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不叫孝順,是「啃老」,很多年輕人樂在其中卻渾然不知

2020-12-23 暢心說育兒

想要了解育兒經驗、育兒故事、育兒趣事等,請第一時間關注我!

引言

現在的社會,家裡孩子少,尤其是前些年,計劃生育政策要求一家只能要一個孩子,於是這個孩子成了家長的寶貝,從小就對孩子呵護有加,導致孩子認為享受父母帶來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而父母也是心甘情願為孩子付出,直到孩子長大後,啃老現象開始變得越來越常見,年輕人啃老也是心安理得。

事例:

村裡的王姨,夫妻倆都是70後,家裡只有一個女兒。夫妻二人的工資不算多,勉強把女兒供到大學畢業。女兒大學畢業後成了家,王姨終於感覺到鬆口氣了。可誰知,轉過年來女兒就給自己生了外孫。

女兒女婿雖然有工作,但是在大城市裡那點兒工資顯得太杯水車薪了。外孫子已經出生了,女兒還沒有自己的房子。王姨心疼外孫,也琢磨著自己就這一個女兒,不能虧了她,就這樣王姨幫女兒拿了首付。可是外孫沒人帶,女兒又僱不起保姆,王姨就去女兒家承擔起來帶孩子的任務。

女兒女婿對自己態度很好哇,王姨也很滿足。女兒女婿逢人便說:「這是我媽媽,放棄自己家,來給我們帶孩子了,我們太有福氣了!」

王姨也對自己的兒女有這樣的態度,感到很欣慰。

分析:

生活中,很多老人把子女養大成人後,又幫子女帶孩子,不但出力,還要在經濟上幫襯兒女,甚至還要替兒女做家務。

很多年輕人覺得:「父母現在身體健康,幫助我們做些事情,也增加了我們在一起生活的日子,彼此有個照應,都不孤單,我們每天能見到父母,父母也會開心,對父母也是一種孝順。」

晚輩們也對此樂此不疲的享受著,渾然不知自己這樣不但不是孝順,而是在「啃老」。

生活中常見的新型「啃老」有哪些?

已經成家立業,還是「回家吃飯」,缺錢還是跟爸媽伸手要

一般來說,子女成家之後就應該承擔起對家庭的責任,應該自己努力奮鬥,把家庭經營好,讓自己的孩子過上好的生活。可是,不少年輕人卻如同長不大的孩子,不願意獨立生活。特別距離父母近的子女,天天回家蹭飯,還和小時候一樣,心安理得,覺得父母就該做好飯等著他回去吃。

當經濟緊張的時候,也是毫不客氣地伸手向父母要錢,貼補自己家用,有的甚至連買房子的貸款還讓父母來還,根本不考慮父母的承受力,而父母們也是為了孩子心甘情願掏腰包。

讓老人帶娃、做家務、接送孩子全面負責

生活中有很多奇怪現象,老人任勞任怨地帶娃、做家務,有些年輕人卻在悠閒地玩手機,這不是把自己父母當成保姆了嗎?更誇張的是,有的年輕人不想承擔起責任,連帶娃的錢也要老人補貼,這哪是自己養孩子,分明是給老人生了個孩子。

還有的家庭,不但老人要帶娃,還要做家務,甚至還要帶孩子上早教,接送加陪同,全天候不休息,換做年輕人,恐怕也受不了吧。

對此,很多老人也是無奈,不幫兒女,怕兒女挨累、壓力大,自己又心疼兒女,花錢僱保姆又不放心,也拿不出保姆費,沒辦法,只能親自上陣。

寫在最後

父母已經漸漸老去,做兒女能讓父母輕鬆一點,就儘量不要麻煩父母,父母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多多理解父母,體諒父母吧。啃老卻渾然不知的年輕人醒一醒吧,老人不是機器,不能一直運轉,終有一天會承受不住的。對於一些家庭帶娃沒人帶,確實很無奈,但是在自己下班後,或者是周末,也讓老人歇一歇,緩一緩,兩代人一起合作,不要都壓在老人身上。

朋友們,你對新型「啃老」這個問題怎麼看呢?歡迎交流

文章本人原創,歡迎轉載,禁止抄襲。圖片源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一種「新型不孝」已經形成,比啃老更傷父母,很多年輕人不以為意
    父母都希望子女長大以後孝順自己,甚至是在孩子咿呀學語的時候就問孩子,將來父母不能動了,你會不會孝順父母?這個時候孩子還什麼都不懂,他喜歡父母,自然是順著父母的話說。可是等到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卻會有一部分淪為「啃老族」。
  • 「新型啃老」正在啃掉父母的棺材本,父母毫無察覺,反誇孩子孝順
    近些年,隨著啃老族被大肆批判,不少年輕人也意識到了啃老的危害,明著啃得年輕人越來越少了,可即便如此,不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並不安逸,這是因為近些年有一種「新型啃老」現象資深,比起啃老族「猶有過之而不及」。
  • 「年輕人啃老是正確的」,知乎熱議揭露啃老真相,事實很扎心
    01 年輕人啃老是正確的,因為前人把機會都搶光了?啃老一直都是被我們所口誅筆伐的詞,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這個詞卻開始被洗白。在知乎上,一位名為鄭永年的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現在的年輕人啃老其實是一種正確的行為,因為那些前人已經把足有幾百年的機會都搶光了,給這些年輕人留下的機會寥寥無幾。」
  • 為何現在的年輕人,寧可在家啃老,也不願意去做低於兩千的工作?
    很多的年輕人,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就寧願選擇在家啃老。聽到那些低薪低於兩千的工作,但是容易找的工作,就更不願意去了。因為對於他們來說,低於兩千低薪的工作,一般都是提成的收入非常高,但是提成收入往往都是伴隨著不穩定性的存在。誰也無法保證你的收入,能夠滿足你的支出,有時候,你的支出反而會比你的收入還要多,你還倒貼錢出去。
  • 72歲母親:「新型啃老」讓我崩潰,我寧願再婚,也不求兒子養老
    導語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子女不但不孝順,還要啃老,啃老的意思就是,總是依靠父母,讓父母為他付出,還要給錢他花,像這樣的人,都會受到社會的唾罵。每次他們一來,我都要為他們做一桌子的好菜伺候他們,這都不算什麼?最過分的是,兒子居然叫老伴給錢用,總共拿了3萬塊。拿了錢還還不答應我們領證,還說老伴是有目的而來,說老伴給錢他用也是應該給的。
  • 年輕人「新型啃老」正流行
    結果4年後把孩子接回自己身邊的時候,發現孩子和自己生疏了,每天只知道叫奶奶,看不到奶奶就哭鬧。 其實,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以讓父母享受天倫之樂的名義將孩子扔給他們,大家管這個叫「新型啃老」。「新型啃老」表面上好像對誰都有好處,但其實傷害了很多人。
  • 一種「新型啃老」正在蔓延,老人身心俱疲,年輕子女卻還不自知
    但是,近些年來,有一種「新型啃老」正在蔓延,讓老人們身心俱疲,這種「啃老」甚至比普通的「啃老」更可怕,但是年輕子女卻都還不自知。案例徐阿姨和黃阿姨是相處十多年的老朋友了,她們倆的家庭非常的相似,都有一個4歲的孫子,而且孫子平時也都是她們照顧。
  • 「新型啃老」正在蔓延,子女理直氣壯啃老多年,父母依舊任勞任怨
    「新型啃老」正在蔓延,子女啃老多年,父母任勞任怨案例:小偉出生在農村,經介紹在農村找一個很不錯的媳婦,結了婚之後,兩個人到大城市去打工,孩子也在大城市裡出生,但是城市裡的消費水平比較高,兩人有很多壓力,不僅要打工賺錢,還要照顧孩子,實在力不從心。
  • 「捆綁式啃老」蔚然成風,「我答應給她養老,還有啥不滿意的?」
    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啃老一族」的行為一直為人不齒,因此現在很多年輕的夫妻也不好意思明目張胆的啃老。於是不少人開始動起了歪腦筋,轉變思維。打著「養老」的旗號變著花的「啃老」。這本無可厚非,畢竟孫子剛出生,兩口子也都是新手,沒什麼經驗。當時大姨還說,「這小犢子小時候挺不讓人省心,這成家了還挺懂事,知道孝順了。」可隨著時間推移,大姨從三姨的狀態裡發現了不對勁兒,細問之下才知道是怎麼回事。原來說是給老人養老,順便幫忙照顧一下娃,實則我弟又打起了「啃老」的主意。
  • 年輕人打工存不到錢,父母還要被啃老,這究竟是什麼原因所致?
    然而,在這樣一種寧靜的休息中,農村開始出現了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年紀大的還是努力工作,而那些年輕人反而變得不願意工作,這是什麼原因? 在這個時代,對老一輩人來說再好不過了。幾乎每個村莊都有一條平坦寬闊的道路,在家居用品方面,大多數家庭還擁有彩電、冰箱、洗衣機、寬帶等設施,毫不誇張地說,現在農村已經不比城鎮差了。
  • 「啃老」又出新花樣?每周被啃一次,老人無奈:別拿孫子打親情牌
    啃老,指的是兒子女兒長大成年以後,不依靠自己的能力養活自己,而是在家不工作,生活花銷全部來源於已經年邁的父母。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啃老有了新花樣,比如「新型啃老」,把孩子交給老人帶,自己不聞不問,不給育兒費的同時還嫌棄老人帶娃不夠好。
  • 普法微課堂 | 「隱形啃老」,法院判決這對夫妻搬離父母的家
    老張與妻子相識、相戀於大學校園,畢業後兩人進入同一所公立中學工作,老張教英語,妻子教音樂。老張夫婦考慮到多數年輕人成家後並不願與父母共同居住,又了解到曉希父母在縣城生活、經濟條件一般,二人便打消了在兒子畢業工作後即刻退休養老的念頭,決定在教育培訓機構再幹幾年,幫兒子全款把婚房準備好。2007年,曉希研究生畢業前夕,老張夫婦拿出大部分積蓄,在離家不遠的地方買了一處精裝修兩居室住房,登記在兒子張晨名下作為小兩口的婚房。
  • 沒有無緣無故的「啃老」,晚年還在被壓榨的父母,早該想到這一點
    其實啃老也是有原因的。前不久同事的髮小因為詐騙被捕,他感觸很多。在聽完他發小的故事以後,大家心裡也五味雜陳,不知道如何評價才算是最準確。"他小時候家裡條件就很好了,去哪都有司機接送不說,真是要什麼有什麼,所有新奇的玩意兒他都是第一個有的,我們都得找他借,可把我們羨慕慘了。"
  • 啃老又升級了,子女不結婚不生孩子給你養老送終能接受嗎?
    我是沒那個本事了,也羨慕現在的年輕人,輕輕鬆鬆就得到了我們奮鬥了大半生才能上到的高度,沒辦法,誰讓人家有本事啃老,而老人身上又有肉可啃呢!現在一二線城市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沒有父母的資助,靠自己是很難買得起婚房的。
  • 「隱形啃老」,法院判決這對夫妻搬離父母的家!
    「隱形啃老」,法院判決這對夫妻搬離父母的家!老張與妻子相識、相戀於大學校園,畢業後兩人進入同一所公立中學工作,老張教英語,妻子教音樂。老張夫婦考慮到多數年輕人成家後並不願與父母共同居住,又了解到曉希父母在縣城生活、經濟條件一般,二人便打消了在兒子畢業工作後即刻退休養老的念頭,決定在教育培訓機構再幹幾年,幫兒子全款把婚房準備好。2007年,曉希研究生畢業前夕,老張夫婦拿出大部分積蓄,在離家不遠的地方買了一處精裝修兩居室住房,登記在兒子張晨名下作為小兩口的婚房。
  • 《獨生子女的婆婆媽媽》:衣食無憂算不算孝順?
    這是女主角李小曼在相親時相親對象對於贍養老人自己的觀點。而對於李小曼來說,這樣的觀點根本就不是在一條直線上的。李小曼的觀點是贍養老人根本就不是負擔問題,那是責任問題!而舒一樂帶女朋友艾語回家一起吃飯時,父母在飯桌上的爭吵讓艾語不舒服 ,而後又因為收到法院傳票,一樂父母也因彼此父母的贍養問題又一次爭吵起來。
  • 母親不同意,她用「新型啃老」對待老人
    文/小白談感情(歡迎分享轉載)現在很多大城市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被父母嬌生慣養,養成了自己不努力的習慣,總是理所當然的向父母索要各種東西。現在的啃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己沒有謀生能力,讓父母花錢養著,另一種是自己已經有了經濟能力,還依舊伸手向父母要錢。近年來,新聞上爆出的啃老事件越來越多,他們一沒錢了,就伸手問父母要錢,並且花了錢大手大腳,成為了父母的拖油瓶,但是父母看在是自己親生孩子的份上,也沒有辦法去說他們,知道,別在心裡默不作聲,依舊默默的付出著。
  • 以下孝順子女越來越流行,兒女覺得自己盡了孝,旁人看破不說破
    ,我們陪你到老。經常打電話訓斥自己的妹妹,爸媽衣服都都舊了,也不知道給父母買新衣服,太不孝順了,狠狠心給父母買了20塊的東西,還讓妹妹報銷。我們小區私下裡都說這個兒子就是表演型孝子,嘴上功夫了得,感動了自己,噁心了旁人,有個這樣的兒子,父母受罪,有個這樣的哥哥,做妹妹的有苦難言。
  • 李玫瑾: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媽媽,希望你不在其中
    李玫瑾:長大後不孝順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媽媽,希望你不在其中!不到家長們有沒有聽說過李玫瑾教授呢?她是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並且對教育孩子方面也有獨特的見解,李玫瑾教授的講座,也收到了不少家長的支持。李玫瑾教授曾經在講座中提到過:孩子出現的問題多半都是父母導致的,因為他們所有的行為習慣跟家庭教育有一定的關係!
  • 孩子不孝順?只知道啃老?養出白眼狼的父母,基本都有這3個特徵
    有些父母對家裡的老人不知道孝順,甚至還會嫌棄他們,不給他們養老,對著孩子講老人得壞話等等。孩子本身對是非判斷沒有明確得概念,甚至內心對父母會有一種盲目的崇拜和信任,父母的行為會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也會跟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