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喱的妙處就在於,這是一種非要拿一碗飯或者一塊餅細細的蘸上醬汁,覆蓋住原本的顏色送到嘴裡的食物。
那種侵略性極強的味道能將主食的味道完全改變,而主食本身帶來的嚼頭和口感又讓人停不下嘴,直到盤子被颳得乾乾淨淨。
這或許是咖喱最適合大眾一面的反映,又百搭又瘋狂。
來一份叫醒你夏天味蕾的快手咖喱飯吧,再配上清新的梅漬番茄爽口。
願你一路淋漓冒汗,一路痛快前行。
●●●
●●●
黃小廚的咖喱飯
材料
——
米飯 / 牛肉
配料
——
洋蔥 / 土豆 / 胡蘿蔔
香料
——
咖喱塊 / 花生醬
步驟
——
❶
先在鍋中化開10g黃油,放入洋蔥炒軟。
❷
放入肉類炒到不見血色,加一點醬油,鹽,雞精調味。
❸
土豆放入微波爐加熱三分鐘後和胡蘿蔔一起放至重新放了黃油的鍋中炒熟。
❹
所有肉和蔬菜倒入大鍋,加水沒過材料1cm,開始煮。
❺
煮沸後加入咖喱塊,不停攪拌。
❻
這時候秘籍出現了~那就是加入兩勺花生醬!這樣做出來的咖喱飯會香濃順滑到餘味繞梁。
❼
等到咖喱差不多成咕嘟咕嘟的狀態時就做好了,淋到熱騰騰的米飯上就可以開吃啦。
●●●
黃小廚的梅漬番茄
材料
——
櫻桃番茄 / 話梅肉
配料
——
白砂糖100克 / 清水500ml / 檸檬汁1大勺
步驟
——
❶
小番茄在頂上切花刀,用開水燙一會兒,去皮待用。
❷
小鍋裡放入清水、白糖和話梅,煮到有話梅香味出來後熄火放涼。
❸
加入檸檬汁,放入小番茄泡6小時以上即可食用。
小貼士
——
小番茄一定要去皮,否則不易入味。
湯汁要等放涼後再加檸檬汁,浸泡時間越長味道越好。
●●●
被誤解的咖喱
是不是曾經一直以為世界上有一種植物叫做咖喱果,它長在咖喱樹上,整棵樹散發著一種異香。
一個受悶熱天氣所苦的旅人無意間拾到一顆果,拿來煮飯,那米飯竟然產生出一種難以言喻的辛辣味道,吃的旅人背後大汗淋漓,站起來跑了三裡路渾身通透清爽。
於是他把這種果子曬乾磨成粉方便隨身保存攜帶,然後咖喱便在世界上流行了起來。
然而……一看包裝袋上的配料,咖喱竟然是由這麼多的香料調配而成的。
●●●
咖喱的通俗歷史
咖喱,起源於印度。印度人在烹飪羊肉時發現,僅僅用一種香料是沒有辦法遮蓋住羊肉的羶味的。
於是他們將手邊能找到的所有重口味香料通通扔進鍋裡,這些香料在一起,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隨著國際交往的增多,這種辛辣調料走向歐洲,並且順利徵服了肉食歐洲人,由此咖喱正式成為一種國際化的香料。
●●●
咖喱的三大流派
● 印度流
地道的印度咖喱會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由於用料重,加上少量椰漿來減輕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強烈兼濃鬱。
● 泰國流
泰國咖哩分青咖喱、黃咖喱、紅咖喱等多個種類。紅咖喱是泰國人愛用的咖喱,由於加入了紅咖喱醬,顏色帶紅,味道也較辣。
● 日本流
日本咖喱一般不太辣,因為加入了水果和蜂蜜,所以甜味較重。日本人還大規模生產的咖喱粉與咖喱塊,把咖喱這種略顯複雜的食物變成了不會做飯的普通人也可以隨時吃到的東西。
然而不管什麼流派,如同黃小廚的獨家咖喱記憶,你愛的咖喱味道,就是最好的味道。
部分圖片和文字來自網絡,未作商業用途。
| 醃篤鮮|黃燜鴨 | 滷肉飯| 梅菜扣肉 | 素燒茄子 |
| 蒸螃蟹 | 賽螃蟹 | 粢飯糰| 蔥油拌麵 | 糖桂花 |
| 冬瓜排骨湯| 南瓜粥 | 蒸南瓜 | 鯽魚湯 |
| 月子湯系列 | 蒸雞塊 | 土豆絲 | 紅燒帶魚 | 酸辣湯 |
| 香蕉杯子蛋糕 | 白菜豆腐 | 肉丸意面 |
| 紅燒肉 | 炒什錦 | 蒜蓉油麥菜 | 清蒸爆醃小公雞 |
| 糖醋排骨 | 紅燒獅子頭| 清蒸鱸魚| 銅鍋大鵝泡餅 |
| 油燜春筍 | 木須肉 | 西紅柿炒雞蛋 | 春餅 |
| 味噌湯 | 韭菜豌豆 | 部隊鍋 | 紅豆芋圓 |
| 青團 | 涼拌芥菜 | 渡魚蛋 | 茶泡飯 |
| 清蒸鰣魚 | 香椿雞蛋餅 | 鴨子肉粥 |
| 酒釀清蒸鴨 | 馬蹄糕 | 腊味煲仔飯 |白辣椒 | 煮雞蛋 |貓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