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加速了宇宙的膨脹?

2020-12-26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宇宙膨脹的速度比科學家預測的快得多,這是宇宙學中最難以解釋的異常現象之一,也被稱為「哈勃衝突」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7日消息,物理學家提出,宇宙中存在著額外的成分,這或許可以解釋宇宙的膨脹速度為什麼比預期的要快。

宇宙膨脹的速度比科學家預測的快得多,這是宇宙學中最難以解釋的異常現象之一。根據對宇宙大爆炸後不久後釋放的輻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進行測量,物理學家預測了宇宙的膨脹速率,即所謂的哈勃常數。這些輻射揭示了早期宇宙的精確成分。宇宙學家將這些成分代入宇宙演化模型中,並將模型向前運行,以觀察今天的宇宙空間應該以多快的速度膨脹。

然而,模型預測的結果並不準確:在對脈動變星和爆發的超新星等天體進行觀察時,宇宙學家看到的是一個加快膨脹的宇宙,其哈勃常數也更大。

哈佛大學的粒子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麗莎·蘭德爾(Lisa Randall)提出了解釋加速宇宙膨脹的理論

這種被稱為「哈勃衝突」(Hubble tension)的現象一直存在,即使所有的測量手段都變得越來越精確。一些天體物理學家仍在爭論這一差異是否只是測量誤差。但可以確定的是,如果這種差異真實存在,那就意味著宇宙學家的宇宙模型中缺少某些東西。

近年來,理論物理學家一直在推測新的宇宙成分,這些成分一旦加入標準模型,就可以導致宇宙的膨脹速率加快,使其與觀測值相符。

「發現異常是科學進步的根本途徑,」哈佛大學的宇宙學家阿維·勒布(Avi Loeb)說道。他是數十位試圖解決「哈勃衝突」的研究者之一。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解釋宇宙加速膨脹的一些最重要的理論。

衰變的暗物質

宇宙學的標準模型包含了所有我們熟悉的物質和輻射形式,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它還包括被稱為暗能量和暗物質的不可見物質,二者加起來構成了96%的宇宙。由於人們對這些黑暗部分知之甚少,因此它們可能是修改標準模型時最容易想到的地方。「這就是可以任你改變宇宙膨脹速率的部分,」阿維·勒布說道。

標準模型假設暗物質由不與光相互作用的緩慢粒子組成,但如果我們也假設,暗物質並非由單一物質構成的呢?我們已經發現了許多不同種類的可見粒子——夸克、電子等等——因此可能也存在著多種暗粒子。

在2019年發表在《物理評論D》(Physical Review D)上的一篇論文中,阿維·勒布和兩位合作者提出了一種暗物質形式,能衰變為一種較輕的粒子和一種無質量的粒子,即暗光子。他們推斷,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暗物質衰變,導致其引力減弱,從而使宇宙加速膨脹。於是,「哈勃衝突」便迎刃而解。

然而,對標準宇宙學模型進行這樣的小改動可能會產生不必要的連鎖反應。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馬克·卡米奧科夫斯基(Marc Kamionkowski)說:「提出各種各樣的微小修改很容易,但如果不破壞模型與其他大量天文觀測結果的完美契合,就很難做到這些。」

通過改變暗物質的衰變速率和每次衰變的量,勒布和同事最終確定了一個暗物質衰變的模型。他們表示,該模型仍然與其他天文觀測結果一致。「如果你把這個成分加入到標準的宇宙學模型中,一切都能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勒布說道。

不過,勒布仍然不大滿意暗物質衰變理論,部分原因是該理論在方程中引入了兩個新的不確定量。他說:「在這種情況下,你是通過添加兩個自由參數來解決一個差異,我對此感到不安。」他將衰變的暗物質比作託勒密地球中心宇宙體系中的本輪,「我寧願用一個參數來解釋兩個差異」。

變化無常的暗能量

自從1998年發現宇宙正在加速膨脹以來,宇宙學家就在宇宙演化模型中加入了暗能量。但暗能量的性質至今仍是一個謎。最簡單的可能性是,暗能量就是「宇宙常數」,即空間本身的能量,在任何地方的密度都是恆定的。但是,如果宇宙中的暗能量不是恆定的呢?

宇宙早期的一種額外的暗能量,被稱為早期暗能量,可以調和哈勃常數相互矛盾的值。早期暗能量的向外壓力會加速宇宙的膨脹。「棘手的是(早期暗能量)不能一直存在;它必須迅速消失,」哈佛大學的粒子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麗莎·蘭德爾(Lisa Randall)說道。

在一篇提交給《高能物理雜誌》(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的論文中,蘭德爾及其合作者設計了他們所謂的「搖滾」(rock』 n』 roll)方案,試圖解決「哈勃衝突」。標準模型中的每一個附加項都有不同的數學形式——在某些情況下,暗能量的密度會振蕩,或者說是「搖」(rock);而在另一些情況下,暗能量的密度會從一個高值下降到零。但在所有情況下,早期的暗能量必須在幾十萬年後一段被稱為「重組」的時期中消失。「自重組之後,宇宙的歷史與標準模型相當一致,」卡米奧科夫斯基說道。在2019年6月的《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卡米奧科夫斯基與人合著了一篇關於早期暗能量的論文。

除了早期的暗能量外,理論物理學家們還提出了其他奇特的暗能量形式——比如「第五元素」(quintessence,又譯為「精質」)和「幻能量」(phantom dark energy)——它們也會隨著宇宙年齡的增長而變化。雖然這些對標準模型的擴展緩和了「哈勃衝突」,但許多宇宙學家認為這些只是微調,即適當的但沒有明確理由的數學補充。

不過,卡米奧科夫斯基指出,與宇宙歷史上的其他膨脹時期相比,新的暗能量形式顯得沒那麼不自然。例如,大多數宇宙學家認為,宇宙在大爆炸開始時,在一段被稱為「暴脹」的時期內呈指數級膨脹,這是由一種暗能量形式驅動的,但與今天存在的暗能量不同。卡米奧科夫斯基表示,這種由暗能量主導的時期被認為「在整個宇宙的歷史中時不時發生」。

修正後的引力

在宇宙學的標準模型中,所有已知的物質和輻射形式,加上暗物質和暗能量,都被輸入到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中,而愛因斯坦的方程表明了空間將如何膨脹。這意味著,除了在模型中改變或添加宇宙成分外,物理學家還有另一種方法可以使其與觀測到的宇宙膨脹速率相一致,「你可以想像愛因斯坦的方程是不正確的,」勒布說道。

2019年夏天,劍橋大學的博士生威廉·巴克(William Barker)在尋找一種「修正引力」(modified gravity)理論時,無意中發現了一種解決「哈勃衝突」的方法。巴克發現了一個修正的引力模型,其「運行似乎表明宇宙早期存在額外的輻射」;正是輻射壓力導致了宇宙的加速膨脹。

但是,在今年3月份提交給《物理評論》的一份預印本中,巴克和三位合著者承認,他們還需要進行更多的分析,以確定該模型是否不僅能描述宇宙如何膨脹,還能描述星系和星團等結構如何演化。

今天的望遠鏡提供了大量關於這些結構的數據,精確性令人吃驚,因此設計出一種與所有觀測結果相匹配的理論絕非易事。卡米奧科夫斯基說:「許多修正引力理論都不是完整的理論,當你試圖用精細的數據集進行詳細計算時……很難以穩健的方式做到這一點。」

且走且看

「我們都知道它們是暫時的,」蘭德爾在談到目前的各種理論時說,「令人驚訝的是,即使有了這些臨時加項,差異仍然很難調解。」

即使有額外的自由參數,大多數非標準模型也只是緩和了「哈勃衝突」,並沒有完全解決。這些模型預測的宇宙膨脹速度比標準模型更快,但仍不足以與超新星和其他天體的觀測結果相匹配。

在未來幾年裡,歐幾裡得空間望遠鏡和其他望遠鏡將細緻描繪出引力與暗能量是如何塑造宇宙演化的。與此同時,中子星碰撞發出的引力波也將為測量哈勃常數提供新的方法。新的數據將排除一些解決「哈勃衝突」的理論,但標準模型中也可能出現新的問題。目前,許多宇宙學家都不願在標準模型運行良好的情況下將其複雜化。蘭德爾說:「人們有點在觀望的感覺,除非真的有很好的理論。」

蘭德爾補充道,即使「哈勃衝突」最終只是誤差的累積,但這種對新物理學的探索並不一定是徒勞的。「有趣的結果有時會來自最終消失的事物,」她說,「這會迫使你思考:我們知道什麼?我們又能改變多少?」(任天)

相關焦點

  • 宇宙正加速膨脹,時間流逝也加快了?
    千萬不要以為關於對宇宙深空的研究和我們日常生活沒有關係,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宇宙大爆炸和我們生活的關係大了,不僅體現在如果沒有宇宙大爆炸也不會產生宇宙空間內的各種星系,自然銀河系也不會存在,那麼就更別說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了。
  • 距離地球越遠的星系,退行速度就越快,是什麼在讓宇宙加速膨脹?
    而比起哈勃常數的校準,科學家們更關心宇宙膨脹的「未來」因為根據萬有引力和廣義相對論,宇宙大爆炸之後的膨脹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畢竟引力還在大尺度上發揮著作用,所以當時的科學界認為宇宙膨脹應該是一個減速過程,足夠長的時間過後,宇宙將在引力的作用下停止膨脹,甚至是在引力的作用下轉為收縮態。
  • 宇宙一直在膨脹,說明外面還有空間,那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
    宇宙一直在膨脹,說明外面還有空間,那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按照我們關於宇宙的常識來說,宇宙是在138.2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當中誕生的,而目前我們人類可觀測宇宙也達到了930億光年,而可觀測宇宙的說法是指在理論上面,我們人類可以在930億光年的範圍之內,看到的星系、星系團等等物質結構,而根據宇宙膨脹的原理,目前宇宙依舊在以超高的速度膨脹,而宇宙既然能夠繼續處於膨脹當中,那基本上就可以說明在宇宙之外可能還存在宇宙
  • 宇宙可能毀滅於膨脹引發的大爆炸?為什麼?
    哈勃根據這些觀測數據,推測得出這樣一個驚人的結論:宇宙正在膨脹,星系之間的相互遠離就是膨脹的一部分,宇宙中並不存在排斥力。 宇宙的三維空間被認為像是氣球的二維表面一樣,在充氣的過程中會持續膨脹,表面上任意兩點間的距離會不斷增加。 後續對宇宙膨脹的觀測數據又表明,宇宙自138億年前的大爆炸以來,一直在膨脹,到現在竟然還在加速膨脹,似乎這種加速膨脹會一直持續下去。因此,又有物理學家認為,宇宙膨脹的加速,正是宇宙中的排斥力引起的。
  • 宇宙的膨脹,告訴我們外面可能還有空間,那麼外面會是什麼?
    宇宙的不斷膨脹也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宇宙之外可能還有空間,那麼宇宙外面會是什麼?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一個氣球想要不斷膨脹變大,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氣球的外面要有足夠它膨脹的空間。如果將氣球固定在一個有限的空間內,那麼這個氣球就不可能無限膨脹下去,最多只能膨脹到固定空間那麼大。
  • 宇宙在膨脹,人們是怎麼發現的?|宇宙學漫談
    這種情況下宇宙仍然無限膨脹,既不會坍縮到一個點,也不會膨脹到無窮大。我們稱之為「平坦」的宇宙。圖3下邊的圖片顯示了宇宙從一個非常小的體積開始膨脹(後來稱之為大爆炸),具有初始膨脹速度,隨後在引力的吸引或引力常數的負壓下,宇宙的大小隨時間不斷演化的情況。底部橙色曲線,表示一個高密度宇宙,最終減速坍縮。
  • 引力與宇宙快速膨脹有什麼關係?或許質量引力可以給你答案
    質量引力的概念其實非常簡單——如果引力子有一點點的質量,那麼宇宙將會加速擴張(或者呈現出擴張的趨勢)。有質量的引力子的概念由於以下事實而變得非常複雜,在歷史上,引力子曾被認為是一個具有非常長的波長的光波的集合,並且如果引力子有質量,那麼光也有質量。但是!
  • 「早期暗能量」可能是解釋宇宙膨脹速率的其中一塊拼圖!
    「早期暗能量」可能是解釋宇宙膨脹速率的其中一塊拼圖!這種所謂的早期暗能量可能只存在於宇宙的嬰兒期,然後就很快消失,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測量出來的宇宙擴張率不一致。暗能量是一種充滿整個宇宙的未知神秘能量形式,它以越來越快的速度填充著宇宙,使宇宙越來越快地向外膨脹。但在過去20年裡,研究宇宙膨脹加速現象的科學家們發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膨脹速率。
  • 宇宙在不斷膨脹,為什麼仙女星座還會撞過來?
    我們都知道宇宙再不斷地膨脹,按理說宇宙中的天體之間的距離會拉長,不說行星之間,就說大的點,星系!
  • 可觀測宇宙到底指什麼?真正的宇宙有多大?
    但實際觀測結果顯示,宇宙一直減速膨脹到大約70億年前,在那之後宇宙開始加速膨脹,那麼這個能量是源自於哪裡?就像是向上扔一個小球,本應該是速度逐漸降低直到開始下降,但實際上卻是加速向上飛一隻飛出外太空,這個時候就要疑問了,這個看不見的手到底是什麼?
  • 如果宇宙在膨脹,我們所在的時空是否在變化,時鐘走時有變化嗎?
    宇宙膨脹理論的提出對我們研究宇宙發展提供了非常大的依據,也讓我們知道了宇宙遙遠的星系正在逐漸的加速遠離我們而去。同樣我們的銀河系在宇宙膨脹中也是在時刻運動著,這時我們就會產生一個疑問,我們所在的這片時空還是最開始的那片時空麼?我們在夜晚觀察到的星空是不是也發生了變化?
  • 為什麼計算宇宙距離在宇宙膨脹研究中至關重要?
    宇宙膨脹研究一直吸引著全世界的天文學家。但是,面對如此龐大且神秘的研究,研究參照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宇宙膨脹,而且對獲取儘可能精確的信息來說也至關重要。宇宙學是天體物理學的一個分支,研究宇宙的起源、性質、結構和演變。
  • 宇宙膨脹的背後:磁單極之謎
    那時人類最強大的加速器已經能把粒子加速到500億電子伏,可磁單極依然遙不可及。古斯不願意在這不切實際的問題上再繼續浪費時間。但戴自海不是想人為製造磁單極。與溫伯格一樣,他知道人類無法製造出的高能環境都曾經在宇宙之初出現過。所以他是想用大統一理論計算一下,最初的宇宙在高溫高壓時應該出現過多少磁單極,它們是否有可能遺留到今天。古斯依然不為所動。
  • 宇宙的盡頭是什麼?科學家:最終可能會崩潰、凍結或被撕裂!
    這是一個無法回頭的點,但為了了解宇宙的盡頭可能是什麼,我們需要從宇宙和時間的起源開始,在宇宙和時間被認為存在之前,一個初始的奇點有無限的密度和熱量,它被認為包含了宇宙時空中的所有質量,量子漲落使它迅速膨脹,隨後的膨脹創造了今天的宇宙,這被稱為大爆炸理論。
  • 地球是可觀測宇宙的中心?科學家:宇宙一直在膨脹,它沒有中心
    當我們知道可觀測宇宙的直徑是930億光年的時候,心中不禁有了一個疑問,這是怎麼計算出來的?答案和地球有關,地球的位置恰好處於可觀測宇宙的中心區域,從地球到可觀測宇宙的邊緣地帶的距離是465億光年,可觀測宇宙自然就是930億光年。還有個不能忽視的因素,宇宙一直在膨脹。
  • 宇宙又多一個謎!宇宙膨脹速率的新測量方法帶來新謎題
    來源:視覺中國通過使用一種不同類型的恆星,天文學家們重新測量了宇宙膨脹的速度。來自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的這個修正測量結果,馬上成為了天體物理學中一個備受爭議的問題的核心,這個問題可能會導致我們對宇宙的基本性質產生新的解釋。在大約一個世紀之前,科學家們就已經知道宇宙正在膨脹,這意味著星系之間的距離每秒鐘都在變得越來越大。但是,太空究竟在以多快的速度擴張呢?這一個被稱為哈勃常數的數值,仍然難以捉摸。
  • 滿天繁星,為何宇宙仍然漆黑一片?因為宇宙膨脹速度比光更快
    繁星滿天,為什麼宇宙仍然漆黑一片?在人類已知的浩瀚宇宙中,擁有數以萬億顆恆星,而這些恆星無時無刻不散發著萬丈光芒,但儘管如此,地球之外的太空依舊一片黑暗,這是為什麼呢?奧伯斯的這個想法被稱為奧伯斯佯謬,之所以稱其為佯謬,是因為在當時科學界所有人都相信宇宙是靜態的,甚至連愛因斯坦在發表廣義相對論時,也建立了靜態宇宙模型,因為他認為宇宙是一個有限無邊的靜態彎曲封閉體,但我們今天都知道,愛因斯坦的這個理論也是錯誤的!
  • 宇宙到底是一個在膨脹的泡泡,還是一杯珍珠奶茶呢?
    然後是太陽系、銀河系、宇宙。如今我們知道了更多,同時也有更多的未知。那麼到底我們的宇宙是個什麼形狀?膨脹中的宇宙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宇宙模型是大爆炸理論。大爆炸理論中我們生活在一個膨脹中的世界,像一個不斷充氣的氣球。現在觀察的很多現象也在支持這一觀點。例如一些星系會產生紅移量。
  • 兩次哈勃常數測量結果不一致,如何計算宇宙隨時間膨脹的速度?
    關於宇宙是如何開始的,宇宙大爆炸理論是主要解釋方式。如果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表述:宇宙是從一個小的奇點開始,而後經過138億年的時間,慢慢膨脹成我們現在看到的宇宙。對於宇宙大爆炸理論的理解,我們主要是通過數學公式和模型,然後通過宇宙微波背景看到擴張的「回聲」。
  • 弗裡德曼方程式是如何解釋宇宙的?
    在數十億年的時間裡,宇宙的表現就好像這兩種相互對立的影響處於完美的平衡狀態。然後,大約60億年前,宇宙突然開始加速膨脹。暗能量是我們給這種意想不到的現象的未知原因起的名字,但突然間事情就不那麼直觀了。暗能量會產生引力嗎?換句話說,隨著空間的膨脹,暗能量的增加是否也會產生更多的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