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遇到一個許久沒有見面的學生,我關心的問他:「最近都忙些什麼呢?」他回答:「我正在複習考研,只是對選學校選導師有點沒有頭緒……」他接著又問「楊老師,你知道有那所學校的導師考試比較好通過嗎?我想找一個跟著他日子比較好混的導師。」
我無言以對。似乎,每一個行當上的人都在竭力尋找一些好做的、容易做的事。學生之間碰面會問:你那個班上的老師布置的作業輕鬆嗎?考試多嗎?生意人之間碰頭會問:你那個生意好做嗎?競爭激烈不激烈?錢好不好賺?一般打工者之間碰頭也會問:你那份工作要做的事多不多?福利好不好?工資高不高?
只是,這世界上,哪有那麼容易通過的考試?哪有那麼簡單料理的生意?哪有那麼輕鬆賺到的錢?可偏偏,大多數人都這樣希望。其根本,就是認知上發生了錯誤,這種好高騖遠、眼高手低、不切實際的認知促使許多人兜兜轉轉,竭盡畢生找來找去,結果什麼也沒有找到,最終換來的倒是一生的蹉跎!
一個出身醫生世家的朋友,他告誡自己即將要參加高考的兒子學醫一定要專挑皮膚科去學,千萬不要從事外科醫生的職業。為什麼?因為這年頭,美容整形正當火紅,好賺錢又沒有多大風險。可是外科醫生呢?辛苦不說,還隨時有被病人告上法庭惹官司的危險。我還聽說一對父母要自己的小孩大學畢業後去當小學老師,倒不是因為要收得天下英才而教,而是如今這小學老師可以從學生家長的囊中大收補習費,而且退休後的生活優裕且輕鬆……
這,其實都是些令人傷感的說法。如果,全社會的人都專門挑揀那些輕鬆愜意好做的事情來做,那麼,最後那些辛苦的行業誰來做?社會又會因此而變成如何的急功近利?撇開社會的公益不論,就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做事趨吉避兇理所當然,但問題是,一味地找尋好做的事,最後真的能得到最好的結果嗎?
好走的路,熙來攘往,人聲鼎沸,大家都擠在一起,也早有人捷足先登。就算你優先逮得機會遇到,沒一會兒,也必定會人滿為患。一旦大家都搶著去做,再怎麼好做的,最後,也都變成難做的事了。
然而,假如是你「白手起家」,就有點不一樣了。因為,要鋪好路,首先得靠你自己的腦力、勞力、耐力,而一旦鋪好,別人就算聞香趕來想要跟進學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意學上所說的「進入障礙」就是這個道理,也即是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可見,舍「好做」,取「做好」,才是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的成功要素。把事情做好,就算難做也好做。沒把事情做好,就算好做也難做。
對於三十三年來一直奮戰在教育戰線上的我來說,多年以來我都是向一個目標一步一步把當下所做的事情做好,一步一步持續不斷地在努力之中往前走。這是因為我天資愚笨,知識、技能和技術乏弱,但不想落後、不甘落後、也不能落後,由於我是老師,培育學生是我義不容辭的職責。要培育學生,就需要掌握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一步一個腳印的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課堂教學中,本人認真貫徹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基本思想,做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行為的反思實踐者、課程的開發者,做平等中的首席。本人認真備好每堂課,在授課前自己總是要反反覆覆的關注、探究和辨析教材與教法。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創設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的課堂學習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努力克服「大班額」進行體育與健康教育實踐的困難,積極探索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使教學逐步走向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課改一度走入誤區,很多教師盲目追求自主活動與鍛鍊的課堂教學形式的時候,本人認識到體育與健康教學追求的是真實、樸實、紮實、每一個參與者都根據自己的實際得到提升的教學境界。本人提倡「簡簡單單教體育與健康課,本本分分為每一個學生身心做服務,扎紮實實求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常態的體育與健康教學,注重對教材教法的理解,落實體育與健康的基本訓練,注重體育與健康教學策略的研究與指導,積極探索學練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通過紮實有效的體育與健康的基本練習的訓練,提高體育與健康的健身素養,從而喜愛體育與健康的各種活動,學會運用體育與健康健身強體,最後學會做體魄強健的人。
在課改實踐中,本人緊密結合實際,緊緊抓住課程改革和發展的主流,根據教育教學實踐的需要,開展了大量的學術研究工作。本人承擔了學校校本課程《走進健康》的研究以及撰寫任務,本教材分六個章節,一、什麼是健康;二、運動與健康;三、飲食營養與健康;四、心理與健康;五、第三狀態與健康,六、生活起居與健康。共二十二萬多字。本研究已經成功結題,並獲得第五屆甘肅省基礎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
我系統學習了《教育學》、《心理學》、《成功學》、《青少年德育教育學》和體育教育專業的理論知識及教育方法,同時還學習了最新的《現代社會行為心理學》、《現代教育論》等教育教學專著,有比較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體育教育專業知識。對教學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刻苦鑽研教材教法,全面了解學生個性特點,因人施教,多年來所任課的班級合格率、達標率一直保持在金昌市同學科前茅;在教學中,我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精神,從理論知識到實踐知識,從學習方法到學習態度,從校園生活到進入社會等各方面體會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使廣大學生認識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意義,消除和改變部分學生的厭學思想,用正確的世界觀來引導他們積極向上,奮發進取,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使他們懂得要做事必先學會做人,學會團結合作,引導廣大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和追求;認真進行教育教學研究,主持創編了五套具有學校特色的廣播體操在全校推廣。
三十一年來,我工作認真踏實,教學嚴謹,以身作則,曾獲金川集團公司「優秀教師」「雙獻先進個人」「百名模範班組長」等榮譽稱號,是學校表彰的「優秀共產黨員」,所帶班級的體育達標率達到了99%,所帶的田徑代表隊多次獲金昌市、金川公司運動會團體總分第一名,所帶的體育高考隊有一百多名學生被北京體育師範大學、西安體院、長春師院、廣州大學、西北師範大學等大專院校錄取。我對教育教學以及學校的一切工作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樂學善思,勇於創新,不斷總結體育教育教學以及學科管理工作經驗,為探索體育教育教學以及學科管理工作的途徑,推進學校素質教育做出了較大的努力,也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本人長期從事高中體育教學工作,深受學生、家長和同行的好評。
我十分重視自身能力素質的提高,教育教學科研能力較強,先後有數百篇論文、教育論述、心理教育和輔導文章在《中國學校衛生》《中國學校體育》《中國體育報》《求學》《廣州日報》《教育革新》等國家、省、市級刊物上發表或獲獎,參加了七個省級基礎教育課題的研究,其中校本教材《走進健康》獲第五屆甘肅省基礎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省級,《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課題,獲第六屆甘肅省基礎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挑戰自我走向成功》課題,獲第七屆甘肅省基礎教育優秀成果三等獎;《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獲「首屆全國基礎教育科研成果網絡博覽會」優秀成果三等獎;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課題《構建「三目標四環節六原則」模式的高效課堂實踐研究》通過省級鑑定;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高三文科生學習焦慮成因及解決途徑研究》通過省級鑑定;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重點高中學生學習焦慮現狀調查與幹預研究》正上報鑑定之中。
我自己非常喜歡心理學,長期以來,我把心理疏導當做了自己的興趣愛好,節假日以及日常工作之餘我都是在熱心的為來自全國各地的求助者義務做疏導,所涉及的疏導領域分別有中高考指導、心理問題疏導、人際交往指導、婚戀指導、大學生就業以及工作指導、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指導等等。我非常珍視和珍惜每個來找本人諮詢的朋友,只要是找我的朋友,我都是有教無類,細心細緻的為其做疏導,使其心結打開,快樂地投入到現實生活之中為止。我為人隨和、開朗,助人為樂是家常便飯,更重要的,由於我還是國家三級健康管理師,誰家夫妻吵架,婆媳不和求助於我,我就會積極伸出援手,曾經有一位朋友跟她婆婆關係不和,婆媳吵架打架是家常便飯,這位媳婦求助於本人,我給了她合理的建設性的建議——我們每個人的本性是自私以及趨樂避苦的,我們每個人也都是為自己的幸福、愉悅、輕鬆、自由和快樂活人,所以別人(包括父母、公婆、兄弟姊妹、妯娌叔姑、朋友在內)怎麼看、怎麼想、怎麼說和怎麼做我們是管不了的,甚至我們根本沒有必要去管。我們所能管得了的就是我們自己怎麼想、怎麼看、怎麼說、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具有生活的幸福、愉悅、輕鬆、自由和快樂的生活環境與情緒氛圍,那麼我們就怎麼想、怎麼看、怎麼說和怎麼做。由此和諧了婆媳關係。我所做的這一切,從來都是不計報酬,不計得失,並且無怨無悔。我的座右銘是「喜歡的就是快樂的,喜歡忙碌的就是幸福的」。
我曾經疏導過一個走不進學校的高中生,我與這個學生的通信字數達到了三十八萬之多,最終在我的疏導與激勵激發之下,這個學生走進了校門,這個學生高考結束後給我回信說:楊老師,我高考結束了,成績出來了,志願也填了,我考得還可以,很感謝您對我的鼓勵和指導。感謝您在我最迷茫的時候給我點亮了一盞明燈,以後的路,我會好好走,繼續努力!曾經有一個學生從高三開始諮詢我,如願考上了大學,進入大學之後又諮詢人際關係、文化課程的學習、就業應聘等等,走上工作崗位之後,還在諮詢著我,跟我保持了十多年的諮詢師生關係。他對我說:謝謝您!是您讓我得到了新生,在這裡我要對您說一聲「謝謝」。類似的例子非常多,比如有一個我疏導過的朋友給我寫感謝信說:楊老師,8年前您開導了我。我現在也算是如願以償,專業對口做著自己想做的事,也和自己心愛的人結婚了。我相信好人有好報。謝謝您!祝您健康快樂。31年,持之以恆在教育戰線上耕耘,29年義務心理輔導,使近兩萬名學習、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受困的人們解脫出來,重新恢復幸福愉悅輕鬆自由開心和快樂的人之路;我的輔導朋友來自全國各地,有深受學習和成長困擾的學生,有因為自己孩子出現教育問題的家長,也有深受神經質症、家庭婚姻、人際關係等等心理或健康受困的朋友,在我的精心輔導下,眾多的學生、家長以及求助者恢復了笑臉。為了彰顯本人義務心理疏導的事跡,清華大學出版社編輯出版了我的兩本專著——《高效能父母的心理課》《孩子,我一直都在你身邊》。
「感人心者莫乎情」, 做一個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大愛無聲,教育無形。我不希望用生命的代價來映襯師愛的偉大,我只渴望在平平淡淡中去踐行師愛的平凡。在生活中,在你我周圍,在許多平凡崗位上的老師,為了心中的夢想,在艱苦的環境中,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年華,他們都是我學習和效仿的榜樣!不需要太多的言語表白,只需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對教育事業的一片赤膽忠心,堅持從做好備課、上課到批改作業;從愛差生到平等待人;從學習到生活,從校內到校外,我所做的都是一些簡單而又平凡的小事,體現了教育「潤物細無聲」的偉大力量,也體現了我對教育執著。
這一切的成功,與我心中有一個目標——讓每一個學生成為真實、善良、健康、快樂的人,一步一個腳印地對學生「循心而育順勢而導」是分不開的。春去秋來,花開花落,三十一年流逝的歲月,帶走了我的青澀,帶走了我的稚嫩,帶走了我的迷茫;三十一載風雨兼程,歲月洗盡了鉛華,時光沉澱成回憶,我從懵懂、惆悵、憂鬱逐漸走向成熟、快樂、淡定。三十一度春秋望穿了往事,三十一年來一塊操場,兩塊田地,三尺講臺書寫著自己的別樣人生,在人生的天平上我失去了許多,也收穫了許多……(作者:楊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