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這個山地省份裡,藏著無數美景、民族風情,令人品味許久。多年前,藝術家李守白到訪貴州省進行藝術採風,對貴州的好山好水好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著名海派藝術家李守白先生對自然美景和人文歷史有著藝術角度的理解和認識,在他看來,貴州之美在於多元化民族特色的保存與共生,那是一段綿延了幾千年孕育而成的觀念和價值取向,其獨特的文化魅力激發著藝術家飽滿的創作靈感,他用自己特有的藝術樣式和唯美色彩,創作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藝術作品,紀念心目中那一片久久無法忘卻的神奇土地。
在今年新春佳節期間,全國各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疫情災難,居家隔離期間,藝術家李守白每天堅持藝術創作,作品包括《逆行者》《團圓》《遊子鬧元宵》,以及書法作品等等。在諸多新作品中,系列剪紙《多彩貴州》顯得尤為特別。這組系列共有12幅作品,其中有6幅是貴州當地少數民族人物,6幅是貴州著名的人文風景。《多彩貴州》表達了李守白對於貴州這片土地的喜愛之情,精緻的構圖和色彩,將海派剪紙的唯美技藝講述貴州特色的民族故事,展現出貴州美麗多姿的自然風光和異彩紛呈的民俗風情。
少數民族,貴州文化中的「魂」
藝術家李守白希望通過多角度來展現貴州傳統少數民族的文化狀態。全國56個民族,目前居住在貴州的就有51個,代表了51份珍貴地文化財富,值得我們不斷記錄和傳承。此次,李守白選擇其中6個少數民族——布依族、苗族、仡佬族、侗族、土家族、彝族,圍繞其服飾特點來展現他們流動的歷史和凝固的符號。《多彩貴州》之人物肖像剪紙系列作品有主題,有故事,有深度,有品位,是一種再現式的藝術創作方式,也是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舉動,值得一看。
▲剪紙《多彩貴州-布依族》李守白 2020
布依族是中國西南部較大的一個少數民族。民族語言為布依語,以農業為生,目前人口約300萬人。布依族服飾,經過三千多年的歷史演進與傳承,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飾文化圈,是以紡和織為主題的布依族布料。蠟染、刺繡、鑲綴等紡織文化,給人質樸自然之美。
布依族服飾作為一種物質文化現象,其產生與變化總是與社會的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自古以來,布依族就居住在我國南盤江,紅水河流域及支流上。布依族的傳統服飾是男著衣衫,女穿衣裙,婦女衣,裙均有蠟染、挑衣、刺繡圖案裝飾。在此作品中,藝術家通過套色剪紙技法,無論從穿戴的頭飾還是服裝上的刺繡圖案,刻畫仔細精巧,藍色布衣的材質,更是凸顯了布依族女人質樸和自然之美感。
布依族服飾多為青、藍、白等色。布依族婦女講究頭飾,婚前頭盤髮辮,戴繡花頭巾;婚後須改用竹筍殼作「骨架」的專門飾樣,名叫「更考」,意為成家人。鎮寧、關嶺地區,姑娘喜攏高髻,形如拱橋,發上插著銀簪,配上短衣長裙,繡花布鞋,或在衣襟、領口和褲腳鑲上蠟染或刺繡花邊。李守白創作的剪紙《貴州風情-布依族》展現了布依族服飾的特點。
▲剪紙《多彩貴州-苗族》李守白 2020
在此作品中,藝術家則運用了銀紅顏色為主色調,通過剪紙套色的技法突出了苗族滿身銀飾的特色著裝,多彩的衣裳以紅色為基調,粉色的連續性花朵紋樣點綴以藍色的小花邊,完美詮釋了苗族人民的大雅之情,體現出苗族女性的多元化的文化特性和獨特的人文風情。
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豔麗。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較有代表性的傳統「盛裝」,僅插在髮髻上的頭飾就有幾十種 苗族婦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動人。便裝時則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繡花邊,系一幅繡花圍腰,再加少許精緻銀飾襯託,更加凸顯其的高貴,婀娜。
▲剪紙《多彩貴州-侗族》李守白 2020
《多彩貴州-侗族》在這幅作品中,藝術家運用黃色為背景的基調色,通過剪紙的藝術語言表達,將苗族的女性佩戴的銀飾與人物主題區分開來,展現出侗族人民的氣質與美麗,畫面人物穿著服飾豔麗多彩,領口與袖口的花紋,在藝術家的妙手之下,精妙絕倫,體現出其獨特的民族文化色彩。
侗族服飾的衣料,過去以自紡自織自染的侗布為主。婦女盛裝時,唯見銀光閃閃。婦女的髮式較特別,分前、後、左右挽髻或盤髮辮於頭頂,有明顯的地區差別。
▲剪紙《多彩貴州-仡佬族》李守白 2020
在這幅作品中,藝術家運用綠色作為主打色調,領口繡滿花紋的無袖長袍,與獨特的彩色頭頂裝飾物,寥寥幾道柳葉型花紋,刻畫出其頭飾上的麻花狀花紋,不僅凸顯出仡佬族女性日常勞作的生活氣息,更加能夠凸顯其淳樸熱情的內涵。
仡佬族的服裝文化因時損益,獨具特色。服裝多為家織麻布染青藍二色製成,女衣短裝,抄襟,綴花邊。仡佬族的日常服飾日益多樣化,個性化,各種式樣紛繁。質地從單純的棉布、滌卡發展為毛料、麻紗、滌絲等,農村的仡佬族群眾也是一季多衣,只有在各種節日慶典中才會特意穿戴本民族服飾。
▲剪紙《多彩貴州-土家族》李守白 2020
在這幅作品中,藝術家運用黑紅兩種顏色作為主打色調,服飾上所映襯的藍色花紋搭配精心點綴的布頭包飾,不同的顏色搭配,不僅是剪紙套色技法的精妙,更顯出土家族女性簡潔質樸的名族特色。
土家人尚儉樸,喜寬鬆。傳統衣料多為自織自紡的青藍色土布或麻布。女裝上衣矮領右衽,領上鑲嵌三條花邊(俗稱「三股筋」),襟邊及袖口貼三條小花邊欄杆;下穿「八幅羅裙」,裙褶多而直,後改為褲腳上鑲三條彩色花邊的大筒褲;姑娘素裝是外套黑布單褂,春秋季節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鴉鵲,稱之為「鴉鵲衣」。頭髮挽髻,戴帽或者用布纏頭,喜戴耳、項、手、足圈等銀飾物。
▲剪紙《多彩貴州-彝族》李守白 2020
在此作品中,藝術家通過運用紅黑銀三色套色的剪紙技法,從頭飾和領口等相關的細節角度凸顯了彝族女性服飾配飾琳琅滿目的獨特和格局特色的美感,讓觀者從剪紙中體驗到了彝族服飾的獨特魅力。
彝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飾差異大,服飾區別近百種,琳琅滿目,各具特色。婦女一般上身穿鑲邊或繡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頭、耳環,領口別有銀排花。彝族婦女頭上戴的一種頭飾,這種頭飾叫「哦爾」,它也是有了子女的婦女專門佩戴的一種頭飾。
以往許多藝術家通過國畫與現代畫來描繪貴州風情,而剪紙作品則非常稀有,李守白髮揮自身藝術特長,創作貴州風景剪紙,向貴州文化藝術多元化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剪紙和繪畫一樣,不僅要勾勒輪廓,也需要精雕細琢。而李守白採用的套色剪紙,相比繪畫,工序更為複雜,同樣一幅風景作品,剪紙比繪畫往往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完成,才能活靈活現的還原生活,高於生活。在下文中,您可以仔細欣賞一下李守白剪紙作品的細節,如樹葉、磚牆、粼粼的水波,還有前、中、後多層景致的布局,您將會發現藝術家對於細節刻畫的用心程度,感受他在創作過程中認真的眼神。
▲剪紙《多彩貴州-遵義會址》李守白 2020
遵義會議會址是全國紅色旅遊景點,在《多彩貴州-遵義會址》這幅作品中,藝術家運用紅色作為基色,在其上勾勒剪彩出神聖莊嚴的會議會址,在蒼松翠柏祥雲環繞之下,構圖巧妙,充滿生機。
遵義會議會址內的所有的陳列館、會議室、革命文物、歷史資料、歷史照片,是讓後人對革命先烈勇於鬥爭、百折不撓、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感的深刻認識,了解這段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裡長徵中的遵義會議、四渡赤水出奇兵等紅色歷史來繼承和發揚遵義會議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用革命文化傳播和滋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剪紙《多彩貴州-荔波小七孔》李守白 2020
荔波風景名勝區是回歸自然生態和沉浸然天氧吧的好地方,小七孔因一座清代小七孔古橋而得名,是天然原始奇景。古橋橫跨在美麗的響水河上,是古代黔南通往廣西的交通要道。整個小七孔 風景區融山、水、林、洞、湖泊和瀑布為一體,有柔美恬靜的涵碧潭、飛流狂瀉的拉雅瀑布、潭瀑交錯的 六十八級瀑布、盤根錯節的龜背山、林溪穿插的水上森林、密林鑲嵌的鴛鴦湖、悠藍深邃的臥龍潭,嫵媚 而迷人的響水河貫穿了整個風景區,它靜如嫻花照水,動似蛟龍出海。
在《多彩貴州-荔波小七孔》這幅作品中,藝術家運用了藍綠二色來描繪荔波小七孔橋,雖為冷色調,但點綴其間點點黃葉,小舟,一座擁有故事的七孔橋,將青山綠水相映生輝,遠近碧波簡單鏤空,近處的水紋不僅清晰更是運用套色技法將水波的光影凸顯而出 將景物融為一體的畫面感盡顯無疑。
七孔橋橫跨響水河,在古橋上觀河景是一件愜意的事情,河面幽幽泛著綠光,粼粼微波顯得十分恬靜,河水清澈,有如遊人至此乾乾淨淨放下所有的心情。如若泛舟遊河,便可賞到兩岸布衣民族的古色古香的建築,嗅著兩岸花叢溢出來的芳香心中平添了許多詩情畫意。
▲剪紙《多彩貴州-黃果樹》李守白 2020
黃果樹瀑布是世界著名的幾大瀑布之一,氣勢磅礴的景觀激發了藝術家創作的靈感。在參照黃果樹瀑布原型創作《多彩貴州-黃果樹》這幅作品時,作者將畫面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為橙色,點綴了少許淺黃,使得天空印上一層光輝,中部為作品主題,運用了兩層套色技法,將色彩疊加產生水流速度的視覺對比,瀑布湍急,而近處水流稍緩,將瀑布的壯麗,山川的秀美更加體現得一覽無遺。讓觀者觀之嘆之。
透隴隙南顧,則路左一溪懸搗,萬練習飛空,溪上石如蓮葉下覆,中剜三門,水由葉上浸頂而下,如鮫綃萬幅,橫罩門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數計,搗珠崩玉,飛沫反湧,如煙霧騰空,勢甚雄歷,所謂:珠簾鉤不捲,匹練掛遙峰。俱不足以擬其狀也,蓋餘所見瀑布,高峻數倍者有之而從無此閣大者,但從其上側身下瞰,不免神竦。奔騰的河水自70多米高的懸崖絕壁上飛流直瀉犀牛潭,發出震天巨響,如千人擊鼓,萬馬奔騰,聲似雷鳴,遠震數裡之外,使來此處的遊人也為之其的壯美而感覺驚心動魄。
▲剪紙《多彩貴州-千戶苗寨》李守白 2020
苗寨文化和環境獨特,至今還保留著原始的生態環境。在《多彩貴州-千戶苗寨》作品中,藝術家抓住苗寨建築物的特點,運用了層疊的方式強調了建築的錯落有致。並簡單地運用了黃色,為建築進行套色將自然村寨的古色古香,自然原生態之感強烈彰顯,背景的朱紅色鮮亮明豔,讓人更感覺其連綿之美以及獨特深厚的民族文化特色。
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它是領略和認識中國苗族漫長歷史與發展之地。這裡每年的節日都均名揚四海,這是一座露天博物館,展覽著一部苗族發展史詩,成為觀賞和研究苗族傳統文化的大看臺。
▲剪紙《多彩貴州-鎮遠古鎮》李守白 2020
鎮遠古鎮內古街古巷曲徑通幽,在創作《多彩貴州-鎮遠古鎮》時,藝術家運用色彩區分畫面的遠景與中景,橙色為遠景,體現出水美山雄的壯麗,黑色勾勒出古鎮美景,更通過套色技法,使得古鎮充滿生氣,通過簡單的透視對比,給觀者更加直觀和全面的視覺體驗和感受。
鎮遠古鎮石橋城垣錯落有致,碧水晨霧姿態萬千,春江漁火詩意盎然,有雄偉奇特、蜚聲中外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龍洞古建築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碼頭、古城垣等160餘處,觀賞價值與科考價值俱高。其建築風格為青磚黛瓦、高封火牆、飛簷翹角、雕梁畫棟,每一塊青石板、每一塊青磚都記載歷史遺蹟,泣訴著千年古鎮的滄桑。古城垣建有戰神廟、城牆、鋒火臺、堡屯、炮臺等軍事體系堡壘,不愧有是"山雄水美"之地的美稱。
▲剪紙《多彩貴州-梵淨山》李守白 2020
梵淨山上,山頂的擎天巨石依然聳立,雖然遮住了半邊天空和陽光,但是依舊阻擋不住登山之人對傍晚星辰的期待。天空中的雄鷹成群飛躍山峰的艱險。繁花似錦的山間依舊可以聽到猿鶴的啼鳴。山川之志讓人不忘長徵的艱難險阻,梵淨山的誘人美景又讓人留戀往返。在《多彩貴州-梵淨山》這幅作品中,藝術家運用套色剪紙的技法,讓藍與黑的顏色碰撞,不僅體現出了巨石的壯麗偉岸,又體現出山間雲山霧繞 梵嶽和瑟的美景。畫面近處的花叢,更是突出了祖國美好的自然風光,點綴出梵淨山的純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