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2M
▽
文/好奇實驗室
在手機電池容量這件事上,iPhone歷來是最沒有話語權的。儘管近年來iPhone11的電池容量也上升到3000多mAh,但上升幅度並不算太大。
就連它自己的官網上,也羞答答地不敢標註實際電池容量。
「使用時間比iphone Xs 最長增加4小時」,這麼有藝術性表達……明明白白說多少毫安時,不就行了嗎?
友商當然不會放過這麼好的軟肋,力推大容量電池手機,主打續航,比如華為 Mate 30 pro 的電池容量就已達到了4500mAh。
所謂「人紅是非多」,今年又有傳言新一代蘋果12摳到家了,連祖傳的充電器都沒有了,然後又傳可能不會上120Hz高刷……
7月13日,更有數碼博主爆料,三款新iPhone電池通過國外的入網認證,分別為2227mAh、2775mAh、3687mAh。
蘋果今年推出的四款iPhone 12機型,那麼新Iphone12 對應的電池應該是:
光看這個紙面數據,我腦袋裡冒出無數問號:就這?
如果沒記錯,上一代iPhone 11 Pro Max的電池都有3969 mAh,iPhone 12系列反而縮水了?
要知道,今年蘋果上5G已經是鐵板釘釘。5G那麼耗電,大家都擔心5G手機的續航問題,結果蘋果又把電池變小了,這實在很讓人失望啊……
iPhone電池為啥這麼小?
大家肯定想問,目前安卓旗艦的電池,4000mAh起步,5000mAh不是夢,那蘋果為什麼這麼想不開,好端端地居然開倒車?
關於這個問題,江湖上的兩種奇特生物——鐵粉和黑粉,給出了兩種完全相反的解釋。
1. 鐵粉
和他們聊蘋果的電池容量太小的問題,他們肯定馬上反駁,我們家 iOS優化更好,比 Android更省電,而且軟體、硬體自己一手搞定,效率更高,使用更省電。
水果廠的手機工業設計是NO.1,智慧型手機輕薄設計是方向!讓手機變薄當然是要有犧牲,首先犧牲的就是電池。
2. 黑粉
蘋果電池容量小,則意味著要經常充電,但是電池是充電次數在500-1000次。充電次數多了,自然損耗也就更快,用了iPhone兩年,估計就要換電池了。
這就是水果廠非常高明的營銷手段,故意用小電池,以增加配件的銷量,蘋果每年光賣配件就是幾十億的生意。
客觀地說,只要是「粉」,它眼中世界肯定是被自己粉飾過的,就像熱戀中的男女,連對方挖鼻孔的樣子,都會大喊:帥爆了!
好奇君覺得吧,任何一件工業產品,都是設計、工藝、成本等相關部門博弈的結果,從簡單的玩具,到巨型客機概莫能外。
回到iPhone上來看,自2007年蘋果發布第一代iPhone以來,到目前的iPhone11系列,累計發布了20多款手機。為了保證蘋果手機的用戶體驗,蘋果對手機尺寸的把控可謂是異常嚴密,直到最近兩年,才推出6英寸以上的機型。
這種一以貫之的思路,對App開發者來說,是非常友善的。這意味著,大部分時候,開發者只需要稍微修改一下UI的開發尺寸,就能夠適配蘋果的新機型了。
但對於蘋果的硬體設計生產來說,這樣的思路導致了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手機內部空間將受到非常大的約束。
而與緊張的內部物理空間相對應,蘋果為了保持在行業裡的領頭地位,還要採用了各種新技術、新器件。
舉個例子,蘋果手機舒適、逼真的震動體驗,一直為人稱道,但帶來的卻是超大的線性馬達,上圖的蘋果和友商的線性馬達對比,尺寸相差了好幾倍。
進入全面屏時代之後,蘋果更是帶來了全新的人臉解鎖功能,為了配合Face ID使用, iPhone X的流海屏上更是一口氣增加了紅外、泛光感應、距離感應、環境光、點陣投影等一系列組件,全是佔空間的大戶。
實際上,為了挖掘更多內部空間潛力,蘋果可謂是絞盡了腦汁,最後逼得蘋果沒辦法,把L型電池這種奇葩設計都用上了。
所以,不是蘋果不想用大電池,實在是「臣妾也做不到啊」,這事有點難度。
蘋果可能用了雙電芯?
在刷朋友圈的時候,我還看到了這樣一種說法:
「最大尺寸的 iPhone 12 Pro Max可能採用雙電芯結構,型號為A2471(2227mAh)的電池,就是給iPhone 12 Pro Max用的。」
雙電芯技術,說白了,就是一部手機有兩塊電池,本來2227mAh的電池,乘以2就是4454 mAh。
它帶來的好處就是,既保證電池容量大小,又能提高快充速度,兩塊電池一起充,速度還不蹭蹭蹭往上漲嘛,目前的蘋果的IPAD就是採用了雙電芯技術。
按照這個邏輯,iPhone 12的電池容量配置應該是:
咋一看,這數據順眼多了,好像是更合理了。
但是目前沒有任何消息能夠佐證,蘋果採用了雙電芯技術,而且雙電芯技術儘管保證了電池容量,但是難免增加手機厚度。
根據供應鏈消息,最大的 iPhone12 Pro Max厚度只有 7.4mm,在這種寸金寸土的手機內部空間,蘋果怎麼能夠放得下兩塊2000多毫安時電池。
這很可能只是部分失望網友的自我安慰罷了。
當然,作為站在消費者的立場,我還是希望iPhone能夠在優化重量、手感的同時,保持一個比較長的續航時間。
日常使用,至少要能夠保障一天一充,這要求不高吧!
總的來說,還有兩個月,讓子彈再飛一會,新iPhone 12到底是猛龍過江,還是馬失前蹄,時間到了,總是要拉出來遛遛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