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是一座擁有2100多年歷史的城市,在東北解放的時候,錦州是當時遼西省的省會城市,這裡集政治、經濟和文化於一體,是遼西省的區域中心。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錦州市各方面的優勢逐漸向其他區域轉移,很多曾經輝煌繁華的事物都逐漸走向沒落了。如今在這個294萬人口的城市當中,我們仍然能夠看到它曾經繁華的痕跡。
在80年代,錦州有一條商業街,這裡繁花似錦,不輸現在的商業街區,但是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這條存在於80年代人們記憶當中的繁華街道,如今早已被人遺忘。這條商業街就是位於錦州凌河區的廣東街,曾經的爆炸頭、喇叭褲、大利來的鞋,都是曾經人們對廣東街的記憶。
錦州廣東街興起於80年代,從錦州站前的延安路一直延伸到解放路,而其南面臨近現今的大商B座。在80、90年代的時候,廣東街被譽為是錦州的時尚摩登之地,是曾經錦州的潮流風向標。在那個年代,人們追求時尚,流行的事物,都是從這裡開始的,比如伊利夾克、老人頭褲子、女皇、大利來皮鞋、佐丹奴皮帶、登喜路襯衫等等,這些都那個年代人們的集體記憶。
隨著時代變遷,廣東街上的門店早已經經過無數次的更新換代了,但是仍然還有一部分人,自始至終都在這裡。在廣東街上有一位老奶奶,在廣東街剛剛建成的時候,她就在這裡經營了,奶奶回憶說:「在八四、八五年的時候,這裡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過渡期之後,每一家生意做得都非常的好,那時候沒有現在的啥微信、淘寶的,平常街上人就不少,逢年過節的那是人擠人。」
如今30多年過去了,廣東街上的門店都被刻上了歲月的痕跡,周邊的建築都變的老舊,奶奶也已經兩鬢斑白了。她是這條商業街的見證者,見證它從繁華到低谷,從人聲鼎沸到無人問津,她依然陪著廣東街慢慢變老。
對於錦州人來說,廣東街就是錦州的一個符號,標記著那個年代的時尚與潮流,也是那個年代年輕人的時尚追逐之地。燙頭、錄音機、迪斯科、霹靂舞,各種皮鞋、衣褲,牛仔褲,各種流行款式的碎花裙等等,這裡曾經的一切都承載著80年代的記憶。如今三十多年過去了,曾經的年輕人早已步入中年,廣東街的一切對於他們來說都只存在於記憶之中了。
在漫漫歲月長河之中,沒有什麼是一層不變的,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曾經錦州最為繁華的商業街區,現如今早已無人問津,不管是受到電子商務的衝擊還是被各種商業模式所吞噬,這條街區已經失去了往日的輝煌。現在的年輕人逛街去的都是中央大街,娛樂去的是酒吧。
年輕人對廣東街一知半解,老一輩的人對它又是感慨萬分,繁華街區走向沒落,人也在歲月之中慢慢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