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人險境,我們到底救還是不救?人性從始冷漠,希望社會有愛

2021-01-20 騰訊網

今天從新聞上看到了「救遭猥褻女同學被鋪男生發聲」的視頻。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王某不過是一個17歲的高中生,一腔熱血出手相救,卻因不小心將猥褻者打傷被拘留。

事情的是發生在河南焦作市,2019年12月,一名被猥褻的女同學被一名王姓高中生救出,在營救過程中,王某不小心將猥褻者打傷,鼻子骨折,隨後王某因涉嫌故意傷害罪被捕,並被學校退學,在拘留37天後今年1月保釋出獄。

相信這件事很多網友看了都會憤懣不平。救人是好事,從小的國家教育便是「捨己救人」,這樣一腔熱血的少年卻被現實的殘酷狠狠的扇了一巴掌,甚至在自己的檔案裡終身放上了一頁刑事檔案。如果沒有這個少年的出手相救,那我們今天看到的新聞會不會是「某高中女生被拋屍荒野,死前慘遭凌辱」等。他救得不僅是一個女孩,還一個完整的生命和家庭。本應接受「見義勇為」獎的少年,卻成了犧牲者。

記得之前看過一篇新聞報導,大概內容展現了人類的見死不救。報導裡是不是會出現路人過馬路被撞,冷漠的路人經過卻無人伸出援助之手。這樣的例子非常多,過馬路被撞倒地不起的老奶奶,無人攙扶,3歲小女孩小悅悅被貨車撞倒,7分鐘內慘遭兩次碾壓,18個路人經過,卻視而不見。不僅在國內,在國外也是一樣,很多人選擇冷漠的旁觀。

人們控訴社會的冷漠,控訴路人道德淪喪,認為悲劇的產生是因為這些人的冷漠導致的。人性本來冷漠,我們為什麼還要對出手相救的英雄們施以報復呢?

是因為有了英雄,有了出手相救我們的社會才充滿了愛,充滿了溫暖。所有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不可能毫無挫折,當我們遇到困境時,是想要別人暖心的幫助,還是想要一群人的袖手旁觀。

不要讓我們的英雄傷心,不要讓我們的英雄後悔。

人性從始冷漠,我們之間還有大愛。

版權聲明

相關焦點

  • 《辛德勒的名單》:救一個人就是救了全世界的人性之美
    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德國軍官無時無刻不在以各種殘忍手段屠殺猶太人。我們可以看到猶太人在絕境中的堅強勇敢善良。德國軍官要把那些看起來不怎麼健康的猶太人射殺,聰明的猶太女人就咬破自己的手指,用血塗在臉上,使自己更有血色。影片中猶太人無時無刻不處在生與死的邊緣,面臨死亡的時候,他們更是爆發出極大的求生欲。
  • 大學生救吵架情侶溺亡:「見義勇為」真值得當道德模範宣傳?
    社會變冷漠,道德變敗壞就是你這樣的冷血人太多造成的!首先,我並不是不提倡「見義勇為」,而是不提倡像5名大學生這樣「奮不顧身的見義勇為」。如果「見義勇為」需要用犧牲施救者生命來換取,這樣的道德才不是道德。
  • 路遇騷擾,路人英雄救美要求以身相許回報,女子機智應對避免性侵
    本來這也算是英雄救美的美事,如果青青感恩,加個微信好友,請吃頓飯,甚至送個錦旗也不是不可能,按照古代電視劇的套路,估計這女子可能會羞答答的說一句「公子捨命就救了妾身,妾身無以為報,只能以身相許了!」青青欲哭無淚,但一想這位救了自己的男子,雖然也想佔自己便宜,也是用語言威脅自己,但還能彬彬有禮,也沒硬性的要求與強迫自己,看來是一個有禮貌的偽君子。於是青青計上心來,以無比真誠「坦誠」自己有不可描述之病,不可發生關係。
  • 面試官:你媽和你媳婦掉水裡,先救誰?男博士冷漠回答被錄取
    面試官:你媽和你媳婦掉水裡,先救誰?男博士冷漠回答被錄取 豔陽高照的一天,李老闆揮動著雙手在練太極拳,左一拳右一拳,就像個特別厲害的武林高手,而底下的員工們也都諂媚的說道:「李老闆,您可真厲害,一拳就能將人給打飛了!」
  • 野釣遇到落水的人到底該不該救?
    前一段時間有人輕生跳河,民警施救但是最終還是遺憾的事情傳得沸沸揚揚。釣魚人社交媒體上面也有激烈的討論:有的人認為該救,有的人認為確保安全前提可以救,有的人說必須救。遇見落水者到底救不救?事實上每年釣魚人見義勇為救落水的人、貪玩的兒童、輕生的人不在少數,雖然媒體極少報導但是這些英雄流傳在我們釣友圈。
  • 兼愛與仁愛皆為大愛,儒家與墨家有何不同,女人掉水到底救不救?
    我們甚至可以將這種愛認為是強制性的,因為在墨子的觀點當中,沒有愛或者不行兼愛社會就沒有辦法發展,人與人之間就會爾虞我詐,國與國之間就會魚死網破,所以解決矛盾的根源在於人們能不能進行兼愛。儒家的「愛」不涉及本性和倫理綱常,只是惻隱之心對此,儒家進行了解釋;儒家弟子說,墨家只不過是鑽了一個空子而已,比方說,如果一個嬰兒在地上爬,眼看著就要掉進井裡,怕是每個人都會上去救吧!但是人上去救其實只是一種本能的反應,救了一個不相關的嬰兒,就能說明人愛這個嬰兒與愛自己的孩子一樣嗎?所以,儒家所言的愛並不涉及到人的本性,不涉及到倫理綱常問題,而只是一種惻隱之心。
  • 司機連闖紅燈救嬰兒事件反轉:讓好人心寒,是人性最大的惡
    雖然結局令人意外,但事件背後引出的問題,卻值得我們重視。為什麼這條資訊能夠引起網友的熱議與關注?我想,就是因為大家不希望看到好人沒有好報。更不希望,我們的社會充斥著冷漠和無情。兩個故事的道理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讓好人有好報,不僅是社會的一種平衡,也是促使社會正向運轉的重要準則。人性最大的善良,是懂得換位思考做好事的人,其實不見得都是為了得到報酬。
  • 《釜山行》可怕的是喪屍還是人性?
    這個電影講了證券公司基金管理人石宇,外表光鮮亮麗,可是他卻是一個重利輕義的人,為此他的老婆想和他離婚,他的女兒希望也對他越來越失望,他的女兒決定在他生日當天,去找他的母親,一起生活。
  • 自殺悲劇一再發生,救與不救都是在用生命衡量
    有的人,僅是為了活著,就花光了所有的力氣。自殺的人到底有多難?聽聽網友的心聲- 聽聞林深 -二十九歲,一事無成。他在《晚年》裡說:我本想這個冬日就去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細條紋的麻質和服,是適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還是先活到夏天吧。大部分人都有想過自殺,但自殺又何嘗不是為了活下去。畢淑敏說:「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想過自殺,比如我自己。」
  • 川農大首次自主招生測試:8人遇海難先救誰
    考生回憶說,第一道題是要求描述自己的性格,卷子上有一大堆形容性格的詞語,考生需要勾出符合自身情況的15個。   「我比較內向,但怕對考試得分有影響,故意選擇了一些開朗、機智等詞語。」成都的一名考生認為,這種題意在測試學生性格,自己如果說內向,就會被聯想成膽小懦弱。   但川農大的一名老師分析說,性格沒有好壞之分,內向沉穩的孩子做學術研究更沉得下心,也是一件好事情。
  • 儒家墨家法家:救世主張,有何不同?孟子荀子韓非對人性不同認知
    救與不救的問題 在救世這一問題上,諸子百家有人主張通過「拯救」來拯救,也有人主張通過「不救」來拯救;前者是對社會保持著一絲希望的,比如說儒家,春秋戰國時代的社會雖然禮崩樂壞,但是在周王朝傳承過程中,賴以生存的宗法制度卻沒有被毀滅,所以在儒家人看來,這個社會存在著一絲希望,有希望就有可能,所以儒家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觀點企圖救世,比如克己復禮
  • 21年前小夥救下落水少女,本不求回報,可最終兩家人卻站上法庭
    但我們不會批判一個勇者,無論他是智者還是莽夫,我們都會指責那些冷漠的大多數人,他們才是無情的。 那些在無形之中犯下小錯誤的人,那些不敢承擔自己的責任的人,那些犯下小錯誤後不承擔自己責任的人,是沒有愛的。 可是,面臨對於自己有恩的人,而不施以援手,他不是沒有愛,他是過於冷酷。當我們每個人都冷酷起來,整個社會就不會有光亮的未來了。
  • 救還是不救?從沒有這麼近距離地感受過生死
    「總有不幸的人在獨自面對著自己措手不及的命運」這是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最近受朋友推薦看了一部醫生觀察紀實片《我的白大褂》。 | 我們生了一場大病,父母會不遺餘力地為我們治療,傾家蕩產... 假如,父母生了一場大病,你知道他們希望你怎麼做? | 父母生了一場大病,他們只希望我們盡力就好,甚至別浪費錢...
  • 《霧之旗》:先進的法律遭遇冷漠的人性,弱者如何尋求法律的幫助
    看完之後,不禁在想,法律是給富人保駕護航的還是給窮人伸張正義的?先進的法律如果難敵人性的冷漠,那麼,有可能無罪卻又請不起律師的嫌疑人,該何去何從?這部小說被稱作是社會學派的先驅代表作,松本清張同時關注犯罪與人性,書中由一起欠債引起的兇殺案開始,到另一起手法相似的兇殺案結束。案件的真相讀者早已清楚,不需要費心推理,只是,引人深思又寒心的是日本人當時相似的軟弱、自私和冷漠。
  • 「救」還是「不救」:「動物救星」文軍紅和1300隻狗
    王翀鵬程攝 「現在有1300隻狗和幾百隻貓。」文軍紅說。還有被人從菜市場救下的七八隻兔子、三四隻大鵝和十幾隻雞鴨。 貓狗把文軍紅的時間擠壓得所剩無幾。她僱了六個工人,幫她做清潔、餵飯,但還是忙不過來。工人們大多是四川人,和文軍紅一樣吃住都在救助站。文軍紅給他們劃好了區域,每人管兩百多隻狗。
  • 司機為救嬰兒連闖三個紅燈,家屬卻拒絕作證!當事人:心寒
    艾先生回憶,當時他撥打110報備,希望交警可以出面開路,「交警說緊急情況下可以闖紅燈,事後補交證明,我才敢闖。」隨後,艾先生直接將乘客一家人送到最近的醫院,路上闖了三個紅燈。家屬冷漠 拒絕出面作證艾先生稱,由於他闖了三個紅燈,東莞交警要扣他18分,並且處以600元的罰款,需要重新考試。
  • 美術館著火,救貓還是救畫?——不如看看畫家本人是怎麼說的
    提問:「美術館著火了,一副名畫和一隻貓,你救哪個?」這個問題來自《奇葩說》第六季導師賽,話題一出,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雖然各有各的理由和觀點,但是有沒有人想過畫家本人會怎麼選擇呢?觸娘覺得,有一些畫家會選擇救貓。
  • 跟前女友打一炮才能救現女友,你救不救? l 心理扭蛋機
    奇葩說第五季裡有一個辯論題,面對女友的求生欲測試,你是演戲還是做自己?馬東為其他三個人出了一道測試題:女友問你,如果我們分手了,第一件事你要去幹什麼?這樣,她們才會覺得安全,除了甜言蜜語,她們還希望從男方口中聽到關於未來的想法。在綜藝《親愛的客棧》裡,數不清闞清子到底哭了多少次,儘管每次紀凌塵都會不知所措地哄她開心,但感覺闞清子始終是那種一兩句話就能讓她潰不成軍的狀態。
  • 「救不了爸爸,那就救別人的爸爸!」
    「救不了爸爸,那就救別人的爸爸!讓他換一種方式留在人間。」如果不是車禍,41歲的蘇州「打工人」秦林(化名)會陪伴兒子度過他的18歲「成人禮」。然而,他卻匆匆告別世界,用自己的身軀做出了最後的奉獻,讓4個人重生或重見光明。這個偉大的父親也是蘇州第132例器官捐獻者。
  • 哪裡是春嬌救志明,明明是志明救春嬌
    這當然是我的一家之言,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因為他太依賴香港語境和香港大男孩的種種套路,所以《志明與春嬌》的姐弟戀,《春嬌救志明》回歸香港背景的吵吵鬧鬧,都好看,第二部北上後的《春嬌與志明》就很難看了,因為北京的套路和段子,彭浩翔顯然並不熟悉。帶妹子去吃夜宵?燈下不觀色?工體還是去得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