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盯上了!沙特一個月內四次遇襲,中東局勢迅速升溫,油價會漲嗎

2020-12-21 金十數據

周一原油跌超1%後驚險收漲,創九個月新高。

一艘油輪在沙烏地阿拉伯吉達港(Jeddah)卸貨時受到來自外部的襲擊。這一消息牽動了原油市場投資者的神經。

據外媒報導,總部設在新加坡的Hafnia航運公司昨日發聲明說,這艘懸掛新加坡國旗的油輪「BW Rhine」當地時間周一凌晨零時40分左右在吉達水域外遭襲,造成油輪爆炸起火。幸運的是,船上22名船員都安然脫險。

沙特官媒報導稱,這是一起「恐怖襲擊」。沙通社引述能源部發言人的話說:

「一艘停泊在吉達燃料站的油輪,周一凌晨被一艘裝有炸藥的船隻襲擊。」

吉達是沙特重要的紅海港口,也是沙特阿美的石油貿易集散地,距離葉門邊境大約370英裡。發生爆炸的油輪當時正在為沙特阿美運送汽油,最大運載量為8萬噸汽油,於12月6日裝載了6萬噸汽油,事發時油輪上還剩有超過5萬噸汽油。

不過,該發言人並沒有透露襲擊的幕後黑手。目前還沒有任何組織宣稱對這起襲擊事件負責。按照美聯社的說法,這是沙特近一個月發生的第四起針對油氣設施的襲擊事件。

上個月,一艘懸掛馬爾他旗幟、由希臘營運的油輪,在沙特南部面對紅海的舒格克(Shuqaiq)港口附近海域發生爆炸,疑被水雷擊中。沙特為首的聯軍當時指責葉門胡塞武裝發動襲擊。

伊朗也必然會被懷疑成這次事件的背後黑手,尤其因為伊朗革命衛隊(IRGC)最近揚言稱,如果伊朗遇到威脅,將採取報復手段。而且,過去每當沙特受到胡塞武裝的襲擊,伊朗都會被認為是背後的發號施令者。

胡塞武裝以前也曾用水雷威脅沙特水域的船隻。2019年9月,胡塞武裝宣稱襲擊了沙特的油氣設施,導致沙特產量腰斬,原油價格短暫飛升。當時聯合國的結論是:胡塞武裝所使用的飛彈可能來自伊朗。

德裡亞德環球公司(Dryad Global)說,如果周一的油輪爆炸為胡塞武裝所為,則表明該組織在「行動能力和意圖上發生了轉向」。胡塞武裝以前多藉助飛彈和無人機對沙特境內目標發動襲擊。該公司的合伙人Munro Anderson稱:

「這次襲擊可能是想給國際船運行業造成恐慌,從而影響沙特的商業利益。」

自2014年以來,胡塞武裝一直在與聯合國支持的葉門政府作戰。從2015年開始,沙特領導的聯軍開始介入支持葉門政府。作為沙特盟友的美國加強對伊朗的制裁,也令緊張局勢加劇,伊朗在葉門內戰中支持胡塞武裝。

儘管周一爆炸造成的損失很小,但事件再次令人擔心該地區的穩定,並推動布倫特原油價格突破50美元/桶。沙特通訊社表示,這些行為威脅全球能源供應安全和穩定。

紅海是貨運和全球能源供應的重要航運通道,因此,該地區的任何襲擊活動不僅會對沙特,而且會對世界其他地區都構成原油供應威脅。英國皇家海軍的聯絡機構海上貿易行動處(United Kingdom Marine trade Operations)建議紅海的船隻要「格外小心」。

但數據情報公司Kpler在接受海灣地區知名戰略研究交流機構Gulf Intelligence的採訪時則說:

「這是一起孤立事件,我們不需要為此做出太多改觀或改變我們的行動。我們將會繼續看到這類事件,但它們的影響有限。」

相關焦點

  • 沙特油田遇襲國際油價跳漲 黑天鵝事件影響幾何?
    原標題:沙特油田遇襲 國際油價跳漲19% 黑天鵝事件影響幾何WTI和布倫特的開盤漲幅均創1991年以來最大單日日內漲幅;上海原油期貨開盤漲停,收漲6%;短期內可能推動國內油價上行,對長期原油價格影響不大;黃金、油服及油氣資源的投資機會被看好。
  • 剖析:當前原油市場為何對中東局勢愈發「不感冒」?
    對於一個十年前還是世界上最大原油進口國的國家來說,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也徹底改變了市場應對危機的方式。引發這一轉變的頁巖油熱潮是由眾多獨立鑽井公司引領的,這些公司較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或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 Plc)等巨頭,更難以承受油價波動帶來的財務影響。
  • 沙特石油設施遇襲一周 全球市場展開「黑天鵝」猜想
    在過去40多年裡,國際油價至少經歷了近20次偶發事件,從這些偶發事件上能夠看出,產量的波動並不一定與價格的波動幅度一致,整體來看,後者的波幅遠大於前者,也因此,2019年9月的這次黑天鵝事件影響究竟幾何,尚待時間的檢驗。  石油會衝到100美元/桶嗎?  此次遭遇襲擊之一的阿布蓋格(Abqaiq)原油穩定廠是沙特能源工業系統的核心。
  • 避險升溫,美油布油急漲逾3%
    周五(1月3日)亞洲時段,國際油價大幅上漲,美國發起空襲後中東緊張局勢加劇。此前據報火箭襲擊導致伊朗支持的伊拉克境內民兵組織成員喪生,中東緊張局勢隨之加劇。目前防禦性部署是否會持續一整天,可能取決於伊朗採取的任何回應。如果形勢可控,待華爾街周五恢復交易時,風險情緒可能會被拋在一邊。
  • 美伊衝突重創全球最大市值公司,三桶油飆漲800億,油價...
    中國基金報記者 凌雲中東局勢緊張,油價大漲,全球最大石油巨頭卻股價大跌!北京時間1月6日,受中東緊張局勢影響,沙特國有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的股價周一早盤一度觸及34.05裡亞爾,創下自2019年12月11日開始交易以來新低。
  • 國際油評(11.24):疫情與疫苗拉鋸中,傳沙特煉油廠供給風險,油價...
    感恩節迎來出行旺季,以及沙特煉油廠遇襲帶來供給風險,油價從中受刺激而延續上周漲勢,布油更是上破46美元關口。美國WTI原油1月期貨收漲64美分,漲幅1.51%,報43.06美元/桶,其盤中一度觸及43.36美元/桶的高點;布倫特原油1月期貨收漲1.10美元,漲幅2.44%,報46.06美元/桶。
  • 國內油價或迎年內首次「三連漲」 普柴回「5」元時代
    國內油價或迎年內首次「三連漲」 普柴回「5」元時代 原標題:   在「黑天鵝」頻現國際油價推升下,國內油價年內首次「三連漲」幾成定局。
  • 沙特自願額外減產100萬桶/日,「潘多拉魔盒」由此打開?
    根據歐佩克官方聲明文件,歐佩克+同意在2月和3月分別增產7.5萬桶/日,原因是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將分別提高產量6.5萬桶/日和1萬桶/日。歐佩克+2月石油減產規模為712.5萬桶/日,3月為705萬桶/日。歐佩克+4月份的石油產量水平將在下次會議上決定。
  • 安倍身穿沙特民族服裝會見沙特王儲:兩國將為緩和中東緊張局勢加強...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崔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此次的中東之行可謂行程緊密,在12日會見完沙特外長後,當地時間12日晚至13日凌晨,安倍又分別與沙特國王薩爾曼及王儲穆罕默德舉行會談,兩國就為緩和中東緊張局勢加強合作一事達成共識。
  • 中東局勢升級亞太普跌!A股三大股指全線低開,日經225指數大跌1.4%
    中東緊張局勢再度升級,海灣股市哀鴻一片:科威特股指下挫逾4%,沙特股指下跌2.4%,杜拜股市.DFMGI下跌3.1%。華林證券大幅低開9%,證監會決定對公司採取限制新增各項業務規模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恆指低開0.44%,貴金屬、油氣股逆市續漲,招金礦業漲逾5%。此前,日經225指數開盤跌1.4%報23319.76點。日本東證指數跌1.26%,報1699.6點。韓國首爾綜指開盤下跌0.99%。
  • 今日油價上漲最新消息:中東又出事了!剛剛布倫特原油漲破1% !
    周五(1月3日)亞市早盤,美、布兩油持續上漲,WTI原油漲0.88%,現報61.7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漲1%,報66.91美元/桶;WTI原油漲幅擴大至1%,現報61.81美元/桶。此前消息稱伊斯蘭革命衛隊蘇雷曼尼少將在巴格達國際機場空襲中喪生。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陷入了鏖戰。戰爭中,美國對以色列公然偏袒和援助,這導致了美國與阿拉伯國家關係的急速惡化,連美國的「代言人」沙特也倒戈相向。▲埃及軍隊在戰爭中俘虜的以色列坦克(美制M48)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產油國對美國實施了石油禁運,1973年10月17日,在歐佩克石油部長會議上,中東各產油國決定使用「石油武器」與美國對抗,宣布每個月石油產量減產5%以上。石油禁運導致石油供應量減少,石油價格也隨之上漲。
  • 今日油價:原油漲嗨了!9個月油價新高,國內油價調整將迎三連漲
    由於上周五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並且創出了下半年油價新高,最新預計油價調整幅度迎來了「2連漲」,由上一個工作日的油價上調95元/噸擴大到了120元/噸,折合加油站零售油價是92號汽油價格、95號汽油價格和98號汽油價格將分別上調0.09元/升、0.10元/升和0.11元/升。
  • 外匯風險|疫情油價衝擊中東匯率制度穩定 多重對衝措施緩釋匯率風險
    一方面,2002-2008年美元進入貶值周期,以及2008-2010年美元指數低谷大幅震蕩時期,國際原油價格迅速升至100美元/桶以上,並在2008-2009年的大幅下跌後快速反彈,在此期間,高油價為中東國家帶來了豐厚的石油收入,並積累了大規模外匯資產。但在2014年美元指數走強後,國際油價也迅速下滑,並受美指影響波動性明顯加大,從而對中東石油出口的穩定性帶來壓力。
  • 普京:沙特買我們的防空系統吧,像伊朗和土耳其那樣
    【文/觀察者網 徐蕾】 在沙特油田14日遭無人機襲擊後,儘管葉門胡塞武裝很快宣布負責,但沙特和美國卻一致將矛頭指向伊朗。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被問及此事時,則向沙特推銷自家防空系統。 據「今日俄羅斯」(RT新聞)當地時間9月16日報導,當天,普京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伊朗總統魯哈尼舉行三方會談,討論敘利亞局勢。
  • 沙特自願額外減產,原油扶搖直上,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概率增加
    歐佩克及其減產同盟國就2月份和3月份產量限制達成一致,沙烏地阿拉伯表示額外減少原油日產量100萬桶,受此影響,國際油價大幅度上漲至10個多月來最高價位,WTI結算價自去年2月以來首次突破50美元關口,本輪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的概率也在不斷放大。
  • 沙特宣布自願減產100萬桶/日,國際油價飆漲
    2021年1月5日,歐佩克+就2月份石油產量達成協議。第13屆歐佩克+部長級會議在維也納宣告結束。沙烏地阿拉伯意外宣布將在2、3月份自願大幅減產單邊減產石油100萬桶/日,俄羅斯和哈薩克斯坦被允許在歐佩克+協議下在2月份增產,其他歐佩克+成員國則維持1月產量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