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兒女許多事情都喜歡用比武來解決,大家意見不一爭執不下的時候比武定乾坤,幫派掌門人換屆比武一場勝者為王,找對象的時候也可以當街擺個擂臺比武招親。在林朝英的一生中,能與她比劃幾下的人唯有王重陽而已,這一對璧人相知相戀卻又男高一尺女高一丈比了一輩子,到最後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上好一段佳話竟落得轉愛成仇咫尺天涯陰陽兩隔的結局。
林姑娘不但武功卓絕,腦瓜還很聰明。她與王重陽第一次結緣是因為老王抗金失敗遁入古墓宣稱不再出山,她到墓前破口大罵,玩的是「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的概念,老王果然上當破功出墓。 二人年歲相當,男才女貌,一起在江湖上紅塵作伴行俠仗義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這兩位高處不勝寒、高蹤不可攀的江湖路上,能得到像對方那樣的知己朋友當屬人生大幸,可是青年男女朝夕相處難免摩擦生溫,除了切磋武藝鋤強扶弱之外,漸漸地就生出了情意。林朝英悉心準備的婚服嫁妝,王重陽在艱難困厄的抗金前線寫來的一封封「情書」,無不證明著他們曾經深深地彼此傾心。
王重陽寫信給林朝英對她的稱呼是「英妹」,其中一封信雲「比聞極北苦寒之地,有石名曰寒玉,起沉痾,療絕症,當為吾妹求之。」「吾妹」二字可謂親密之極矣。要知道那時候異姓男女之間這個「妹」字是不敢隨便喊的,令狐衝在思過崖上一時忘情喊了嶽靈珊一聲「好妹子」,只是把原來的稱呼「小師妹」換了兩個字而已,便覺得對愛人太過唐突,馬上向她道了歉,以後再也不敢。可見林、王二人之間的關係只差最後一層窗戶紙而已。
在那個年代,男女之間相交到了這個地步,要麼是兩人勇敢推倒私定終身,要麼就是父母長輩給包辦指婚。這二人都是一代宗師,他們的武功幾乎都是自創的,作為名列武林絕頂至尊地位的當世高人,他們沒有什麼師傅長輩,自然也就享受不到包辦婚姻這樣的「福利」了。至於乾脆推倒這條路子對他們也行不通,二人都走高冷矜持路線,都不肯放下「高人」的身段。那麼,只剩下最後一招了——比武。於是,就有了二人之間的第二場比試。
林姑娘終究是個雅人,大家都有頭有臉的,互相掄刀動棒的終究不像話,她提出一個有趣的比法:以指力在石上刻詩。老王雖然武功好,但卻是個大老粗,沒有看出來她變的戲法,又輸了一局。林在賽前就定了規矩:你若得勝,我當場自刎,我若勝了,你要把這活死人墓讓給我住,終生聽我吩咐。否則的話,你就出家。老王本來也沒想贏,好歹基友一場,他總不能看著林朝英自殺,可是他卻也不甘心就此「俯首甘為孺子牛」,於是乾脆出家當了道士。
作為一個高冷含蓄的姑娘,林朝英說出讓對方「終生聽我吩咐」這話已經是她表白的極限了,可恨王重陽竟然不肯接招,撇下她出家去了。在林朝英心裡,與他比武並不是要爭個輸贏,只是為了找個藉口跟他結成連理而已,但在直男武夫王重陽眼裡,既然是比武那就要一板一眼按規矩來,他願賭服輸,但是作為堂堂豪俠一枚,只能輸陣不能輸人,更不甘屈居女子之下,終生聽她吩咐那是不可能的,還不如出家做道士。
王重陽雖作了道士,勝負心卻從未息止。他們的第三場比試是在林朝英仙逝後。王老道經秘道回古墓悄悄拜祭舊侶,本來是溫馨唏噓的場面,結果他看到了石室裡林留下的玉女心經,這玉女心經是專為克制全真劍法而創的,招招直指要害。老王看得心慌臉白,滿腔思念之情頓抑,取勝之心倒是茁壯成長起來。他獨入深山結了一間茅蘆,一連三年足不出山,精研這玉女心經的破法,雖然小處也有成就,但始終組不成一套包蘊內外、融會貫通的武學。老道心灰之下,再次認輸。
若干年後王重陽參加華山論劍,一舉奪魁,得到了九陰真經,從中悟出了破解玉女心經的法子,於是心氣難平,又重入古墓,把其中精要刻到石室裡,還大言不慚地表示「重陽一生,不弱於人」。那麼他是否真的「不弱於人」呢,林朝英的玉女心經是自創的,而他的破解之法是從九陰真經之中化來的,到底誰強誰弱?再者,林朝英已英年早逝,倘若她活著,輸贏實未可知。
在老王挖空心思要扳回一局的時候,林朝英在古墓裡懷著愛恨交織的心情創造了古墓派的全套武功。雖然二人在山上比鄰而居,但是彼此已成老死不相往來之勢。那個年代沒有QQ、微博、微信,她無法掌握那個男人的生活動態,又不屑於去跟蹤他,只好研習攻破他的武功了。她創的玉女心經表面上是要專克全真劍法,但是你聽聽那些招式的命名,花前月下、清飲小酌、舉案齊眉、松下對弈、西窗夜話、柳蔭聯句……都是她的寄情之意,甚至練到後來,是需要一男一女共舞,一人使全真劍法,一人使玉女劍法,方可威力猛增。她的情意不能向王重陽直陳,只能盡數寄托在這些武功劍招上,而老王這個牛鼻子老道永遠也不可能知道這個女人愛他有多深,要不是她的弟子小龍女和楊過,這位寂寞高手的刻骨相思都要埋在古墓中永遠不見天日了。
金書裡還有一對相鬥至死的怨家愛侶,便是《倚天屠龍記》裡面的胡青牛、王難姑夫婦,女的專門製毒、下毒,男的專門解毒救人,兩個人不厭其煩地一個下毒一個解毒,一定要分出來到底是老婆的下毒功夫高明,還是老公的醫術高明。這種前空翻轉體180度向前屈體兩周半的高難度戀愛之所以能夠成功,全因胡青牛的心胸較為廣闊,不管王難姑怎麼無情無恥無理取鬧他都不計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經常像蹺蹺板一樣,要想維持平衡就要有高有低有進有退有起有落。林朝英不是李沅芷,她當年提出共居古墓就是她所能作出的最大的讓步,如果王重陽識趣,大家先齊心合力把事辦成,以後盡可以每天晚上打一架決定誰上位。但是,老王對這種遊戲沒有興趣。林朝英沒了他,只能窩在古墓裡鬱鬱而終,而他離開了林朝英還有廣闊天地。人們對於一個豪俠的認證,除了人品與武功上佳以外,有個參考項目是「最好不耽於女色」,像全真七子們都知道王、林二人互有深情,但他們並不為這對未成眷屬的有情人而惋惜,而是「敬仰師父揮慧劍斬情絲」,覺得他們師父「實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好漢」。
聰慧如祖師奶奶林朝英,終於還是悟出了其中關竅所在,所以她給門人立下規矩,除非有個男人願意為你而死,否則終生不得離開古墓。她認定了一點,愛即是「被愛」。她要求弟子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如果一定要談一場戀愛,那麼必須要男人先愛你,愛到不顧性命,你才可以款款奉出你的感情。有趣的是,她的徒孫小龍女遵循了這一定例,最後得到了祖師奶奶最嚮往的生死相許的愛情,但是李莫愁罔顧師命,「不聽老人言」,所以吃了大虧。不可否認,情感有定律,但成就結果的更多是巧合,所以新婚夫婦會被人們稱為「天作之合」。林朝英與王重陽之間有很多先天有利因素,偏就緣慳一線,對於很多人來說,伴侶能有三五分滿意也可以勉強度日了,對於某些人來說,差那麼一毫一釐都不行,何況是一線。
《神鵰》中最令人感慨惆悵的場景莫過於楊過、小龍女二人成親之夜在古墓翻出兩位先人的遺物,吉服珠釵燦爛如新,故紙堆裡舊情如夢。王重陽放棄了與林朝英廝守,成就了「武功天下第一」的大俠,一舉成名天下知,世世代代為人景仰。而林朝英呢,古墓中默默無聞枯守一生,帶著綿綿的遺恨離世。她本無意贏過王重陽,卻偏偏贏得半生悽涼。
---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