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還記得剛剛踏入社會,開始穿西裝系領帶,強裝大人時笨拙的樣子。一提到領帶,一下起了好奇心,這個領帶又貴又勒得慌,那到底為什麼會有領帶這樣的東西存在呢?今天就來為大家講講領帶的起源。
關於領帶的起源,民間說法不一,主要有三種說法。
領帶保暖說
第一種說法就是領帶保護說。這種說法認為領帶起源於日耳曼。他們居住在叢林中,茹毛飲血,披獸皮取暖,過著原始人的生活。為了不讓獸皮掉下來,人們只好找來草繩系在脖子上,這樣一來,風也不會再吹到脖子裡面去了。
也有人說領帶是由海邊的漁民創造出來的。那時漁民出海打漁,常常要忍受寒風凜冽。因此,有的漁夫就開始在脖子上繫上帶子,防風保暖。後來漸漸地,就演變成了現在的領帶。
領帶的功用說
另一種傳說則認為領帶起源於羅馬帝國時代。羅馬帝國時代的男子好戰,徵戰沙場前,男子們的妻子或者朋友都會將一塊布或者是類似於絲巾的東西系在男子們的脖子上,用於在戰爭中止血或者包紮。到後來,由於每一位士兵脖子上都有這樣的「領帶」,軍隊就下發不同花色的領巾,將其作為區分士兵、連隊的標誌。演變發展到今日,就成為了男子們脖子上的領帶。
領帶的裝飾說
領帶的裝飾說認為領帶本就起源於人本性對美的追求。法國軍隊中一支克羅埃西亞騎兵凱旋,個個都身穿威武的制服,耀武揚威地走在大街上,接收人們的瞻仰。這些士兵身上都繫著一條圍巾,雖然樣式顏色不一,但戴在脖子上卻顯得分外精神。於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就紛紛模仿這種行為,竟逐漸成為了一種潮流。
儘管早期的領帶來源說法不一,但是近期的領帶初具雛形是在17世紀,那時男性的領部裝飾非常繁瑣複雜。男士們身著花式皺領襯衫加上荷葉邊的設計,還要在外面套上絲絨材質的緊身衣。到了18世紀,頸部裝飾從衣服上脫離開來了,人們會用一塊專門的布料來打出現代人怎麼都打不出來的複雜花型。
再後來,歐洲的宮廷貴族生活終結以後,人們也開始尋求相對更加簡單舒適的服飾。宮廷裡那種華麗的襯衣領變成了高挺的立領,領前系領帶,有白麻,棉布或絲綢等多種不同的材質。打領帶的方法也尚未統一,有的系成蝴蝶結狀,有的直接纏繞交叉打結。
19世紀中葉,西服為人們所接納,領帶也成為一種時尚,像裙子一樣成為了一種性別的象徵,也象徵著一種理性與責任。領帶傳入美國是在19世紀末,當時還出現了一種以滑動的金屬圓環固定的細繩領帶,叫做波洛領帶。
現在人們所見到的條狀款式的領帶基本沿襲的是19世紀末的設計,只是材質更加講究精緻,不易皺,色澤也更加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