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肖逸思 國際金融報
「造勢」了大半年,馬斯克所說的「特斯拉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一天」——特斯拉電池日終於要來了!
「這(特斯拉電池日)會非常瘋狂。」
近日,在臨近特斯拉電池日舉辦之日時,特斯拉CEO馬斯克通過社交媒體再次給即將在美國時間9月22日舉辦的特斯拉電池日「造勢」。
事實上,從今年1月起,馬斯克便開始不斷為特斯拉電池日「預熱」,稱這將是「特斯拉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一天」,隨後又多次暗示當日將展示很多前沿技術。這無疑引起了業內人士的無限遐想,有的甚至稱這將引起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技術性變革。
在不斷「造勢」和連續盈利的利好消息衝擊下,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也水漲船高,總市值最高暴漲6倍。馬斯克的身價也如同坐上火箭一般,成功躋身全球富豪榜第三,僅次於貝佐斯和比爾·蓋茨。
然而,聚焦在「鎂光燈」下的特斯拉,迎來的並非完全是掌聲。多位特斯拉車主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馬斯克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割韭菜」……
自研電芯體積暴增?
老虎證券投研團隊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此次最受矚目的應該是特斯拉的一款秘密電池項目,內部稱為「Roadrunner」。
日前,國外匿名網友洩露了一張圖片曝光了特斯拉全新的電芯,這張圖片最初發表在Electrek的一篇報導中。
據稱,此次洩露的電芯圖片正是特斯拉「Roadrunner」項目的一款電池。也是基於這款電芯諜照,相關外媒指出,今年特斯拉電池日可能會比預想的更瘋狂。
據Electrek報導,照片中的電池芯在直徑方面接近目前使用的2170電芯的兩倍。2170電芯是特斯拉所使用的動力電池中能量密度最高的,應用在Model 3和Model Y車型上。
根據照片中電芯表面印上的「054」數字字樣,有知情人士指出,這個數字或許代表了電池的直徑,如果確實如此,即表示「Roadrunner」新電芯採用的是54×98的封裝尺寸,它的體積將是2170電池的10倍。
更大體積的電池意味著特斯拉可以生產所需電芯數量更少的電池包,這也意味著電池在生產過程只需使用原先十分之一的原材料和製造工藝,這樣可以大規模降低電池生產成本。
這也與特斯拉此前提出的降低電池成本目標相一致。今年2月,特斯拉內部名為「Roadrunner」的秘密項目被曝光,該項目旨在大規模生產成本更低的電動汽車電池,目標是將電池成本降到100美元/kWh。
據悉,達到上述目標後,電動車的成本有望拉低到與傳統動力汽車相近的水平,這意味著即使在沒有政策補貼的情況下,電動車售價也能具備一定的競爭力。
不過,這種方案雖然降本增效效果明顯,但也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即增加了散熱難度,如果無法解決散熱問題,將帶來更為嚴重的安全問題,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所以特斯拉很可能採用了「無極耳」技術來解決散熱問題,目前該技術已經申請專利。
四大亮點備受期待
除此之外,業內還總結了此次特斯拉電池日四大可期待的亮點,分別是百萬英裡電池、無鈷電池、乾電極技術和矽納米線技術,這些技術都直指動力電池痛點,若能實現量產,那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循環壽命、成本、能量密度等方面將大有增進。
在去年4月,馬斯克就曾表示,特斯拉正在研發一款續航裡程達100萬英裡(約160萬公裡)的新電池,該電池將於2020年上市,此舉意在大幅提高電池壽命,降低電動車製造和擁有成本。
今年2月份,特斯拉透露上海超級工廠的電動汽車中使用「無鈷」電池。但浙商證券指出,完全無鈷化電池可能性較低,特斯拉在繼續推行其「低鈷化」路線的同時可能也會部分採用磷酸鐵鋰電池。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於清教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比較期待乾電池電極技術。」
於清教指出,現有的鋰電池材料體系,在降低成本,提升續航裡程及安全性等方面還面臨較大的挑戰,所以個人比較關注能否從生產工藝方面去改善這些性能。乾電池電極技術並不算是新技術,在一次電池領域應用已相對成熟,期待其在鋰電池領域應用的突破。
今年4月份,被特斯拉重金收購的Maxwell前高管透露,特斯拉或將在特斯拉電池日上主推Maxwell的乾電極技術,在降低電池成本的同時提高能量密度和續航裡程。
8月底,特斯拉發布電池日活動海報,矽納米線技術因此曝光。
有媒體指出,海報背景高度疑似矽納米線的結構圖。再加上與特斯拉合作的電池製造商Amprius近期已經將美國辦公室搬到了距離特斯拉Tera電池製造工廠非常近的地方,於是業內預測電池日的重點將從乾電池技術轉向矽納米線技術。
矽納米線技術其實也並非一項全新的技術,2018年5月22日,Amprius公司就完成鋰離子電池矽納米負極生產線製備並投入試生產。
天眼查顯示,Amprius是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其投資者包括兩家矽谷風險投資公司Trident Capital和Kleiner Perkins,一家中國私募股權公司SAIF Partners(賽富中國),以及國有資本控制的無錫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另外,A股公司南天信息參股的盈富泰克也投資了Amprius。據了解,Amprius總部位於美國矽谷,但其在江蘇無錫也有工廠,該工廠目前生產鋰離子聚合物電池。
在公布海報的同日,馬斯克還在推特上透露,特斯拉將在3到4年內量產能量密度400wh/kg的動力電池,相比現有體系提升50%。這一能量密度甚至足以驅動一架電動飛機。
能否短期量產成疑
隨著特斯拉一步步「造勢」,不少業內人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均表示「拭目以待」,甚至有業內人士直言期待特斯拉能帶來一次動力電池行業技術性的變革,以推動行業突破性的進展。
今年以來,特斯拉股價也屢創新高,從今年初的86美元(除權後)飆升至最高502.49美元(除權後),8個月時間內累計漲幅高達484.29%。截至美國時間9月18日收盤,特斯拉總市值高達41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萬億元),相當於2.2個豐田,14個福特,9個通用。
與行業內人士的普遍期待與投資市場的熱情相比,還有不少人依然保持著冷靜,不少特斯拉車主更是對電池日表現得非常冷淡。
多位特斯拉車主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其不相信特斯拉能真正推出其「造勢」的技術,先「造勢」後「割韭菜」已經是馬斯克慣用的「伎倆」,「都是賣期貨」。
一位車主更是舉例稱,馬斯克曾宣稱特斯拉2020年實現完全自動駕駛,但如今承諾期限已至,特斯拉Autopilot離完全自動駕駛還相差甚遠。
對於特斯拉提出的能讓動力電池各項性能大幅提升的技術,於清教也對其短期內實現量產持悲觀態度。
「安全性、能量密度、充放電倍率、循環壽命、自放電率、內阻等性能方面,在某一項或某幾項方面表現優異的材料或技術不少,但大多數都由於綜合性能不佳,沒能走出實驗室。」於清教向記者表示,即使是走出了實驗室,這些技術到實現量產並規模化應用,仍需要很長的時間,短期內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影響不大。
以乾電池技術為例,天風證券方面表示,乾電極技術原先使用於超級電容,應用至鋰電池領域後,其優勢在於能減少成本10%-20%,能量密度提升50%,電池壽命延長1倍。但其缺陷也較明顯,其實際生產有難度,商業化也有一定難度。
9月22日上午,馬斯克也在社交渠道上再次發布消息,有關明天將要揭幕的特斯拉電池日需要注意的是,發布的內容將會影響其長期生產,特別是對於Semi、Cybertruck和Roadster車型,但馬斯克也提到這也需要到2022年才能實現真正大批量生產。
「鯰魚效應」已現
在特斯拉即將宣布重大技術突破的檔口,業內也將目光放在了國內動力電池企業上。
「國內電池企業成本優勢比較明顯,短期影響應該不會很大,而且中國本身也是全球最大的鋰電池需求國。」老虎證券投研團隊向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於清教表示,特斯拉在動力電池行業中的步步「緊逼」,也會造成「鯰魚效應」。
「對於國內電池企業而言,創新技術研發,推出新科技,樹立國際化品牌形象的緊迫感肯定會加大。」於清教向記者指出,目前國內自主品牌已經開始更加重視電池新技術的研發與推出,在特斯拉等外資品牌的刺激下,這一趨勢會愈發明顯。
今年6月10日,與特斯拉有合作關係的寧德時代正式宣布推出新型長壽命電池。據悉,該款電池採用自修復長壽命技術,可實現16年超長壽命或200萬公裡行駛裡程,成本較現有電池增加不到10%。
考慮到寧德時代與特斯拉的合作關係,有外媒報導稱,新電池將會率先供應特斯拉上海工廠。但事實上,寧德時代並未透露是否已經有客戶達成合作,也沒有明確表示這一新電池將供給特斯拉。
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表示,「如果有人下單,我們就開始生產。」這意味著新電池已經面向市場開放,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可以看到寧德時代的新電池還並未真正實現量產面世。
也有外媒認為,寧德時代會是這次特斯拉百萬英裡電池的合作夥伴,但目前並無確切消息。
在寧德時代之前,今年3月底,在業內引起熱烈反響的比亞迪「刀片電池」也正式對外亮相。比亞迪「刀片電池」本質上仍是磷酸鐵鋰電池,和寧德時代的CTP一樣採用了無模組方案,但在結構和工藝上有了較大改進,由於單體電芯較長且呈現扁平化,故命名為「刀片」。
比亞迪集團副總裁、弗迪電池董事長何龍表示,利用磷酸鐵鋰先天具有非常好的熱穩定性,再加上通過改善結構設計提升其50%的空間利用率,「刀片電池」將有望解決電動汽車高續航和高安全兩相矛盾的痛點。
第一款搭載「刀片電池」的車型是比亞迪漢,已於今年7月中旬上市。《國際金融報》記者從比亞迪內部人士處獲悉,「刀片電池」面向市場開放,也正在商談更多合作公司。
但在能量密度方面,磷酸鐵鋰電池依舊相對偏低。「刀片電池」的系統能量密度為140Wh/kg,比亞迪方面透露,未來一兩年,刀片電池的系統能量密度還將進一步提升至160-170Wh/kg。寧德時代目前的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達161.29Wh/kg。
記者 肖逸思
原標題:《深度 | 特斯拉電池日將至!憋了半年多的「大招」能否撐起暴漲6倍的市值?》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