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文化」是一直都有的,每雙鞋都有其自身的獨特文化。那為何近些年來炒鞋風氣如此之重,球鞋價格一直高居不下?並有那些從中牟利的鞋販子說:「球鞋文化」就應該值這個價,不要用金錢來衡量其中的文化價值。
我對此只能表示「賣傘的盼天下雨」。「球鞋文化」或許真的有,但各大球鞋品牌就其實已經將文化價值放到售價裡面了啊!一般一雙球鞋的文化價值也不能超過球鞋本身價值的三分之一好嗎?
拿近短時間的熱點事件來說吧,今天是情人節,也是nike sb情人節限定國內發售的第一天,但是今天發生的事情,或許大家都有所耳聞了,snkrs又又又崩潰了!
為何崩潰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機器人bot的存在!我們先來普及一下,什麼是機器人bot?機器人bot其實就是一種程序,它們通過異常強大的基數(上萬bot同時運作),上千倍於人類的反應能力(搶鞋只要0.01秒)。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吧,比如常見的線上發售模式,普通情況下單一雙AJ1,,從選碼到付款,加上網絡會出現的卡頓,一共可能會花費10秒鐘的時間。而通過用機器人bot下單同一雙球鞋,僅僅只用0.2秒不到的時間!
這種搶鞋機器人,早在幾年前就出現在國外,並且逐漸打開了國內市場。一個軟體程序的價格低至幾美元,高至幾百美元。甚至有圈內人包機器人、包搶鞋兩千美金一位!而這種一條龍包諮詢、搶鞋教程、輔助的名額早就在出現在國內市場時就被買下,圈外人也不可能接觸到!那麼,有人會問了,這麼貴的軟體,有人買嗎?我的回答是會,而且非常多,鞋販子必備!我們進行一個簡單的計算,以今天的情人節限定舉例,發售價格1000元不到,毒上面售價4000元以上。一雙鞋3000的利潤,那麼,在後臺程序多開的情況下,一個球鞋販子搶到上百雙鞋不是什麼難事,我們以80雙為例,出手一次淨賺24萬!
而且,對於某些限量款的球鞋來說,比如某限量款球鞋發售,全球限量2000雙,在極少數球鞋被一些球鞋愛好者拿到的情況下,一款球鞋在市面上可能只有200雙流通,而剩下的1800雙都在鞋販子手上。搶到鞋的球鞋愛好者都是捨不得出售的。這時,由於有市無價,球鞋販子說這雙鞋值1w那它就是1w,如果壓的更久那他就賺的更多!
說完球鞋機器人,我們再談一談鞋販子是如何操作的!一般球鞋發售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這裡以線上舉例(因為線下發售的往往不多)。
線上球鞋發售一般有三種,分別是flow、leo和dan。
flow:即先到先得,商品上架後直接顯示價格尺碼,有碼的都可以買。現在這種發售方式已經越來越少了,而且目前專屬購買需要提前了解相關球鞋諮詢,知道自己喜歡的球鞋會在何時發售。
針對flow,球鞋販子圈內會有最詳細的發售時間和網站平臺,然後第一時間用機器人迅速掃貨。留給普通人的就只剩下一些殘羹冷炙了。
Leo:是目前最多發售方式,其特點是在不同時間加入抽籤,會有不同的中籤概率。在抽籤開始兩分鐘會進行一次抽籤,這次抽籤開始前兩分鐘會進行一次抽籤,這次抽籤佔全部名額的70%,剩下的抽籤名額從餘下加入的人中選出。所以越早參與抽籤越重要。
dan:一般會用在超限量的款式上,進行大範圍的抽籤。一般時間在15分鐘或者30分鐘的抽籤。沒有人數上限,抽籤時間內提交中籤概率相同,DAN模式會出現伺服器炸了的情況,就是難以提交抽籤,這時候就要耐心的多重試幾次。被稱作:死亡DAN,全憑運氣!!!唯一能提高中籤率的就是多弄點帳號吧!
針對Leo和dan,鞋販子就作用大量的機器人bot基數(幾萬個幾十萬個),有大量的網站帳號、ip地址。然後就能大量得到球鞋,在進行壓貨、炒鞋、高價售出。
針對鞋販子這種行為,有沒有什麼應對之策呢?有的!目前來說有兩種方法,ip封殺和突襲發售。針對那些經常掃貨的異常ip地址進行封殺,並突襲發售,不給鞋販子準備時間!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針對ip地址,鞋販子會有很多的肉雞ip,通過不同的ip地址進行掃貨。突襲發售?誰能比鞋販子更先得到信息?
解決的根本方法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提高產量,假設一款鞋產量擴大十倍,那鞋販子也就搶不了、出不掉貨,就自然不會有鞋販子了。但其實,這種方法根本不可能,各大品牌為了保證穩定的銷售量、利益,一直奉行「飢餓營銷」的法則,這樣既可以提高其品牌知名度,又可以營造品牌稀缺性。對他們百利無一害。
說到這裡,我的閒談也結束了,我申明一下,我不是什麼鞋販子,也不是什麼圈內人,我只是一個球鞋愛好者,並且在查了很多資料後,對此發表出一些個人的看法意見而已。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