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永康市拘留所施行的「思行教育」行動,收穫頗豐。永康拘留所秉持「文化修心、法治正心、道德省心、紅色敬心、情感暖心」的「思行教育」經過4年多的實踐探索和實證檢驗,所內「被拘留人與當事人達成諒解率」、「矛盾糾紛化解率」、「親情關係修復率」、「守法守規率」明顯提升,榮獲「國」字稱號。
文化修心:耳濡目染啟迪教化
永康拘留所的監區走廊通道貼著各式教育宣傳標語,還有所長自創的行為規範276字「拘所三字經」,對被拘留人進行公序良俗道德規範、自律警醒教育。
永康拘留所內利用有線廣播電視系統,開設「思行之聲」頻道,組織被拘留人收聽學習,了解時事,接收社會正能量。所內還設立「永康市圖書館流動站」,供被拘留人閱讀學習,促其增長見識學問,改變思維習慣,豐富精神世界。
道德省心:教育感化和諧向上
永康拘留所定期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心理諮詢和團輔,緩解思想壓力,增進心理健康,切實提升「教育、感化、挽救」質效。
所內工作人員合理利用在拘人員戶外活動時間,組織在拘人員定期在室外進行站姿、球類運動、隊列訓練等活動;在女子被拘人員中開展瑜珈、拍手操、五行操的學習培訓,組織趣味運動會等活動,在引導被拘留人員健康生活的同時,增強其體質。每年年末,開展新春聯歡會活動,讓拘留所真正變成一所改造靈魂、挽救人生的特殊學校。
法治正心:普法宣傳明辨是非
永康拘留所組建由30名律師組成的固定講師團,禁毒民警、交警、法官、浙江師範大學法律教授組成的臨時講師團,每周一三五,根據被拘留人員違法情況,開設相應的「思行堂」法治講堂,提高被拘留人法律素養。
法治講堂開設以來,已組織授課304課時,30945餘人次接受教育,受教育率達90%以上。2019年5月,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記者組到所調研採訪4天時間,同年11月5日CCTV12《道德觀察》欄目《拘留所的故事》專門報導永康市拘留所的工作經驗。今年公安部監管局分別推薦《人民公安報》、《人民公安雜誌》、《人民公安報》記者組到所專題蹲點採訪,分別刊登了題為《永康市拘留所:化解社會矛盾的特殊課堂》、《「這兒,像一所學校」永康市拘留所開設「思行堂」成效顯著》、《拘留所化解社會矛盾新探索》等報導。
紅色敬心:挺立規矩糾正作風
永康拘留所對在拘人員內務衛生、隊列隊形、起床、點名、放風學習、就餐、就寢等行為規範嚴格按照軍事化要求進行管理。
聘請武警部隊退役教官,在放風時間,組織在拘人員進行隊列訓練,融入黨性教育與紅色教育,培養在拘人員令行禁止的服從意識、規矩意識,督促被拘留人養成良好的行為規範。
情感暖心:化解矛盾浪子回頭
永康拘留所始終堅持「矛盾不出所、平安不出事、教育不缺位」的工作思路,以我為主,廣闢資源,積極構建多部門、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矛盾糾紛化解體系,大力推進社會矛盾化解工作。
2016年11月矛盾化解中心成立以來,共化解各類社會矛盾1862起,司法矛盾835起,提前解除司法拘留人員638人,涉案金額4.185億元,當初履行金額8350.2萬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充分發揮陣地優勢,教育感化妨礙疫情防控的被拘留人65人,收到群眾感謝信3封和錦旗1面,實現疫情防控和監管業務雙贏。
2020年6月10日,一場通過遠程溝通、實地調解的跨越千裡矛盾化解挽救破碎家庭的事跡,被人民網強國社區、《中國法制新聞報》、《浙江警視》、《小強熱線》、《浙江新聞》、《金華晚報》等16家媒體廣泛關注,在社會上引發熱烈反響和共鳴。
永康市拘留所對標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和建設「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不忘初心,守牢安全底線,從嚴從細落實各項安全管理制度,扛起更多責任,堅持更嚴要求,落實更高標準,不斷提升監所管理水平,力爭推動監所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永康市拘留所矛盾化解中心是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特殊領域的探索實踐,發揮了建設『重要窗口』中公安監所的作用」,永康市副市長、公安局長朱茂均說,「接下來,永康公安還要發揮更大的職能作用,持續擦亮永康市拘留所矛盾化解工作品牌,為打造新時代社會治理新格局提供永康公安新樣本。(毛晨曦)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