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回流 or 市場轉移?

2021-02-06 國際商報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多地奢侈品門店大排長龍的照片刷屏了社交媒體,你是這「排隊大軍」的一員嗎?

但也有很多人表達了疑惑,面對疫情衝擊造成的全球經濟不斷衰退態勢,怎麼還有這麼多國人對奢侈品買買買呢?

事實上,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近些年,中國人已經逐漸成為世界奢侈品消費的主力軍。今年以來,Dior、Louis Vuitton、Chanel等頭部奢侈品品牌多次在中國市場上調產品售價,但依然沒能熄滅中國消費者的購買熱情。華爾街投行傑富瑞集團測算: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在全球個人奢侈品消費中的份額激增,從2019年的近40%猛增到80%以上,中國奢侈品消費份額現在已是全球第一。

全球諮詢公司貝恩的數據也顯示,2020年中國是唯一正向增長的區域性奢侈品市場,逆勢同比增長45%,並且在所有銷售渠道、產品類別,價格段以及所有年齡段的消費者中,本地消費都在增長。

雖然中國奢侈品消費市場表現強勁,但全球奢侈品市場總體還是遭受了重創。甚至相比於其它零售業,主要依賴線下門店體驗的高端奢侈品行業受到了更大影響。全球奢侈品市場在第一季度整體銷售額就下降了25%~30%,市場規模萎縮15%~35%,損失預計將達600~700億歐元。除銷售外,奢侈品生產環節也受到衝擊,全球超過40%的奢侈品產自義大利,但因疫情導致包括小型家族式在內的所有義大利工廠全部停工。

波士頓諮詢集團日前發布的奢侈品行業報告表明:全球時尚產業2020年的跌幅為29%~37%,而中國卻有可能實現逆勢增長10%。

面對歐洲等地疫情還在加重的態勢,布局中國消費市場已經是各大奢侈品企業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麥肯錫在日前發布的《中國消費者報告2021》中就指出,疫情帶來的危機促進了奢侈品消費回流中國大陸市場,所以各大奢侈品牌要設法抓住中國消費者的心,才能確保品牌生存、變危機為轉機,熬過當下、再塑未來。

疫情之前,中國消費者更喜歡通過海外旅行等方式在海外購買奢侈品,據麥肯錫估算,在中國大陸之外購買奢侈品的支出約佔中國消費者當年奢侈品總支出的一半以上。麥肯錫報告稱,中國人之所以更願意出國購買奢侈品,不僅僅是因為歐洲的價格更低,也因為購物已經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旅行體驗——在品牌原產地購物讓人感覺可靠而興奮。但由於海外各國最近愈加嚴格的「封鎖」措施,跨國旅行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很難重啟,對於奢侈品品牌來說,這一重要的「消費引擎」驟然熄火。

往年,國外奢侈品的購買力70%以上是中國人在貢獻。今年以來,沒有中國遊客光顧的奢侈品行業實體銷售受到重創。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奢侈品百貨店Lord & Taylor申請破產保護,珠寶巨頭Tiffany & Co關閉了旗下七成門店。

因為線下的各項業務無法正常開展,很多奢侈品品牌都將服務及銷售集中到了線上,數字渠道營銷成為今年奢侈品公司挽回損失的關鍵。數據顯示,疫情期間,中國奢侈品線上渠道銷售佔比躍升,從上年的12%上升到33%,在此期間,中國消費者的購買渠道已經發生了結構性改變。

奢侈品行業在疫情前擁抱數位技術的腳步可以說是屬於消費品行業中非常慢的一個梯隊,過去,為了維持所謂的「品牌格調」,很多奢侈品品牌對數位化營銷是持謹慎、保守甚至拒絕的態度。不過在今年,由於全球仍有許多地區無法復工復產,數位化就成了奢侈品牌維持銷量、聯繫客戶、營造品牌效應的關鍵渠道,各大品牌都在極力擴張自己的數位化影響力。

今年2月14日,Louis Vuitton開設了微信小程序,通過線上公眾號的推銷活動,再加上線下銷售人員向老顧客分享的方式,實現了同比去年銷售額翻倍。

隨著中國直播電商的火熱發展,奢侈品牌也進軍了直播領域。Louis Vuitton、Tiffany & Co等奢侈品牌在今年也相繼登陸小紅書進行直播,宣傳品牌新品。

據天貓國際數據顯示,今年1-11月,以Louis Vuitton、Gucci、Prada為代表的奢侈品品牌在天貓國際的成交額同比增長72%。

貝恩公司認為,隨著線上渠道日漸重要,靈活的全渠道營銷模式變得至關重要。貝恩在最新的《2020全球奢侈品市場觀察》中表示:線上渠道5年以後將成為奢侈品消費的主要渠道,從而刺激整個行業的全渠道改革。

對許多奢侈品品牌來說,疫情是他們開發並實施線上及全渠道戰略的一大機遇,而自身的數位化和全渠道服務能力或許也是奢侈品品牌拉開差距的決定性因素。

奢侈品行業的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實體門店提供的高標準服務,對品質和服務體驗都有極致追求。對於相關企業來說,如何為顧客建立定製化的、高級的數字體驗是個挑戰。

未來,奢侈品企業需要向在線渠道分配更多投資,把高質量的數位化運營視為長期發展的核心。

不過,對於奢侈品品牌來說,僅僅贏得流量是不夠的,如何把線上贏得的流量轉化為實打實的營業額才是關鍵。

今年4月,Gucci表示為了加強與年輕一代的互動,入駐抖音,也請了眾多明星造勢,但是業績卻並不理想,第三季度收入大跌超過12%,而在數位化方面最為保守的愛馬仕,第三季度收入實現了6.9%增長。

所以,在發展數位化的同時,如何轉流量為銷量,保持自身品牌調性,對於奢侈品品牌而言,還需要不停探索。

相關焦點

  • 海南離島免稅購物市場免稅消費正由海外加速回流
    海南離島免稅購物市場免稅消費正由海外加速回流 2020-12-13 16:49: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實施「史上最大」政策調整、引入經營主體,海南離島免稅購物市場在2020
  • 消費回流,名表銷售快速增長
    就是消費回流。過去我們有大量的名表消費是在境外,但是今年情況特殊,國外消費環境惡化,這就使得這些名表消費回流到了國內,所以我們才看到瑞表出口我國的金額有這麼高的增速。那你說瑞表消費回流有沒有企業受益呢?還真有,市場上就有一家公司主業從事名表零售。並且根據公司剛剛公布的三季度業績,也印證了這一點。
  • 奢侈品消費回流 實體店尚存隱憂
    來源:中國商報中國商網 唐硯/攝作為奢侈品消費大國,近年來中國政府一直在鼓勵消費者在本土消費,先後推出了多項政策,包括降低對進口產品的稅收,打擊代購等等,促使國內奢侈品消費加速回流,國內奢侈品商業地產毫無疑問成為了受益者,而在受益的同時,隨著電商的崛起,奢侈品商業地產也存在一些隱憂。
  • 海外消費回流「捧紅」高端商場 北京SKP銷售額將達175億元
    分析指出,疫情期間,一些出國旅行、海外代購的消費回流國內,高端商場的消費取得了強勁增長。不過,伴隨著首店經濟、首發經濟的刺激,高端百貨之間的競爭也愈演愈烈,突出的優質服務才是保證其脫穎而出的關鍵。  高端百貨成績亮眼  北京SKP預測全年業績,依舊保持正增長趨勢。
  • 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火爆引境外消費回流
    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火爆引境外消費回流 2020-10-07 14:24:58 來源:新華網 作者:朱延靜 責任編輯:朱延靜
  • 海外消費回流「捧紅」高端商場,北京SKP銷售額將達175億元
    分析指出,疫情期間,一些出國旅行、海外代購的消費回流國內,高端商場的消費取得了強勁增長。不過,伴隨著首店經濟、首發經濟的刺激,高端百貨之間的競爭也愈演愈烈,突出的優質服務才是保證其脫穎而出的關鍵。    可與北京SKP相提並論的國貿商城雖然並未公布全年業績,但可以從細節看出高奢消費需求十分強烈。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在11月底,國貿商城針對部分會員發放限量滿千返百的禮金券,計劃在四天時間內消耗相應的額度,結果僅僅一天時間,所有的滿返禮金券額度全部使用。  今年,中國消費者的海外奢侈品消費向國內轉移的速度明顯有所提升。
  • 樂活時尚|奢侈品消費回流 高端商場業績表現突出
    在大多數購物中心營業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上半年,定位高端精品的商業項目卻依靠奢侈品消費回流瘋狂吸金。然而在高端商業迎來機遇的同時,業內競爭也變得愈加激烈。 高端商場業績表現突出近日,各大商業地產集團陸續發布半年報。
  • 海外消費持續回流 北京SKP每平方米銷售額全球第一
    SKP的逆勢增長,也折射出海外消費的持續回流和北京時尚產業的巨大市場空間。  雖然全球疫情蔓延,但今年國際品牌並未停下進入中國的腳步,法國高端香氛品牌KILIAN、Boucheron咖啡、Tiffany咖啡等紛紛在SKP開設北京首店。家門口體驗全球最時尚的生活方式,SKP提供了發掘高端消費潛力的重要樣本。
  • 飛亞達深度報告:消費回流+內生增長,腕錶龍頭業績彈性巨大
    至於海外其他區域,我們則根據中國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費購物金額,以及旅遊零售渠道的名表銷售佔比,估算國人在海外其他地區的名表消費金額可能在 500-700 億元人民幣之間。相較於2019 年國內不到 200 億的高端腕錶市場來說,海外高端腕錶的回流空間十分巨大。(2)中國奢侈品市場持續增長,高端腕錶消費有望受益。
  • 中國消費者「回流」 買爆國際大牌 奢侈品消費增長創新高
    投行傑富瑞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作為最先從疫情中恢復的市場,已成為全球奢侈品行業的中堅力量,自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在全球個人奢侈品消費中的份額激增,從2019年的38%猛增到80%。雖然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場萎縮23%,但中國內地的市場份額幾乎翻了一番,從去年的約11%增長到2020年的20%。
  • 奢侈品消費回流明顯!蔻依、萬國、巴黎世家等奢侈品牌全球調貨備戰...
    原標題:奢侈品消費回流明顯!蔻依、萬國、巴黎世家等奢侈品牌全球調貨備戰11月11日 摘要 【奢侈品消費回流明顯!
  • 上海市內免稅店業態受青睞 做大蛋糕吸引消費回流
    新華社上海8月19日電 題:市內免稅店業態受青睞 做大蛋糕吸引消費回流  新華社記者有之炘、何欣榮今年以來,免稅購物在國內火了。10多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稱,正在申請免稅品經營資質,涉及北京、上海、廣州和武漢等地。除了機場(口岸)免稅、離島免稅,新進場的企業紛紛瞄準市內免稅店這一業態。
  • 紡織業下遊消費恢復,上遊訂單回流,Q4板塊有望強勢復甦
    具體來看轉移至中國的訂單主要集中在家紡行業中,其中毛巾、床單訂單較大,我們認為主要系:1)中國擁有紡織行業全產業鏈,且對於公共衛生事件的控制力較強,各工廠的復工復產有序進行,能夠承接大批量紡織訂單;2)國內棉花價格相對較低,原材料成本優勢明顯。我們認為此次印度訂單轉移至中國在短期利好紡織製造行業的快速恢復。
  • 武漢將設中部首個市內免稅店 廣州等多城爭設免稅店爭奪千億回流消費
    市內免稅店刺激消費 3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工信部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中提到,完善市內免稅店政策,建設一批中國特色市內免稅店。 2020年上半年多個城市提出爭取設立市內免稅店。
  • 前門免稅店成網紅打卡地,商企搶抓海外消費回流新機遇
    在前門北京坊,一家剛試營業的免稅店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這是北京唯一一家針對國人的免稅店,古色古香的獨棟小樓展現出免稅市場的新魅力。今年以來,由於疫情蔓延,海外旅遊停擺,大量海外消費向國內回流,加上各種免稅利好政策落地,各大商業企業正加快布局,搶佔免稅市場新機遇。
  • 價格明降暗漲潘多拉消費回流難
    潘多拉近日宣布,在中國內地市場針對部分手鍊、串飾、項鍊和戒指等不同材質的珠寶零售價格進行不同幅度的下調,旨在限制代購交易和提高門店體驗感。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多家潘多拉門店發現,並非所有的產品都降價,由於降價15%後仍比海外價格高出不少,所以也不會對代購造成威脅。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表示,中國奢侈品消費外流非常嚴重,目前中國出現市場倒掛的現象。
  • 前門免稅店成網紅打卡地 商企搶抓海外消費回流新機遇
    本報記者 馬婧  在前門北京坊,一家剛試營業的免稅店迅速成為網紅打卡地,這是北京唯一一家針對國人的免稅店,古色古香的獨棟小樓展現出免稅市場的新魅力。今年以來,由於疫情蔓延,海外旅遊停擺,大量海外消費向國內回流,加上各種免稅利好政策落地,各大商業企業正加快布局,搶佔免稅市場新機遇。
  • 海外消費持續回流,北京SKP今年銷售額或達175億元
    SKP的逆勢增長,離不開人們對消費升級和美好生活的強大需求。隨著國家實行「雙循環」戰略以及供給側改革的創新實踐,北京時尚行業不斷釋放巨大市場空間,大批國際品牌紛紛進京開首店,帶來全新時尚消費體驗。走進北京SKP,各類國際大牌琳琅滿目。
  • Gucci、LV象徵性降價 能否帶動奢侈品消費回流?
    4月1日,Gucci也將面向中國市場下調約3%的價格。對於該消息的真實性,北京商報記者已得到來自Gucci方面的確認。此前,部分代購在朋友圈發布消息稱,Gucci已於3月29日在歐洲全面漲價,且漲幅高達25%,中國價格也會相應上漲。記者對比了LV和Gucci部分暢銷款手袋在中國官網、代購渠道以及歐洲官網的價格,發現即便降價,品牌商品在中國的官價依然高出代購和歐洲數千元。
  • Gucci、LV雞肋式降價 這能帶動奢侈品消費回流嗎?
    (原標題:Gucci、LV雞肋式降價,這能帶動奢侈品消費回流嗎)即將進入4月,中國消費者迎來一個「好消息」:為響應中國即將實施的增值稅減讓政策,LV和Gucci等奢侈品牌在國內相繼降價。據了解,LV已於3月底下調了中國官網的產品價格,降幅約為3%。4月1日,Gucci也將面向中國市場下調約3%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