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南使館被炸20年了,我們依然沒有忘!

2021-01-07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環球時報

20年來,每逢清明節和5月7日都會有中國人和塞爾維亞人自發來到被炸中國使館舊址,也就是目前在建的中國文化中心所在地,悼念當年在轟炸中遇難的3位中國記者——新華社記者邵雲環和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朱穎夫婦。當地時間5月7日上午,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陳波帶領使館成員、中國駐塞媒體以及當地華僑華人、中資機構、留學生代表,來到被炸使館舊址,舉行隆重的悼念儀式。貝爾格勒市政府、塞爾維亞勞動部、塞爾維亞記者協會等單位的人士參加了悼念活動。

轟炸中犧牲的3名烈士(左起依次為邵雲環、許杏虎和朱穎)

悼念活動現場,在中國土木工程集團塞爾維亞分公司擔任翻譯工作的博雅娜告訴記者:「當年北約轟炸貝爾格勒時,我還是個9歲的小女孩,我不明白北約為什麼要轟炸我們?!我也不明白北約為什麼要轟炸中國的大使館?!從小我就知道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我很幸運能選擇中文作為我大學的專業,現在中國仍在大力幫助我們,我也很高興能為中國公司工作。我覺得中國一直是塞爾維亞的朋友,我們關係也越來越好。」

當地時間5月7日上午,中塞雙方在貝爾格勒舉行儀式,悼念在炸館事件中遇難的3位中國記者。 攝/墾迪

「我到現在都不能相信當時發生的一切!戰爭陰影籠罩我們,北約開始轟炸南聯盟。」塞爾維亞政治經濟研究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伊沃娜·拉得瓦茨博士向《環球時報》記者回憶起20年前的親身經歷。1999年春,伊沃娜還是貝爾格勒國際政治學院的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當年從3月24日開始,北約轟炸南聯盟78天,這78天成為她生命中最黑暗的一段日子。談到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她說:「我很懷疑世界到底是怎麼了——北約對一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駐外使館進行軍事打擊,真的是不可思議!」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5月5日刊文,一面老生常談「美國轟炸大使館不是挑釁中國」,一面長篇講述當時「中國的抗議一浪高過一浪」。20年來,美國方面一直宣稱該事件起因是「誤炸」,但這個理由很難讓人接受。

談及20年前的炸館事件,塞爾維亞國際政治經濟研究所的中國問題專家巴比奇教授仍難掩失望和憤怒。巴比奇教授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轟炸一個國家的大使館就如同侵犯其領土,這簡直太荒唐!塞爾維亞人對該事件的定性從未改變,它無疑是對一個友好、文明國家的一場襲擊。」塞爾維亞與金磚國家合作組織的負責人約萬諾維奇告訴記者:「空襲期間大家都睡不好,當有朋友5月8日早上4時給我打電話說中國使館被襲擊時,我非常吃驚。中國是南聯盟的好朋友,看到好朋友被襲擊,我們的心情是非常悲痛的。後來美國方面說是『誤炸』,我們塞爾維亞人誰都不相信這種說法,直到現在也不信!」塞爾維亞南通社援引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近期接受採訪時的話說:「北約轟炸中國使館的事情是意外嗎?我不這麼認為。」

當地時間5月7日上午,中塞雙方在貝爾格勒舉行儀式,悼念在炸館事件中遇難的3位中國記者。 攝/墾迪

塞爾維亞人無法忘記20年前黑暗的78天,今年已舉行數場悼念活動。3月24日晚7時45分,塞全境拉響防空警報,就像20年前一樣。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4月19日的一次大型集會活動上表示,塞爾維亞將繼續推進與俄羅斯和中國的友好關係。

「事件對中美關係的影響依然持續」

光明日報原國際部主任宋文富告訴《環球時報》記者,20年來,每逢5月8日這一天,報社同志都會祭奠和緬懷許杏虎、朱穎烈士。1999年5月22日,宋文富作為新任常駐貝爾格勒首席記者啟程赴任,作為北約對南聯盟轟炸的親歷者,他認為炸館事件極大地喚醒了中國人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堅決掌握核心技術、發展國防工業的信心和決心。20年來,「落後就要挨打」這一事實深深銘刻在每一個中國人心裡。宋文富記得當時曾有報導,國內航空工業的一名老總曾感到恥辱地說,「炸我們使館的飛機是美國生產的,而我們的烈士遺體竟然還是用美國製造的大飛機運回來的」。他認為,20年後的今天,這一狀況已得到極大改觀,運-20、殲-20、國產航母、北鬥三號等見證著國家的強盛。

1999年5月9日《環球時報》出版的特刊

中國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同樣認為,炸館事件後,我國最大的變化就是加大了對科技和國防建設的投入。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炸館事件讓我們有了緊迫感,從產業自主創新體系的建設上來說,這20年應該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最大成就的20年。」

英國廣播公司(BBC)5月7日的文章也以「美國轟炸中國使館之夜」為題回顧了這一歷史事件,並評論說,該事件對中美關係的影響依然持續。這讓《環球時報》記者想起,前不久出席由一家美國智庫舉辦的「中美關係40周年」論壇。在論壇上,應邀做主旨演講的美國前防長威廉·科恩在演講中提及中國駐南聯盟使館被炸事件。作為時任防長,他在回顧中方的最強烈抗議時說:「我當時正在羅德島開會,聽到匯報後即刻緊急返回華盛頓……」

呂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炸館事件直到今天都對中美關係有影響。1993年曾發生「銀河號事件」, 1999年又發生炸館事件,讓他當時就意識到,中美關係不會永遠是那種在歌舞昇平中發展的關係。呂祥說:「美國是一個複雜的國家,其背後的運作也很複雜,我們有一個說法叫『鬥而不破』,就是我們極力維護關係,但也要知道在這個過程中時刻會有鬥爭出現,我們時刻要警惕。」

呂祥認為,從中國外交上來說,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經驗就是,中國是一個大國,不是一個衝動的國家,我們沒有把炸館事件的影響擴大化,沒有把它上升到一個全面的外交衝突,而是埋頭建設,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呂祥說:「這是一個國家有力量的最真實體現,只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集中精力辦大事,對方再以『用錯地圖』為藉口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小。」

宋文富表示:「我想20年後的今天,可以告慰3位烈士的是,中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宗旨,以及中國領導人提出的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已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極大認可。」

正如塞爾維亞政治經濟研究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伊沃娜·拉得瓦茨博士所說:「20年前發生的事件不會被忘記,但是我們也會繼續前進。」她告訴記者,今天的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天的塞爾維亞也不會容許侵略者再次侵犯。而且,今天塞爾維亞是中東歐地區與中國開展「一帶一路」合作成果最為豐碩的國家之一,塞爾維亞人不會忘記當年中國對他們的支持,也更加感激今天中國的幫助。

中國文化中心在使館舊址興建

2004年9月,貝爾格勒市土地管理局發布消息說,貝爾格勒市土地管理局與中國使館籤訂兩國關於不動產交換協議,中方將被炸使館及地皮交還給塞共和國財產管理局,換取塞方提供的另一處地皮建設新館。而原使館的舊址,塞方也充分考慮到「中國人民的感情和尊嚴」。目前,山東高速集團正在使館舊址建設巴爾幹地區的第一個中國文化中心。2016年6月17日,習近平主席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抵達塞爾維亞後的第一場活動,就是來到中國駐南聯盟被炸使館舊址,憑弔使館被炸事件中犧牲的烈士。時任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時任塞爾維亞總理武契奇以及塞爾維亞政府全體內閣成員出席儀式。隨後,兩國領導人共同為中國文化中心奠基。

山東高速集團正在使館舊址建設巴爾幹地區的第一個中國文化中心。 攝/墾迪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今年4月16日上午,隨著一枚裝有祝福語的時光膠囊按當地習俗封入建築結構,貝爾格勒中國文化中心大廈主體結構正式宣告封頂。山東高速提供的材料顯示,文化中心項目佔地約10畝,總投資4500萬歐元,設計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分為地上8層、地下2層。自2017年3月開工以來,項目組克服地下水位高等不利因素,緊盯施工關鍵要素,加強現場管理,確保了項目進度及施工質量。

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自從2017年塞爾維亞對中國公民實行全面免籤政策以來,來到貝爾格勒的中國遊客都會自發前來悼念英烈,看看在建的中國文化中心。

在烈士紀念館向英雄致敬

在距離貝爾格勒約8000公裡的江蘇丹陽市河陽鎮,20年來,人們深切懷念在炸館事件中犧牲的許杏虎、朱穎烈士。

為紀念烈士,許杏虎生前所在的丹陽市「後北洛村」更名為「杏虎村」。丹陽市委宣傳部負責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杏虎村的人們都知道村名的由來。因為學校會組織學生到紀念館祭奠烈士,村裡的孩子也都知道「杏虎叔叔的故事」。談及許杏虎的犧牲,村裡老人們至今還會淚浸眼眶。

烈士紀念館陳列著兩位烈士的300多件遺物。室內一面展板記錄著許杏虎和朱穎烈士學習、成長和遇難的歷史。許杏虎母校一位老師回憶說:「虎子家境貧寒,有著農家孩子特有的真誠和質樸。在學校裡,老師和同學們都喜歡他,這麼多年過去了,大家還記得他當年笑的樣子。」人們用隻言片語還原著這位新聞工作者年幼時的純摯,也表達著對烈士的敬仰和思念。

陳列櫃裡陳列著「丹陽中學在京同學會」1999年5月9日給美國大使館的信件,上面寫著:「要求嚴懲兇手,要求美國政府配合中國政府和聯合國有關方面調查事實真相,並對此承擔不可推卸的全部責任。」此外,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慰問信。

據了解,每年前來烈士紀念館參觀和悼念的民眾約有5000多人次。每逢烈士犧牲的忌日或清明節、記者節等日子,紀念館的登記簿上都會留下前來悼念的民眾寫的留言:「向英雄致敬!振興中華!」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墾迪 溫燕 胡雨薇 範凌志)

相關焦點

  • 1999年中國使館被炸,我國損失了什麼?又獲得了什麼?
    1999年的這一年是所有中國人都無法忘記的一年,在這一年的5月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遭到美軍F117隱身轟炸機的直接轟炸。數枚飛彈直接命中我國大使館,在造成我國大使館嚴重損毀的同時也使得我使館人員受到了嚴重的傷亡。這次轟炸除了我國從各方面對美國的進行譴責之外,又讓我國獲得了什麼?損失了什麼呢?
  • 駐以色列使館提醒中國公民防範新冠
    據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網站消息,23日,中國駐以色列使館提醒所有在以中國公民,關注以政府發布的相關信息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防控,保護自身健康安全。
  • 中國駐美使館發布重要通知
    據中國駐美使館官方網站消息,近期從美輸入確診病例大量增加,經查,多數確診病例與旅途中轉感染有關,部分也與中介機構、實驗室存在違規操作以及檢測後不能遵守居家隔離要求有關。駐美國使館駐紐約總領館駐舊金山總領館駐洛杉磯總領館駐芝加哥總領館2020年12月19日12月19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再發文章《關於調整核酸、血清抗體檢測有關措施這件事,我們要對您說些心裡話》:一、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政府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國動員,全民一心,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
  • 中國駐法使館批駁法媒涉臺文章:是中國的領土,我們一寸也不放棄
    人民網巴黎9月18日電(記者葛文博)9月18日,中國駐法國使館發言人致函法媒《世界報》,批評該報近日發表涉臺灣文章與事實嚴重不符,通過列舉政策、事實與數據對文中偏頗觀點進行逐一批駁,強調了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是中國的領土,我們一寸也不放棄;不是中國的領土,我們一寸也不要」。
  • 中國駐美國使館強烈呼籲!
    據中國駐美國使館網站消息,當地時間1月10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文《關於「非必要、非緊急、不旅行」這件事,我們要對您說更多心裡話》,進一步對疫情期間旅行相關事宜進行了說明。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境外輸入疫情防不勝防,險象環生。截至1月8日,輸入中國的確診病例已累計達4391例。
  • 駐印度使館提醒中國公民注意辦理印度籤證延期
    中新網4月20日電 據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網站消息,根據4月18日印度外交部照會有關通知,在印外國公民所持的印常規籤證、電子籤證或停留籤證系2020年2月1日至5月3日期間到期並因疫情無法離印的,可於5月3日前在線申請延長至2020年5月17日有效,並免予籤證逾期滯留處罰。
  • 中國駐美使館遭炸彈威脅,細節披露
    據權威人士透露,美國東部時間7月20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籤證處連續接到來自一個未知號碼的騷擾電話。來電人為男性,說英文,他反覆撥打並在工作人員接聽後掛斷電話。最後一次電話接通後,對方開口詢問:「是不是中國大使館籤證辦公室?」(Chinese Embassy Visa Office?)在得到肯定答覆後,他說道,「你知道你們大廳裡有什麼嗎?」
  • 駐菲律賓使館提醒在菲滯留的中國公民關注航班信息
    駐菲律賓使館提醒在菲滯留的中國公民關注航班信息
  • 中國駐比利時使館向留學生發放「健康包」
    人民網布魯塞爾3月29日電 (記者 任彥)中國駐比利時使館日前向在比中國留學生發放了首批「健康包」,幫助他們在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做好自我防護。安特衛普學聯向使館發來感謝信,信中說,收到使館及時送來的「健康包」,「感動之餘,我們的心瞬間安定了下來。我們感受到了力量,感受到了支持。不管我們身在何處,背後總有祖國的支持和關愛。感謝我的國,感謝使館!春日向陽,萬物復甦,我們不怕,我們終將戰勝疫情!」使館最近還舉行了在比中國留學人員同心攜手抗疫視頻會議。
  • 駐墨西哥使館:提醒在墨中國公民加強疫情和安全防範
    中國僑網10月29日電 據中國駐墨西哥大使館網站消息,目前,墨西哥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和治安狀況依然嚴峻,中國公民遭遇入室搶劫、持槍搶劫、綁架和謀殺案件時有發生。駐墨西哥使館謹提醒在墨中國公民:一、加強疫情防護。
  • 中國駐英使館駁斥有關歪曲中國和巴貝多關係說法
    原標題:中國駐英使館駁斥有關歪曲中國和巴貝多關係說法參考消息網9月29日報導據路透社9月28日報導,針對英國官員稱中國通過與巴貝多等加勒比國家開展合作,排擠英國在當地地位的說法,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周一表示,在與有關國家共建
  • 中國駐英國使館提醒在英中國留學生警惕以問路搭訕實施詐騙的犯罪...
    近期多名在英中國留學生向駐英國使館求助,稱其在倫敦牛津街、國王十字火車站等人流聚集地區,被帶有明顯南歐口音的男子以問路名義實施詐騙。詐騙分子搭訕受害人後,謊稱自己是某國際知名服裝品牌設計師,願將隨身攜帶的該品牌服裝「低價出售」以示感謝,並以天氣寒冷為藉口邀請受害者到車內「看貨」。受害人一旦上車,即被勒索錢財。
  • 德媒「政治化」「汙名化」中國抗疫成果 中國駐德國使館5度發聲駁斥
    原標題:德國媒體「政治化」「汙名化」中國抗疫成果 我使館怒斥  近日,德國部分媒體發表針對中國的有關新冠疫情的拙劣報導。我駐德使館數度發聲,表達強烈不滿和憤慨,怒斥這些做法只會加深成見、煽動仇恨。  德國發行量最大的通俗報刊《圖片報》4月15日刊文指責「中國未履行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信息的義務」,還妄稱「中國對疫情的經濟後果負有法律責任」。  我駐德大使館16日致函該報總編室,批駁對方的妄言並介紹了疫情發展時間線。早在2019年12月31日 ,中國官方就已向世衛組織通報了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 中國駐尼泊爾使館向臨時來尼滯留中國公民發放「健康包」
    中國駐尼泊爾大使侯豔琪(左二)為臨時來尼滯留人員發放「健康包」。 張晨翼 攝(抗擊新冠肺炎)中國駐尼泊爾使館向臨時來尼滯留中國公民發放「健康包」中新網加德滿都6月28日電 (記者 張晨翼)從6月28日開始,中國駐尼泊爾使館向臨時來尼滯留中國公民發放「健康包」。
  • 中國駐哥倫比亞使館:提醒在哥中國公民加強安全防範
    鑑於哥當前安全和治安形勢,中國駐哥倫比亞使館提醒在哥尤其是在上述地區的中國公民提高防範意識,減少不必要外出,避免前往治安較差地區。如遇險情,務必保持冷靜,在確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妥善應對並及時報警。當地報警電話: 123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24小時):+86-10-12308+86-10-59913991駐哥倫比亞使館領事保護與協助電話:+57
  • 中國駐烏拉圭使館:旅烏中國公民要防範疫情
    (中國駐烏拉圭大使館網站截圖)中國僑網5月14日電 據中國駐烏拉圭大使館網站消息,據烏拉圭國家應急署網站消息,5月12日烏共檢測803例新冠肺炎病例,新增確診病例6例。關於烏拉圭疫情最新諮詢,可參考烏公共衛生部網站:https://www.gub.uy/ministerio-salud-publica/在烏中國公民如需領事保護與協助,請隨時撥打駐烏使館領保電話或中國外交部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呼叫中心12308熱線。
  • 駐哥倫比亞使館關於在哥中國公民籤證問題的解答
    駐哥倫比亞使館關於在哥中國公民籤證問題的解答
  • 駐尼泊爾使館提醒在尼中國公民注意雨季安全
    中新網7月16日電 據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尼泊爾自2020年6月中旬進入雨季以來,尼泊爾全國多地發生由強降雨引發的洪水和山體滑坡災害。截至目前,已造成117人死亡,46人失蹤,各地政府已開展相應救援行動。
  • 駐荷蘭使館再次提醒在荷中國公民謹防電信詐騙
    駐荷蘭使館再次提醒在荷中國公民謹防電信詐騙
  • 中國駐巴西使館:嚴正批駁美污衊攻擊華為5G,拼湊所謂"反華聯盟"
    海外網10月22日電 據中國駐巴西使館官方網站消息,10月20日,駐巴西使館新聞發言人瞿瑜輝公參在應約接受巴主流媒體《請看》周刊(《VEJA》)專訪時中方相信包括巴西在內的國際社會對美險惡用心有清醒認識,將為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參與正常市場競爭和國際合作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請看》周刊創刊於1968年,是巴西發行量和影響力最大的雜誌之一。報導內容側重時政評論、經濟動向、國際要聞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