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打造的人工智慧——卡通人臉識別算法iCartoonFace

2020-12-22 觸鬚動漫

#國產動漫#

題記:我的天吶,以後還有什麼是「人工智慧」不能做的?人臉識別,連動漫卡通領域都要涉足了,如果說三維的卡通因為有「塊面和光影漸變」造成的較明顯的臉部結構,可以識別出來,那我信,可如果二維的純平面的卡通也能被識別出來——不禁感慨——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三維卡通可以被識別出來

雖然沒見過豬遊泳,但還是見過豬在泥裡打滾兒的,對於圖像識別技術,小編微微知道一點的,也參與過一點點開發(不過呢,也僅是調用一下API而已,其底層實現並不知曉),但就小編那點見識來說呢,也多是基於「基於OpenCV」的圖像識別,有一次用到了真正的人臉識別,是AS3裡的一個人臉識別庫(可快照表情等),也曾調用過一次基於百度人臉識別的網絡API,彼時,覺得很有成就感。

但,若說把上文的提到的兩次經驗應用於二次元的卡通面部識別,我猜測可能不行,當然我還沒試過,只是猜測,但今天看到「愛奇藝打造的人工智慧之卡通人臉識別算法iCartoonFace」時,一下子確定了自己的猜測,那是另一套「人臉識別模型」的訓練結果,其和基本人臉算法近似,但已增加了不少新的參數和條件。

三維卡通比較容易被識別

在創造動漫卡通藝術並服務於其中的計算機科學——功不可沒,遠的不說,近的,有「洛天伊人工智慧卡通主播」,有套著卡通頭套的「無聊的盒子」(一個近人工智慧盒子),也因此,動漫之於小編就是從計算圖形出發來創造動漫藝術作品,所以「觸鬚動漫」其實是「觸鬚圖形」。

二維卡通人臉識別

拐個彎兒再回來,愛奇藝卡通人臉識別iCartoonFace的基本描述是什麼呢,目前還沒百科資料,但應該是這樣一套機制,在數以萬計的卡通人臉圖片中,根據基本人臉五官比例,訓練出一套異常人臉比例的數據,再經過多輪動態的泛化推演,得到一個基本模型,當然了,這其中的科學計算那都是百千萬工程師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感恩。

卡通人臉識別

這個卡通人臉識別有什麼用呢?

一,因為現實世界的「並不美好」和「吃飽了玩」的普世心理,讓越來越多的人們,已經跨年齡了,在動漫遊戲中有了更大的消費,但蘿蔔青菜也要分發到不同的兔子嘴裡,兩兔傍地走,安能知我想吃啥?所以,當我們看到某個卡通形象時,喜歡得不得了,但又不知道它的出處,那不就哭了,所以卡通人臉識別就是用來解決這一問題的。

二,也是查重的需要,可以及時發現侵權問題,保護原創。

二維卡通識別

當然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在動漫產業中,有這樣一套算法,無疑會提升我們動漫產業的競爭力,也活躍了計算機工程師與動漫創作者之間的聯動氣氛,共同助力國產動漫的發展。

人臉數圖

那麼,觸鬚動漫(圖形)秉承一切原創的原則(圖文、動畫、軟體),感恩這個算法的到來和應用。

最後,祝國產動漫更上一層樓。

相關焦點

  • 人臉識別,現在連動漫角色都不放過
    試試愛奇藝推出的這個卡通人臉識別基準數據集iCartoonFace,用它訓練AI幫你找動漫素材,效率分分鐘翻倍。至於域遷移損失函數,目的是降低卡通和真人域之間的差異性,對他們的相關性進行約束。針對這個框架,研究者們探討了三個問題:哪種算法最好?人臉識別是否有助於卡通識別?上下文信息對卡通識別是否有用?從實驗結果來看,ArcFace+FL的效果最佳,所以此次團隊選用了這個算法。
  • 人臉識別算法分析原理
    人臉識別算法的原理:系統輸入一般是一張或者一系列含有未確定身份的人臉圖像,以及人臉資料庫中的若干已知身份的人臉圖象或者相應的編碼,而其輸出則是一系列相似度得分,表明待識別的人臉的身份。人臉識別算法分析1.
  • 愛奇藝論文入選ACM MM會議 提出全球最大卡通人物數據集
    近日,愛奇藝關於卡通人物識別與檢測技術的論文《Cartoon Face Recognition: A Benchmark Dataset》被國際頂級學術會議——國際計算機學會多媒體會議(ACM Multimedia)接收,進一步獲得國際頂級學術組織認 近日,愛奇藝關於卡通人物識別與檢測技術的論文
  • 動漫人物傻傻分不清 愛奇藝奇觀一鍵識別助力做「追番達人」
    近日,國產網絡動畫《有藥》在愛奇藝上線,播出後迅速登上愛奇藝7月動畫榜第一名,並斬獲豆瓣8.0評分。此次,《有藥》有趣的故事和精良的製作獲得用戶喜愛,更基於愛奇藝奇觀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追番體驗——點擊播放界面左側的奇觀按鈕,即可識別出畫面中的動漫角色和簡介,比如「樓主」、「左雲起」等,以及「大涼國」、「中原」等臺詞內的知識。目前,奇觀已應用至愛奇藝站內所有動漫及兒童內容。愛奇藝持續通過精品自製與優質版權合作,為用戶搭建優質內容生態。
  • 【附完整代碼:AI實戰】動手編寫人臉識別
    人臉識別在現實生活中有非常廣泛的應用,例如iPhone X的識別人臉解鎖屏幕、人臉識別考勤機、人臉識別開門禁、刷臉坐高鐵,還有識別人臉虛擬化妝
  • 人臉識別簡介(使用Python代碼)
    本文就是如何構建人臉識別器的一則指南,在文章中,首先我們會介紹這項技術的基本原理,然後用一個簡單案例演示如何用Python來實現。在理解人臉識別的工作原理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特徵向量。機器學習算法的本質是將數據集中的所有樣本作為輸入,從數據中學習「知識」,簡而言之,算法會遍歷數據並識別數據中的模式。以
  • 愛奇藝背後的AI雷達密碼
    AI雷達可以通過AI技術識別人臉及物體,同時打通愛奇藝百科、愛奇藝泡泡,從而幫助內容營銷調取數據及策略,分析指導營銷團隊加大對熱門演員、熱門商品的推廣,提升相關內容關注度。在觀劇過程中,觀眾通過點擊屏幕左側的掃一掃按鈕,既方便觀眾自動識別出感興趣演員的人物百科、彈幕百科和專題百科,又方便愛奇藝平臺監測觀眾的興趣點和關注點,從而抓取新的營銷「素材」,一舉兩得。
  • 騰訊已開源高精度人臉檢測算法DSFD
    任務介紹人臉檢測算法是在圖像上檢測出人臉的位置(通常以矩形框形式輸出),是人臉配準、人臉屬性識別、人臉核身、人臉檢索等技術的基礎。隨著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人臉相關技術在社交娛樂、智慧零售、網際網路金融等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同時也對人臉檢測技術提出了更多的挑戰。
  • 人臉識別之特徵臉方法(Eigenface)
    就相當於把人臉從像素空間變換到另一個空間,在另一個空間中做相似性的計算。這麼說,其實圖像識別的基本思想都是一樣的,首先選擇一個合適的子空間,將所有的圖像變換到這個子空間上,然後再在這個子空間上衡量相似性或者進行分類學習。那為什麼要變換到另一個空間呢?當然是為了更好的做識別或者分類了。那為什麼變換到一個空間就好識別或者分類了呢?
  • 如何簡單低成本地打造人臉識別產品?百度新硬體帶來答案
    雖然這幾款硬體產品在形態和應用場景上重疊度不高,卻都是基於同一個理念打造:高靈活度、高易用性、高性價比。使用基於百度AI技術的人臉識別硬體這件事,能夠因其而變得前所未有的簡單。 1、人臉應用套件H1 顧名思義,這是用於人臉識別應用場景的開發套件。
  • 應用層下的人臉識別(三):人臉比對
    於是,將線索地點路人庫與慣犯庫進行人臉M:N比對碰撞,可快速排查嫌疑,找出偵查方向。二、人臉比對的要素1. 人臉數據人工智慧算法的演進必須有數據作為支撐。使用大量標註好的數據訓練模型,可將識別的準確率從70%提升到99%水平。客觀、精準的數據是人工智慧應用必須具備的條件。
  • 畢業設計| 樹莓派3B+與opencv3+PyQt5實現人臉識別門禁系統
    face_cascade = cv2.CascadeClassifier('/home/pi/pyqt/helloworld/Lib/site- packages/cv2/data/haarcascade_frontalface_default.xml')☞ 靜態圖像人臉檢測識別一張圖片中人臉
  • 10行代碼實現python人臉識別
    ↑ 關注 + 星標 ~ 有趣的不像個技術號什麼是人臉識別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識別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通常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目前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還發展成3D人臉識別。
  • 最先進的人臉識別算法:在口罩面前也不靈了
    本周一,美國標準化與技術研究所(NIST)公布最新發現,即便是最先進的人臉識別算法,面對戴口罩的被識別對象,會有至少5%的失敗率,遠超可被接受的0.3%失效率。人臉識別算法依賴於獲取儘可能多的數據點位,而佩戴口罩後,大量有價值的信息被帶走。
  • 人臉識別:AI產品經理需要了解的CV通識
    一、技術流程詳解技術流程:1、人臉採集人臉採集主要關注以下因素——1)圖像大小:人臉圖像過小會影響識別效果,人臉圖像過大會影響識別速度。非專業人臉識別攝像頭常見規定的最小識別人臉像素為60*60或100*100以上。在規定的圖像大小內,算法更容易提升準確率和召回率。
  • dlib應用之人臉識別
    一win10環境安裝使用dlib庫進行人臉識別,首先要安裝dlib。dlib庫的安裝有依賴庫,包括VS和Cmake。圖3 imageio安裝二 人臉識別1、dlib庫採用68點位置標誌人臉重要部位,比如18-22點標誌右眉毛,51-68標誌嘴巴。
  • 用dlib實現人臉識別的技巧
    一點區分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區分人臉檢測和人臉識別完全不是問題。但是網上有很多教程有無無意地把人臉檢測說成是人臉識別,誤導群眾,造成一些人認為二者是相同的。其實,人臉檢測解決的問題是確定一張圖上有木有人臉,而人臉識別解決的問題是這個臉是誰的。可以說人臉檢測是是人識別的前期工作。今天我們要做的是人臉識別。
  • 追番必備,動漫角色也可以用人臉識別了
    機器之心報導作者:小舟用人臉識別找到你「老婆」。自七十年代以來,人臉識別已經成為了計算機視覺和生物識別領域研究最多的主題之一。近年來,傳統的人臉識別方法已經被基於卷積神經網絡(CNN)的深度學習方法代替。
  • 【源碼】常用的人臉識別資料庫以及上篇性別識別源碼
    包含 1 萬多張多姿態和光 照的人臉圖像,是人臉識別領域應用最廣泛的人臉資料庫之一。其中的多數人是西方人,每 個人所包含的人臉圖像的變化比較單一。http://www.flintbox.com/public/project/4742/由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建立。
  • 戴口罩人臉照片2毛一張暗中交易!人臉識別安全如何保障?
    據追溯,「這些戴口罩人臉圖片被買走大多是用作訓練算法的精準度,做戴口罩人臉識別的算法模型,肯定需要海量的戴口罩的人臉信息不斷訓練」,該賣家稱,「口罩佩戴識別算法源碼加上數據集一共1000元,單要人臉數據集的話也是1000元,都在網盤裡,隨時可發連結。」 細思極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