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一直在穩步推進,國際機構摩根史坦利9月4日發布一則報告稱,流入中國市場的外資將增加,推動人民幣使用率,加快我國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使其成為僅次於美元、歐元的儲備貨幣,位列世界第3大儲備貨幣。
同時,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報導稱,到2030年,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資產佔比將上升至5%—10%,將超過日元和英鎊的外匯儲備佔比,目前在2%左右。
摩根史坦利預測,2021—2030年期間,每年外國投資流入金額或能達到2000億至3000億美元。投資組合流入比外國直接投資更重,金額將高達3萬億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人民銀行報告曾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球約70家央行持有人民幣外匯儲備,高於上一年末的60家,表明各國央行正在逐漸增持人民幣外匯儲備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快速推進。
2800萬人失業?
據美媒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導,美國目前仍有2800萬人在領取失業救助金,佔美勞動者的1/5,該媒體戲稱,介於此2020年的勞動節,美國人沒啥可慶祝的。
報導稱,今年4月美失業率曾高達14.7%,創有史以來最高紀錄,雖然本周末的數據顯示8月失業率降低至8.4%,但美媒稱實際就業情況依然嚴峻,因為每周首次申請失業救助的人數超過100萬人。
美國勞工統計局預測,8月公布的失業存在誤差,因疫情影響部分失業者將自己歸類為有工作但沒上班,若修正這一誤差美國8月的失業率可能高達9.1%。
路透社指出,美就業崗位較2019年末減少了1150萬個。哈佛大學商學院數據曾顯示,美1/7的小型企業永久倒閉,種種跡象均表明美就業情況並不好,美聯儲後續有可能調整政策進而影響美元。
而在美國經濟下滑的趨勢下,非美貨幣必然迎來利好時間,同時各國央行的美元外匯儲備將相應減持規避風險,而人民幣作為冉冉升起的新星,外匯儲備佔比很大概率實現小幅增長,從而一步一步實現摩根史坦利的預測。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