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龍區,隸屬於雲南省昆明市,昆明四個主城區之一,位於昆明主城區東北部,東、南面與官渡區相連,北接嵩明縣和富民縣,西臨五華區。因盤龍江自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盤龍區早在3萬年前,盤龍大地便有古人類活動。遠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已經成為人類繁衍生息之地。1928年昆明市政公所改為昆明市政府,昆明市制正式確立,2012年前為昆明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盤龍區五大景區:
1、昆明世博園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簡稱世博園)是19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設在昆明東北郊的金殿風景名勝區,距昆明市區約4公裡。博覽園佔地面積約218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6.7%,其中有120公頃灌木叢茂密的緩坡,水面佔10%~15%。
園區整體規劃依山就勢,集全國各省、區、市地方特色和95個國家風格的園林園藝品,庭院建築和科技成就於一園,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時代主題,是一個具有「雲南特色、中國氣派、世界一流」的園林園藝品大觀園。
2016年8月3日,國家旅遊局批准雲南省昆明市昆明世博園景區為5A級景區。
2、金殿森林公園
金殿國家森林公園在昆明市東北郊,總面積1883.8公頃,於1992年11月始建。公園分為雙乳山、圓寶山、平頂山、長蟲山、三尖山、摩天嶺和石關七個景區及中心本部。公園緊靠金殿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內物種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達90%。昆明金殿國家森林公園在完成森林保護、護林防火、建造森林植物群落等工作的同時,進一步開發拓展森林生態景觀建設和森林旅遊開發項目。
3、黑龍潭公園
黑龍潭公園是位於昆明市北郊的一個古老的風景名勝區。 黑龍潭公園由古建築群和「龍泉探梅」兩大景區組成。清人碩慶題聯「兩樹梅花一潭水,四時煙雨半山雲」,正是公園景觀特色的寫照。傳說有黑龍潛於潭中,故稱黑龍潭。龍潭分前後兩池,中以一橋相隔,一泉水清,一泉水渾,似道家所說陰陽各半的「太級圖」。兩泉水相連,但兩泉的魚卻互不越潭,形成「兩水相交,魚不往來」的奇異景觀。 古建築群繞潭而建,下觀即黑龍宮,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供奉著龍王、水族等塑像,傳說為興雲降雨之神。隱於綠蔭深處依山而建的為上觀龍泉觀,即「漢黑水祠」。觀中植有被郭沫若為「三異木」的唐梅、宋柏、明茶,以及元杉、清玉蘭等,明清時期梅花均匯於此,故至今古梅薈萃,正如阮元所道:「千歲梅花千尺潭,春風先到彩雲南。」 與古建築相接的梅園——「龍泉探梅」為昆明新十六景之一,是西南地區最大的賞梅勝地和梅花研究基地。園內薈萃了數千株梅樹、梅樁及百年古梅;有濃鬱雲南地方民族建築特色的亭、臺、樓、榭散布其間,洋溢著中國梅文化的無言之美與沉靜幽思的情趣。園內保留有凸字碑、唐梅碑、宋柏碑等歷代著名碑刻,以及明忠義公薛爾望墓和祠堂遺址。
4、雲南野生動物園
雲南野生動物園地處昆明市盤龍區灃源路清水河村(雲南省林業廳旁),距昆明市城區中心十公裡,毗鄰金殿水庫,建設面積3000畝,與世博園隔水相望。是雲南第一個以野生動物養殖、展示、觀賞為一體的綜合運作新型旅遊景區。
整個野生動物園的園區格調定位為:「三分人工,七分自然。」建設因山造勢,因地制宜。園內群山起伏,林木蒼翠,呈現出一派原始、自然、充滿野趣和純樸的風貌。這裡,真正體現出了野生動物園的野性。雲南野生動物園設置了珍稀動物區、動物幼兒園、動物育嬰展示區、鴕鳥園、斑馬園、天鵝湖、爬行動物世界、非洲部落、天空之城、浣熊家族、火烈鳥小鎮、獅虎山莊、孔雀園、樹懶的家等十幾個格局豐富、特色鮮明的動物展示區。這裡是廣大青少年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和公眾保護意識教育的理想課堂,也是西南地區野生動物異地保護和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2018年10月11日,入選「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
5、昆明植物園
昆明植物園始建於1938年,隸屬於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地處雲南首府昆明北市區黑龍潭畔,位於東經102 44』15.2」— 102 44』47.3」,北緯N25 07』04.9」—N2508』54.8」,海拔1914~1990米。屬於中亞熱帶內陸高原氣候,年平均氣溫14.7℃,年平均降雨量1006.5毫米,年平均相對溼度73%, 是集科學研究、物種保存、科普與公眾認知為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
昆明植物園園區開放面積44公頃,分為東、西兩個園區,已建成了山茶園、巖石園、竹園(以竹類為主的水景園)、羽西杜鵑園、觀葉觀果園、百草園、木蘭園、金縷梅園、極小種群植物專類園、裸子植物園等15個專類園(區),收集保育植物7000餘種和品種。
昆明植物園先後被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雲南省科學普及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科技活動示範基地」、「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昆明市科普精品基地」等;山茶園榮獲「國際傑出茶花園」稱號。
怎麼樣?昆明盤龍區五大景區,你去過哪裡?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