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懟小米,撕海信,碰瓷榮耀",四面出擊的創維近年成了傳統電視界的"網紅"。
作為電視行業的"領軍人物",這些年創維憑藉科技研發的硬實力以及軟體系統方面的軟實力逐漸搭建起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成為國內市場佔有率較高的電視品牌,其中創維酷開系統在行業中已經具有相當影響力,也被創維寄予極高期望。
正是這個全身都散發著"明星"光芒的創維,如今卻出人意料地上演神奇操作,推出"損害用戶權益"的新規則,令人大跌眼鏡。
創維酷開修改規則 網際網路電視用戶大受影響
近日,有用戶曝光,創維酷開更改規則,要求通過創維網際網路電視觀看騰訊視頻極光TV的用戶,必須通過創維渠道購買會員才能觀看,而在創維渠道購買的極光TV會員,即使會員沒到期,在其他電視上也不能使用。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創維用戶購買的極光TV會員只能在創維的電視上才能觀看。
用戶所說的超級影視vip,就是騰訊視頻的電視端會員,在網際網路電視上,騰訊視頻APP叫做極光TV。
類似的情況,愛奇藝用戶也沒能倖免。
創維這操作是什麼意思呢?比如,家中有至少兩臺電視的用戶,如果客廳電視是創維,臥室電視是小米。那將意味著用戶只能在客廳觀看極光TV,如果想在小米上看,就只能再買一個極光TV會員。如果創維的電視壞了,要換其他品牌,所充值的會員也將不能在新電視上繼續使用。
創維這一做法,可以說完全沒有考慮用戶的利益,不僅會影響創維在顧客心中的品牌形象,同時,也將給行業帶來極其負面的影響。
違背"開放"本質 設置數據孤島
開放,是OTT行業發展的主流方向。創維酷開也一向以"開放"的系統為宣傳理念。在今年8月酷開新系統的發布會上,酷開網絡CEO王志國更是對創維酷開的"開放"做了更加深入的闡釋,打破線上線下,打破不同使用場景的邊界。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創維酷開一方面在告訴外界自身"開放"的決心,另一方面,卻在做著與之相反的事。要求使用創維網際網路電視的用戶,只能通過自家系統購買和使用極光TV會員的做法,不僅與其所講的"開放"的理念相悖,更是在設置新的數據孤島。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是最寶貴的資產,也是產業發展的核心。創維強制用戶在自家渠道購買極光TV會員,雖然獲得了數據資產,但形成了新的"數據孤島",這與當前各行各業倡導的"打破數據孤島"的潮流相違背,未來將成為數據價值發揮、產業鏈打通方面的絆腳石。
行業負面示範 創維也"內卷"了
相比國內大多數同行,創維率先實現了從產品到技術的超越,即使與最頂尖品牌相比也不遜色。在穩定自家市場的前提下,創維也專注於對新技術、新營銷的創新開發。而用戶之所以選擇創維,也是因為創維的品質及服務,但如今這種將留存用戶凌駕於用戶利益之上的方式卻令人難以接受。
不僅用戶體驗大受影響,在生態上,創維這種做法也很容易導致被其他品牌"孤立"。要知道,一個健康有序的商業生態體系,需要保證生態中各參與者均能處於一個健康的生存狀態,只有這樣,巨頭才會因生態得以更穩健發展,從而通過"龍頭效應"帶動整體經濟的增長。這方面,小米就是一個很好的通過生態鏈構建產業護城河的例子。
騰訊視頻和愛奇藝兩大視頻平臺付費會員用戶加起來超過2億,隨意損害這2億多網際網路用戶的權益,且對騰訊視頻和愛奇藝這樣的行業頭部平臺,採用如此粗暴的方式對待,那麼對於OTT生態中的其他中小企業,未來創維會如何對待,後果無法想像。
另外,創維這種逆勢而行的做法,是否意味著創維電視也已經開始內卷,在創新、發展模式等方面已經難以突破,所以急於將用戶數據變現,打造自己的壟斷地位。殊不知,這種方法對於創維電視的未來發展來說,有百害而無一利。
回顧中國每一次重大改革的出現,總是跟創新、合作掛鈎,包括20年前的網際網路、電商,以及最近十年的移動網際網路浪潮、產業網際網路等等。在各行各業都在追求"集團軍作戰"的當下,創維還是應該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比起依靠用戶、會員爭奪市場,更應該在產品和技術上不斷創新,這才是企業長久的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