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半夜總哭鬧?兒科醫生教你正確應對嬰兒腸絞痛

2020-12-15 澎湃新聞

原創 醫學小白 醫學界兒科頻道 收錄於話題#醫學小白19#醫學界NCCPS202024

面對哭鬧不安的小祖宗,家長們可以做些什麼?

前段時間家人發來諮詢問:「小妮子(我4個月的侄女)最近晚上總哭鬧,哭鬧的時候臉通紅,撅著屁股,怎麼哄也不行,有時候放個屁就好點,我也天天睡不好覺。」

我問了問大便情況、飲食狀況,還有精神狀態,說都沒有問題,考慮應該是嬰兒腸絞痛。

據統計全球約5%~20%的嬰兒有腸絞痛——寶寶固定於夜間的某一段時間哭鬧,發作時肚子鼓鼓的,好賴都哄不下,搞得年輕父母手足無措、焦頭爛額。

下面我們跟隨河南省兒童醫院李小芹主任一起了解嬰兒腸絞痛的那些事。

嬰兒腸絞痛屬於功能性腸絞痛。

一項納入2879例0~6個月嬰兒的流行病學研究,調查了各型功能性胃腸病發生率,顯示54.9%的嬰兒被確診過一項及以上的功能性胃腸病。

一、功能性胃腸病是什麼?

功能性胃腸病,是一組消化道症狀或症狀群,患者常無生化學及結構性異常,普通人群中患病率高(因此消耗了大量醫療資源)。其常見症狀包括總體消化不適、溢奶或吐奶、腹絞痛、便秘、腹瀉等。

功能性胃腸病的嬰兒有哪些特點?

一般生長發育正常;

不能用結構或生化異常來解釋;

出生後1~2個月即開始出現,6個月以後發生頻率和程度有所降低,1歲後逐漸消失;

有時是對內部/外部刺激適應不良的行為反應。

二、嬰兒腸絞痛,又是什麼?

嬰兒腸絞痛,是指嬰兒早期出現的長時間哭鬧和難以安撫的一種行為症候群。

它主要發病表現為:

難以安撫、過分哭鬧、痛苦狀皺眉、臉紅、膝蓋蜷曲至胸部、聲音尖銳、握緊拳頭、過分排氣;

下午/晚上加重(但可發生於任何時間);

男女發病率相等;

與餵養方式(母乳餵養與奶瓶餵養)、胎齡或社會經濟狀況無關。

嬰兒腸絞痛除了寶寶痛苦,父母也焦頭爛額,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危害?

一項前瞻性研究發現,嬰兒期腸絞痛患兒在10年後發展成經常性腹痛的風險較無腸絞痛者增加11倍,發生過敏性疾病和心理障礙的風險也增高。

此外,嬰兒腸絞痛也增加照料者心理困擾和抑鬱症的發生風險,阻礙母嬰關係的良好發展,並能導致嬰兒受意外傷害。

三、一到半夜就哭鬧不安,

原因究竟是啥?

腸絞痛的發病機制複雜:

不僅是消化問題,也與多種心理因素有關;

胃腸動力異常和內臟高敏感性是主要的病理生理學基礎;

黏膜免疫、炎症功能及腸道菌群改變和腸神經系統調節改變、心理和社會文化因素、遺傳因素均參與了其病理過程。

但沒有一個強大到足以完全描述目前情況的機制。無論從病因還是治療上,小兒腸絞痛都是臨床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四、如何判斷孩子的哭鬧

是嬰兒腸絞痛?

▎遇到哭鬧不安的患兒應該從哪些方面評估?

評估哭鬧的嬰兒時,醫生應進行徹底的病史和身體檢查,以評估潛在醫學疾病並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根據臨床症狀選擇必要的檢查,如血常規、便常規、B超,必要時完善腹部X線、內分泌或內鏡檢查。

▎臨床上根據哪些症狀判斷腸絞痛?

嬰兒腸絞痛的特點是基於嬰兒哭鬧行為的特點:突發的、無法安慰的哭鬧;

常伴有肢體語言,即膝蓋彎曲、握緊拳頭及面部扭曲(常常通紅),表現出痛苦的體態;

診斷嬰兒腸絞痛時,如果表現有警示症狀或體徵應先排除器質性疾病。

羅馬Ⅳ嬰兒腸絞痛的診斷標準中,以臨床為目的,判斷腸絞痛必須包括以下所有條件:

症狀開始和停止時小於5月齡;

無明顯誘因反覆出現的長時間哭鬧、煩躁或易激惹,看護人無法預防或安撫嬰兒;

無生長發育受限、發熱或其他疾病的依據。

▎需要警惕的危險信號

頻繁溢奶、嘔吐/吐血

發熱

便血

發作性咳嗽

表情痛苦/異常姿勢

生長不良

五、警惕:那些被誤診為腸絞痛的哭鬧!

但注意了,也不是所有的小寶寶哭鬧都是「嬰兒腸絞痛」,臨床中需要注意鑑別診斷。

女孩,2月,反覆哭鬧一周,大便泡沫狀,3~4次/天,小便正常。外院按「腸絞痛」治療,無好轉。

精神反應一般,神志清,呼吸平,心肺無異常,腹平軟,無肌緊張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觸及,未觸及異常包塊,神經系統查體無明顯異常。

▎輔助檢查:血常規:WBC4.27*109/L,L40.3%,N52.5%,CRP<0.5mg/L,ESR、尿便常規正常。肝腎功能、心肌酶未見明顯異常。

心電圖:竇性心律不齊。腹部彩超未見典型腸套疊及腸扭轉聲像圖,闌尾正常;頭顱CT未見異常;腦電圖未見異常。

尿培養2次:腸球菌生長。

▎診斷:泌尿系感染。

六、面對哭鬧不安的小祖宗,

家長們可以做些什麼?

腸絞痛患兒的家長常常身心疲憊,對家長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是目前管理的第一道防線。

家長們一定要知道:嬰兒腸絞痛是一種良性、自限性的表現,並非由於某些疾病或父母忽視引起。同時,由於嬰兒腸絞痛機制不明,目前處理主要是改進護理和餵養,藥物、益生菌及其他治療的效果有待觀察研究。

▎護理:

嬰兒按摩可明顯改善母嬰間的互動,並能減少嬰兒哭鬧;

腸絞痛抱(即在嬰兒腹部施加一定的壓力);

給予嬰兒更適當的護理,包括減少過度刺激,增加更有效的撫慰。

▎餵養:

繼續母乳餵養,母乳餵養兒可建議母親規避變應原飲食後繼續觀察;

人工餵養兒可更換特殊水解配方奶;

乳糖不耐受的患兒使用去乳糖配方奶,但乳糖的影響值得質疑;

不建議通過改用大豆配方奶來緩解嬰兒腸絞痛。

▎藥物治療:

抗膽鹼能藥物:雙環胺因具有解痙作用而曾經被嘗試用於治療嬰兒腸絞痛,但由於其有嗜睡、便秘以及影響運動和呼吸功能等不良反應而被淘汰;

二甲矽油:二甲矽油的作用與安慰劑無差別;

質子泵抑制劑:對治療腸絞痛無幫助。

益生菌:沒有明確證據表明,益生菌在預防嬰兒腸絞痛方面比安慰劑有效;但每天哭泣時間較安慰劑減少;不良反應沒有明顯區別。

中醫治療:嬰兒腸絞痛尚無有效治療方法,按摩、針灸療法等效果尚未獲得肯定。

嬰兒腸絞痛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生後6周為發作高峰期,12周後發作減少,大多數嬰兒可在5月齡完全恢復。

但嬰兒期患兒腸絞痛的寶寶在學齡前和學齡期更易表現出情緒和行為問題、注意力缺陷與多動衝動、認知功能障礙以及精細運動和大運動發育落後。

總之,嬰兒腸絞痛是一種良性、自限性的功能性胃腸病。我們能做的就是: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本文首發:醫學界兒科頻道

報導專家:河南省兒童醫院李小芹主任

本文整理:醫學小白

責任編輯:李小榮

原標題:《寶寶半夜總哭鬧?兒科醫生教你正確應對嬰兒腸絞痛!》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緊急應對】嬰兒腸絞痛 7個安撫小方法
    唉,總是這樣矛盾著……」  你聽說過腸絞痛嗎?你知道小寶很有可能就是因為腸絞痛而哭鬧的嗎?一些兒科醫生將嬰兒腸絞痛定義為:營養充足的健康嬰兒每天哭鬧至少3個小時,每周哭鬧至少3天,發作超過3周。  腸絞痛其實並不是一種病,它只是一個用來描述寶寶身體健康但總是無法控制地哭鬧的詞語。
  • 嬰兒腸絞痛,看德國醫生怎麼辦?
    作者:寶寶知道 愛雲峰腸絞痛一旦發作,特徵為寶寶常會有反覆發生的腹痛及哭鬧,症狀在白天時會比較好,但傍晚或晚上時,就會有間隔不定的突然嚎啕大哭,而且會連續哭鬧三、四個鐘頭,不論做什麼努力,都很難讓他安靜下來。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原因有三,安撫嬰兒這樣做
    這個時候腸絞痛帶來的痛感也很清楚了。文章開頭朋友家的小寶寶,很大概率就是因為腸絞痛被頻繁痛醒,哭聲比之前更激烈,來回扭動身體也說明了這點。那麼面對哭鬧的寶寶,爸爸媽媽又該如何安撫呢?如何安撫哭鬧的嬰兒?剛當媽媽,看到寶寶大哭,自然是心裡慌慌。
  • 三個月大的寶寶晚上經常哭鬧不止?十有八九是腸絞痛在作妖!
    三個月大的寶寶晚上經常哭鬧不止是不是腸絞痛辨別寶寶是不是因為腸絞痛而導致哭鬧不止,寶爸寶媽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1腸絞痛發生的時間腸絞痛多在2~4周開始出現,6周左右達到高峰;2腸絞痛好發時段嬰兒腸絞痛的發作時間有2個高峰
  • 寶寶一過滿月就哭鬧暴躁?「二月哭」說來就來,應對方法都在這了
    「二月哭」就是寶寶出生進入第二個月的時候,就會經常不定時的哭鬧,而且還不容易安撫。多數時候是因為寶寶在經歷腸絞痛!第一次應對寶寶「腸絞痛」的新手媽媽們肯定拍著腦袋不知所措。其實腸絞痛在寶寶生長發育的過程當中還是比較常見的,而且在嬰兒時期發生的概率也是相對比較高的。基於很多媽媽們還沒有正確地了解腸絞痛,這就耽誤了寶寶緩解腸絞痛的時間,影響了寶寶的健康。今天就來講講這個讓寶寶「二月哭」的罪魁禍首——腸絞痛。
  • 腸絞痛寶寶哭不停、哄不好, 究竟怎麼辦?
    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起早不怕熬夜,就怕寶寶哭,更怕一哭就停不下。有的寶寶白天好好的,一到傍晚哭哭哭;好不容易睡著了,睡到半夜又哭哭哭。不餵奶,他使勁扯;一餵奶,他又撇頭又蹬腿;怎麼哄都沒用,分分鐘哭到讓人崩潰。寶寶哭得聲嘶力竭,媽媽哄得心力交瘁。
  • 新生兒腸絞痛按摩手法&寶寶護理知識集錦
    難道是寶寶肚子餓了,尿布溼了,可這些問題都解決後,仍哭鬧不止,你是不是會擔心寶寶有別的問題,想飛奔到醫院檢查呢?其實弄清寶寶哭鬧的原因,才能做出正確的處理。對於不會說話的寶寶來說,哭所傳遞的信息可不少。孩子出現夜哭,家長可以從三大方面考慮。
  • 嬰兒腸絞痛太折磨人,學會這幾個小竅門,輕鬆緩解寶寶不適
    新手爸媽最怕的事,大概就是寶寶不明原因的哭鬧了,那種怎麼哄都哄不好的情形,很多爸媽其實都遇到過,家裡老人可能會說,這就是小孩子鬧覺,很正常,可是老母親看著寶寶如此難受,心疼啊。其實,讓寶寶如此難受的,是大多數新生兒都要經歷的——小兒腸絞痛。
  • 新生兒突然大哭,不論是腸絞痛還是腸脹氣,這樣操作才能快速安撫
    如何分辨腸絞痛和腸脹氣關於腸脹氣和腸絞痛的區分,參照兒科醫生崔玉濤的說法,這兩種情況其實是一回事,只是原版和升級版的區別而已。關於腸絞痛的鑑定,兒科醫生崔玉濤認為可以參照「331原則」,即:新生兒出生後3周開始發作每周至少發作3次發作時間至少持續1周
  • 寶寶肚子脹氣哭鬧怎麼辦?腸絞痛的原因是什麼?
    寶寶肚子脹氣哭鬧是新手爸媽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兩三個月的寶寶有這樣的表現,應該就是嬰兒腸絞痛了。表現:寶寶肚子脹氣哭鬧,伴隨有輕微腹瀉,哭鬧多發生在晚上且持續時間長,沒有誘因突然發作,哭時全身肌肉緊張面部漲紅,會用力伸腿或抬腿,很難安撫,直到排便或排氣後會稍有緩解。
  • 兩個月寶寶一直哭鬧。怎麼分別「腸絞痛」和「脹氣」?
    那麼腸脹氣和腸絞痛有什麼不同呢?媽媽們該如何應對?1.腸脹氣症狀一般都會在傍晚的時候發作,也叫做黃昏鬧,新生寶寶腸子發育不完善,不能規律蠕動,如果腸道中有氣體,就會讓寶寶非常難受,有的媽媽可能會發現,寶寶老總會哼哼唧唧、各種扭動身體、經常往下嗯嗯亂使勁。發作的時候,寶寶會經常出現不安,臉部脹紅,或者是腿彎曲或腹壁僵硬的現象。
  • 寶寶為何總無緣無故哭?教你幾招戰勝「元兇」,寶寶舒心媽媽放心
    於是麗麗抱著兒子進了一個空包間,哄著他、逗他玩,過了好久,孩子才停止哭鬧開始笑著玩了起來,麗麗這才把心放了下來。等到滿月宴結束回家,麗麗給孩子餵完奶之後,把他放在寶寶床中哄睡。半夜裡兒子突然哇哇地哭鬧起來,麗麗驚醒後又哄了很久。後來的幾天兒子總是時不時地哭鬧,不管怎麼哄都哄不好了,經常哭得滿臉漲紅而且發生的時間和頻率都也比較規律。
  • 三方面表現教你分辨寶寶腸絞痛和氣脹,兩招教你居家緩解寶寶不適
    新生寶寶「腸絞痛」和「脹氣」,都是比較常見的,可以說這是大部分寶寶成長中的一部分,新手爸媽們不用太焦慮。那麼,在照顧寶寶的時候,我們怎樣區分「腸絞痛」和「脹氣」呢?腸絞痛和脹氣的症狀表現不同我們先來看看醫生怎麼說的?
  • 嬰兒「腸絞痛」:「不期而至」的痛
    我又電話問了他寶寶大哭時是否還有其他表現。當聽到「臉漲得紅紅的;有時握著拳「——「的描述後,我幾乎肯定了自己的判斷,他寶寶發生「腸絞痛」了。(5)其他:母親吸菸,母親年齡增加,第一胎寶寶這些也可能是導致嬰兒腸絞痛的原因。還是給醫務人員「留點活幹吧!」嬰兒「腸絞痛」的診斷需要依靠對病史的詢問和詳細的體格檢查,有的醫生會進行嘗試性治療以幫助明確診斷。作為專業的兒科醫師在做出嬰兒「腸絞痛」診斷前,還是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的疾病,特別是腸套疊(雖然非常罕見)。因此,筆者還是建議家長進行專科檢查。
  • 寶寶晚上愛哭鬧,若符合這四個特徵,多是腸絞痛惹的禍
    有些說是因為「黃昏症候群」,寶寶黃昏時視力下降安全感匱乏,所以才會哭鬧;有些說是因為嬰兒腸絞痛才會哭鬧不止。寶寶是不是因為腸絞痛哭鬧,寶媽要仔細觀察,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判斷寶寶是不是腸絞痛,關鍵要看是否符合下面幾個特徵: 1.持續性哭鬧,且分貝比較高,不論家長怎麼哄抱都無法讓他安靜下來。
  • 廈門請月嫂需要知道寶寶的腸絞痛
    這幾天寶媽們或者月嫂姐姐們會諮詢我,那咱們看看關於腸絞痛的一些問題,希望可以給大家參考。 腸絞痛是嬰兒時期比較常見的症狀,嬰兒大多數情況下會通過哭聲來向家長傳達信號,光憑哭聲,有時候並不能作出準確判斷。
  • 寶寶得了腸絞痛怎麼辦?澳洲拉格比暢靜益生菌能解決!
    後來我向醫生朋友說了下孩子的一些症狀。她說我家寶寶應該是患上了腸絞痛,一般小孩子在嬰兒時期都有過類似的症狀,只要用拉格比暢靜益生菌,就能好啦!果然,在使用幾天後,寶寶就好了很多。拉格比暢靜益生菌,權威機構認定拉格比使用國家衛計委核准的可用於寶寶食品的菌種:羅伊氏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其中羅伊氏乳桿菌,是中國衛計委唯一指定專門針對寶寶腸絞痛症狀的益生菌株。
  • 新生兒總愛大哭?是腸絞痛還是腸脹氣,如何正確安撫寶寶
    新生兒在出生不久後經常大哭大鬧,也說不出原因,一般在晚上媽媽爸爸一定會非常的慌張,寶寶哭鬧肯定是有原因的,自己又很難安撫他們找不到根源,遇到這種情況不要慌亂,避免做出不正確的事,最好用排除法,比如飢餓、寶寶是否著涼、受熱、是否要尿尿、拉粑粑,皮膚表面有沒有出現過敏的症狀,這些原因排除之後,如果寶寶還是大哭大鬧,那麼多半是腸脹氣和腸絞痛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腸絞痛是怎麼回事?緩解腸絞痛找對方法很關鍵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腸絞痛是怎麼回事?緩解腸絞痛找對方法很關鍵 嬰兒腸絞痛是一種常見現象,一般從出生3周左右開始,2-3個月達到高峰,4-6個月逐漸改善。
  • 寶寶總是哭鬧,這些止哭妙招一定要學會!
    ;第二,是「寶寶為什麼總哭?」對於還不會說話的寶寶來說,哭,是他們表達自己情緒和需求的最佳方式,然而,如果面對的人是新手爸媽,他們還不太了解寶寶哭聲所傳達出來的意思,寶寶嚎啕大哭,爸爸媽媽手忙腳亂,這個場面光是想想就讓人覺得著急。簡直就是一場大寫的兵荒馬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