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廣告語橫空出世,在鎖定鑽石與愛情關聯的同時,為鑽石添加了保值、增值的屬性。
幾百年來,人們在鑽石象徵著璀璨浪漫,鑽石象徵著山盟海誓,鑽石象徵著……美麗的憧憬中,選擇鑽石作為愛情的見證。
鑽石除了麼美麗之外,保值的觀念更是吸引許多人對鑽石投資保值的興趣。鑽石在拍賣會上再創新高;某明星投資鑽石用來保值等等媒體的報導,使鑽石可以保值的觀念深植人心。
那麼,鑽石到底保值不保值呢?與哪些條件有關?
鑽石既然是寶石就涉及到真假問題。一般來說,出於成本考慮實驗室只鑑定0.25克拉以上鑽石,碎鑽不僅價值極低還面臨著假貨的風險。30分以下的鑽石是切割主鑽剩下的邊角料,在國際市場價格極低,甚至都不值得拿去鑑定,所以當商家鼓吹這件首飾還鑲嵌了總計多少克拉碎鑽時,堅定你的信念,它們不值錢!
鑽石的價值與它的品質息息相關。米粒大小的鑽石能給你帶來的就是妝飾效果,只有大顆鑽石才具有投資價值,有的說法是超過50分(0.5克拉),有的說法是超過1克拉,其實不管多大的鑽石,如果顏色、淨度、切工達不到一定要求,還是不具價值。
鑽石的形狀也會影響其價值,就保值來說傳統的圓鑽最佳。之所以圓鑽比異形鑽貴,是因為圓鑽在原石做切磨時損耗率高達47%,切磨出最閃亮的鑽石後僅剩53%,異形鑽在原石切磨時僅損耗40%~45%,切磨完成後克拉重量可保留55%-60%。
人工鑽石充斥市場,天然鑽石開採量增大,都將影響到鑽石的升值空間。2000年以來十幾年間的鑽石價格基本是一條平淡無奇的直線。雖然鑽石有小幅上漲,但是如果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也就是每年5%左右漲幅,與其它投資品相比並沒有特別優勢。
現在鑽石變現渠道不外乎珠寶商回購、典當和拍賣三種途徑。先不要說不是所有珠寶商都會回購售出的鑽石,即使可以回購也不會按照市場價格購買,一旦變現,你將損失原價大半比例來換得現金。如果拿到典當行變現,一顆投資品相的克拉鑽只會作價市場價格的十分之一,而大多典當行甚至不願做鑽石買賣。放到拍賣行的鑽石要求更高,要麼是品相極佳的大克拉裸鑽,要麼是具有收藏價值的成品珠寶,而且需要付給買賣行高額佣金。這時你會發現,在高價買回的鑽石需要抵現的時候,你連本都收不回來。
買鑽戒必須要知道的4C標準:
Carat(克拉)
大家最熟悉的參數一定就是克拉了,畢竟在談到鑽石時怎麼樣都繞不開這個數字。克拉代表了鑽石的重量,1克拉=0.2g,一克拉可以分為一百份,每一份就稱為分,也就是我們平時常說的40分鑽戒、60分鑽戒、80分鑽戒……
一般來說,在國內30分以上的鑽石才有保值的可能,而在國外這個保值的線則是一克拉。所以建議大家在選購鑽戒時一定要買30分以上的,這樣鑽戒才會有二次拋售、二次加工的價值。
Color(色澤)
鑽石的色澤從D到Z劃分為20幾個等級:D-F是完全無色的;G-J是接近無色,肉眼看起來基本上是無色透明;K-M是淡色;N-R是非常非常淺的黃色;S-Y就是淡黃色;而Z+便是彩鑽的範疇了。
建議大家選擇鑽戒時在D-G在這個範疇中選擇,在這個區間內的鑽石是無色或者接近無色,是求婚鑽戒最理想的選擇。
Clarity(淨度)
淨度是用來描述鑽石內部瑕疵大小的,鑽石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瑕疵,但是這些瑕疵一般是肉眼無法看出的。和色澤一樣,淨度也是分為很多個等級。
我們在選擇鑽石時避開最後兩個等級的即可,只要瑕疵不是肉眼可見都OK。
Cut(切割)
鑽石的切割工藝對鑽石的品質影響是極大的,鑽石夠不夠閃就取決於鑽石的切割工藝了。鑽石的形狀屬於切割的一部分,一般常見的鑽石形狀有九種:圓形、枕形、祖母綠方形、橢圓形、欖尖形、水滴形、雷迪恩切割、公主方形、心形。
EX是理想切工,VG是非常好的切工,G是好切工,F一般切工,P是差切工。小編認為G及以上的切工都是OK的,選擇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來。
我們都知道鑽石是一種很珍貴的寶石,只有那些品質和純淨度特別高,色澤好,切工工藝精湛,並且鑽石的大小至少一克拉以上的,才具有一定的保值價值。這樣的鑽石我們可以收藏起來,當成是一筆固定資產。而那些色澤切工淨度都一般的鑽石是沒有保值價值的。我們可以把它當做一件首飾,但是它並不能夠成為一件收藏品,然後去升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