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也沒想到,"肺腑之言"惹爭議,他真的"凡爾賽"嗎
在歲末年初之時,一個名為"凡爾賽文學"的梗火遍大江南北,也成為了全網模仿、學習並使用的熱門詞語。在朋友之間或者在網上看到一些自己覺得很"裝"的事情時,都會脫口而出一句"凡爾賽"。甚至很多時候,大家會憑藉刻板的印象,就輕易地下出定論,當然沒少人純屬為了"快樂",但也有一些人就因此以"凡爾賽"標榜他人。
其實除了我們普通人,很多名人則更加會因此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因為相對來說,他們擁有的閱歷比我們更豐富。讓雷軍也沒想到的是,自己居然會因為一番"肺腑之言"又惹來了爭議,而且被眾多網友調侃為"老凡爾賽"。
也就是在1月9日的時候,小米董事長雷軍在接受央視的採訪時,這樣說道:"在我快40歲的年紀,我有一次從睡夢中醒來,我就在想,我曾經想辦一個偉大的公司,做一些偉大的事情,到了四十歲感覺自己一事無成"。
也正是因為這番說辭,雷軍陷入了眾矢之的,不少稱其太"裝",甚至在現場的時候,主持人也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因為我們都知道,雷軍在37歲的時候,因為帶領金山成功上市,就已經早早地實現了財富自由,而"一事無成"這個詞放在雷軍的身上,怎麼看都顯得格格不入,所以才有了主持人以及事後網友們的回懟。
那麼雷軍真的"凡爾賽"嗎?
其實在筆者的眼中恰恰相反,我們都知道雷軍被稱為是程式設計師能達到的"天花板",那麼其實對於任何一個領域的"天花板"來說,我們都能看到一種偏執,以及一份常人所不能及的信念。就拿籃球來說,偉大的傳奇巨星科比,在他生涯的早期甚至中期,身上都始終有一份爭議,雖然沒人否認他的成績以及成功,但是大家顯然更願意和詹姆斯一起打球,因為和後者做隊友,更有參與感。
所以雷軍能成為網際網路領域的金字塔中的一員,必然也有他身上獨特的地方,就像雷軍自己解釋的,他之前在說這個話的時候,別人也會覺得他很"裝",但是一個人的追求真的可以決定他心中的偏執以及信念。
籃球場上常說一句話,那就是"天空才是極限",各位說這句話夠"凡爾賽"嗎?當我們回過頭去看,那些千古流芳的歷史巨星或者如今已經如此成功的雷軍之時,我們就會知道,原來他們真的觸碰到了"天空"。我們常說"境界"一詞,筆者承認,自己在第一次聽到這個詞語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也是太"裝"了,但是細細一想,就會有截然不同的觀點。
更重要的是,"凡爾賽"一詞的流行,原本的初衷是為了說調侃也好,為了激勵自己也罷。但慢慢地,卻似乎變了味道,人們脫口而出的"凡爾賽"變成了對於他人的質疑,這顯然就失去了初心。讀者朋友們,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