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年輕人不想長大:沒有積累夠無理由裝睡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人民日報評年輕人不想長大:沒有積累夠無理由裝睡
2016-06-13 08:02:00來源:人民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陳鑫

2016年06月13日 08:02 來源:人民日報

參與互動 

  原標題:成長是與自我的搏鬥(人民論壇)

  用軟體合成「我的小學生證件照」,在朋友圈曬出「自製高考準考證」,穿校服戴紅領巾過「六一」……不要認為這都僅僅是「懷舊」。社會調查顯示,「不想長大」如今已成為一些年輕人真實的心態。「不願工作」「打扮裝嫩」「不願結婚」「不願生子」,被選為不想長大的四大表現。這樣的現象,提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成長到底意味著什麼?

  成長有兩個維度,一個橫向的時間軸,一個縱向的心理軸。時間流逝、年齡增加,這是最自然不過的長大,卻並不必然會帶來心理的成熟。有人以3個標準定義成熟:經濟上獨立、自己做決定、對行為負責。這意味著,成熟需要克服精神的惰性,參與更大的競爭,也承擔更多的責任。或許正因此,在上述調查中,才有超過七成的受訪者把不想長大的原因,歸結為「社會競爭太激烈」。

  有心理學家提出,現代社會中,人在20歲出頭時會經歷一個「成人初顯期」。這一階段的年輕人,生活充滿可能性也充滿不確定性,他們在關注自我時注視世界,在否定自我中追逐未來,總是感覺找不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生活甚至是感情,因而進入一種「青春已過,成熟未滿」的過渡狀態。說到底,這樣的不想長大,只是還沒有發現自己。

  不過,「成人初顯期」終究還是要走出去的。背過身去延宕成長,將「懷舊」「裝嫩」轉化為心理按摩,只會徒增焦慮,更可能錯失成長的機遇。有人說,逃避與其說是一種防衛,不如說是一種潰敗,它不僅是一種心理狀態,有時也是一種心理障礙。越過這個障礙,方能成為一個心靈層次豐富、心智成熟飽滿的人。如果走不出心理「舒適區」,就會失去向上伸展的動力,陷入個人發展的沼澤。

  不想長大,對個人而言是一種自由選擇,但做出這種選擇的人多了,則可能讓社會失去活力。陳獨秀曾在《敬告青年》中批評,「退隱為弱者不適競爭之現象」,因此斷言,「排萬難而前行,乃人生之天職」。陰影和光明都是人生的財富,挫折和困苦同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命成長,不僅要學會轉身和撤退,更應當學會直接面對和攻堅向前。唯如此,才能在個人的奮鬥中,推動時代和社會的前行。

  「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成長就是與自我的搏鬥。毛澤東17歲離家時,改寫了一首詩給父親,「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一心向學和志在四方的決心,盡在其中。青年馬克思在臨近畢業、考慮自己前途時,寫下著名的《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他一生忠實於少年時代的誓言,「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即使在沒有錢買麵包的時候,也從未放棄。的確,沒有經歷過,哪有資格抱怨;沒有積累夠,更無理由裝睡。

  「生命的路是進步的,總是沿著無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麼都阻止他不得」。逃避成長固然可能得到一時的安穩與平靜,卻也意味著失去了更多生命的精彩。以「向前走」的堅定對抗「向下滑」的逃避,以「不惜於」的勇毅克服「不敢於」的懦弱,就算再平凡的路,也能走出非凡的光彩。

  《 人民日報 》( 2016年06月13日 04 版)

相關焦點

  • 不想長大?日本年輕人不想18歲辦成人式,而是…
    北海道厚真町舉辦的成人式(每日新聞)海外網1月14日電 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近期一項調查顯示,雖然日本將成人的年齡從20歲下調到18歲了,但有7成的日本年輕人表示,還是希望自己67%的人認為有很多年輕人在經濟上還不能自立;64%的人認為他們還沒有成年人的意識;50%認為他們在精神上還不成熟。2018年12月,日本財團(東京都港區)針對800名17歲-19歲的青年男女做了一項調查。被問到希望幾歲舉行成人式時,回答「20歲」的有74%,回答「18歲」的只有23.9%。調查表明,年輕人還是支持維持現狀,20歲再舉辦成人式。
  • 魏大勳唱這個年紀不想長大的年輕人 唱的是你嗎?
    魏大勳唱這個年紀不想長大的年輕人 唱的是你嗎?時間:2020-01-18 00: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魏大勳唱這個年紀不想長大的年輕人 唱的是你嗎? 《這個年紀》,不想長大的年輕人,唱的是你嗎?】
  • 人民日報評新版《亮劍》:偶像劇套路用錯了地方
    人民日報評《雷霆戰將》人民網-人民日報11月15日報導   以「亮劍3」為噱頭的抗日劇《雷霆戰將》,近期正在一些平臺熱播。表面看來與過去的抗日神劇相比,《雷霆戰將》並沒有手撕鬼子、單手掏心、手榴彈炸飛機等雷人情節。但是這部劇的離奇之處仍然讓人咂舌,過於臉譜化的設計,過於浮誇的表演,明顯缺乏事實依據的情節設定,讓網友們評價為:「這部劇完全沒有脫離抗日神劇的套路——只不過披上了一層『青春熱血偶像劇』的外衣。」14年抗日戰爭艱苦卓絕,面對窮兇極惡的日寇,中國人民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
  • 人民日報評開車進故宮:規則面前沒有「撒歡兒」的特權
    文 |  人民日報評論孔方斌編者按:網友開車進故宮事件持續引發社會關注,人民日報評論部發表評論文章表示,面對網上各種猜測,故宮還需一查到底,給公眾一個交代,否則規則失守,只會衍生破窗效應,最終形成難以挽回的信任危機與形象危機。
  • 為什麼越來越多大學生「不想長大」?
    而他的父母,昔日的50後大學生,面對兒子的遠離與決裂,卻不知道為什麼……「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我寧願永遠都笨又傻」《不想長大》裡的這兩句歌詞正成為時下很多大學生的真實寫照。與王猛控訴長期被父母「控制」相比,是很多大學生不想長大。
  •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都不想結婚
    從這些數據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不想結婚,這是為什麼呢?網友D說:「最害怕女孩捨不得原生家庭,害怕找到女孩到談婚論嫁的時候才知道離不開父母,結婚還要帶著父母要住一起,有的還和父母同睡一張床,這樣沒有斷奶式的女孩,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沒有信心結婚。」
  • 中青報:是什麼讓90後「不想長大」
    原標題:是什麼讓90後「不想長大」   最近,韓國SBS電視臺的一檔綜藝節目《我家的熊孩子》在各大社交平臺很有存在感。雖然節目標題說的是「熊孩子」的生活,但參加節目的藝人平均年齡段都在30歲左右。現代年輕人晚熟的話題,因此再次引發關注。
  • 王俊凱:說實話,其實我不想長大
    王俊凱曾經參加過湖南衛視的《中餐廳》,在節目上,王俊凱也是首次袒露了自己的心聲,王俊凱稱我也不想成熟,不想長大。王俊凱的這一番話可謂是語驚四座,原來堅強成熟的小凱,背後也有他的心酸和無奈啊。是呀,誰想長大,誰想變成熟?
  • 列治文的這家奶茶喝了以後就「不想長大」,「不想上班了」
    《舌尖上的溫哥華》美食專欄作者Shirley  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  長大後世界就沒童話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  我寧願永遠又笨又傻  小時候循環播放SHE的這首《不想長大》,每次聽到「你好顯小」的評價會真實的開心,大概是內心住著的小孩永遠不想長大。
  • 母親,我不想長大!
    農忙時節,早上媽媽總是起的那麼早,出門的時候總是不忘喊我一聲:「少睡一會兒,起來寫字,先燒水,我等會忙完回來做飯」,等長大一點才知道媽媽的良苦用心,是不想讓我受一點累,給我一個好的成長學習的環境,可是我呢……,到現在來,我的確是辜負了她,辜負了大人對孩子的期望,是時候回報母親了。曾經讓我撿石子堆裡的小麥粒,我不想撿,我說我要去下河遊泳,她就想了辦法,最後給我以資鼓勵,我才妥協。
  • 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不愛就是不愛,無論付出多少,終究感動不了那個不愛你的人。女生一定要對自己好點,不要為了一個剛在一起的人就去無理由的付出一切。我們都知道太容易得到東西,對方永遠不會懂得珍惜。所以對自己好一點,就算最後他離開了,你也能很堅強的走下去。
  • 人民日報評周子瑜:一個中國原則不容挑戰
    周子瑜道歉後,人民日報發文評論道:「涉臺獨周姓藝人道歉了。面對韓國公司的「打馬虎眼」,粉絲喊出先國家後偶像,而即便現在雙雙致歉,公眾形象一時恐難挽回。其實粉絲並非願意讓娛樂政治化,也絕不希望政治娛樂化。因為你公關或不公關,一個中國原則都在那裡,不增不減,不容挑戰。每一顆愛國心,都值得被小心安放。」
  • 裝出了大世界裡的小人物 《人民日報》點讚《裝臺》 「歪滴很」!
    這是人生的「裝臺」也是「裝臺」的人生!昨晚電視劇《裝臺》已迎來大結局網友們直呼「沒看夠,準備二刷」、「趕緊安排第二部!」在電視劇《裝臺》中不僅地道陝味兒美食受到網友熱評接地氣的劇情、真情實感的演繹也頻頻獲得業界好評今日,《人民日報》《文匯報》接連刊登「大篇幅」評論文章
  • 人民日報:100句美文、139則名言、150個哲理成語,適合假期積累
    人民日報:100句美文、139則名言、150個哲理成語,適合假期積累大家都知道,想要學好語文一定離不開積累各種各樣的知識,雖然,習慣積累的孩子語文成績不一定好,但是,不會積累的孩子語文成績一定很差,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積累。
  • 許晴不想長大,伊能靜不接受長大:那普通的你是如何認輸的?
    SHE有首著名的歌叫:「我不想,我不想,我不想長大。」多少人就是這樣一邊唱著「我不想長大」,然後一邊被迫長大。成長也是一個需要被接受的過程,從害怕成長,到主動成長,再到享受成長,為了經歷這三層蛻變,我們的思想改變了太多。
  • 奧美神文案,看完不想長大
    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篇暖文:真的很暖,奧美神文案,看完不想長大!只有這裡面的文案,讓我們去瘋,去放縱有些任性 ,大人才懂1放空比沒空境界高多了值得好好練習2我的一小【不】成熟的一大步3睡不著,就繼續玩強摘的果子不會甜強作的夢也是4再追一集直到收集到能做出美夢的情節才去睡5攝取不同種類的菜很重要今天法國菜,明天泰國菜後天義大利菜6
  • 為啥老一輩喜歡給寶寶「睡扁頭」?到底對嗎?長大才知道毀顏值
    這種說法到底是從哪流傳出來的已經無從考究,但是這種說法顯然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那些扁頭的孩子等到長大之後會發現,扁頭和圓頭那顏值差距可真不是一點點,所以現在有很多年輕的寶爸寶媽不再熱衷於讓孩子睡扁頭,反而希望孩子的頭型能夠更加圓潤一些
  • 當你不想長大的時候,你就已經長大了!
    我不想長大,因為我長大了,而且,在長大的過程中,經歷了太多的不如意,心中積攢了不少苦,還有不少累,以及不少淚。長大的滋味,不好受,我希望自己永遠都不要長大,可是,我已經長大了,也許真的是那樣,當你不想長大的時候,你就已經長大了!
  • 人民日報評春晚語言類節目:不能板起臉講道理
    人民日報評春晚語言類節目:不能板起臉講道理 近日,《人民日報》在點評春晚語言類節目時稱:相聲小品可以是諷刺性的藝術,提倡恢復喜劇針砭時弊的本來面目,不能板起臉講道理。《人民日報》撰文對蛇年春晚的語言類節目進行了點評。
  • 人民日報國潮又出聯名爆款,這次瞄準科技潮牌realme
    人民日報,作為陪伴了一代代中國人精神歷程的經典符號,不斷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而 realme 作為近年備受年輕人喜愛的科技潮牌,憑藉「敢越級」的基因,深入潮流文化圈,不斷打造兼具潮玩設計和潮玩科技的智能潮玩單品,並在短時間內取得了亮眼的市場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