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可憐的教師們?
好多「社會人」經常把「老師最舒服,整天就是玩」放在嘴巴上,說得好像天底下最好的職業就是教師了。可是只有當老師的人才知道,老師真的很累,真的疲憊不堪,還無處倒苦水,說多了,別人頂一句:能比農民工累嗎?哎,兩種工作根本沒有可比性呀?今天我來說一說,老師到底怎麼累了?
一、各種考評讓你一刻不敢放鬆。
作為一名教師,首先就是教學成績的考評,這一點對教師來說,沒有什麼,因為這就是教師的工作,好就是好,差就是差。但是除了成績的考評,還有學校自身制定的亂七八糟的考評。
比如考勤考評、班主任考評、師德考評、作業考評、教案考聘、工作量考評、優質課考評,甚至老師的書法練字也都要考評。學校布置的一切活動都必須考評,必須排名1、2、3,不允許一樣。這些所有的考評積壓起來最後與你的績效職稱等掛鈎。這些工作讓教師的壓力巨大,而且影響教師之間關係,影響和諧的校園氛圍。(社會上說教師「上課不講,下課講」,看到這些考評,你還認為有教師敢這樣做嗎?)
二、各種「進校園」讓你身心俱疲
現在的中小學教師都很忙,特別是鄉村裡面的教師。忙的如果是教育方面的分內事,老師最多是身體累點但不會有怨言,然則教育已成「副業」了,而如過江之鯽的各式各樣的「進校園」的活動,讓教師身心俱疲,苦不堪言呀,什麼「掃黑除惡、戲曲進校園、禁毒宣傳、非法集資、憲法、推普等,這些進校園的所做各種表格,材料和檔案等,可以堆整整一個房間,老師常常說一句笑話:我們不累,因為印表機比我們更累!
因為這些「任務」,教師們不能好好歇息,節假日也要加班加點。他們要忙著做一些與教育無關的作業。所以正因為如此,教師的教育進度很緩慢,學生的各種疑問也得不到解決。教師們大部分時刻都在忙自己的作業,都沒有多少時刻用在教育上。
三、政治任務讓教師小心翼翼
學校有兩個政府安置給校園的使命:一個是助殘的任務。學校要求教師對這類學生進行家訪,每個月至少兩次。而且對於某些有殘疾學生,教師們甚至還要對他們進行「上門授課」,教師們不得去,因為校園要求提交影像材料。二個是對貧困家庭、精準扶貧任務。一位教師既沒有資金又沒有技術,他們的使命僅僅教書育人,他們拿什麼去扶貧?這些使命讓教師很頭疼,卻又不得不完成。
四、假期中的「繼教培訓」。
有人羨慕教師有兩個長假,其實,你根本不知道,在這兩個假期,教師都要去參加幾個「繼教培訓」,你以為很舒服嗎?這些培訓除了是對教師業務的培訓,也是教師頭上的「緊箍」,五年一次的教師資格考核,為了這些繼教學分,你要認真聽講,做筆記、完成作業。如果這些培訓對自己的工作有些幫助也還說得過去,但如今的培訓,請來一兩位「高高在上,不接地氣」的專家,上臺講一些雲裡霧裡的理論,真是耗時耗力不討好呀。
老師真的好累,除了這些累,還有一些更累的,比如與熊學生的明爭暗奪,與熊家長的鬥智鬥勇,與領導你退我進,這些都讓教師疲憊不堪。所以,我希望社會對教師們多點寬容,多點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