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黨建「優師」工程之二十一 ◆
長汀縣第一中學:
立足紅土抓黨建 奮楫篤行促發展
長汀縣第一中學堅持紅色領航,以創建「汀中雙柏」品牌為契機,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秉承「厚德、重思、至善、日新」校訓,著力提振教師精氣神,塑造學校高品質,彰顯「清純厚重的文化底蘊、愛國至上的光榮傳統、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民主鮮活的教風學風」的汀中特色。先後榮獲中國教育改革創新示範校、全國素質教育先進示範校、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特色學校、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省首批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基地校、省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建設學校、省學校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
傳承厚德至善
助推涵養立校
「君子以厚德載物」,「止於至善」。長汀一中秉持歷史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優良傳統,篳路藍縷、櫛風沐雨、勵精圖治、沉澱厚積、德潤校園,推動教師、學生全面發展。
組織建設突出「實」。秉承「支部建在連上」光榮傳統,結合黨員分布和學科特點,按照黨員均衡、方便工作原則,黨總支下設的4個黨支部設在教研組和行政後勤部門,分別由4名黨總支委員掛鈎聯繫,指導開展黨內政治生活,夯實黨建工作基礎。以教研組為單位,各黨支部班子成員與教研組長共同承擔本組教研責任,使黨建工作與一線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提升黨員教師的政治素養和業務技能。
制度建設突出「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制度,建立「三會一課」記錄調閱、談心談話、誡勉問責制度,推動黨內組織生活規範有序開展。健全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班子成員年終述學、黨員自學交流、教職工政治學習等制度,激發黨員教師學以養德、增強覺悟、提高黨性,紮根於心、立根於魂。
活動服務突出「效」。堅持政治學習和業務學習、重點學習和專題學習相結合,開設習語講壇、道德講壇、名師講壇、青年講壇,舉辦專題講座、觀看電教片、研討交流、經典朗誦、徵文比賽等活動,有效提升師生人文素質。先後組織18名黨員教師到5所鄉村學校輪崗支教,組織黨員教師36人次到清流一中、朋口中學、南山中學等學校開展送培送教活動,助力鄉村學校教育發展。設立4個黨員先鋒崗、服務崗,與群眾、家長、學生「心連心」「面對面」「手拉手」,開展心理輔導、思想教育、政策諮詢、習慣養成、作業輔導等幫扶工作,深受歡迎。黨員教師通過課程培訓、公開課、講座、命題、校際交流等方式,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取得較好成績。在省教學技能大賽中,劉橋連、王波、王金藤等6名教師分別獲得二、三等獎;在「一師一優課 一課一名師」曬課活動中,李雁、陳元明、陳梓雲、譚方芳等4名教師申報的課例被評為部級優課,11位教師申報的課例被評為省級優課。
弘揚重思日新
助推質量強校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長汀一中以爭當「四有」好老師為導向,加強生態課堂優化建設、特色學科精品建設、名師團隊品牌建設、學科競賽提升建設,提高學校核心競爭力,擴大學校影響力和知名度。
黨員名師新作為。成立由黨總支委員領銜、本學科教師參加的「紅土·生態先鋒黨員工作室」,充分發揮黨員名師先鋒模範作用,引領工作室成員健康成長,構建「黨員—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名師」梯度培養模式。工作室成員以課題引領課堂教學改革,打造核心素養視域下的生態課堂,帶動劉成金、童文昭等13名教師迅速成長為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有力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
教師隊伍新氣象。著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優質高效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實施青藍、骨幹、名師和卓越等4項工程,積極打造教師專業成長的學習平臺、實踐平臺和交流研訓平臺,實現「外培」「內培」「自培」相結合,有效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教研能力。目前,學校擁有3位特級教師、2位正高級教師,2位省名師、5位省學科帶頭人、5位省骨幹教師、13位市名師、11位市教壇新秀,有碩士研究生36名(不含在讀),佔全校教職工比達12.95%。
教育教學新業績。堅持黨總支帶動、黨支部推動、黨員行動,全體教師敢於擔當、勇於奮鬥,精準施策、因材施教,確保每年高考有考取清華、北大學生,考上「雙一流」大學學生數逐年提升,高考本一、本二上線率居全市前茅。2020年高考取得優異成績,文、理科600分以上合計143人,較上年翻一番,再創新高,為近年來最多,穩居龍巖市第二;黎俊宇同學通過強基計劃錄取清華大學,210位同學被「雙一流」大學錄取。學校成為了一批「雙一流」大學的優質生源基地校,得到高校普遍的認可。
打造品牌效應
助推特色興校
堅持黨建工作與德育工作有機融合,圍繞「讓每個學生獲得理想發展,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基」辦學理念,以課堂滲透為主渠道,以實踐活動為載體,開展特色鮮明的教育主題系列活動,錘鍊師生品質,提升學校品味。
深化「三紅教育」思想平臺。傳承紅色基因,打造「紅」色校園,開展紅旗飄揚、紅歌嘹亮、紅心向黨、紅土書香等系列活動,彰顯師生「紅」心。利用主題黨日、團日活動組織師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重走紅軍路,在紅色教育基地舉行成人儀式。印發《紅旗·紅軍·紅土地》校本課程讀本,使「三紅」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結合重大節日開展黨史、國史、黨章黨紀、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使「三紅」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搭建「心靈驛站」教育平臺。依託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上官玉彥名師工作室和心理諮詢隊伍,以服務學生為核心,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結合不同年段學生心理特點開設專題課,開展心理健康疏導服務,為學生心理健康保駕護航。疫情防控期間,成立公益網絡心理諮詢服務隊,在省教育廳網站開通「抗擊疫情,溫暖心靈」抗疫心理支持服務線上服務預約熱線,為全省受疫情影響的青少年提供公益心理服務共100多次。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
創建「活力汀中」青春舞臺。將體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計劃,確立「無體育,不汀中」的體育與健康終極目標,組建田徑、籃球、足球、網球、擊劍等體育運動隊,參與人數達300人。發揮體育教師專業特長,開展形式多樣的指導訓練,成效顯著。近年來,男子籃球隊獲省中學生籃球聯賽二等獎、市聯賽第一名,女子籃球隊獲市中學生籃球聯賽第三名,網球特色項目建設在省示範高中展示賽上獲得一等獎,擊劍特色項目建設在省示範高中展示賽上獲得三等獎。學校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全國學校體育工作示範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