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要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研究生教育作為國民教育體系的頂端,是教育強國建設的引擎,肩負著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創新創造的重要使命,是國家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應對全球人才競爭的基礎布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即將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基礎上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迫切需要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明確了新時代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務,面對全球人才競爭的新格局,提出了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和改革方向,為進一步推動建設創新型國家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把握正確的辦學方向,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
堅持正確的改革發展方向是教育事業成敗的關鍵所在。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首先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要堅持黨的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將正確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貫穿到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全過程。要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標準,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要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以需求為導向,紮根中國大地,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服務國家和區域發展的能力。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只要我們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上有作為、有成效,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話語權。高等院校要把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政治認同,認同中國共產黨、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要把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增長知識見識、培養奮鬥精神、增強綜合素質作為教書育人的重要實踐內容,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優秀人才。
凝練育人方法,提升育人水平
推動研究生教育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要凝練育人方法,提升育人水平。必須堅持「四為」方針,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深入推進學科專業調整,提升導師隊伍水平,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要深刻認識研究生教育進入了發展的新格局新階段,學校要在研究生教育中將家國情懷、學術素養、科研創新、工程實踐、職業勝任五要素融為一體,突出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構建多維能力培養教學體系。要將西遷精神、航天精神的核心價值元素融入研究生培養教育內容,突出人才培養與服務國家重大需求高度融合併貫穿全過程。要加強研究生理想信念塑造和學術素養培育,實施「理想構築工程」,優化培養方案,通過實施特色課程項目和課外提升計劃,加強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建設,形成「思政、專業、行業」三融合的課程體系。同時,搭建學術平臺,以優秀導學/教學團隊為牽引,搭建重大科技前沿學術交流、學術合作及學科交叉三大平臺,提升研究生學術素養,優化研究生知識結構。通過鑄魂、提素、育能、實戰和協同的途徑,實現培育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目標。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是核心。要深化改革創新,推動內涵發展,注重分類培養、開放合作,培養具有研究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要圍繞改革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成立專項工作組,根據不同學科學習階段研討結果組織專題討論,溯源分析,對內找問題,對外找差距。要以問題為導向,以目標為導向,積極開展國內一流大學、用人單位調研工作,借鑑先進經驗與方法,提出具體方案,實現精確分析、精確指導。要細化工作檯帳,真抓實幹,優化完善相關舉措,落實各項改革任務,實現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再上新臺階。
精煉課程體系,全面提高研究生知識創新和實踐創新能力
培養造就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必須注重科學合理、特色鮮明的課程體系建設。在課程體系頂層設計上要突出系統性、全方位、立體化、交叉式、實踐性,緊密結合創業人才知識儲備和知識結構特點進行設置,重點培養學生思想品質、科學素養、創新意識、實踐能力以及發展和求異思維等。
首先,要制定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程群、教材建設方案,建立健全「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教學名師以及團隊,建設思政精品必修課程庫、示範選修課程庫和課程思政案例庫,把好教育的思想關。其次,要突出通識類、技能類和實踐類課程的設置,加強啟發式、參與式、互動式、案例式和探究式教學模式改革,注重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思維和方法內容的設置。要有適合實際應用的外語課、數學方法課、計算機工具類課程建設,要建設符合「網際網路+」時代的「高階性、高創性、高能性」精品示範課建設,還要加強項目教學、實戰教學等模式,注重和區域經濟發展現狀相結合,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利用校內團隊、中外聯合、校企聯合開設案例課、實踐類課程。最後,還要在課程目標設定上突出職業素養培養,以職業素養的培養和引導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改革和建設,因此還要加強心理健康、職業教育發展規劃等路徑指導類課程體系的建設,並開設語言、法律、政策、文化等和教育培養息息相關的輔助類課程。
總之,貫徹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培養造就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必須堅持立德樹人,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圍繞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優化學科布局結構、強化導師崗位管理、優化培養類型結構、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加強課程體系建設、深化國際開放合作、改革完善獎助體系、嚴格規範質量管理、強化管理隊伍建設等重點難點問題實施系統改革,提升創新能力,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更堅實的人才支撐。
作者單位: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院
責任編輯: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