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窗簾,刺眼的陽光照進屋內,折射在被捲起的灰塵上,陽光也有了明顯的線條和形狀。如果這是影視作品中的場景,覺得有不錯的氛圍感,但出現在真實生活中,只能說明家中的灰塵太多了。而且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室內灰塵正在成為危害健康的大麻煩。
灰塵是生活的一部分,由於不同家庭的房屋構造、房屋年限有差異,以及居住者的清潔和吸菸習慣各不相同等,家裡的灰並沒有一個標準的「配方」。
家裡的灰塵中,有1/3是室內產生的,包括人或寵物的皮膚細胞脫落而產生的碎屑;人在室內生活產生的「顆粒」,如食物殘渣,地毯、床單、衣服上的纖維微粒等。其餘約2/3的灰塵是通過空氣、衣服、寵物、鞋子等從外部遷移到室內,如衣服、鞋子上的泥土、汙垢,以及打開門窗飄入室內的塵土和顆粒等;一些極端天氣,如沙塵暴、暴風雨等,可能會「搬運」更多塵土進入家中。
當然,這還不是室內灰塵的全部,還有一種眼睛見不到的灰塵——細塵,也就是PM2.5,是一種存在於空氣中的微小顆粒物。室外空氣汙染物PM2.5主要由汽車、卡車、發電廠和其他活動(如燃燒木頭和煤的燃料)排放的廢氣產生。一個常見的誤解是細塵只會影響室外空氣品質,但事實是,PM2.5在家中也一樣普遍。日常活動,如做飯(尤其是煎、炒、烤)、燃燒蠟燭、吸菸、使用壁爐或燃料加熱器等,都會給家裡的空氣增加PM2.5。
有項研究表明,普通家庭的灰塵中平均藏有9000餘種不同的微生物,其中真菌佔22%,細菌達77%。真菌絕大多數來自於室外,它們附著在衣物中,或者通過門窗被風吹進室內,如麴黴菌、青黴菌屬、鏈格孢菌和鐮刀菌素、葡萄球菌和鏈球菌等,很多都與人類皮膚健康有關,過敏、癬類、皮炎等也就隨之而來。
灰塵無處不在,很容易產生且不可避免。室內灰塵,有一些是通風時落下的花粉和降塵,還有些是紡織物的纖維,甚至可能是每一次充電插拔,電子產品的金屬部件摩擦所產生的微粒。還有養寵家庭中的寵物毛髮;粉狀、泥狀化妝品中的顆粒;以及外賣快遞包裝攜帶的室外塵土顆粒等等,這些都是室內灰塵的來源。
人們在室內生活走動時,被氣流捲起的室內灰塵就是有害物質進入人體的「快車」。生火做飯時產生的多環芳烴、塑料製品中有一定致癌性的阻燃劑以及重金屬、塵蟎細菌等,有一定機率「乘坐著」這些灰塵進入人體,危害健康。
傳統的清潔方式是用抹布擦,用毛撣子撣。但抹布清洗不到位容易二次汙染,毛撣的「除塵」也是「二次揚塵」的過程:角落裡的灰塵被卷到半空,屋子裡的灰塵總量卻未見減少。灰塵在不斷地產生,卻很少被有效去除,久而久之,這些潛伏在家中的健康隱患也在增加。因此,做好清潔和消毒工作很重要。
方法一
首先要用幹的除塵刷把家具上面的浮灰擦去,然後再把毛巾浸水,擰乾。之後再用毛巾擦拭家具,就會讓家具光潔如新。
方法二
家中如果有藤製家具,使用時間長了後總會遇到變色、堆積汙垢的情況。這時,你可以在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攪拌均勻後用毛巾沾取,擦拭藤製家具即可,不僅去汙,還能養護藤製家具。
方法三
床上經常有浮灰怎麼辦?大家可以用家中廢棄的腈綸衣物,以同一個方向擦拭,由於衣物會產生靜電,從而可以很好的吸附床上的浮灰。
方法四
家中的陶瓷製品特別容易髒,因此,大家可在它上面塗抹牙膏,然後用刷子刷,之後再用清水衝洗,就會讓它變得乾乾淨淨的。
方法五
沙發既容易有灰塵,還容易有看不見的髒東西。不同材質的沙發清潔方法也不一樣,真皮沙發可用蛋清擦拭;實木沙發用浸泡牛奶的抹布擦拭,再用清水擦乾淨;布藝沙發則先用幹毛巾拍打,把浮塵去掉,再用溼毛巾擦拭布面。
方法六
地板上的髮絲會讓家裡顯得特別髒,不及時清理對人體健康有潛在危害。但掃起來卻又很費勁,因為角落老是會有遺漏。
找一個塑膠袋套在掃把上綁一個結,再粘兩條雙面膠在塑膠袋外面;用改裝過的掃把掃地,輕輕一掃,頭髮全粘在雙面膠上了。
方法七
如果疏於清理床底、沙發底、衣櫃底等地方,這些灰塵會被大量吸入或附在物品表面,成為空氣中塵蟎及黴菌孢子的棲身地。尤其是養寵物的家庭,灰塵中易夾雜動物毛髮,更容易滋生細菌。
將化纖布套在掃把上,其在清掃時會產生靜電,毛髮、灰塵等很容易吸附,或用吸塵機代替。
對於家中灰塵的處理,大家要有重點、防過度,一塵不染的家居環境沒必要。
一、保持適當的清潔頻次
通常,床單、被罩等布製品,都是比較容易產生飛絮、囤積灰塵的用品,應當至少兩周清洗一次,並在陽光下暴曬。每周打掃一次家中的地面,並用溼布擦拭地板、家具等。床下、桌下、柜子等角落、縫隙處,至少每月清潔一次。空調、電視等家電,可以每月用溼抹布清潔一次。
二、進門把好三道關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防止粉塵汙染的主要方法。人們在外活動一天,外衣上難免會附著大量灰塵,做好以下3件事能有效將灰塵拒之門外。
①上樓前,先拍打掉外衣上的塵土;
②進門後,將外衣換下,並掛在衣架上,而不要將外衣直接扔在床上、沙發上;
③洗手後,再換上乾淨的家居服。
三、在門口放溼巾
家人從外面帶回物品,或者收到快遞人員送來的包裹等,儘量在門外打開外包裝,或在門口用溼毛巾擦掉物品上的浮塵後再拿入室內。
四、定期吸塵
地毯、床墊等都是人們容易忽視的積灰物品,建議每個季節或半年左右,用吸塵器進行吸塵。如果是臨街的住房,家裡灰塵比較重,大型吸塵器可以用來清潔地面,小型的可以用來清潔床上、家具上的灰塵。
五、擦拭室內物品用溼布
幹抹布中沒有水分,因而難以吸附灰塵,無法做到徹底清潔,因此在做清潔時,最好用擰掉水的溼抹布擦拭家具、門窗等。
六、注意通風,保持室內乾燥
在確定室外汙染水平是安全的情況下,可以開窗通風15~20分鐘,讓室外新鮮空氣進來。做飯是室內產生細塵的一個常見原因,所以做飯時一定要打開抽油煙機,尤其是在煎、炒、炸和烤的時候,做完飯後還要通風15分鐘。減少使用蠟燭等,普通的蠟燭燃燒時會向空氣中釋放細小顆粒。另外,建議家中安裝防塵紗窗和新風系統。新風系統可在不開窗的情況下,通過室內室外空氣對流來達到換氣的目的,同時也可以稍微減少一些日常清掃的工作量。
七、慎用「化學品」
減少塑料、殺蟲劑等的使用,慎用化學清潔劑在家中過度消毒。也要儘量避免對家裡進行過度消毒,以免「養」出抗藥的超級細菌。使用空氣淨化器對室內空氣進行過濾,可能比頻繁用清潔劑拖地要更好。
八、提前做好工作
注意門窗的密封性,風大塵多,要選好封閉性強的門窗。特別是陽臺,還有玻璃封條等,這樣可以適當減少灰塵的進入;選擇厚重的窗簾,可以擋風以及阻擋灰塵的進入;選擇比較容易清洗的家具。鏤空或雕花類的家具清理起來很麻煩,表面面積大而平的類型更方便清理;還可以在房間裡種植一些綠植,吸塵、淨化空氣,也能調節視力、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例如橡皮樹、鐵樹和吊蘭等。
掃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