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導報(@臺海大師兄)今天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紀念日。同大陸一樣,這一天也是臺灣的植樹節。在過節上,兩岸差不了太多。像是清明、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及勞動節、婦女節、植樹節等「新」節日,兩岸都過,沒太大區別。
臺灣民眾參加植樹活動(資料圖)
而一些節日,臺灣有大陸卻沒有,如農民節、禁菸節等,有的節日兩岸過的日期不一致,如兒童節、青年節等,而上述這些臺灣節日都蘊含著濃濃的「中國味」。
農民節:臺灣農民有自己節日
臺灣農民不多,卻有自己的節日,為每年立春日 (2月4日或5日)。要算農民節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國民黨在大陸時期。1941年3月,當時國民政府農林部在重慶舉行第一次全國農林會議,代表一致認為中國以農立國,應規定節日讓農民紀念慶祝,同時舉辦各種競賽以鼓勵農業發展。後經決議,定每年立春日為「農民節」。
青年節:紀念長眠於廣州的忠骨
大陸青年節是在5月4日,為紀念「五四運動」而設。事實上,臺灣一度也過「五四青年節」,直到1954年,臺灣才改為3月29日——— 為紀念1911年4月27日 (農曆三月廿九)廣州黃花崗起義的殉難烈士,而他們大部分是青年人。
至於「五四」,目前仍是臺灣重要節日之一,不過已改為「文藝節」。
兒童節:臺灣兒童別忘了孔祥熙
在大陸,兒童節是「六一」,臺灣小朋友在大陸看到「歡度六一」標語時,很可能如「丈二和尚」一般。臺灣兒童節是在4月4日,其來歷可追溯到1931年。當時由孔祥熙發起的「中華慈幼協濟會」呈請政府響應「國際兒童宣言」,以重視兒童權利、反對虐殺兒童,提議每年4月4日為兒童節,這個建議後被國民政府採納。
孔祥熙
禁菸節、鐵路節:有關清朝的事兒
大陸在每年5月31日「世界無菸日」那天舉行活動,以提醒人們「吸菸有害」。而臺灣的「禁菸節」要晚幾天,在6月3日,是為了紀念林則徐的「虎門銷煙」。6月9日是臺灣的「鐵路節」,為了紀念中國自建最早鐵路——— 唐胥鐵路(在河北境內,1881年建成)的通車。
八八節:中國人自己的父親節
中國父親節在臺灣還保存完好,在8月8日,故又稱「八八節」,其起源可追溯到抗戰末期。1945年的8月8日,在上海的愛國人士發起 「父親節」,來頌揚抗戰中為國捐軀的父親們。抗戰勝利後,當時的政府批准了吳稚暉、杜月笙等社會名流的呈請,定「爸爸」諧音的8月8日為全國性的父親節。
軍人節:為慶祝抗戰勝利而設
臺灣的軍人節是 「對日抗戰勝利日」,1945年9月3日,日本在南京正式向中國政府遞交投降書。1955年臺軍方確定每年9月3日為軍人節,那天各軍種都有慶祝活動,臺當局領導人、「五院院長」還將親臨「忠烈祠」,拜祭殉職的軍人。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率官員出席軍人節紀念活動
體育節:大陸六十幾年前也有
近80年前,中國曾有過體育節,這個節日被臺灣一直保留至今。為增強國民體質,支援抗戰,國民政府於1941年公布 《國民體育法》。次年初,行政院批准了教育部關於規定9月9日為體育節的建議。1942年9月9日,首屆體育節在「國統區」舉行,各地舉行一系列武術競技活動。
教師節:至聖先師的誕辰日
與大陸教師節相比,臺灣的這個節日更顯「古味」悠長。早在1939年,國民政府教育部便規定孔子的誕辰日八月廿七為教師節。後經測算,孔誕換算成陽曆為9月28日。1952年,臺當局正式將教師節改為9月28日。直至今日,每到這一天,臺灣各地孔廟都將舉行祭孔大典,教育部門還會舉辦大會,獎勵師德優良的老師。
島內學生參加教師節慶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