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時間概念——時間就像一個靜止的平面,是我們的感覺讓它流逝

2020-12-14 老胡說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模擬顯示了史蒂芬·霍金的「無邊界」宇宙的概念。在這裡,宇宙沒有起點。多年來,我們在許多方面找到了自由。這一點在我們對地球的探索中表現得最為明顯。我們開始紮根,並努力尋找出路。我們最早的工程師建造了巨大的輪船來穿越海洋,使人們熟悉「天堂島的奇異果實」。無論是好是壞,我們都曾設法在最神秘的地方建造家園——在火山煙色濃鬱的山坡上,在結霜的山區之外,那裡只有最厚的毛皮和鞋底才能禦寒。這種探索一直持續到未來,人們越來越希望有一天我們甚至會從地球上分離出來,繼續盤繞在宇宙的花園裡。

然而,儘管我們為自己創造了這麼多自由,我們仍然被一件事束縛著:

時間

我們可能會造訪新的行星,或沐浴在另一顆恆星的光芒下,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會活得更久,交流也更順暢。但我們對時間的感知仍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時間總是一刻接一刻地流逝。一個人生命中的很多悲劇,如果不是全部,都是因為我們無法讓時光倒流。我們可能會抓住記憶,但它們永遠不會成為現實後,他們的時光就這樣過去了。

然而,在我們尋找統一的物理理論時,我們遇到了這樣的想法,即有可能回到過去,或者存在於所謂的超時制之外,或者如果我們看一下,可能根本不存在時間。

這張計算機圖形展示了我們如何想像一個四維超立方體。Jason Hise拍攝。回到我們宇宙的歷史試圖調和物理學兩大支柱——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流行理論提出了多維度的概念。例如,m理論認為,與我們所習慣的日常生活中的四個維度相比,可能有六個以上的維度。我們目前被認為是存在於四個維度:一個三維空間和一個時間。在大多數對弦理論的額外維度的解釋中,它們都被認為是空間領域,它們以正方形可能的方式進化,首先從一維的點到二維的平面圖形,再到三維的立方體,等等。當我們添加另一個空間維度時,我們甚至可以考慮超立方體的想法。

但是這些額外的維度也可能是時間的,而不僅僅是空間的。

如果我們把時間的奇異維度想像成一條沿一個方向向外延伸的線,加上第二個維度就會把這條線變成一個平面。在這個層面內,你將有可能回到你最初的起點,鼓勵你在這個超時間的新領域中進行時間旅行。現在我們很清楚為什麼大多數科學家會避免額外的時間維度:

它們會產生統一性和因果關係方面的問題,從而對時間旅行的悖論和我們自己對時間如何流動的心理體驗產生疑問。

在一個時間維度我們經歷的時間可能過得很快,而另一個維度的時間可能慢慢的流逝。當時間旅行允許我們在過去做出與我們已經經歷過的未來不一致的選擇時,矛盾就出現了。

第二個時間維度也有助於解釋軸子的缺失——在我們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中,軸子是用來幫助解決強CP問題的粒子。就像中微子一樣,這些粒子非常輕,很難被探測到。它們的不確定性使它們成為暗物質的可能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維度的增加,CP問題可以在不需要軸突的情況下得到解決。上面顯示了暗物質的不同分布,導致了不同的星系形成。儘管存在這些複雜性,在20世紀90年代研究m理論的理論物理學家注意到,當一個額外的空間維度和一個額外的時間維度被納入數學時,它再現了對我們的世界及其基本粒子和力的精確數學描述。更進一步,將這些維度加入m理論,我們將得到一個總共有13個維度的空間——11個空間維度和2個時間維度。如果這種方法有助於建立對m理論更完整地理解,這意味著第二個時間維度可能是統一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關鍵。

所以,在這個雙重的世界裡,我們有可能穿越時間的洪流,回到一個更早的時間點,去遇見年輕時的自己,從而避免很多作為人類所帶來的悲劇。這是一種新的自由形式。如果一個人不能在時間內移動,而是完全存在於時間之外呢?就像在花園裡看到每一刻的種子和成長。一種每一刻時間都被凍結的人工製品。瞬間就像電影幀,聚集在一起形成整個捲軸。這是超時空的三維圖形。沒有事件實際發生,也沒有任何東西實際移動,只是我們的知覺使它看起來是那樣的。

所有的時刻——過去、現在和未來——都以三維的形式存在。很難找到一個準確的時刻,因為所有的時間都擺在我們面前,就像一幅風景,我們必須找到一片草地或一片雪花。1983年提出了一項明智而有爭議的新建議。不是為了時間的前進和後退,不是為了給它增加維度,不是為了存在於它之外。如果我們回溯到足夠遠的時候,時間根本就不存在。

這個建議來自史蒂芬·霍金和他的同事,物理學哈特爾。這個「無邊界」的場景試圖回答所有科學中最引人注目的問題之一。一開始發生了什麼?不是大爆炸爆炸的那一刻,而是在那之前的那一刻。如果我們試著回到過去,時間會變成完全不同的東西。它變成了空間的另一個維度,所以在宇宙的開始有四個空間維度,沒有時間。這個想法就像生命本身的想法:沒有生命,然後它通過某種我們仍然不完全理解的過程來到了這裡。時間和我們對它的感知似乎是向前流動的,因為世界熵的增加(一種無序的度量),但在宇宙的開始,一切都濃縮得如此之小,相關性如此不可靠,以至於時間停止了存在。只有空間。

也就是說,在向整個宇宙一樣壯觀的事物的邊界,是沒有邊界的。沒有真正的開始。

宇宙從一個零尺寸的平滑曲線開始。沒有邊緣,就像世界上沒有起點和終點的地球儀一樣。宇宙的這種形狀來自於一個波函數(一個概率量子描述),它考慮了許多不同的歷史。實時間變成了虛時間,讓位於一個彎曲的四維空間。

起初,無邊界的提議被認為無法描述我們的世界。它將導致一個巨大的宇宙,只有短期的膨脹。但是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將膨脹理論和無邊界理論結合起來的方法,他們補充說,我們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產生了新的宇宙,它們很大,即使不是永恆的膨脹階段,也會持續很長時間。這就給了我們巨大的、狂暴的、不斷增長的宇宙寬度,就像我們今天所經歷的一樣。在上面的暴漲模型中,宇宙是從最初的奇點演化而來的。這個想法至今仍有爭議,很難想像。有許多科學家反對沒有邊界的想法,他們指出,在精確的數學技術細節下,這是模糊和不可能的。哈特爾理論也需要虛數,儘管這種數值在量子力學中隨處可見,在海森堡關係方程和薛丁格方程中也能找到。

於是時間向前猛衝;在個人層面上,這可能是幫助我們忘記過去的一種方式。在時間的海洋裡淹死的可怕的時刻和淹死的美麗的時刻一樣多。在宇宙中,它引導著星系前進,進入一個沒有生命的時代,在那裡,有一天將沒有恆星,沒有行星,沒有我們。我們與熵的滴答聲是分不開的。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是一個我們必須接受的未來。

相關焦點

  • 世界自行車「慢騎」比賽,最慢的才能獲得冠軍,感覺時間都靜止了
    世界自行車「慢騎」比賽,最慢的才能獲得冠軍,感覺時間都靜止了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本期文章。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下世界自行車慢騎比賽,最慢的才能獲得冠軍,感覺時間都靜止了。最慢的才能得冠軍,大家應該看過不少的自行車比賽,但是一般都是比速度,不過在世界上還有一個比賽就是國際自行車慢騎比賽,這是一種需要在很短的距離裡面,選手要保持不超越起始線,同時要保持人與車的穩定,然後還要保持向前騎行的一種比賽。
  • 時間不是流逝的,流逝的是我們
    很早就聽過《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一直以為是標題黨,也從未讀過,昨天無意間在手機上打開了它,前言有一句話吸引了我:語言和文字是一種思維病毒,因為它能改寫大腦迴路-包括自己。我想我們真的認識這個世界麼,還是我們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當成了這個世界,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向下看去。
  • 達到光速時,時間就會靜止
    達到光速時,時間就會靜止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向人類陳述了一個事實,他告訴我們,光速是這個宇宙中最快的速度,是僅能接近、無法超越的速度,值得注意的是,該理論是人們認識宇宙的基礎,也是科學家們普遍認同的理論,愛因斯坦的思想還表明,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均以一個固定的速度在時空中運動,該速度名為光速,或許你會感到這種觀念十分怪異,實際上這也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無法觀側到相對論效應的原因
  • 宇宙正加速膨脹,時間流逝也加快了?
    即便是現在100多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所留下的痕跡到現在還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只是人類的科技已經發揮著讓普通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而已。既然說到了宇宙大爆炸,就不得不跟大家普及一個知識,那就是我們所處的宇宙並沒有停下膨脹的腳步,而且還在進行膨脹的過程中,這個速度是人類所難以想像的。
  • 《信條》沒問的問題:時間流逝是錯覺嗎?
    一如卡爾納普所說,許多物理學家和哲學家都相信,從概念上說,「我們生活在一個時間不會流動的宇宙」;從事實上看,「時間明明就會流動」。而要想把二者調和起來,唯一的辦法是把我們的時間流逝感歸結為一種心靈戲法。在實踐中,物理學家通常可以忽略物理學與時間神經科學之間的不和諧。
  • 年齡越大,感覺時間流逝得越快,衰老與時間存在著怎樣的關聯?
    年齡越大,時間流逝速度就越快,這是所有人都有的感覺,既然是所有人都有的感覺,那麼就不是一種錯覺,這種隨年齡提升的時間流逝速度必然是有原因的。時間看不見又摸不著,那麼我們通過什麼來感受時間呢?時間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對物質運動和變化的計量,而這些變化又可以稱之為信息,所以我們接收和處理的信息越多,那麼我們就會感覺時間過得很慢,相反,如果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沒有接收到任何信息,那麼我們會感覺時間飛逝。好比睡覺,眼一睜一閉,一天就過去了。當然也並非所有的睡眠都會讓我們感覺時間飛逝。
  • 廣義相對論、時間和第四維度——最簡單的解釋
    許多人混淆了時間的生物流逝和時間的物理概念。在大腦中,從生物學上講,時間的流逝是由位於內側顳葉的海馬體來維持的。海馬體是邊緣系統的一部分,邊緣系統是物種的生存系統,它被包圍在古哺乳動物的大腦中。它在信息整合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從短期記憶到長期記憶,以及在空間記憶中導航。
  • 關於時間流逝的優美句子
    哼唱著簡單的曲調,想著過往曾經,我們都有對過去的不滿,同樣也期待更好的明天。8、滄桑歲月,祝福依舊;時間流逝,思念依然;空間轉換,問候綿綿;世事變遷,情誼永遠。白雲守護藍天,風和葉的纏綿,願友人一生平安,好運連連。9、正因為時間的流逝,才讓人感受到其真正的意義;正因為時間流逝,才讓你我懂得時間至於生命的重要;正因為時間的流逝,才讓你我懂得珍惜。
  • 我們對時間的感知並不是時間真實的流動速度,是心理學上的效應
    時間旅行其實並不是什麼高科技,也不需要昂貴的設備,其實每個人都能做到,甚至不需要出門,您在閱讀我這篇文章的同時就可以完成。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時間和空間都是相對的,雖然我們採用統一的時間計時,手錶裡、手機裡顯示的都是北京時間,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每個人所經歷的時間流逝速度是一樣的,就像河流的流速會因為河道的窄和寬而時緩時急一樣,在不同的地方時間流逝的速度也會因為運動以及引力而發生變化。
  • 《時間的秩序》——時間、世界和我們
    2、時間是沒有方向的我們無法改變過去,所以會遺憾會懊悔,我們對未來不確定,所以會覺得可以塑造它,我們糾結於因果,覺得有因才有果。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說物質也不存在,因為世界不是由物質構成的,而是由事件構成的。我們眼中的客觀存在都是一個一個的事件交織成的網絡。例如一塊石頭,並不是一個不變的物質,而是由微小粒子的相互作用這個事件形成了這個物體,你覺得它沒有變化,只是因為這是一個變化很慢的事件而已。
  • 時間概念並不存在?早在100年前,牛頓和愛因斯坦就已看穿!
    時間概念並不存在?早在100年前,牛頓和愛因斯坦就已看穿!我國的古代傳說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樵夫上山去砍柴,看到兩個仙人在下棋,可當他看完下山之後,卻發現時間已經過去了百年之久。這就是時間流逝不同的道理。
  • 7.用相對論解釋時間為什麼會變慢(下):時間+空間=4維時空
    愛因斯坦說,既然時間並不再那麼特殊了,那麼不如把它和空間合在一起,這樣子我們的宇宙就是處於一個四維時空了,時間和空間是統一的。一維很簡單,一隻螞蟻沿著一條細線上走,我們只需要知道一個數字就可以知道它位置,那就是它在細線上走過的距離。如果二維的,確定一個準確的位置就不能用一個數字了,而是兩個。就像是你在隊列裡站著,必須確定幾行幾列才可以確定你的位置。
  • 大腦是如何感受到時間流逝的?
    人類非常善於記錄時間的流逝。我們除了在生活中需要優秀的時間管理,我們的身體和大腦所做的幾乎所有事情都需要精確的時鐘,甚至精確到毫秒。時間感是我們行為和感知世界的基礎。如果沒有敏銳的時間感,我們的生活將會變成一團亂麻,無法移動和交談,更沒有辦法記憶或學習。
  • 離開事物的時間有意義嗎?若時間不存在,那麼由什麼記錄宇宙生命
    在一個多世紀以前,愛因斯坦就證明了我們不能把時間和空間分開,我們必須把它們當作一個整體,即時空來考慮。在過去十多年間,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新思路,但是要理解它,得知道量子引力的概念。在量子引力裡作為物體無固定形狀的容器的空間從物理學中消失了。物體,也可以說是量子並不佔據空間,它們是彼此依存,空間由量子間的相鄰關係織就。
  • 關於時間流逝的優美句子 時間之快的優美句子
    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PConline為大家帶來關於時間流逝的優美句子,下面一起來看看吧!1、歲月催人老,時間流逝,只留下那歲月的痕跡,刻在小夥伴們的臉上。2、青春流逝得如此之快,就算追也追不到。有的時候,從早晨起床到夜晚睡覺,你會覺得時間流的好快,到底是誰偷走了我們的青春,還是我們自己趕跑了?
  • 感慨時間流逝的句子,說的真好!
    2.童年的那一個個追逐嬉笑的日子,有如行雲流水般在我的生命的旅途中流淌。3.那段歲月,無論從何種角度讀你,你都完美無缺,你所缺少的部分,也早已被我用想像的畫筆填滿。4.當你知道了許多真實、虛假的東西,就沒有那麼多酸情了。你越來越沉默,越來越不想說。該得到的要付出努力抓到手,不該得到的想也不要去想。沒有到手的東西,總是比到手的稀奇,但不一定比到手的更好。
  • 愛因斯坦仍未解釋的難題:時間能回退嗎?我們應如何理解時間?
    它不斷地在我們周圍展開, 很難想像沒有它的宇宙。 但是由於愛因斯坦, 我們對時間的理解變得越來越複雜。他的相對論告訴我們,時間在每個 人身上流逝,但對於處於不同情況下的人,例如那些接近光速行進或繞著超大質量黑洞運行的人,時間的流逝並不總是相同的。愛因斯坦通過將時間與空間結合來定義時間,從而解決了時間的延展性問題。時間可以彎曲,但行為方式一致,可預測。
  • 五維空間是一個時間平面
    愛因斯坦廣義的相對論本身就曾經預言了空間-時間在大爆炸的奇點處開始,並會在大擠壓的奇點處(如果整個宇宙通過坍縮的話)或者在黑洞當中出現的一個奇點處(如果一個局部區域,譬如恆星要坍縮的話)結束。廣義的相對論本身就不能完全解釋這些主要特徵或者回答這些問題,因為它的預言,曾經在大爆炸當中的奇點處。因為宇宙是從無限密度開始的。在奇點處,廣義的相對論和所有的其他物理定律全部都會失效。
  • 太陽光到地球需8分鐘,那在光子看來它花了多長時間?
    看下圖,假設我們有一個光子鍾,一個光子從下到上再次返回下,我們計為1秒。如果這個光子鍾處在靜止的狀態,那麼光子只會上下跳動,時間就會正常的流逝。 但是當這個光子鍾運動起來的話,時間的流逝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 畫一個水母水彩,看著時間流逝真好
    畫一個水母水彩,看著時間流逝真好 2020-12-09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