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甜甜小盆友還在肚子裡時,我像無數準媽媽一樣開始提早「做功課」。那段時間,網上的囤物攻略被我翻了個遍,各大電商平臺的購物車裡也攢了好多寶寶用品。現如今娃早已過了嬰兒期,回頭細數一下,有些東西買對了,有些東西沒必要,有些東西遺漏了。今天就來個大盤點,供各位媽咪參考。順便我也做個整理,考慮一下下個階段準備入手的寶貝用品(本文適用於新生兒及小寶寶。奶粉、尿不溼、衣服、輔食米粉等屬於必備品,下文清單中就不羅列了)。
餵養篇
1. 奶瓶 必要指數 ★★★★★
知名品牌的基本上都不錯。對我來說,挑選的必須條件就是防脹氣,因為對嬰兒(尤其是小月齡寶寶)來說,本身就容易溢奶吐奶,而奶瓶餵食過程中倘若吃入太多空氣,更會加劇這一症狀。我最開始替寶貝囤了兩個寬口徑防脹氣的玻璃奶瓶,後來小傢伙會自己捧著喝奶以後,又買了塑料瓶。對於塑料奶瓶,一開始我也有誤區,覺得材料不安全,但了解之後發現也挺不錯的。一般來說,塑料奶瓶分為PP、PES、PPSU等材料,它們雖有差別,但都安全可靠。
小tips
對於母乳寶寶,個人感覺準備兩三個奶瓶足夠了。奶粉寶寶可能得多一點,同時還要準備奶粉盒。此外,配套的奶嘴也記得要隨著寶貝的長大及時更換型號。
對於奶牛媽媽來說,吸奶器&儲奶袋&防溢乳墊是標配三件套,絕對有必要。其中,吸奶器分手動和電動,電動的輕鬆,價格偏貴;手動的便宜,但是比較累,看個人選擇。
2. 嬰兒餐具 必要指數 ★★★★
對於小月齡寶寶來說其實沒必要急著買,等4到6個月小傢伙添加輔食了,則是必備。寶寶良好的進食習慣從擁有專屬的餐具開始,而大人們用過的碗筷、勺子等最好不要給寶寶用,因為成人消化系統潛在的疾病(幽門螺旋桿菌、口腔潰瘍、肝炎病毒等等)很有可能因此而傳染給寶寶,得不償失。
嬰兒餐具品牌很多,知名的都不錯。
3. 嬰兒餐車 必要指數 ★★★
跟嬰兒餐具一樣,等到寶寶添加輔食了才用得上,也很有必要,可以一直用到三四歲。我認為,寶貝能夠在固定的地方吃飯,對她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至關重要。目前市面上還有集嬰兒餐車、躺椅、學步車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產品,利用率更高。
4. 奶瓶刷 必要指數 ★★
清洗奶瓶挺好用。當然,也可以用其他清洗工具代替。
小tips
奶瓶刷頭一般分纖維(尼龍)和海綿兩種,玻璃奶瓶多選纖維刷,而塑料奶瓶容易刮傷,所以最好選擇海綿刷。
5. 奶瓶消毒器&溫奶器 必要指數 ★★
買來使用完全是圖個方便,寶貝的餐具、奶瓶、玩具、我的吸奶器等等,往消毒器裡一扔,再加適量水,按下開關就不用管了,到時候直接拿出來就好。溫奶器也一樣,相當於一個恆溫器,能讓水溫保持在預設溫度,衝調奶粉、化凍奶或是加熱輔食確實很方便,即倒即用。但這兩樣東西不算小,會有些佔地方,而消毒其實也可以用家裡自備的鍋,把東西放裡面蒸煮;溫奶也能用其他方法。這就看個人選擇了。目前市面上還有不少是消毒暖奶烘乾等多功能合一的,更加省心省力。
6. 輔食研磨器 必要指數 ★★
新生兒和六個月之前的嬰兒用不到,而在寶寶輔食添加初期(六至九個月),輔食研磨器可以把蔬菜、肉類、水果等等磨成適於寶寶吞咽的泥狀。在寶貝還沒出生時,我就給她囤了,但說實話,一次也沒有用過。寶貝的輔食泥不少是買現成的,有些蔬菜和肉類,煮透或是高壓鍋燉爛以後再用硬勺碾壓,照樣也可以做成泥狀。而且等寶貝再大點就能嘗試顆粒狀和塊狀食物,泥狀沒必要了,因此個人覺得輔食研磨器的利用率並不高。輔食機也一樣。
洗浴篇
1. 嬰兒浴盆 必要指數 ★★★★★
寶貝從出生起就每天都洗澡,小傢伙很享受這個過程, 有時候在水裡嗨了,還會興奮的踢水。一個合適的浴盆挺有必要,能從新生兒用到三四歲。
小tips
寶寶洗澡測水溫的溫度計,沒必要買,有不少是買浴盆會附贈的,但其實用的次數也不多。每次水溫的控制自己親試就大致有數了,我一般是用胳膊肘來試溫度,溫熱為宜。
2. 嬰兒潤膚油 必要指數 ★★★★★
絕對要準備,寶貝出生至今每天都用,不但作為每次洗澡之後的撫觸按摩油,而且有時候屁屁有點紅了或者皮膚皴裂了,抹一點還能緩解症狀。
3. 嬰兒洗護用品 必要指數 ★★★
此前我給寶貝囤過一套,包括嬰兒沐浴露、護膚霜、護臀膏,時至今日沒有用過,一來寶貝基本沒有紅屁股過,日常護理都是抹潤膚油,二來小嬰兒皮膚嬌嫩,洗澡我們都是直接清水洗。不過其實適當的洗護還是有必要的,而且冬天來了,不用點護膚品,寶貝的小臉容易皴。所以近期就打算開始用啦。(補充:後來的經驗證明,不同的品牌,寶寶的適應程度也不同。因此應該選擇寶寶不過敏的產品。)
小tips
小寶寶最好不要用爽身粉,畢竟在撲粉過程中會有一些粉懸於空氣中,可能會被寶寶吸入呼吸道。另外,倘若寶寶紅屁股嚴重,那麼護臀霜是一定要準備的。
4. 嬰兒蚊蟲叮咬止癢膏
必要指數 ★★★
寶貝夏天被蚊子咬過好幾次,腫起好大的包。塗了以後,感覺確實能舒緩一些。
小tips
嬰兒止癢膏儘量選擇純天然成分的,除非症狀嚴重需遵醫囑,否則不要使用含有激素(如氫化可的松)的產品。
生活護理篇
1. 嬰兒床 必要指數 ★★
寶貝還沒出生時,我就買好了這個大件。當時的設想很美好:要從小就培養她良好的睡眠習慣,讓她自己睡。不過現實很快給我潑了冷水,半夜餵奶、寶貝夜醒、踢被子……各種各樣的理由讓小傢伙最終還是霸佔了我們的大床。現在她的小床成了專門放她衣服和玩具的地方……好吧,儘管如此,還是不能否定寶寶獨自睡覺的好處。我打算等斷了夜奶,就慢慢試著讓寶貝回歸小床。
2. 嬰兒耳溫槍 必要指數 ★★★
在寶貝前三個月時,堅持每天都給她測體溫。耳溫槍確實方便,只要放在耳朵裡按一下,體溫讀數就出來了,又快又準。然而,作為新手媽咪的我難免有些草木皆兵,小嬰兒體溫本來就略高於成人,而且體溫調節機制也沒發育成熟,因此有時候測出來體溫略高於37℃,其實很正常,我卻擔心的不得了。後來看小傢伙精神挺好,心也就大了,每天都用手摸摸額頭自己估計,除非感覺特別熱,才把耳溫槍拿出來。
不過,寶寶上火或者發燒了,備一個耳溫槍還是有必要的,能夠自己監測,及時採取措施。
3. 嬰兒指甲安全剪刀 必要指數 ★★★★★
小傢伙的指甲長得太快了,十天左右就得給她剪一次。寶寶專用剪刀是必備,圓頭設計杜絕了不少安全隱患。但就算是這樣,每次給她剪指甲還是讓我一身汗,因為太緊張了!生怕小傢伙忽然間手一動,傷到了她。另外,個人感覺剪刀要比指甲剪好使。
4. 嬰兒口水巾 必要指數 ★★★★★
寶貝三個月開始,口水逐漸增多,動不動就滿臉都是;六個月添加輔食以後,每次餵食或多或少總會掉出來一些;此外,等小傢伙出牙以後,口水還會更多。因此口水巾是必備。
小tips
嬰兒口水巾應選擇質地柔軟、透氣吸水性強的產品,例如全棉、紗布材質的。此外,在顏色上,最好選擇淺色系或是採用純天然染料的產品,以免化學染料刺激寶寶的皮膚。
5. 嬰兒溼巾及棉柔巾
必要指數 ★★★★
需求量很大,尤其外出時必備。溼巾一般是化纖無紡布,因為多少含有抑菌物質,所以對於小寶寶來說不太好。我個人更推薦棉柔巾,不僅相對安全,攜帶輕便,而且可乾濕兩用,用途更廣。市面上相關產品很多,知名度高的品牌都是不錯的選擇。
6. 嬰兒吸鼻器 必要指數 ★
買來是因為有次寶貝呼吸鼻音重,以為是感冒或者是鼻屎堵住了呼吸道。但沒幾天小傢伙就自愈了,吸鼻器壓根沒用,直接壓箱底。據說網絡上關於寶寶用品哪些沒必要的投票,這個吸鼻器一直都是排名前三的。看來大眾的感覺跟我差不多。(是的,至今一次沒用過,徹底壓箱底!)
7. 嬰兒餵藥器 必要指數 ★(修正必要指數:★★★)
跟著吸鼻器一起買的,是針筒奶嘴式的餵藥器,可以比較準確的餵10毫升以下小劑量的藥。其實這種餵藥器只針對小月齡的寶寶(大點可以用勺餵),但小寶寶自帶母體免疫力,基本上很少生病。所以我囤歸囤,但實際上一次也沒用過。(對於小月齡寶寶確實用得比較少,但之後甜甜生病餵藥的經歷中,餵藥器派上了大用場,一來是因為藥很難吃,小傢伙抗拒用勺喂,只能靠餵藥器灌入;二來是有些需要酌情減少劑量的藥物,可以用餵藥器自帶的刻度量杯來計算體積,比較準確。因此還是建議囤貨。)
8. 安撫奶嘴 必要指數 ★★
這個其實是因人而異的,可能有的寶寶對安撫奶嘴特別適應,能夠完全代替吃手,但甜甜小盆友對它就是很抗拒。本想著在小傢伙吃手最厲害的三、四個月時給她使用,但小傢伙總會皺著眉頭吐出來。還好,隨著月份的增長,寶貝漸漸不再那麼依賴吃手了,安撫奶嘴基本沒用上。
9. 嬰兒隔尿墊
必要指數 ★★★
每次換洗尿不溼時墊在寶寶身下,可有效防止床單弄髒或弄溼。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防水透氣可機洗的品牌,只要符合國家A類質檢標準的,都是不錯的選擇。個人建議隔尿墊不必買太大的,能完全覆蓋寶寶身高的大小足矣。
10. 睡袋
必要指數 ★★★★★
寶寶晚上睡覺都愛蹬被子,一款好用的睡袋簡直太重要了,能夠讓大人晚上省心一大半。關於睡袋,其實款式、材料、樣式非常多,如何選擇在於個人。但是有兩點我覺得必須得注意,一是與寶寶貼身接觸的部分,料子要選擇親膚柔軟透氣的,比如有機棉、竹纖維加棉之類的;二是儘量選擇淺色或單一顏色的面料,以免染料對寶寶有影響。
11. 嬰兒手套
必要指數 ★
用來防止寶寶的小手亂抓傷到自己。其實用的時間很短,不過兩三個月,等寶寶再大一點就用不上了。而且不少嬰兒服還自帶手套,因此特地買有些雞肋。(育兒專家的建議是不要用手套,不但不利於寶寶觸覺發育,更有可能引起手指壞死;只要勤剪指甲就好。)
玩具篇和出行篇將在下期推送,敬請期待哦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甜甜麻麻的碎碎念)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