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膚瘙癢症是指皮膚無原發性損害,只有瘙癢及因瘙癢而引起的繼發性損害的一種皮膚病。本病好發於老年人及成年人,多見於冬季。根據臨床表現,可分全身性皮膚瘙癢症和局限性皮膚瘙癢症兩種。前者周身皆可發癢,部位不定,此起彼伏,常為陣發性,以夜間為重。病人因癢而搔抓不止,皮膚常有抓痕、血痂、色素沉著等;後者瘙癢僅局限於某一部位,常見於肛門、外陰、頭部、腿部、掌部等。中醫學屬風瘙癢、癢風等範疇。
↓《民間方1.》↓
鹽泔煎洗方
【組成】食鹽100g,米泔1000毫升
【制用法】取米泔水1000毫升,放食鹽100g,置於鐵鍋內煮沸5~10分鐘,然後將藥液倒入盆中,溫熱以適應為度,用消毒毛巾蘸藥液擦患部,每日2次,每次搽1~3分鐘。
【功效】皮膚瘙癢症。
【注意事項】擦洗前先抓後擦洗,以疏鬆毛孔,使藥力直達病所並忌酒及腥葷食物,不用鹼性肥皂洗澡
【出處】新中醫
↓《民間方2.》↓
三味飲:女貞子、墨旱蓮、白鮮皮各10克,一同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水煎煮,每日代茶飲用
↓《民間方3.》↓
清風散
【原料】當歸、生地黃、防風、蟬蛻、知母、苦參、胡麻仁、荊芥、蒼朮、牛蒡子、生石膏(先煎)各6克,甘草、木通各3克。【製作法】將上藥以水煎煮,取藥汁。
【用法】空腹服用。
【功效】疏風養血,清熱除溼。適用於皮膚瘙癢症。
↓《民間方4.》↓
百部酊
【組成】百部30g,75%酒精100毫升
【制用法】將百部放入酒精中浸泡,1周後去渣備用。外塗患處。
【功效】皮膚瘙癢症。
【出處】經驗方
↓《民間方5.》↓
熄風止癢湯治皮膚瘙癢
【方劑】生地30克,煅龍牡15克,玄參、當歸、丹參、血蒺藜各9克炙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功效】養血潤燥,熄風止癢。用治皮膚瘙癢症、陰囊瘙癢症、女陰瘙癢症。
【驗證】宋某,女,26歲。4個月來突感陰部瘙癢,白帶不多,夜間瘙癢加重,須用熱水燙後稍能止癢。檢查:可見搔痕和血痂。脈細滑,舌淡無苔。診斷為女陰瘙癢症,證屬肝腎陰虛,風以內生。治宜滋陰熄風止癢。內服本方,外用苦參、蛇床子、石榴皮、明礬水煎洗。再用黃柏、輕粉、冰片研末,香油調搽。治療1周,發癢已輕,繼用前方1周即完全不癢。
↓《民間方6.》↓
油醋塗擦方
【配方】醬油、醋各等量
【用法】將上2味混合,塗擦患處。
【功效】清熱祛風。輔助治療風熱外襲所致皮膚瘙癢,症見瘙癢劇烈、熱後更甚、抓後呈條狀血痂等。
【來源】民間驗方。
↓《民間方7.》↓
止癢熄風方
【方劑】生地30克,元參、當歸、丹參、煅龍牡各9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養血潤嗓,熄風止癢。
【主治】皮膚瘙癢症,陰囊瘙癢症,女陰瘙癢症等。
【來源】全國著名中醫皮膚科專家朱仁康驗方。
↓《民間方8.》↓
王氏止癢方
【組成】密陀僧、醋各適量
【制用法】將密陀僧放爐火中燒紅後,立即投入醋中,俟冷後,將藥撈起再行燒紅,如法淬制,如此反覆7次,然後研成細末備用。同時取末適量,略加白茶油調勻,塗患處。
【功效】皮膚瘙癢。
【出處】《祖傳秘方大全》
推薦:更多 皮膚瘙癢 健康資訊,長按手指掃描下方二維碼了解↓↓↓↓↓
老祖宗們留下的偏方,很多簡單且實用!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用得著的時候,那就存起來吧,同時也分享給你身邊的朋友們,相信它的真的能幫到大家的!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