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隻蟑螂竄進鄰居家!獨居老人愛撿廢品:想給女兒多攢錢

2020-12-15 北京日報客戶端

通州區劉莊新村小區的一位獨居老人平時愛收集廢品,數量之多導致整棟居民樓不僅氣味難聞還蟑螂亂竄,鄰居們不堪其擾。物業如何化解這場鄰裡糾紛?接到投訴後,北京晚報(ID:wxbjwb)記者深入社區一探究竟。

老人想攢錢鄰居要衛生

近日,家住劉莊新村小區的劉女士反映,她和丈夫婚後不久前剛搬進這個小區,住進新房的兩人卻並不舒心。住在樓下的老人常年將撿來的廢品、舊物堆在家中,招來了大量蟑螂,這些蟑螂順著管道或門縫跑到了自己家裡。「不僅我家,整棟樓都是這樣。」

除蟲粘板上,大量蟑螂令人作嘔。

12月10日下午,記者來到劉女士家,廚房裡乾淨明亮,但當記者打開壁櫃,瞬間驚呆了:柜子裡有十幾隻死蟑螂,壁櫃裡還放著幾個除蟲用的蟑螂粘板,拿起來細看更是讓人一驚,每個粘板上都粘著幾十隻蟑螂,加起來足足有上百隻。記者先後問了其他樓層的住戶,大家都表示深受蟑螂問題的困擾。「到了夏天還有刺鼻的臭味,您說能不糟心嗎?」「在家裡堆那麼多的易燃物,著火了怎麼辦?」

記者隨後在樓下見到老人,老人已年過七十,外套的領口袖口處已經磨得發亮,冬日冷風吹打在她身上,她的聲音都有些顫抖。面對抱怨,老人覺得鄰居不體諒她。「我有個女兒,住得遠,工作忙,還得照顧孩子,我得給他們攢錢。」老人說,她一人住在這裡,撿廢品並非因為經濟困難,自己平時吃穿都十分節省,就是一心想給女兒多攢錢。

老人告訴記者:「他們老說我不清理,可我一直在收拾啊,只是最近收廢品的一直沒來。」但鄰居們說:「如果能賣早就賣了,在家裡堆了幾年的廢品都是根本賣不出去的舊衣服。」

對於鄰裡之間的矛盾,小區物業經理說,物業和村委會一直在協調,「我們嘗試和老人溝通,但老人不給我們開門,鄰居們又覺得物業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對我們也有意見。」

物業牽頭雙方達成和解

12月10日下午,在北京晚報記者的參與下,老人、鄰居和物業保潔負責人劉先生終於聚在了小區樓下。最初,老人和鄰居雙方情緒激動,都不願讓步,但經過物業和記者的耐心勸導,大家逐漸冷靜下來,開始商量解決辦法。

物業劉先生說,他接管這個小區已經五年了。五年來,物業和村委會多次給居民們發驅蟲藥,他也多次清理老人堆在樓下停車位上的垃圾。「希望這次大家能一起商量出對策,徹底化解矛盾。」

鄰居們反映,老人曾答應11月前清理房間,但進入12月仍無動靜。老人解釋說,家中撿來的舊衣物確實太多了,她一個人收拾太慢,女兒平時很少過來,不能幫她一起收拾。「不是我不收拾,而是身體不好,最近一年我基本沒再撿廢品了,我也撿不動了,最近腰特別疼,疼到都走不動道了。」

家中堆滿了廢品雜物,每次進出老人都要從雜物堆上爬進爬出。

經過面對面的交流,鄰居與老人之間的矛盾逐漸說開了,鄰居不再抱怨,老人不再推脫。最終,大家一起商量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由物業多派幾名保潔員,在不破壞老人的家具和物品的前提下,將房間裡需要處理的廢品暫時運至樓下空地,在未來幾天,由老人分批賣出。

對這個方案,鄰居和老人表示都接受和支持。

眾人合力清廢品滅蟑螂

12月11日下午2時,記者再次來到小區,10名物業工作人員正在做清理前的準備工作。物業保潔負責人和老人協商好清理範圍:僅對廢品堆放最嚴重的客廳、餐廳進行清理,不會進出老人家中其他區域。

一名工作人員開著電動三輪車運來近50個大編織袋,另一名工作人員背上大桶驅蟲劑,手持噴頭,對樓道進行消殺。「提前在樓道裡噴上藥,一會兒清理過程中就不怕從屋子裡跑出的蟑螂爬到鄰居家裡去。」工作人員解釋說。

樓道噴完藥後,工作人員戴著口罩、塑料腳套,拿著編織袋和清掃工具來到老人家中。一開門,一股腐臭味撲面而來,即使戴著口罩,也能聞到臭味。

屋裡的情形讓人震驚:從玄關到牆角,全都堆滿了廢棄的衣服、垃圾袋等,廢品堆到了小腿的高度。「我這陣子已經清理出一條路了。」老人指著一條僅容行走的窄縫說。而這條窄縫其實也鋪滿衣物,只是沒有摞得太高。鄰居告訴記者:「以前廢品能摞到大腿這麼高,老人平時進出都要從廢品上爬過去。」

工作人員將廢品裝進編織袋,再將裝得滿滿當當的袋子拖下樓,樓下有專人對每個編織袋進行消毒。在搬運過程中因為磕絆,袋裡的不明液體滲漏在路面上,怪味四處瀰漫。最後一個袋子拖下來後,編織袋已在牆根處堆成一座小山。清理工作持續了一個小時。老人家中堆放多年的廢品清理完畢後,家裡立馬變乾淨了,也有地方走路了。隨後,工作人員給老人家中也做了殺蟲處理。

經過協商溝通,物業留出兩個停車位,暫時存放這些裝滿廢品的編織袋。老人承諾,本月25日前處理完這些廢品。「鄰居應該相互體諒,大家理解老人上了年紀,也體諒老人為兒女的一片心意,但老人也要注意不給鄰居們造成困擾。這件事解決了,大家還是好鄰居。」物業負責人說。

專家:鄰裡間不妨多為對方考慮

在這場鄰裡糾紛中,老人並未佔用樓道等公共空間堆積廢品,而是將廢品堆放在自己家裡,由此產生惡臭、蟑螂滋生等問題影響了鄰居的生活,老人是否應當為此承擔責任?記者就此事採訪了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張自豪律師。

張自豪說:「我國物權法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鄰裡關係。也就是說,在相鄰關係中,一方在使用自己的不動產時負有不妨礙對方的義務,同時,也有權要求對方不妨礙和侵犯自己的權利。老人不斷撿拾收集廢品的行為,即使是在自己的住宅內,由於環境氣味、蟑螂滋生等原因,也同樣侵犯了鄰居的合法權益。」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應該如何正確處理?

張自豪說,應以協商為主,物業和社區基層也應充分發揮溝通協調作用,通過溝通解決當然是最好的,多站在對方角度,為對方考慮,鄰裡關係才能和睦。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羅喬欣、實習記者 鹿藝佳、實習生 姜雨彤

監製:蘇越

編輯:陸琪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老人攢廢品導致全樓蟑螂成災,自稱有苦衷:想給女兒多攢點錢
    某個小區中,一位住戶招致了整棟樓的住戶的不滿,據悉,這位住戶是一位老人,平日裡靠撿廢品再賣出賺錢,因為喜歡將廢棄物品堆在家中,所以家中已經成了蟑螂們的聚集點。而住在樓上的一對新婚夫婦更是深受其擾,因為蟑螂太多,自己的家中,甚至是整棟樓的住戶家中都爬滿了蟑螂,一到炎熱的夏天,甚至還有難聞的氣味。
  • 鄰居愛收廢品,一晚滿地蟑螂!我該怎麼辦?
    鄰居愛收廢品,一晚滿地蟑螂!我該怎麼辦?,頭皮發麻鄰居喜歡撿垃圾,杭州女子拉開抽屜,畫面觸目驚心,直呼頭皮發麻。徐女士說父母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怎麼會有這樣多蟑螂,一家人也想不明白。今年五月份她找到了原因,蟑螂來自於樓上的業主家。徐女士說樓上的住戶是2016年搬進來的,也是業主,從那個時候起這個鄰居就開始收垃圾,漸漸的蟑螂就多了起來。
  • 「不差錢」的老人 為何愛從垃圾堆撿「寶貝」?
    「不差錢」的老人為何愛從垃圾堆撿「寶貝」專家:子女應多陪父母,有的可能是患病前兆晚上9點多,姜奶奶輕聲關好門,拿著白色蛇皮袋準備往樓下走,聽到居民樓拐彎處的垃圾箱傳來一陣響動,她小跑了起來。「聲音蠻響,曉得裡面有多少可以賣錢的寶貝喲,女兒等下回來我就不好撿了。」
  • 【微友互動】老人過分收廢品疑是儲物癖
  • 兒女雙全,不如鄰居在身邊:別把獨居老人,甩在愛的邊緣
    文丨靜月驕陽01、女兒怕我一個獨居老太婆在老家寂寞,特意在村裡給我一個小店,裝了一個固定電話,一是因為手機老是忘記帶身上,二是有個小店,人來人往,不寂寞。大家都是左鄰右舍,你沒煮飯,到我家吃點,我沒煮飯,到你家蹭點,或者大家做好吃的,都端出來大家嘗嘗,平時彼此有個照應,買個菜搬個東西啥的,都很方便。因為,自從流行去城市打工,這個村子裡基本上剩下老弱病殘,老的老,小的小,老人家也只能找老人家聊天。
  • 河南一11歲女孩撿廢品攢錢買婚紗,送父母一場「最美」七夕婚禮
    11歲的女兒杜欣雨作為婚禮主持人,為爸媽主持了這場特殊的婚禮。「杜先生,你願意娶這位漂亮的女士為妻嗎?」婚禮現場,女兒杜欣雨作為主持人向爸爸作出了提問。爸爸手捧玫瑰答道:「我非常願意。」女兒問躺在病床上的媽媽:「範女士,你願意嫁給這位帥氣的杜先生嗎?如果你不說話就代表你默認了哈。」婚禮現場暖心有愛,有說有笑,卻看得人直想哭。
  • 安徽女子靠撿廢品養家,丈夫賭博一夜敗光
    貴州遵義38年的殘疾老人和84年的年輕女人結婚了,不要驚訝是真的。老人1938年出生,83歲了年輕的時候在供電局上班,後來摔倒殘疾了便自學針灸現在開個診所,據說名氣挺大,無兒無女,有幾個徒弟。新娘84年不到40歲,精神病院上班是個小領導有個兒子,之前帶著兒子去找新郎官看病後來日久生情,成了老大爺的徒弟,現在還懷孕了。也就是說,新郎官老人家有兒子了。
  • 撿垃圾年入百萬:不要小瞧那個收廢品的人
    原來,這個小夥子之前靠撿垃圾生活,後來,他利用廢品創作出了很多精美工藝品,引發公眾關注,從一個「收廢品的人」,變成了一位「環保藝術家」。他的經歷顛覆了很多人對「拾荒者」的印象——「骯髒」「沒有技術含量」,是社會底層的低收入者。實際上,撿垃圾對專業性要求很高,很多拾荒者非常愛乾淨,甚至,他們的普遍收入並不算低。
  • 獨居老人家裡廢品堆積如山 公園路社區集中清理除隱患
    {"title":"獨居老人家裡廢品堆積如山 公園路社區集中清理除隱患",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hechuanqu/hechuanquxinwen/2020-03-10/2244359.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
  • 獨居老人陽臺裸身呼救4晝夜:比死亡更可怕的,是遺忘
    被救後,四天滴水未進的老人一口氣喝下了滿滿一瓶礦泉水,讓人看了心疼不已。不敢想像,如果鄰居沒有聽到敲盆聲,會是怎樣一個後果。都說養兒防老,可當老人命懸一線時,救命的卻不是最親的兒女。武漢市新洲區,68歲孤寡老人程大爺平時靠撿垃圾和到建築工地看門謀生。在安徽蚌埠,60多歲的退休職工王師傅,獨自住在一幢居民樓的頂樓。他早年離婚,獨自將兩個女兒撫養大,如今一人在外地,一人在蚌埠本地生活。大家對他唯一的印象就是喜歡養狗,家裡養了十幾條狗。直到有一天,鄰居發現不對勁,王師傅家的燈已經亮了好幾天。相信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當自己老後竟會以「孤獨死」的可悲方式離開。
  • 女孩撿廢品掙錢給媽媽租婚紗 回味淚水啥滋味
    3年來,杜海洋為妻子治病已花費60多萬元,每天不離身看護。女兒聽說媽媽生病前願望是穿上婚紗,她就撿廢品攢錢給媽媽租了一件婚紗披身上,彌補媽媽沒穿過婚紗的遺憾。看這條迅速衝上熱搜的新聞,讓人不止一次掉淚。
  • 兩女孩都生活在不幸家庭,一個撿廢品給母親租婚紗,一個跳河自殺
    據女孩的媽媽蔡女士介紹,她和丈夫感情不和,丈夫已經離家三四年了,從來沒有關心過女兒,也沒有往家裡寄一分錢,現在女兒死了,丈夫都不願意回來見最後一面。對於女兒的死,蔡女士表示自己並沒有打罵女兒,發生過什麼矛盾,女兒卻說自己好累,不舒服。
  • 七旬老人樓道裡「撿」了一箱化妝品,扔了貨賣了紙箱,賠了一萬多
    網購越來越普及,快遞越來越多,用來包裝貨品的紙箱成了有些老年人眼中的寶貝。年輕人大多會將紙箱扔掉,其實這是可以賣錢的,只不過單個紙箱賣不出什麼價來,很多年輕人都不在乎。有的老年人閒著沒事,在小區裡撿紙箱,積少成多,用來換錢。
  • 60歲老人頂著高反撿廢品,只要能救孫女,我豁出老命也值得
    60歲老人頂著高反撿廢品如果不是旅遊愛好者或者探險發燒友,沒有人會選擇在高原長駐。但在海拔4513米的那曲市,一個身形岣嶁的老人正吃力的在垃圾堆裡翻個不停。這位老人就是60歲的梁金喜,他從河南老家不遠千裡來到這裡,就是為了撿廢品掙錢。他掙錢並不是為了養老,也不是兒女不孝,他只是為了籌錢給3歲的孫女治病。
  • 南京老人把舊衣當廢品賣 裡面藏了兩萬元首飾
    4月7日,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區分局了解到,近日一名老人將舊衣服賣給廢品收購站,事後才得知裡面藏著價值兩萬多元的首飾。接到報警後,民警帶著當事人在收購站翻找兩個多小時,終於找到了首飾。4月6日上午11點多,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區分局特巡警支隊十村警務站接到周女士報警稱,家裡老人將兩萬多元的首飾藏在舊衣服裡,但舊衣服被當作廢品賣掉了,現在找不到廢品收購站的老闆,請民警幫忙。民警迅速趕往現場,周女士一臉著急地告訴民警,前幾天她將整理出來的舊衣服送給鄰居家奶奶,過了幾天鄰居家奶奶將舊衣服賣到了廢品收購站。
  • 80多歲爺爺奶奶收廢品鍛鍊身體:年輕人多關心父母,老人家需要愛
    80多歲爺爺奶奶收廢品鍛鍊身體:年輕人應該多關心父母,老人家需要關愛人的孝心不會與生俱來,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要從孩子抓起。俗話說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是個寶,他們在長期的學習、工作、生活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經驗,這些知識和經驗,對於我們年輕一代來說,是一件寶貴的財富,我們得要好好地珍惜。但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看到的都是老人家獨居生活。
  • 收廢品的人,小瞧不得……
    實際上,撿垃圾對專業性要求很高,很多拾荒者非常愛乾淨,甚至,他們的普遍收入並不算低。在北京六環外,就有個叫冷水村的地方,這裡聚居了25戶拾荒者。從2007年開始,作者就在村子裡進行了多年的田野調查,寫成《廢品生活》一書。
  • 不要小瞧那個收廢品的人
    實際上,撿垃圾對專業性要求很高,很多拾荒者非常愛乾淨,甚至,他們的普遍收入並不算低。在北京六環外,就有個叫冷水村的地方,這裡聚居了25戶拾荒者。從2007年開始,作者就在村子裡進行了多年的田野調查,寫成《廢品生活》一書。
  • 偷偷跟蹤撿廢品老人回家後,三個小女孩做了個決定
    幾個家境並不富裕的女孩省吃儉用,賣廢品換錢,空閒時為老人送去飯菜、打掃衛生……女孩們默默付出的過程中,常常被嘲笑和質疑,有人說她們是為了騙名聲,但女孩們從未放棄。直到這學期,善舉被老師發現,才廣泛流傳開來。一份正能量獎勵,點讚天使之心!
  • 偷偷跟蹤撿廢品老人回家後,三個小女孩做了個決定……
    幾個家境並不富裕的女孩省吃儉用,賣廢品換錢,空閒時為老人送去飯菜、打掃衛生……女孩們默默付出的過程中, 常常被嘲笑和質疑, 有人說她們是為了騙名聲,但女孩們從未放棄。直到這學期,善舉被老師發現,才廣泛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