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今日直播東吳證券金秋策略會:牛市能走多遠 掘金周期|長江證券張韋華(金麒麟分析師)(金麒麟分析師):峰迴路轉,清水流長 ——長江公用2020年度中期投資策略 掘金周期|長江證券李家明(金麒麟分析師)(金麒麟分析師):順勢而為 ——長江建築2020年度中期投資策略 東吳金秋策略會|總量研究專場:四季度總量專題及行業探討 東吳金秋策略會|大消費會場:內循環,新消費 東吳金秋策略會|上遊能源專場:全球電動化,平價大未來 東吳金秋策略會|TMT專場:中國saas行業痛點 周期掘金|太平洋證券閆廣(金麒麟分析師)(金麒麟分析師):周期與成長共舞,挖掘建材投資機會 萬聯證券|郭懿:維持銀行板塊波動向上預期
斷供倒計時!麒麟晶片將成「絕唱」,華為手機突然漲價,最高飆3000元!美國晶片麻煩卻來了
9月15日以後,華為的麒麟晶片或成為絕版。大限將至,市場開始炒作華為手機。
以華為P30二手機為例,自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公開稱,華為的麒麟晶片即將面臨斷供之後,該款二手機在華強北的銷售價格漲了300元。
據多家媒體記者走訪成都、深圳等多個地方的數碼通訊市場發現,經銷商銷售的搭載有麒麟晶片的華為手機,普遍漲價在200元-300元左右。
漲得最誇張的是華為Mate 30保時捷版,目前漲價1000多元。有的地方,該款手機甚至漲了約3000元。
「年度最佳理財產品」
Mate 30 Pro
事實上,在華強北市場上,華為手機漲價從5月份就開始了。
據分毫報價平臺顯示,華強北全新華為Mate 30 Pro(5G) 8+128版本的批發價已經從5月的4830元,漲至9月1日的5315元,漲了差不多500元。
其實不止Mate 30 Pro這款機型,華為大部分機型包括榮耀系列,差不多從五月份開始價格就開始一路飆升。
而價格上漲的時間點,正是美國發布新的禁令之後,臺積電無法接受華為的新訂單。
華強北業內人士分析,目前臺積電大部分產能應該都是優先保證新旗艦Mate 40的晶片供應,隨著麒麟990和麒麟820的數量不斷減少,一些搭載麒麟晶片的華為手機就開啟了不斷的漲價模式。
有網友戲稱,本來帶有貶值屬性的手機價格居然不降反升,Mate 30 Pro可能是今年最佳的理財產品了。
美國全面封鎖華為晶片供應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加強出口管制,要求臺積電停止接受華為的新訂單。已接受的訂單將於9月15日前出貨,此後的訂單在出口時將需要得到美方許可。
接著,8月17日,美國對華為的打壓繼續升級。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當日晚間宣布全新「升級版」的華為禁令。這次禁令的核心在於,全面封殺華為向第三方採購晶片,等於是拔掉華為勉強維生的「呼吸器」,此招數是既狠又絕。
美國更挑明著說,這次的禁令限制的最終目的,在於「防止華為獲得與美國相同水平的晶片」,毫不掩飾地說出最終目的。
美國此前已經封鎖「華為設計」的晶片,只要是華為自己設計的晶片,拿去半導體廠投片生產,就會觸犯到使用到美國技術的設備限制。
因此,華為採用另一種方式「規避」,以維持正常運營。就是對外向第三方公司來採購已經設計好了的晶片,直接放在手機裡,像是處理器晶片主要是跟聯發科採購。
此次升級後,除非有特殊許可,否則任何基於美國軟體或技術所開發、生產出來的晶片,都不得供貨給華為。
也就是說,連聯發科設計、高通設計的晶片,通通都不許出貨給華為。
美媒:晶片庫存大量積壓
據美國媒體報導稱,美國對華為如此喪心病狂地打壓,給晶片行業帶來麻煩,已經引發了整個晶片行業大量庫存積壓。
據VLSI Research執行長丹·哈切森(Dan Hutcheson)的說法,對中國華為的封殺,已經引發了整個晶片行業大量庫存積壓的現狀,而華盛頓此前提議的228億美元資金援助提案遠遠不足以填補這一缺口(鼓勵美國廠商在當前中美科技戰的背景下將晶片工廠轉移出亞洲)。
哈切森表示,補助方案預計將為美國國內受影響的半導體製造商提供超過228億美元,但很明顯這還遠遠不到它們所需金額的一半,維持它們的最低程度的運轉,也需要超過500億美元的訂單才行。多家晶片產業上下遊企業都面臨著現金流危機和虧損風險。
哈切森表示,把援助資金提高到500億美元,對於現在的美國政府來說,基本上是不可能同意的。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聲:
升級華為「限制令」將給產業帶來嚴重破壞
美國半導體行業大面積承壓,讓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早就坐不住了。
8月18日,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主席兼執行長John Neuffer在其官網上發布聲明,以回應美國宣布的新的出口管制規則變化。John Neuffer表示,「我們仍在評估該規則,但是對商用晶片銷售加以廣泛限制將給美國半導體行業帶來嚴重破壞。」
「我們仍在評估該規則,但是對商用晶片銷售加以廣泛限制將給美國半導體行業帶來嚴重破壞。」John Neuffer表示,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對美國政府突然從先前支持採取更有限的限制方式的轉變感到驚訝和擔憂,此前的方法旨在實現所謂的美國國家安全目標的同時減少對美國公司的傷害。
對於美國的新規,John Neuffer重申SIA的觀點,向中國銷售非敏感的商用產品將推動美國本土半導體的研究和創新,這對美國的經濟實力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從去年第一輪禁令發布開始,據不完全統計,美國企業大約已向美政府提交了300份許可申請,約申請總量的四分一獲得批准。但在5G等關鍵領域,晶片級別的合作卻仍然艱難。
華為積極備貨「晶片」
根據8月29日最新消息,美國持續升級對華為晶片供應的封殺,對於華為將如何應對的問題,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說,「我們正在想辦法」。
8月28日,據第一財經報導,華為目前的主要晶片供應商——聯發科證實,該公司已經依照規定向美方提出申請,力爭在9月15日到來以後,能夠繼續向華為供應晶片產品。其實不僅僅聯發科方面正在申請許可證,臺積電、高通等晶片巨頭也開始申請許可證。
當下,聯發科還想趕在9月15日禁令生效之前,為繼續給華為供貨做最後的努力。
此外,近日已經有消息稱華為開始要求所有供應鏈上的夥伴加速儲備晶片,甚至還允許供應商交付一些半成品晶圓以及未經過測試、組裝的晶圓。
其實不僅僅聯發科方面正在申請許可證,臺積電、高通等晶片巨頭也開始申請許可證。
8月初,路透社援引《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晶片巨頭高通公司正在遊說川普政府,呼籲取消該公司向華為出售晶片的限制。高通警告稱,美國針對華為的相關禁令可能會把價值高達80億美元的市場拱手讓給高通的海外競爭對手。
而此前5月,華為方面曾透露,已經提前做好了過冬的準備,儲備了近兩年的晶片。
最新重磅股市報導,百萬讀者都在看:
發生了什麼?A股突然巨震,外資淨賣50億,妖股復牌又20%漲停,8天狂漲231%!更有阿里增持一天翻倍,新股卻「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