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側彎矯形器的種類與適應症

2021-02-18 脊柱側彎康復公開課

脊柱側彎矯形器的適應症:

• 20°一40°之間的輕度脊柱側彎、嬰兒期和早期少兒期的特發性脊柱側彎,偶爾40°一60°之間也可用矯形器治療。

• 骨骼未成熟的患兒早期宜用矯形器治療。

• 跨度長的彎曲,矯形器治療效果佳。 如8個椎體節段30°側彎矯形器治療效果優於5個節段的30°脊柱側彎者;

• 40°以下彈性較好的腰段或胸腰段側彎,矯形器治療效果最佳;的脊柱側彎嚴重者(Cobb角>50°),術前穿戴矯形器用於防止畸形的發展。要取得較好療效的前提是具有兩年以上的骨骼發育時間。

密爾沃基( Milwaukee)式脊柱側彎矯形器


       它是第一款用於治療脊柱側彎的現代矯形器,1945年發明,它歷經多次的更新換代,直到1975年才基本定型,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形式。密爾沃基式脊柱側彎矯形器能夠之所以沿用至今,主要是它對胸部,尤其是高位的胸椎脊柱側彎有較好的療效.

該矯形器的最大缺點是,頸項周圍的上部結構對患者日常生活活動的限制較大,而且外觀上礙眼,會給大部分青春期少女患者帶來心理障礙。適用於位於T6以下、 Cobb角20°一50°的脊柱側彎的患者。

       它的主要部件由枕託、喉託、骨盆託、前後支條、側方壓力墊組成。其特點是患者穿戴後能產生被動和主動兩種矯正力,被動矯正力為縱向牽引力和側向壓力,主動矯正力則是通過患者主動進行「伸長」和「離墊」動作而產生。

波士頓( Boston)式脊柱側彎矯形器

波士頓脊椎矯形系統的歷史

波士頓脊椎矯形系統是1972年,由比爾· 米勒和約翰· 海爾在美國波士頓市發明的。當然這種脊椎矯形系統並非第一個給脊柱側彎患者使用的腋下支具。

       在上世紀德國,這些脊柱側彎患者的支架所用材料基本用金屬支條和皮革,這種支具完工後分量較重。另因材料限制,患者穿戴支架後不能做一些主動性的運動,更有一個型號在頭部做了一個頸牽裝置。

       在1960年,一個叫做戴維斯的人也發明了一種腋下支具,但這種支架其效果很少有資料或文章提及和報導。

       第一個腋下背架誕生於50年代的美國波士頓市,由叫做鮑爾和布希·頓芬的兩個人發明的,它的製造材料是一些金屬支條、皮革、帆布和一些有彈性的襯墊。但是這種腋下支具對骨盆的包容、控制不理想,且不能將襯墊放在最好的地方。而當時的蜜爾沃基支具是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但當時很多病人都很難接受蜜爾沃基支具的外觀。

       比爾·米勒去到波士頓市的時候,開始設計六個不同尺寸的模具,開始用高分子熱塑材料去製作這些支具,並成功地裝配在大部分病人身上。當時這種支具裝配時還要加一些金屬支條來達到更好的效果,米勒先生就舉例:當你去買鞋,一樣是不需要取模就可以挑選到一雙合適的鞋。

       米勒先生設計的六個不同尺寸的支具投入使用一年後,有一個年輕的女孩不想用這些帶金屬支條的支具,提出:如果沒有金屬支條,她就穿戴這種支具。根據這個女孩的要求,米勒先生將高分子熱塑材料延長至腋下,並將壓力襯墊放在她脊柱側彎突起的中間。該患者穿戴米勒先生改造的支具通過X光檢查,發現支具在沒有金屬支條支撐的情況下,效果也非常好。從此,這種波士頓脊椎矯形系統就正式投入廣泛使用了。

       幾年後,這種設計的支具可以有效控制T8的位置,不需要像蜜爾沃基支具一樣有那麼多的金屬支條來支撐。當我們用波士頓和蜜爾沃基進行對比,發現這兩種支具都不能控制T7以上的脊柱側彎。

       原本的設計概念是為了控制脊椎的轉動,波士頓背架在腰椎斷的位置上的設計是平的,前面的腹部的壓力是很大的。有位叫做偉力邦士醫生就說前面的設計腰椎部位太平,其實需要做出一個腰椎生理彎曲的效果。這樣我們用了幾年時間去測試和思考,就發現這位醫生的說法是正確的,所以在設計上我們加了15°的腰椎設計效果,並且整個系統在型號尺寸上也有所增加,從而使那些特別瘦或者肥胖的身型都能使用。

       雖然現在有很多背架都是叫做波士頓背架,雖然有著一樣顏色,但都不能說是原創的波士頓背架。嚴格來說,是沒有波士頓矯形系統這個說法的,而應該說是波士頓矯形系統。例如說:有波士頓胸段矯形、胸腰段矯形、胸椎矯形、腰段矯形,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功能。

根據美國脊椎側彎研究學會的研究證明,波士頓是能夠有效控制脊柱側彎,其他矯形背架目前還不能證明有效。

       它是第一款模塑成型的脊柱側彎矯形器,是一種腋下型脊柱側彎矯形器。以密爾沃基式脊柱側彎矯形器設計方法為基礎,去掉了前後支條,可根據患者的需要加上壓力墊、支條、頸託等部件。其作用是在額狀面上利用三點力系統進行矯正,利用壓力墊減少水平面上的扭轉,利用腹託減少腰椎前凸和提高腹腔內壓以產生對脊椎的牽引力。關鍵是腰椎墊、胸椎墊的使用要得當。

適用於側彎在胸腰椎以下(多用於T10以下)脊柱側彎的患者。

色努(Cheneau)式矯形器

由法國醫生色努創製,又稱為CTM式矯形器。該矯形器是目前國內製作、裝配較多的脊柱側彎矯形器。

適用於矯正側彎頂椎T6以下Cobb角小於50°的特發性脊柱側彎患者和其他脊柱側彎患者的保守治療。穿戴時間每天約23小時。

       色努矯形器的顯著特點是具有系列的針對脊柱側彎彎曲和扭轉的三維壓力墊和較大的釋放空間。其作用除了像波士頓式脊柱側彎矯形器那樣,利用壓力墊減少水平面上的扭轉、利用腹託提高腹腔內壓以產生對脊柱的牽引力之外,還在穿戴中通過前面的窗口進行呼吸,起到調整胸廓、脊柱形狀的主動矯正作用;它增加了腋下向上的支撐力和矯正旋轉力。

查爾斯頓( Charleston)式脊柱側彎矯形器


它是通過人體模型模塑而成,藉助於患者每天8小時睡眠時間對側彎部分進行過枉矯正。為常見的一種夜用型矯形器。

       適用於1 9歲以下特發性脊椎側彎的矯正及各種疾病引起的脊椎側彎的固定和矯正。

大阪醫大式矯形器


  
                

它是通過人體模型模塑而成,藉助於患者每天8小時睡眠時間對側彎部分進行過枉矯正。為常見的一種夜用型矯形器。

適用於1 9歲以下特發性脊椎側彎的矯正及各種疾病引起的脊椎側彎的固定和矯正。

大阪醫大式矯形器

它是一種在色努式脊柱側彎矯形器的基礎上,同時又吸取了波士頓式脊柱側彎矯形器的優點並加以改良而成的一種脊柱側彎矯形器,在歐洲較為流行。 CBW式和色努式的主要區別:色努式為前開口, CBW式為後開口。同樣適用於T6以下、Cobb角小於50°的特發性脊柱側彎患者。

裡昂式矯形器

Stagenara脊柱矯形器


是一種組合式矯形器。它由前後各一根金屬條將兩塊骨盆體和腋下的環形託相連接而成。腰椎和胸椎部的環形壓墊可根據病人的需要進行上下調節。它不僅可以治療脊柱側彎,而且可以作固定式矯形器——用於手術後的胸椎和腰椎的固定,起到支撐脊柱的作用。由於其可調性和可修改性,所以在歐美各國家極為流行。

適用於Cobb角為50°以內的胸腰椎,和中高胸段側彎及胸腰椎手術後的固定。

TriaC式矯形器

它是迄今為止第一款組件式成品脊柱側彎矯形器。它採用簡潔的支條和搭扣組合而成,是一種新型的脊柱側彎矯形器。其額狀面採用4個力組成兩組三點力作用系統,其矯正作用力較小,抗旋能力也較小,缺乏縱向牽引裝置。但它輕便、貼身、隱蔽、可調性

能好且為組件式成品,在美國很受歡迎。適合於Cobb角為15°~35的輕微脊柱側彎。

羅森伯格( Rosenberger)式脊柱側彎矯形器

它是一款採用熱塑板材模塑而成的夾克式脊柱側彎形器。它採用了全封閉式結極,按照脊柱側彎三維矯正的原理,它克服了以往矯形器笨重、不雅觀、治療效果不理想等缺點。綜合考量整個矯形器的設計與製作,將拉力帶和壓力墊連接在一起,達到輕巧、貼身和治療效果較良好的特點,

適用於治療T8以下、 Cobb角為50°以內的特發性脊柱側彎或手術後的固定。

脊柱側彎矯正帶(動態脊柱側彎矯形器)

它是一種軟性脊柱側彎矯形器,根據尺寸製作而成,由一對三點力作用系統構成額狀面的脊柱側彎矯正系統。它在側彎側和對側的肩部、髖部設置壓力墊來限制畸形的發展,但不限制其他運動。

       適用於兒童期脊柱側彎和輕度觀察期間的脊柱側彎患者。

脊柱側彎矯形器使用注意事項

(1)脊柱側彎矯形器穿戴後,骨盆圍應左右對稱地將髂嵴完全包住、無壓痛。

(2)矯形器側方壓力墊的位置應在主彎曲錐體的下方附近,並觀察壓力墊處是否疼痛。

(3)患者坐下時,矯形器的前下方應以不頂痛為原則,後方應距椅子面2〜3cm。

(4)初次穿戴時第一天為2〜3小時,以後逐漸增加穿戴時間,3〜5天適應後則≥20小時。

(5)一個月後應及時複查,進行調整。以後每隔3〜6個月複查一次,密切觀察,直到骨齡成熟。

(6)何時決定不再穿矯形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可以逐漸減少穿戴時間,同時X光檢查脊柱變化。若確實沒有變化,方可脫下矯形器,但要在PT師的指導下做醫療體操,一般女孩應穿到18歲,男孩到20歲。

生理知識

人體的脊椎共分為五段: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及尾骨。脊椎是人體的中軸。從後面觀察它是一直線,兩側的肌肉組織均勻發展,它支撐起全身,保持直立的姿勢,讓兩側的肋骨在呼吸時能平均擴開。更重要的是保護中樞神經,讓兩側神經能正常輸出和輸入,不被壓迫。

如果脊柱的某一段在前(額狀)面上偏離中線凸向一側,則稱為脊柱側凸(或側彎)症。輕度的脊柱側凸症,會使脊柱失去原有的平衡能力,容易產生疲勞及背痛,重者還可導致呼吸循環障礙,甚至影響到脊髓導致截癱,是腰背痛常見病因之一。

好發年齡

從脊柱側凸症發病機制來看,特發性脊柱側凸發生於三個生長年齡階段:

1.嬰兒型:見於出生後至3歲,以男性較為多見,主要是左胸曲線,大多會自行消失,少數可發展成嚴重畸形。

2.兒童型:見於3〜10歲,無性別差異,主要是右胸曲線。

3.青少年型:見於10歲至骨骼成熟年齡,女性發病多於男性。在生長最快時期,畸形發展也最快。主要是右胸、右胸腰曲線。

臨床表現

1.先天性脊柱側凸症:是由於脊柱的發育不全或異常而引起的脊柱側向凸起畸形。首先發現的症狀體徵是背部畸形。兒童型無症狀及至青少年後期,可能發生背痛和疲勞,肩部或背部隆起。至成人,脊柱有早期骨性關節病變,後期可伴有神經根疼痛,以及肋骨壓在髂骨上發生疼痛,胸廓變形引起心肺症狀。

2.癱瘓性脊柱側凸症:該病的發生有下列三個因素,不對稱的肌無力、不對稱的軟組織緊張或攣縮,影響椎體的生長。這種側凸呈長C形,比特發性脊柱側凸有較大的屈曲性。畸形程度和嚴重性取決於癱瘓的範圍。在生長年齡,畸形會迅速增加。

3.麻痺性脊柱側凸往往被忽視,實質上,有不少特發性脊柱側凸是短的脊椎旋轉肌癱瘓,是一種隱匿性的脊髓前灰質炎。

病症分類

分為非結構性或功能性的脊柱側凸症和結構性或器質性脊柱側凸症兩類。

1.非結構性或功能性脊柱側凸症

(1)姿勢性脊柱側凸:由於身體姿勢不正,長期偏向一方或習慣於長期用一側肩負重等原因所造成。如果及時糾正姿勢,這種側彎很快可以恢復正常。

(2)身體一側腰神經受刺激引起椎旁肌痙攣造成脊柱倒向一邊,如胸椎間盤突出症、馬尾腫瘤所引起的彎曲。如把壓迫在神經根上的椎間盤或腫瘤切除,脊柱傾斜即可消除。

(3)下肢不等長,如小兒麻痺後遺症或骨骺發育不良等造成肢體不等長,引起骨盆傾斜,繼而發生腰椎的側凸,實際上是一種代償性側凸。令病人坐下或患肢墊平後側凸則隨之消失。

(4)癔症性脊柱側凸。側凸是一種症狀,癮症如能治療,側凸也隨之消失。

2.結構性或器質性脊柱側凸症

(1)特發性脊柱側凸症,又稱原發性脊柱側凸症,最常見,佔脊柱側凸症總數的75%〜85%,發病原因不清楚,所以稱之為特發性。

(2)先天性脊柱側凸症,是在胚胎生長的第4周到第6周時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導致脊椎生成異常。先天性脊椎側凸症又分為三型:形成缺陷,分節缺陷和混合型缺陷。

(3)肌肉神經性脊柱側凸,這是由於神經和肌肉方面的疾病所致肌力不平衡,特別是脊柱旁肌左右不對稱所造成的側凸,常見的是小兒麻痺後遺症、大腦痙攣性癱瘓、進行性肌萎縮症等。

脊椎側凸又會引發諸多的併發症。許多脊椎側凸都屬於後天姿勢不良所引起,而脊柱側凸情形多數於幼年時開始產生。患上脊椎側凸症的患者常常會感到胸悶,呼吸不暢,身體平衡性差,胃腸吸收不良,過瘦不容易長肉,雙下肢使力不均,背部及下肢肌肉組織大小不一及雙腳足底壓力不平均等症狀。

影響側彎矯形器療效的因素

第一次診斷治療的年齡

脊柱側彎的程度


正確的矯形治療處方


脊柱側彎的可矯正性


矯正矯形器的治療質量


對矯正治療和體療的經常性檢查

任何一種脊柱側彎矯形器技術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和局限性。希望大家可以有「整體」矯形方案,科學合理的進行治療!


 

相關焦點

  • 脊柱側彎,如何矯正?
    大部分的脊柱側彎都是不明原因的,臨床上大部分(80%以上)屬於特發性脊柱側彎,此外還有先天性脊柱側彎、神經肌肉源性脊柱側彎(例如腦癱)等。     「特發性」意味著原因不明。     如果側彎超過了40°,這就是屬於嚴重的脊柱側彎,就要考慮是否要進行矯正手術了。     20~40°的側彎,屬於中度的脊柱側彎,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康復訓練進行治療,同時需要使用支具進行治療。
  • 湖南華醫金良脊柱側彎矯正中心給脊柱側彎孩子家長的一封信
    脊柱側彎的大多數病例為輕度,但隨著兒童的成長,一些脊柱畸形繼續變得更加嚴重,嚴重的脊柱側彎可能會導致殘疾。特別嚴重的脊柱彎曲會減少胸部的空間,使肺部難以正常運作。整體而言,矯形器治療適合較年輕、較年輕的特發性脊柱側凸患者;外科治療則適用於年齡較大、程度較重、骨骼僵硬的側彎患者。人們試圖利用矯形器早期矯正脊柱側凸,但舊矯形器的效果並不顯著,而脊柱側彎手術的矯正涉及大脊柱,活動範圍可能導致脊柱內的脊髓或某些重要血管牽拉。
  • 康復輔具創意設計大賽作品展—脊柱側彎矯形睡衣
    你是否想像過脊柱側彎的痛苦?是否想過改變現狀做出突破?這個腦洞大開的隊伍已經踏出第一步啦!
  • 高低肩、長短腿……可能脊柱側彎了!教你辨別「真彎」和「假彎」
    脊柱側彎也是青少年人群中發病率很高的疾病之一,據2018年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青少年的脊柱側彎發病率高達20%左右。彎出花樣先天性脊柱側彎這是一種相對少見的先天脊柱畸形。這種情況一般在幼年時期脊柱已經出現畸形,病因複雜,可能與遺傳及環境因素相關。
  • 5步檢查脊柱側彎!高低肩、長短腿、駝背人群注意了!
    脊柱側彎危害的不止脊柱脊椎的正常曲度有前後兩個方向,側向發生彎曲則為異常,也就是我們說的脊柱側彎。圖片來源:Pixabay脊柱側彎還會使胸腹腔面積減小,嚴重影響了患者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等正常的生理功能。嚴重的女性脊柱側彎患者可能影響生育。
  • 等離子微創筋膜松解術治療青少年脊柱側彎的好處
    脊柱側凸俗稱脊柱側彎,它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幹兩側對稱。如果從正面看有雙肩不等高或後面看到有後背左右不平,就應懷疑「脊柱側凸」。 脊柱側彎的治療主要包括:手法治療、運動治療、矯形器治療和手術治療。
  • 青少年的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最簡單的評估方式前屈測試:兩腳處於同一水平線,與肩同寬(防止骨盆或脊柱的旋轉的誤差),頭慢慢前傾,然後軀幹前傾(如果全部一起彎曲背部隆起測量是很難測量的),彎曲後輔助肩膀處於同一水平線(防止患者的優勢側進而影響量測結果),如果患者的背部隆起,且同時脊柱棘突(即中心凸起的骨頭)彎曲即為結構性的脊柱側彎,通常有些患者站立位觀察脊柱畸形但前屈測試為陰性即為非結構性的側彎。
  • 【科普】脊柱側彎的矯正和運動鍛鍊
    原因有多種:比如人體單側運動比較多,兩側肌肉力量不同(如左右手力量);又如平時體態不正確、常常往一側躺、窩在沙發裡、坐姿歪斜等等。因為外在的肌肉不對稱,而導致了脊柱的側彎;還有很多發現於青少年發育時期,由於不明原因造成。數據表明女性多於男性,約7:1。嚴重的脊柱側彎會影響運動耐力以及肺部健康。
  • 脊柱側彎是什麼?脊柱側彎的危害都有哪些?
    脊柱側彎在一般人群中相對比較常見(美國2-3%的人受到脊柱側彎的影響),與脊柱彎曲的角度有關。有大概10%的青少年有一定程度的脊柱側彎,但是只有不到1%的人脊柱側彎需要進行糾正治療(馬裡蘭大學醫學中心)。
  • 脊柱側彎:康復師教你10度以內的矯正方法,自我恢復正常脊柱
    我們說到脊柱側彎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個體態問題,尤其是以青少年為代表。但根據脊柱側彎的分類,我們更多要考慮到的是健康與未來。脊柱側彎的最大類別是特發性脊柱側彎,該術語用於指代沒有明確原因的病例,特發性脊柱側彎按年齡段細分為4個:嬰兒: 0至3歲青少年: 4至10歲
  • 脊柱側彎
    矯正練習中脊柱左側彎便向左側同練習,右側彎便向右側屈練習。(1)手拉肋木體側屈二側對肋木站立,一手拉住肋木,另一手上舉做體側屈練習3紐每組30~50次要求抬頭挺胸,收腹,上體不能前傾(2)俯臥,兩臂彎曲體前撐地,將脊柱側彎一側的腿用力向上抬起,同時異側手臂直前舉,保持3~4秒,再還原練習3組,每繼1015次(3)兩腿開立,側彎一側的手臂自然下垂另一側手臂肩側屈抱頭上體向側彎一側彎曲,手往不伸至最低,保持3秒,還原練習
  • 脊柱側彎講解
    脊柱側彎引起的原因包括先天、後天或退化性問題,但是大部分脊柱側彎的原因並不知曉,這種我們稱為特發性脊柱側彎。脊柱側彎有很多類型,下面是最常見的四種: 神經肌肉性脊柱側彎:這種情況一般由於脊柱肌肉無力或由於神經問題導致的脊柱向一側彎曲。這種類型的脊柱側彎特別是在因為潛在神經肌肉問題而不能走路(例如肌肉萎縮或大腦性麻痺)的人裡面出現。這也被稱為退化性脊柱側彎。
  • 脊柱側彎瑜伽理療序列,輕鬆判斷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是瑜伽私教理療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也是很多伽人諮詢的問題。那麼,如何簡單的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脊柱側彎呢?
  • 脊柱側彎怎樣治療?脊柱側彎在線科普學起來
    要先判斷何為脊柱側彎脊柱側彎是一種在青少年群體中十分常見的症狀,是危害我國青少年兒童的常見病、多發病,原因有多方面多種情況,像先天性、特發性、神經肌肉性和功能性脊柱側彎等。有些人認為脊柱側彎不是很嚴重,往往任其自然發展,可是對青少年而言,脊柱側彎有很多危害,可能會影響兒童的身高發育或者出現腰背疼痛的症狀,有的嚴重的甚至在凹側產生骨刺,壓迫脊髓或神經,引起截癱或椎管狹窄。
  • 防控脊柱側彎
    有關調查顯示,近年來,初中學生脊柱側彎發病率有所上升:2019年西安市新城區和藍田縣初中生脊柱側彎檢出率為0.7%,西安市疾控中心提醒家長關注兒童青少年脊柱側彎。 1.什麼是脊柱側彎?
  • 成都附大脊柱側彎矯正中心歸納了脊柱側彎一些知識
    脊柱側彎是一種脊柱的三維畸形,包括冠狀位、矢狀位和軸位上的序列異常。正常人的脊柱從後面看應該是一條直線,並且軀幹兩側對稱。如果從正面看有雙肩不等高或後面看到有後背左右不平,就應懷疑「脊柱側彎」。這個時候應拍攝站立位的全脊柱X線片,如果正位X線片顯示脊柱有大於10度的側方彎曲,即可診斷為脊柱側彎。
  • 鄭州京科脊柱側彎矯正中心針對脊柱側彎做出的講解
    脊柱側彎是脊柱的非正常彎曲。正常的脊柱在肩部有向後的彎曲,而在腰部有向前的彎曲。典型的脊柱側彎包括三維的脊柱和肋骨畸形。 鄭州京科脊柱側彎矯正中心告訴大家應該如何通過什麼來評估脊柱側彎呢? 體態評估 簡單來說,可以在直立位下觀察我們的頸部、乳房、肩、肋骨、腰、臀是否對稱!也可以通過Adam Sign前屈試驗來檢測。
  • 徹底讀懂脊柱側彎!附脊柱側彎康復運動治療方法!
    C形脊柱側彎僅存在一個側彎S形脊柱側彎存在兩個側彎,通常 其中一個為主要側彎, 另一為次要側彎功能性脊柱側彎①平躺時脊柱側彎消失②身體前屈時側彎消失③知道有側彎後自己可以有意識的糾正和改變結構性脊柱側彎①肌肉骨骼系統發生病理性變化②分為可逆性和不可逆性③未治療的功能性側彎可發展為結構性側彎
  • 彎了,彎了,我家孩子脊柱側彎了!怎麼辦?!
    脊柱側彎又是個啥毛病哦?嚴不嚴重啊?咋個治療呢?下面就請看我院康復醫學科毛偉醫生咋個說的。據了解,我國的青少年脊柱側彎患者就有300萬左右,佔到青少年人口總數的10%左右。脊柱側彎已成為繼近視、心理健康之後,影響青少年成長的第三大問題了。什麼是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
  • 脊柱側彎詳細解讀
    脊柱側彎在一般人群中相對比較常見(美國2-3%的人受到脊柱側彎的影響),與脊柱彎曲的角度有關。有大概10%的青少年有一定程度的脊柱側彎,但是只有不到1%的人脊柱側彎需要進行糾正治療(馬裡蘭大學醫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