域如何運用?


以下資料來源知乎。

3D列印技術,是上世紀80年代開始興起的一種高新製造技術,其以數字模型為基礎,運用計算機自動控制技術, 通過逐層列印方式構造三維實體,具有數位化、智能化、機械自動化等特點,而且相較於傳統的減材製造,3D列印又稱為增材製造。


事實上,3D列印技術在國內已有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期間經歷了多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上世紀80年代,3D列印技術首次誕生,引起大眾關注; 


上世紀90年代,3D列印技術在研發應用方面獲得初步發展;


本世紀初,由於3D列印技術在多方面的市場應用潛力,吸引大量投資、創業者湧入,市場上甚至出現一股3D列印技術熱潮,但終究受限於技術研發與行業應用程度,市場遇冷後熱潮漸退;


而目前,3D列印正在經歷技術上的實質增長期,即不斷的技術積累、技術突破與技術應用。這種實質增長最直觀的表現,即是3D列印技術近年來更頻繁的應用於如醫學、製造、建造等行業領域,技術研發與市場應用真正開始融合。


但需要注意的是,實質增長期並非最終的技術成熟期,個案技術示範成果不代表技術具備廣泛應用性條件。如此次中建二局打造的「原位3D列印雙層示範建築」,僅是中建股份技術中心和中建二局華南公司聯合立項課題《建築 3D列印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的展示工程,距離3D列印技術真正廣泛應用於建築施工領域,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D列印建築技術的主要優勢


作為一項高新製造技術,3D列印建築技術相較傳統建造技術工藝,在資源與成本消耗、建築施工效率、人力節省、資源環保等方面有著明顯技術優勢:


1、機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降低成本。如此次中建二局應用3D列印技術建造的雙層示範建築,淨耗時不到60小時,高機械化3D列印技術能夠有效減少建設時長,縮短工期,減少成本。 


2、無模板施工, 資源消耗少。相較於傳統施工工藝,3D列印建築無需模板施工,且一次成型,一方面減少資源消耗,一方面避免因返工和因尺寸差別而導致的資源浪費。


3、勞動強度低, 節省人工。3D列印建築的機械化程度很高,相繼常規建築施工可以減少一半的人工消耗。


4、施工過程安全、清潔。目前,3D列印建築採用的材料為新型混凝土材料,減少了常規施工中出現的揚塵、施工噪音汙染。


5、設計自由, 精確建造。3D列印技術的特點之一即是高機械化精確操作,這為建築師的設計工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間與更好的條件,藉助CAD軟體,通過3D列印,實現各種複雜、創意設計。



理性認知3D列印建築的瓶頸難點


上述技術優勢的實現,其前提條件是擁有相對成熟的技術配套措施。如由於3D列印建築一次成型,無需模板施工,不會因返工和尺寸差別導致資源浪費,那麼這客觀上就要求3D列印設備具備較高的技術精度;再如節省人工一項,相對於常規施工,3D列印的確降低了對施工人數的要求,但對施工人員的技術能力卻有著更高要求。


除此之外,目前3D列印技術在建築領域的應用瓶頸,主要在於材料與設備兩大方面。


材料問題


「材料問題」可謂是影響3D列印技術在建築市場應用中的關鍵性問題。同常規建築施工一樣,3D列印建築的列印材料也主要為混凝土,但不同的是,3D列印建築所用混凝土材料有著更專業複雜的材料要求。


3D列印建築需要一種全新的混凝土材料,這在客觀上需要經歷一個「技術研發-技術應用-技術突破-成本降低」的周期過程。就目前而言,市面上的各種3D列印材料明顯成本過高,且在安全質量強度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設備問題


3D列印建築技術中,設備因素也是影響其具體市場應用的重要因素。這裡主要指列印設備的尺寸、精度、受環境影響程度等。在此次雙層列印建築的具體列印過程中,不難發現3D列印設備的尺寸與具體建築規模是密切相關的。


未來3D列印技術廣泛應用建築施工領域,所面對的建築規模必然不會只局限於幾米或幾十米,這對3D列印設備本身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3D列印設備如何適應更大體量的建造要求?設備尺寸變大,列印精度是否影響?設備儀器佔地面積變大,受天氣、環境因素影響,如何保證正常列印施工?


當然,上述觀點絕非否認3D列印建築技術在環保、施工技術、建築業發展等方面具有的重要價值與意義(這也是國家在2018年將其列入國家戰略發展技術的主要原因),以及目前我國取得的重要技術成果。僅希望相應行業與技術人員,能夠理性看待國內3D列印建築技術發展。


那麼接下來講講3D列印在建築上的實現具體的應用有哪些?


國內民用建築大規模應用3D列印技術案例


國內外均有房屋建造商前行於3D列印建築結構的前沿。其中盈創新材料(蘇州)公司於2014年1月,在蘇州工業園區使用3D列印構件+裝配式組裝的方式建造一棟面積1100平方米的別墅和一棟6層居民樓。


盈創公司針對3D列印建築物存在的技術難題採用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1) 列印構件以水泥與玻璃纖維作為原材料、列印類似GRC的構件,較好解決了別墅和多層的表層結構材料問題。與傳統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採用水泥替代混凝土、玻璃纖維替代鋼筋。後續尚需進一步解決水泥玻璃纖維構件的受力試驗及承載能力極限狀態計算公式推演,玻璃纖維在水泥中的錨固搭接構造,構件的質量驗收標準等問題。


(2) 3D印表機採用龍門架結構形式,把傳統混凝土澆築方式簡易轉換為3D列印方式;通過自動定位系統,準確定位鋼筋網片和其他裝飾構件的擺放位置,減少人工幹預、降低誤差。


(3) 通過裝配式技術解決列印構件尺寸有限的問題,其中一項關鍵技術就是利用「雙皮牆」原理整體解決外飾面、埋設管線和結構連接受力的問題。


盈創公司較好地解決了低層或多層建築物的3D列印技術難題,形成了成套的實際解決方案。後期可在列印構件表觀質量的改良、圍護牆與保溫隔熱裝飾一體化的實現等方面進一步提升。


 案例二:北京華商陸海公司列印建築

華商陸海所推出的擁有多項專利技術的「龍門式」和「塔吊式」兩種不同體量的建築3D印表機,以「現場整體列印」的技術優勢不僅大幅提升了施工速度;無需過多人工幹預的施工流程,在大量節省勞動人員的同時,又極大降低了用於施工安全措施的費用。與此同時,由於是整體結構成形,建築抗震性能方面也大大增強。


正是基於以上的種種技術優勢,華商陸海在今年10月現場列印出了一座面積超過600平米的建築——新溫莎城堡。通過相關部門的現場檢驗,該建築完全符合現有的國家施工規範和標準。由此,華商陸海成為了「首家實現3D建築列印『商用化』企業」。


該建築物長約30米、寬約11米。所採用的3D列印方式真正實現了施工工地現場列印、且原料仍然採用普通鋼筋混凝土,通過直接澆築成型技術,取消了模板工序、相應降低模板工程造價成本及工期。



儘管有珠玉在前,國內採用3D列印建築物的探索之路仍然漫長,需要直面並克服在材料發展、技術標準、質監管控、列印質量和綜合價格等多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國外3D列印建築的實際案例


 杜拜——世界最大的3D列印建築


位於美國的Apis Cor公司為杜拜市政府完成了一座兩層行政大樓牆壁結構的3D列印。它高9.5米,面積640平方米,是迄今為止最大的3D列印建築。

 

△ ©APIS COR




△位於杜拜Al Warsan的3D列印的兩層建築外觀




△位於杜拜Al Warsan的3D列印兩層建築的內部


建築的牆體結構直接在現場建造,沒有額外的組裝工作。建築總面積640平方米,大於Apis Cor的3D印表機處於靜止狀態時可達的列印面積,因此印表機需要通過起重機在施工現場移動,來列印所有的牆體。列印整個建築的牆體結構只需要一臺機器和3個工人完成。



據統計,使用傳統方式建造這個大樓

預計要250萬迪拉姆,

但用3D列印技術,

造價就不到100萬迪拉姆。



同時,建築廢料減少了60%,

建築人工量減少了50%,

主要的工作都由下面這臺機器完成。



通過噴嘴將水泥混合物分層擠出,

列印出大樓的基本結構。


由於建築物太大,

所以還配備了一個起重機,

當一個區域建成後,

起重機就會把3D印表機

移動到另一個區域。


整個施工過程都是露天的,這意味著無法控制場地溫度、溼度等環境因素。這種3D列印材料的開發與測試都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進行,可以滿足露天施工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

整個項目僅耗時三周完成。


△ ©APIS COR


此項目中包含的內容有:

結構計算:包含對地震作用、垂直作用、樓板質量和質量慣性矩、結構模型、模態分析、意外扭轉效應、剪力、位移、損傷極限、內力等的建模模擬。

基礎部分:由總承包商常規施工。

牆壁:由Apis Cor 3D列印。材料為石膏基混合物。

加固:柱子模板由3D列印,並由人工填充鋼筋和普通混凝土。

樓板:預製。

屋頂、窗戶、隔熱材料:由總承包商提供。

 

△ ©APIS COR


Apis Cor公司的CEO和創始人Nikita Cheniuntai表示,「建築3D列印技術還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我們做了大量的研發工作,使這項技術可以大規模使用。這個項目給了我們獨特的知識和寶貴的經驗,這將幫助我們改進我們的技術和開發我們的3D印表機的新版本。改進後的版本將更可靠、更節省時間,建造速度將是原來的兩倍。該項目是混凝土3D列印行業向前邁出的一大步。」


目前,該建築物已經通過了所有安全檢查,具有與常規建築物相同的使用壽命。


△ ©APIS COR


據了解,杜拜此前推出了一項

全球性3D列印戰略計劃,

旨在讓杜拜成為全球3D列印領域的領導者,

同時也要提升阿聯和杜拜

作為3D列印技術領先中心的地位。



由烏克蘭的工程師Maxim Herbut研發設計的3D列印的房子,它叫做Haus.me。


建造起來比傳統的房屋減少20%的能源消耗,而且堅固耐用,7級地震都不會倒。



採用專門研發的複合聚合物絕緣材料,可以保留房屋內儘可能多的熱量和能量。



同時,使用3D列印技術,將該材料融入到建築牆體的建築材料中,並最終完成一個預製的房屋結構。



超級絕緣的結構使太陽能電池板和備用電池能夠為整個房屋供電,因此,這個房子能夠建造任何地方,而不需要考慮有無電網。



除此之外,房間內配有智能家居系統,通過平板電腦和手機就能遠程控制燈光等設備。



還配有一個100英寸的自動升降投影屏幕,以及自動窗簾系統。



壁櫥櫃門也是感應開關。



就連進戶門也配有自動鎖定系統,並且是雙層保護。



雖然這個房子只有大約37平方米,但是普通家裡該有的這裡都一應俱全。


配有一個隱藏式的廚房。



打開後,裡面還配有自動咖啡機和自動感應水槽。



當然,衛生間也不會少。配有一個臺盆和一個馬桶,還有一個獨立的按摩淋浴房。


而且,還有一個空氣-水發生器淨化系統,以及用於處理黑水的生物活性汙水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房子配有的六扇落地玻璃窗非常牢固,即使用錘子砸,用腳踹都沒問題。



這樣一來,這個房子就不懼折騰,可以運到任何你想要去的地方,搬家變得超級簡單。



目前,共有三種房型,這個37平方米的小家稱為mOne,售價大約20萬美元,還有一個74平米的叫做mTwo,是一個兩室一廳房型,售價大約38萬美元,最後還一個豪華房型稱為mFour,面積大約150平方米,有三間臥室和兩個衛生間,售價大約100萬美元。



上個月第一個房子已經交付給一個烏克蘭的業主,只用了幾周的時間就建造而成。



據說,之後會進行小批量生產,每月能建造5至6棟房屋。


用手機和平板電腦就能控制家裡的一切,這個3D列印的小家,大別墅都比不上它!



 俄羅斯——24小時的逆天工程



工期24小時,

38平米總造價1萬多美元。



其實,這種逆天工程,

當然不是人造的,

而是用3D印表機「打」出來的,

美國的Apis Cor公司,

就在戰鬥民族的地盤,

完成了這一壯舉。



幾乎沒有人力投入,

全部的造房過程,

都靠兩個大傢伙,

一個是圓規一樣的吊臂,

一個是狀如水塔的存儲器。



吊臂高3米,臂長4.5米,

周身可360度旋轉,

是完成房屋列印的關鍵所在,

因為外形設計不是特別大,

裝在普通的卡車上,

運輸方面很方便。



只需一小時,

就能完成組裝,

然後迅速進入搬磚模式,

這速度,

比工人上工還要快。



建築水泥原料在存儲器裡備好,

通過管道運送到吊臂的柱體裡,

慢慢注入機械臂頭,

就像自動水筆一樣,

描繪出建築的輪廓形狀。



看看效果,

印表機的水平自動校平工具,

讓水泥牆表面也能變得平整,

看起來還是挺像那麼回事的。



設計師只需在電腦端

研究好房屋模型,

剩下的備料投產都無需操心,

從地基到封頂,

短短24小時,

一座37平米的就這麼落成了。



當然,印表機只能幫我們到這裡,

打出來毛坯房成品,

剩下的玻璃和內飾,

自然還是要工人來完成滴。



房子又快又省,

可是會不會是豆腐渣工程,

到底經不經住呢?

據設計師強調,

建房雖然只用了一天,

但住個175年也是不成問題。



外牆還添加了特殊的保溫材料,

在俄羅斯零下35度的天氣,

依然能保持室內的暖和。



空間雖小,

但內部大廳、客廳、廚衛、臥房一概不少。



與傳統建築方式相比,

Apis Cor 的「列印房」,

不但節省 70% 建築成本,

更不會產生建築垃圾,

環保衛生之餘,

也避免了全家大掃除。



由此可見

3D列印建築並非徒有虛表

利用3D列印

能實現房屋建造快速性、環保性、高效性


資料來源:遠洋設計匯、景觀中國、知乎、https://www.apis-cor.com/



『本期熱文推薦』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啟動年刊招商~

相關焦點

  • 3d列印如何進入建築行業
    自2016年西班牙首座3d列印人行天橋投入使用以來,對3d列印建築的推動似乎正在加速。今年1月,上海為世界上最長的列印混凝土橋梁揭幕,而首個列印鋼跨將於今年在阿姆斯特丹一條運河建造。除了橋梁,荷蘭埃因霍溫市首批可出租5棟球莖狀建築的3d列印房屋將於今年夏天上市。有些藝術,甚至是滑稽的設計看起來就像建築幻想。
  • 3D列印房子到底是什麼原理?
    近幾年來,3d列印技術有了很迅速的發展,且在現代社會生活的很多領域到取得了很廣泛的運用,而在房屋建築領域,3d列印技術技術操作更加方便、簡單和快捷,可以運用簡單、真實的材料對實體進行快速的建造和成形,成品能夠直觀的反映出建築設施的結構、尺寸等相關特點,3d列印技術建築模型在未來的發展中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
  • 3d列印房子的弊端_3D列印食品的利弊
    打開APP 3d列印房子的弊端_3D列印食品的利弊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3-21 11:00:08   什麼是3d列印房屋   2013年紐約Softkill Design工程建築個人工作室初次明確提出了3D複印房子定義,並將在2013年夏季修建實體模型。
  • 3D列印建築,走著瞧
    然而此前,無論是俄羅斯曾發布的3D列印建築,還是荷蘭列印的莫比烏斯環景觀房建築,都不是直接列印出的完整房子。因此,本報1月28日以《3D列印住宅「私人訂製」》為題對上海盈創裝飾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盈創)在蘇州工業園區展示的3D列印整體建築報導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有人點讚,也有人質疑。
  • 3D列印建築 會在未來取代正常房屋嗎?
    在我國,3D列印房屋進入大眾視線當屬騰訊在2014年的關於上海3D列印房屋的一偏報導,當時大眾對3D列印房屋這一新鮮事物感到驚嘆不已,時間愈久,這種新鮮感逐漸消退,不過關於3D列印技術在建築行業的應用研究卻沒有停止過。既然談到3D列印建築是否會在未來取代正常房屋這個問題,筆者也沒有明確的答案,下面我們還是來分析一下吧!
  • 原來3d列印建築模型有這麼多好處
    3D列印建築模型,是指通過3D列印設備製作的建築模型、沙盤模型、景觀模型、微縮模型。例如:建築模型在售樓中心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社區的全貌、規劃、交通、環境、配套等周邊情況在模型上都可以一目了然了。過去沙盤模型一般是使用木頭或泡沫來製造比例模型,製作過程十分耗時與耗勞動力,然而 3D列印技術一體成型可以快速而又精確的將虛擬3D模型轉變成真實立體的物品。這讓許多人意識到使用這門技術來製作沙盤模型的好處。下面我們講解 下為什麼這麼多建築師會使用3D列印技術。
  • 3D列印建築房屋:3D列印已經到這這種地步
    3D列印是時下熱門的話題,從列印飾品、服飾到建築、生活用品等等幾乎無所不能,只要你想的出來,幾乎都能用3D印表機列印出來。其中引人關注的,莫過於3D列印建築房屋了,人們可以不用一磚一瓦,只要一臺建築3D印表機,便能在短時間內「興建」一座房子。
  • 3D建築列印的踐行者
    中國第一臺3D建築列印原型機,CONFOUR CRAFTING ZERO至此,3D建築列印正式進入中國並在中國蓬勃發展。從3D建築列印的上下遊而言,涉及到材料,布筋,機械,運動控制等相關的專利。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傳統加現代的施工方式,特別是樓層板如何列印,鋼筋如何布置等關鍵技術難點。目前,3D建築列印企業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產品化,即列印設備的產品化,以及列印作品或構件的產品化;另外一個,就是好的商業模式的建立。
  • 3D列印建築上海亮相 王石稱萬科也要用3D列印造房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導,3D列印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3D列印這個概念,火了一段時間了,從去年開始,人們開始見到各種3D列印的東西被報導出來,有喝水的杯子,有各種工藝品。不過,你是否想像過有一天,住進3D列印出來的房子裡?
  • 3D列印技術發展到哪裡了?網友:造車建房不費吹灰之力
    3d列印不是現在才發展起來的,需要很多年的積累,我們是做3d列印相關技術的,也為建築相關的3d列印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去年是傳統工業3d列印產業的銷售量增長得比較快的一年,特別是工業領域增長很快,因為工業是有量產需求的,而工業領域一般採用量產式的設計和技術列印,更加符合工業的標準化和集成化。
  • BIM+3D列印 盤點那些獨具特色的3D列印建築 這些建築能不能住人
    3D列印建築是以三維模型為基礎,通過專用設備把粉末狀材料通過逐層疊加的方式把建築列印出來。如今3D列印建築技術已經有不少成功的案例,讓小編帶你們去看下有哪些的3D列印建築。中世界城堡-美國美國的個人承包商Andrey Rudenko列印的中世界城堡,是一棟單層的建築。通過列印列印出城堡的主體和造型構件,再通過拼裝的方式進行組合。列印這棟建築共耗時一年多的時間。
  • 3D列印建築房屋,讓裝配式建築更上一層樓
    3D列印技術推動著製造業的數位化發展,在3D列印的世界裡,建築師、工程師藉助科技之力,將建築與3D列印結合,讓3D列印建築房屋走進我們的生活。其中裝配式3D列印建築房屋引來許多人的關注。
  • 歡迎來到3D列印的世界
    很顯然,打工族不配有這麼奢侈的愛好~周末兩天時間是遠遠不夠的~攤手~並且這類模型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點,成品的樣子是被別人設計好的,我們只是走一個過程,當然像我這樣經常想發揮自己想像力添枝加葉的並不多,所以大部分人成品都是一個樣子,頂多就是手藝好壞的區別了。
  • 3D列印建築背後的「機器匠人」
    3D列印建築目前沒有專業規範,在設計建造時只能參考相近的結構和外觀建築標準,並通過實驗設計來確保其結構等方面的安全可靠。「創新的東西哪裡有標準呢?都按標準的話,還會有創新嗎?」馬義和大聲說。話是不錯。但涉及到人住的房子,哪一方都不敢怠慢。發布會上,葉蓓紅髮言時,起身拍幻燈片的人明顯增多。翻頁快時,還有人互相叮囑:「都拍下來了嗎?」
  • 3D列印建築的現實與未來
    問題有幾點:1)筆者了解的情況該項目不是文字理解的在項目現場像印表機列印出來的,實際情況類似於裝配式建築在生產基地製造出來(只是生產設備和工藝有所不同),然後運輸到項目地;2)該新聞中提到的是通過巨型列印設備實施的建築列印,越大的設備系統越複雜,其成熟與完善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筆者持保留觀點。
  • 3D列印原理是什麼和能列印什麼?卻被認為能促成第三次工業革命
    c919大型客機上面的很多部件就是靠3d印表機列印出來的,比如,上機上下機翼緣條大約長 3米,直接就可以和列印圖紙一樣輕鬆簡單的列印出來,而以前沒有列印時候,我們要用傳統製造出來這麼大的機器部件,首先要做一個鈦合金的坯料,也就是用高溫把鈦合金熔化,做成一個鑄件,然後進行鍛打,做成一個接近飛機上翼緣條的尺寸的構件,重量達到1607公斤,到這裡還沒有結束,因為只是一個大概的尺寸
  • 世上最大的3D列印建築物,就在杜拜,只需三個工人就可以完成
    杜拜是阿聯人口最多的城市,已經擁有世界上最高的建築——哈利法塔(Burj Khalifa),該塔有160層,高2717英尺。如今,這座城市擁有一項新的建築壯舉:世界上最大的3D列印建築。這座大樓將被當地市政用作行政辦公地。
  • 青浦迎來全球採購3D列印建築技術客商 中國自主創新的3D列印建築...
    今天(24日),位於青浦的上海盈創循環產業園內,迎來了英國中央政府國際貿易部對外直接投資司司長沃克,以及美國、澳洲、墨西哥、奈及利亞、南非等地的盈創全球3D列印建築合作夥伴。擁有中國自主創新3D列印建築技術的上海盈創公司宣布,該公司今年與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公路交通環境研究中心、蘇州航道處、蘇州繞城高速、沃薩潤等單位共同探索,實現了 3D 列印建築技術在交通水利工程中的運用。未來,在全球新基建領域,盈創的3D列印材料將廣泛運用於航道、河床、高速公路聲屏障建設中。
  • 無所不能的3D列印 你也來試試吧
    3D列印是時下最最熱門的話題,從列印飾品、武器、服飾到建築、生活用品等等幾乎無所不能,只要你想的出來,什麼都可以用3D來成型。
  • 3D列印成杜拜新名片 未來25%建築3D列印
    佔地640平方米、高約9.5米、雙層、白色連體結構……不久前竣工的阿聯杜拜市政府辦公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3D列印建築。據了解,該建築施工時,現場沒有四處堆放的建材。工人們用傳統建築方式構築地基,再藉助大型吊具,將3D印表機移動到建築的各個定點。3D印表機在預先設置的建築輪廓上直接輸出建築材料,層層向上堆疊直至要求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