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晚上睡覺和愛人聊天,聊著聊著說到了養老這個事兒,東扯西聊的對未來的養老生活做出了一系列的規劃,遠離城市喧囂的田園生活啊,瀏覽世界各地名勝古蹟啊,最後都回歸到養老儲蓄問題,同愛人相視無言,無奈的笑了笑。
"壓力太大了,年紀輕輕就開始準備存養老錢了"這句話我也經常聽閨蜜說,然後兩人都默默的打開各銀行卡查看餘額。
而針對於養老金儲蓄問題,也有專業的理財專家表示——40歲左右就要開始準備了!因為這時候自己已經有了一定的財務能力,是考慮養老金儲蓄最好的時間了!
退休人員究竟有多少錢才能養老呢?現實中有兩個標準:
· 第一個標準,攢夠本人退休當年工資性收入9倍的資產。
· 第二個標準,攢夠當地最近一年的社會平均收入標準的9倍的資產。
當然了這兩個標準只是借鑑,不過也想問一下各位,在這兩個標準下,大家當下的收入又是否可以達成條件,還有新出爐的"老年人存款等級表",你還差多少?
一:人口老齡化壓力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醫療水平的提升,我國國民的身體素質條件也越來越好的,但因為人口生育率的降低,隨之而來的人口老齡化壓力,也成為當前擺在國家發展的一大難題。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止到2019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至少達到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未來,這個數字還繼續以年均近1000萬的增幅持續攀升。
在前些年的時候,有一份數據報導,到了2030年的時候,中國超過65歲以上的老人會超2.3億人,這相當於德國總人口的將近3倍。
就我國來說,老人數量的增多雖然給社會的養老增加了成本,雖然在保障國人的養老問題上,國家推出的福利政策不在少數,但是對我們個人而言,僅靠著領取養老金來支撐晚年生活,是完全不夠的。
二:養老消費支出
為了讓老年人在晚年的時候生活上有一定程度上的保障,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養老金政策,可以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的形式支付到個人手上,為了讓更多的老年人在退休後得到更多的物質保障,國家也在不斷地調整提高養老金的金額
例如在今年的4月,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了《關於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將養老金的總體水平較2019年提高5%。
但僅有養老金,對於大多數老人來說是不足夠的,還需有足夠的儲蓄資金支持。
如果身處農村,一個60歲的老人,除非子女有主動的承擔養老責任,否則的話,不說100%,最少80%以上的60歲老人依然在奮鬥之中。
而且對於農村人,擁有退休金或者醫保的人很少,儘管在最近幾年,不少人都有參加新農保。
但光從理論上而言,農村老年人需要比城市老年人更多的存款的用於防老,因為他們在生活條件水平上並不如城市先進,更需要一些備用資金以防意外發生。
有的人可能認為老人花錢少,可能是存在這樣的情況,但是在目前的社會發展下,人們越來越懂得享受生活,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也越來越高,老年生活的支出也隨之增加。
所以,要想老年時光過得好一些,還是應該具有理財意識,不僅為自己未來生活做好打算準備,同樣的,家長對資金的使用支配,也可以影響到孩子價值觀的培養,提高孩子財商。
三:如何給自己儲備足夠的養老金
1.養老保險的購置
社會養老保險是個人儲蓄養老金我的重要方式,每個人只要滿足條件,最好都去購買社會養老保險,我認為社會養老保險是養老的第一保障。
而一般商業養老保險是對自己老年的另一重保障,能夠防止重大疾病或者意外的來臨,如果有條件的話,還是推薦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的,資金充足的話,也可以增加人壽險和醫療險。
2.投資理財意識
記住,錢永遠都不是省出來的,應該是賺出來的。一個人如果能學會用錢來"生"錢,那麼他就實現了個人財富自由化。
有的人可能認為投資股票和基金債券和自己沒關係,那是有錢人和專業人士才會"玩"的。
其實並非如此,理財意識並不是需要多麼高深的經驗技巧,一般情況下也可以選擇將自己的資金託付給自己信任的理財專家去進行打理,根據自身風險防控意識,來選擇適合自己預期的理財方案。
3.日常消費選擇
日常消費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的消費習慣不太適合自身經濟收入,就可能會對生活質量造成影響,同時也阻礙了資金儲蓄進度。
現在很多年輕人在消費方面比較隨心所欲,更喜歡享受當下,也容易出現提前預支的情況,這其實都是不太妥當的。
所以,為了給自己生活更多一份保障,還是應該隨自己的消費習慣做出一些改變的,同時也學會管理自己的資金,營造更大價值。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