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涼鞋是很多潮媽的必備品,也有媽媽會給自己的寶寶穿,覺得時尚又方便。
▼
1、不利骨骼發育。人字拖不能給足部提供足夠的支撐,寶寶穿人字拖行走時,主要依靠兩個腳趾用力,穿著它很容易讓孩子變成內八。
2、容易讓寶寶的腳步受傷。人字拖的鞋底設計是完全平坦的,而且非常薄,可能會導致後腳跟和腳趾疼痛。而且孩子的腳趾頭容易碰到床腳之類的突出硬物而受傷。
很多女孩子喜歡像大人一樣穿一雙高跟小涼鞋,覺得自己美得不要不要的。然鵝,孩子並不適合穿這類高跟小涼鞋。
▼
童鞋新國標規定,兒童鞋有效跟高不得高於2.5釐米,因為過高的鞋跟會使兒童的骨骼、關節等承受額外的力量,不利於發育。
另外,孩子喜歡跑跳,穿高跟的童鞋,還容易扭傷腳。
說了那麼多不適合的,
那麼什麼才是適合的?
鞋墊不是越軟越好,太硬的鞋墊孩子穿了不舒服,太軟的鞋墊不利於支撐腳部。
那怎麼判斷鞋墊的軟硬呢?
選購的時候,在鞋(前掌位置)三分之一處折一下,可以彎折的代表合格。穿這種鞋,腳掌更易彎曲,行走更舒適。
鞋墊的材質也有講究。一般磨砂鞋墊和真皮鞋墊,在吸汗、防滑和舒適度上都非常好。另外,選購的時候,媽媽要把手放在鞋墊上感受一下,看看是否平整,會不會硌手。
童鞋的鞋底要耐磨耐滑,選購的時候,可以將鞋在稍微平滑的面上(例如瓷磚面)蹭一下,感受防滑程度。
看涼鞋的線頭、鞋底與鞋幫面的黏膠處是否緊緻,且無膠水溢出、無明顯裂縫。將鞋放在平面上,觀察鞋底是否平整,後跟是否直正,兩隻鞋的後跟高度是否一樣。
另外,最好聞聞鞋子的味道,本身有輕微材質味道的比較正常,如果有刺鼻及強烈的氣味,則不能買。
不要小看童鞋的搭扣!容易鬆掉的搭扣,突然從孩子腳上脫落,也是一個潛在的危險。
目前買到的兒童涼鞋大部分用魔術貼做搭扣,小部分使用扣子,一般來說扣子式的會比魔術貼牢固。但無論哪一種搭扣,買的時候,要特別測試牢固度,像接觸面積更大的魔術貼,往往粘黏性會更好。
涼鞋最忌諱買大一碼!好多孩子穿上鞋你一摸,前面還空著2釐米呢。穿偏大的鞋子,腳總要偏向一邊或腳趾用力勾住鞋子,不正常的走路姿勢就會造成寶寶足內翻、足外翻、X型腿、O型腿等問題。這恐怕不是勤換幾雙合適碼鞋子的錢,就能挽回的。
別以為涼鞋就沒必要買好的!寶寶喜歡蹦蹦跳跳,走走跑跑,穿鞋費是肯定的,尤其是涼鞋,遇到下雨天,可能趟幾次水就完蛋了。但也不能因為寶寶穿鞋愛壞,就不給寶寶穿好鞋。劣質鞋對寶寶的健康、走路姿勢、走路興趣都有傷害。
百家鞋萬萬穿不得!和穿百家衣的想法類似,有些人覺得新鞋味兒大、新鞋硬、新鞋磨腳,寶寶穿人家穿過的鞋才好。但每個寶寶的走路習慣不同,鞋子的受力也不同,鞋底的磨損程度就會有差異,穿久了,鞋子會隨著寶寶的腳變形。寶寶穿上二手鞋,不僅不舒服,還會受到前一位寶寶腳部發育和走路習慣的影響。比如上一個穿鞋的寶寶有內八字,鞋跟的一側磨損很嚴重,下一個寶寶穿上這雙鞋,也很可能變成內八字。
二手鞋
堅決不能給寶寶穿
不知你小時候有沒有這樣的經歷:「穿著露腳趾的涼鞋,跑著跑著,靠近腳趾的鞋底一撮,彎到了腳底板,腳趾頭被生生的戳到地上,特別疼。」
給寶寶挑涼鞋,尤其是3歲以內的小寶寶,一定要選前面包住全部腳趾頭的款式。小寶寶走路磕磕絆絆,很容易因為踢到臺階、門檻、甚至是路上的石塊而傷到寶寶稚嫩的小腳丫。露腳趾的涼鞋再涼快、再好看,都不能買!
再說說為什麼要後包腳跟。寶寶的腳後跟比較小,不像成人的腳後跟那樣比較豐滿、圓潤,有明顯的凹陷,可以穩穩的掛住涼鞋的邊,所以最好選後面能把腳後跟都包住的涼鞋,防止寶寶走路時鞋容易掉,而發生危險。
寶寶好動是天性,跑跑跳跳停不下來,夏天尤其專撿小水坑去踩,鞋底沾到水更容易打滑。所以,涼鞋底的防滑性,直接關係到寶寶的走路安全,必須選擇防滑鞋底。鞋底材質在鞋子的吊牌或鞋盒上有標註。
天然橡膠底
紋路深的鞋底
防滑性更好
▼
想把女兒打扮成小公主,把兒子打扮成小王子,是媽媽們的美麗心願,一雙漂亮、提氣的涼鞋會備受顏控媽媽們的青睞。但是,這裡要很遺憾的告訴你:
寶寶的鞋
款式越簡單越好
▼
帶小花兒的、帶小珠子的、帶立體小卡通的,通通不好。一是,容易在不注意的時候,被小寶寶扣掉、誤食;二是,這些小零碎更容易被刮在或卡在縫隙裡,是寶寶走路的安全隱患。
小鞋子也有大學問,Neine粉們可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Neine粉們也可以把這些注意事項收藏起來或者轉發給身邊的朋友們,一起幫寶寶的小腳丫涼爽安全地度過這個夏天~
Neine粉們,你們喜歡穿什麼鞋子呢?又喜歡給寶寶穿什麼鞋子呢?
Neine媽夏天就愛穿人字拖~趕緊來下面跟Neine媽留言交流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