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一家醫院推出了一種防止新生嬰兒丟失的新方法:給寶寶腳腕上戴上一隻「防盜腳環」,一旦寶寶出了產科病房,防盜腳環就會自動「報警」。這種新方法也引起了準媽媽、準爸爸們的好奇與關注。該消息也在網上引發熱議,很多網友稱這種方法非常好,值得推廣。也有網友擔心這種腳環有輻射 ,而且有可能被騙子破解,再說現在不少醫院都有自己對新生兒的安全措施,不一定非得用這種腳環。
事件還原
南京醫院推出防盜腳環
王先生向記者講述了自己親身體驗「防盜腳環」作用的經歷。「我從外地回來,看到孩子我可開心了,就想抱著他到戶外溜達一下。」誰知道王先生剛把寶寶抱出產科病房,就聽到身後的走廊裡傳來急促的報警聲,而護士吧檯上也不斷發出警告聲:「請注意,寶寶已到門外。」不少病房的家屬都跑了出來問護士「發生什麼事了。」
醫院的保安迅速來到王先生身邊,王先生還有些詫異。通過向自己的愛人了解情況,這才發現寶寶的腳上多了一個像手錶一樣的帶子。護士對王先生進行了「補充教育」:這是醫院給寶寶專門佩戴的一個「防盜腳環」,只要把寶寶抱出安全區,「防盜腳環」便會迅速報警。
記者從南醫大二附院了解到,王先生寶寶腳上的「防盜腳環」便是該院系統嬰兒防盜措施中最關鍵的一環。每個在南醫大二附院產科出生的寶寶,醫院都會將這個「防盜器」戴在寶寶腳腕上,一旦寶寶出了產科病房,防盜腳環就會自動「報警」。
「這個防盜腳環相當於一個發射器,只要走到病房門外"非規定區域",就會發信號給病房內的探頭警報器,鳴叫聲響起,此時護士和醫院的保安及時得到情況,趕到現場。」南醫大二附院產科護士長褚志平向記者介紹。此舉可以防止生人進入病區將孩子抱走,甚至連王先生這樣「不明就裡」的新爸爸想抱著寶寶出病區溜達的「無心之舉」都會成為「防盜腳環」報警的對象。
「這個防盜器戴上就無法取下,出院後必須由專門的工作人員剪斷錶帶,如果中途有人摘下或者剪斷,都將發出報警聲。」褚志平說。
褚志平向記者展示了「防盜腳環」的模樣,一圈白色的帶子環繞在寶寶的腳踝上,同時還有一個塑料製成的「錶盤」。在「錶盤」上除了印有「 Hugs」的英文之外,還有「16Feb12」的字樣,以及數字「226」。褚志平解釋,這些數字在醫院的電腦系統裡都有相對應的意義,新生兒和孕婦的床號姓名等情況全都逐一收錄在其中。只需要在感應器上輕輕一刷,孩子及母親的個人信息都會出現在電腦顯示器上。
褚志平透露,醫院的這套系統於2008年就開始引進,在引進系統時院方已經考慮到了輻射問題。「經過權威部門的測試,一部手機的平均輻射有300毫瓦,而這個"防盜腳環"的輻射只有0.2微瓦,也就是說,輻射只有手機的幾十萬分之一,而且是戴在寶寶腳腕上,非常安全。」
據《揚子晚報》網友熱議
很新奇,建議醫院推廣
網友「梅仁梅」:不知道這種嬰兒防盜腳環的費用高不高。感覺挺新鮮的,聽起來要比以前用的防抱錯和丟失的方法更先進,有了這東西,嬰兒就不會輕易被人抱走了。
網友「費孝天」:希望推廣全國,偷嬰兒這類的行為太可恨。
網友「飛不動的塵埃」:看似不錯,但位置似乎不妥。我隨便就想到了一招就可以讓這個東西沒用。用一個小鉛盒把嬰兒的腳丫裝進去,而且鉛盒的隱蔽性很好。
網友「三通三不同」:防盜腳環可以提高寶寶的安全性,不過最關鍵的還是人,即便有了這種儀器,家長就麻痺大意放鬆警惕也是不行的。一旦開始迷信這種工具,寶寶就開始有危險。
網友「邁智諮詢MCG」:會不會出現歹徒為了剪掉報警器,而做出傷害嬰兒的事?
網友「攻入天」:希望這個不要變成醫院的又一個強制性收費項目,否則就可能出現「你不戴,孩子丟了不負責」這種荒唐事來。
網友「花生沒有豬」:這個好,已經有了好的開頭,希望以後有更多的保護孩子的措施!
沒防盜腳環,有別的招
網友「亂花有意」:我家孩子出生的醫院,沒有這麼先進的防盜腳環,但是有別的招。寶寶出生後,被子上就會戴上一個胸卡,然後手上戴上一個小手籤,上面有媽媽的姓名、床號、出生日期,以及體重是多少等信息,以供識別之用。小手籤是用很軟的塑料做成的,拉不斷、扯不開,不會磨傷寶寶的皮膚。在寶寶出院前,手籤是不能剪下的。同時,在產科病房實行的是手環+胸牌+護理標識「三合一」的安全措施。而且有專人護理,只有貼上護理標識的護理人員才有資格抱嬰兒。
網友「多雲轉陰」:我是一名醫生,在我們醫院的產科,探視時間,一個床位只能允許2個親友進來,每位探視者進來之後需領一個手牌,超過2位探視者,就不能放其他的人進來。非必要情況下,病人的親屬不允許走消防通道,消防通道門口也有安保人員看守。病區的貨梯也配上專門的柵欄門,只有需要的時候才會打開。每個嬰兒出生後,手腕上都會掛上一塊寫有信息的手環,計算機可讀取資料。對所有抱出去的嬰兒,必須持有病區開具的出院證明。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