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軍世】二戰時代的戰列艦最然已經不再是決戰的主力艦,不過作為大炮巨艦的威風尤在,其艦員一般都在2000人左右,而二戰中,損失了絕大多數戰列艦的舊日本海軍,其戰列艦艦長一般都是什麼級別的軍官呢?
二戰日本戰列艦艦長:是什麼級別海軍軍官擔任的
早期舊日本海軍戰列艦的艦長,大多由大佐擔任,不過二戰時代,舊日本海軍的軍銜,實際上是將官、上長官(同佐官)和士官(同尉官)等劃分,因此還有些稱呼不容易理解;其實不只是戰列艦,重巡洋艦、輕巡洋艦甚至是航空母艦的艦長,一般都是大佐擔任。
比較而言,舊日本海軍中小型戰艦的艦長一般是中佐,甚至是更低級別軍官擔任,例如「有名」的雪風號驅逐艦,其歷代艦長中,就有中佐,也有少佐,而更小艦艇的艇長,如水雷艇的艦長甚至有可能是大尉軍銜。
實際上舊日本海軍的大佐與舊日本陸軍的大佐一樣,都是擁有很大的實際權力的。
舊日本陸軍的大佐一般是陸軍聯隊的軍事主官,也就是聯隊長一職,也可以擔任旅團、師團的參謀長,舊日本陸軍步兵聯隊可達3747人,相當於團級單位,但是人數上比正常步兵團人數多不少,是單一兵種的最大作戰單位,作為聯隊長,擁有很大的實際權力。
而舊日本海軍的戰列艦同樣艦員眾多,比如說大和號戰列艦,這艘滿載排水量達7萬2810噸的軍艦,其艦員編制為2415人,在被美國海軍艦載機轟炸沉沒時,其艦長為賀幸作大佐,艦員全部陣亡。
舊日本海軍佐官升級的「跳板」:長門號
相比較於大和號戰列艦,長門號戰列艦在多數時間中的名氣要跟大一些,該艦有著「國民最熟知的戰艦」稱號,也正是因此,擔任長門號的艦長雖然是都是大佐,不過因為長門號的「特殊地位」,其艦長從佐官升遷為將官的速度和比例,遠比其他戰列艦高。
與長門號一樣,舊日本海軍其他戰列艦艦長長期都是由大佐擔任的,如霧島號戰列艦,從艤裝員長開始,一直到1942年被美國海軍華盛頓號戰列艦「一挑三暴打」,其擔任艦長職務的海軍軍官都是大佐,最後一任為巖淵三次大佐。
而舊日本海軍航母艦長也是大佐,如1942年中途島海戰中沉沒的加賀號航空母艦,其時任艦長為岡田次作大佐,舊日本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鳳翔號,其艦長就包括1934年山縣正鄉大佐,(是的,就是後來因水上飛機迫降而被擊斃的那位舊日本海軍大將),另外,山本五十六在1928年也是以大佐軍銜,擔任了赤城號航空母艦的艦長,在1929年晉升為少將,並成為了海軍航空部技術處長的。
戰列艦艦長軍銜的「升級」:大佐到少將
到了二戰的後期,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在美國海軍的打擊下,基本覆滅,其剩餘為數不多的戰列艦,艦長也開始出現少將這樣的高級軍官,如山城號戰列艦,從1917年到1944年的歷任艦長,軍銜全部為大佐,不過1944年的最後一任艦長為篠田勝清少將。
長門號戰列艦也一樣,在1945年7月,被美軍航母艦載機空襲擊中艦橋,陣亡的艦長為大冢幹少將,由戰列艦改裝為航空戰列艦的日向號也一樣,1917年到1945年時,艦長全部為大佐軍銜,到1945年3月時,由草川淳少將擔任艦長,四個月後陣亡。
來自俊赫君的話說:其實「佐」的概念源於唐朝
在唐朝時期,日本派了不少的遣唐學習唐朝文化,在日本的傳統文化中形成了很深的影響力,日本在學習了唐朝制度冊封百官後,誕生了一種特殊的官職:佐,按傳統文化中,「佐」含有輔佐的意思,一般作為副官,而日本在引入後就一直使用,甚至發展成為了作戰單位的軍事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