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可夢原來不是任天堂出品?製作它的公司最早竟是辦雜誌起家

2020-12-18 一機遊戲

大家好,這裡是一機菌,每天為各位帶來最深刻和有趣的遊戲內容。

"《寶可夢》系列遊戲是哪家公司製作的?"

如果問出這個問題,恐怕十有八九很多不玩遊戲的普通人都會脫口而出,是任天堂。

就連現在擔任《寶可夢》系列的總監增田順一先生,也曾經遭遇到這樣令他有些尷尬的事情:他在接受電視採訪的時候坦言,曾經私下問過200個路人問了這個問題,也得到了同樣的回答。更加讓增田感到哭笑不得的是,就連過年過節回老家探親,親戚朋友也是向孩子們熱情介紹,"他是任天堂的員工。"

"大家普遍認為《寶可夢》是任天堂的遊戲,但是其實這些遊戲是Game Freak製作的。"或許因為歷代《寶可夢》遊戲都在任天堂的遊戲平臺上發布,才讓很多人產生了這樣的誤解,比起皮卡丘等即使不玩遊戲的人也耳熟能詳的名字,Game Freak這個公司往往只有在玩家"噴遊戲"的過程中才會被提到。"希望Game Freak所做的事能被更多人知道。"為了實現增田先輩的這個夢想,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Game Freak的故事。

說起Game Freak誕生的歷程,有一個人的名字不得不提,那就是Game Freak的創始人同時也是"寶可夢之父"的田尻智。

田尻智出生於1965年,年少的他和很多那個時代的少年一樣,喜歡在田野中盡情玩耍收集昆蟲和捕捉鳥類。只是從小就熱愛自然的他,生不逢時的成長在了日本吞噬自然資源最嚴重的時代。1968年,伴隨著嬰兒潮一代的蓬勃發展,二戰戰敗後的日本竟然奇蹟般迅速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曾幾何時奔跑過的田野變成了混凝土公路,而昔日嬉戲過的河流周圍也似乎在一夜之間樹起了鋼鐵森林。

即便是告別童年時代成長為少年的田尻智,依舊沒有忘記當年在田野間的美好回憶,他依然希望將來能以某種形式把自己最熱愛的東西再次呈現出來。隨著城市的開發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電子遊戲廳。原本討厭城市現代化的他,突然發現自己曾經設想的"某種形式",是不是能通過電子遊戲來呈現。

在接觸遊戲過程中逐漸喜愛上了遊戲的田尻智,憑藉他自己對遊戲的執著,時常在玩遊戲的過程中總結出了一系列攻略秘籍,尤其是對《Xevious》和《大金剛》兩款遊戲的深入研究,讓他成為了周邊街機廳小有名氣的"頭號玩家"。

如果一直這樣繼續下去,可能田尻智也僅僅不過是一個普通的遊戲玩家。真正讓他命運發生轉變的契機是,是他在街機廳的書架上偶然遇到一本叫做《DIGTIONARY》的雜誌。它是當時在街機界大獲成功的南夢宮官方發行的遊戲攻略期刊。這本雜誌詳細介紹了南夢宮旗下的遊戲的攻略情報和世界觀設定,是當時玩家們夢寐以求的遊戲寶典。

最初只是剛進入南夢宮的新人程式設計師測試遊戲時候內部的資料,卻很偶然被當時南夢宮的中村社長看到。"如果把這個做成雜誌發行不也挺好的嗎?"而那個新人程式設計師正是創作出紅極一時《Xevious》的遠藤雅伸。

原本對遊戲開發一竅不通,僅憑一腔熱血的田尻智第一次發現了自己也能"進入業界"的可能性。曾經為了研究遊戲是否受到歡迎偷偷潛入街機廳考察的遠藤雅伸就是在那時候認識了田尻智。田尻智當時甚至都不知道眼前和自己聊遊戲的人正是自己最喜歡的遊戲《Xevious》的製作者。"原來遊戲的情報雜誌也這麼有魅力"。在遠藤的鼓勵下,田尻智決定創辦一本屬於自己的雜誌。

當時的《DIGTIONARY》雖然以出色的內容吸引了不少玩家,但是同樣有一個致命的缺陷,正因為它是南夢宮發售的期刊,所以內容理所當然僅僅只包含南夢宮的遊戲。當時對《大金剛》深有研究的田尻智早就發現了遊戲中存在的BUG,卻苦於沒有平臺發布。既然無法在《DIGTIONARY》上刊登,那麼索性就自己出一本雜誌吧,於是在田尻智的努力下同人雜誌《Game Freak》正式發布。

所謂同人誌,指的是不經過出版社發行,由愛好者依靠興趣自行製作的非正規刊物。因此實際上《Game Freak》也並未在正規書店進行販賣,而是委託同人誌專門書店進行銷售。然而《Game Freak》還是憑藉它深刻的考據和具有時效性的新作情報,在發售之後獲得了眾多玩家的青睞。

即便它是不求回報的"用愛發電",依然使全國各地同樣熱愛遊戲的玩家的"求職信"如潮水般湧向田尻智那裡。而在那其中,田尻智結識了今後最親密的"戰友"杉森建——後來很多寶可夢的設計,都出自杉森建的筆下。

和杉森建組成二人團隊的田尻智,滿懷信心參加了有世嘉舉辦的遊戲企劃大賽。最終在眾多作品裡脫穎而出,和當時的另一部作品同時獲得了大賽的一等獎。從創刊開始就一帆風順的《Game Freak》並沒有讓田尻智嘗過失敗的滋味。然而最終一件事情卻給了他極大的打擊,即便自己的作品獲得的了大獎,但是世嘉還是選擇了另一部獲獎作品來開發遊戲。

這無疑令田尻智深受打擊,原來創意終究只是創意,想把創意變為現實又是另一個問題了。田尻智團隊過於天馬行空的想法,憑藉當時的技術實在是很難再現。世嘉也只是謹慎的選擇了另一款更"容易開發"的遊戲而已。

想要把自己的創意成為現實,唯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夠實現。用杉森建的話來說,那段時間的田尻智仿佛著了魔一樣開始研究他原本一竅不通的遊戲開發,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研究FC主機和蘋果電腦以及PC98的編程上。曾經在機廳認識的遠藤雅伸也在田尻智的開發中推了一把,歷經三年時間,田尻智把GF的第一部作品《QUINTY》帶進了南夢宮。優秀的創意讓這款作品由"雜誌社"開發的遊戲在幾乎沒有宣傳的情況下居然賣出了20萬套。也正是在1987年,Game Freak開始從遊戲雜誌到遊戲開發商的轉型。

雖然《QUINTY》一炮而紅,但是隨即也使得田尻智的開發陷入了瓶頸。雖然之後也陸續開發出一些作品,無論如何也再呈現不出年少時街機遊戲的"感動"。田尻智自己給自己定下的過於嚴格的標準反而限制了遊戲的開發。

"我想像著一隻昆蟲在電纜上來回移動。"1999年在接受採訪時田尻智這樣解釋他想要開發一款名為《膠囊怪獸》遊戲的創意。在總結了當時熱門遊戲依然十分"自閉"的弊端之後,他希望創造一個互動的遊戲空間,而不是一個孤獨的"單機"遊戲。只不過一個更加現實的問題擺在了他們面前——沒有研發經費讓他們把創意付諸實踐。

而這時向他們伸出橄欖枝的,是任天堂的橫井軍平。熟悉任天堂的玩家,對於橫井軍平可以說是再熟悉不過了。這個研發出GAMEBOY和VB等主機,讓任天堂正式走向世界的天才設計師,竟然對田尻智他們的企劃十分感興趣。但是在山內溥領導下的任天堂就經常遭到第三方"背刺",所以在面對這個曾經給南夢宮做過遊戲的Game Freak,自然也是是不會輕易相信的。作為日後資助《膠囊怪獸》開發的交換條件,任天堂讓Game Freak需要先協助自己開發遊戲。

即便是需要先隱忍好多年當打工仔,田尻智還是爽快地同意了任天堂的要求。田尻智心目中的神作《大金剛》,雖然是宮本茂構想出來的創意,但是實際上在技術層面解決問題的,正是橫井軍平。田尻智堅信師從橫井軍平,一定能學到許多關於遊戲開發方面的知識。

為了回應橫井軍平的期待,僅僅花了六個月,Game Freak就開發出一款以馬裡奧系列中的角色耀西為主角的解謎遊戲《耀西之蛋》,簡單的操作帶來的無盡變化讓任天堂也終於承認了Game Freak的實力,最終同意協助他們完成《膠囊怪獸》的開發。

在遊戲開發上或許是前後輩關係的田尻智和橫井軍平,私底下卻是朋友一般的關係。根據田尻智的回憶,明明在年齡上他與橫井軍平幾乎可以說是"父子"一般的差距了,但是他依然能夠拋開觀念和身份的種種束縛和田尻智暢談遊戲。

日美兩個版本的《大金剛》幾乎可以說是兩款遊戲了。

田尻智最欣賞的設計,是美國版的《大金剛》採用了和日版《大金剛》截然不同的關卡編排。美版不同於日版每一周目都按照1、2、3、4關輪迴,而是採取難度階梯式的模式,按照【1、4】 【1、2、4】 【1、3、4】【1、2、3、4】的方式進行,雖然關卡沒有增加卻讓遊戲變得更加充滿變數。從《大金剛》中學到的精髓,今後也被利用到了《寶可夢》的開發之中。

被橫井軍平問及了為什麼想要開發遊戲,喚醒了田尻智埋藏在心中已久的記憶:自己的故鄉町田市被城市化的浪潮淹沒,開始大面積地開發。從前的野外風光被高樓大廈所代替,曾經與田尻智相伴的昆蟲也漸漸消失。"由於城市化的發展,捉蟲的地方幾乎已經找不到了,孩子們只能在家裡玩。"因此,他把自己兒時的夢想都融入了《寶可夢》這款遊戲之中,"我希望通過寶可夢,讓城市裡長大的孩子能感受到捉蟲的樂趣。"

初代《寶可夢》故事的起點真新鎮,正是如同田尻智的故鄉一樣美麗的小鎮。玩家在幻想世界裡的田野、河流和森林中尋找怪物的過程也和田尻智的童年經歷不謀而合。

遊戲雖然包含戰鬥模式,但對於玩家而言,更大的樂趣在於收集這些"精靈寶可夢"。 然而,與當時的其他遊戲相比,《寶可夢》有一個特別的機制:它分為紅、綠兩個版本,每個版本都只囊括了部分寶可夢。這就意味著,要想集齊所有寶可夢,玩家必須"跨服"尋找同伴,和朋友進行交換。

從《膠囊怪獸》變成最終的《寶可夢:紅綠》研發過程一共過了六年。而即使提出了一個在當時十分超前的概念,初代《寶可夢》依然是日本不溫不火地賣著。原本就是以同人創作者身份活躍的杉森建在這時候提出,寶可夢這個企劃應該不僅僅只限於遊戲中。在他的提議下他們不僅建議任天堂出資製作動畫,還"收編"了同樣是同人起家的漫畫版。在多種媒體的互相作用下,《寶可夢》在日本以及全世界的熱度逐漸升溫,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寶可夢》已經成為了全世界最吸金的IP。

然而就在初代寶可夢在一日本一炮而紅,著手開發下一部遊戲的時候,田尻智竟聽到自己的恩師橫井軍平因車禍身亡的噩耗。根據Game Freak的音響擔當一之瀨剛回憶,當時的田尻智把自己鎖在社長室裡,沒日沒夜地遊玩《大金剛》,或許這樣才能讓他感受到橫井軍平從未離開自己的身邊吧。

Game Freak的名字,翻譯過來是遊戲狂想家的意思。從少年時期接觸遊戲,再到年輕時代投身遊戲設計,田尻智以自己對遊戲的熱情和天才般的創意,無不證明了他自己確確實實是個熱愛遊戲的狂想家。

如今的田尻智,早就隱退二線,淡出了《寶可夢》系列的開發。在近幾年來,Game Freak卻一直在輿論旋渦當中打轉,尤其是這次《精靈寶可夢 劍/盾》爆出來的精靈斷代問題,更是讓Game Freak成為了眾矢之的。

玩家們也因此對這個公司又愛又恨,只不過,我們依然希望終有一天Game Freak能迎來真正的變革,就如同它名字中的"狂想家"那樣,再度以天馬行空的創意震撼世人吧。

一機遊戲,推薦好遊戲!歡迎關注我們,每日獲取最有深度的遊戲內容,做最有態度的玩家!

相關焦點

  • 寶可夢紙殼模型很可愛,日本雜誌送任天堂Labo玩具
    這是一個以紙箱套件結合Switch(NS)主機玩法的產品,通過簡單的紙箱製作器具,就可延伸出多種多樣的NS主機玩法。同時Labo可以激發玩家的想像力,自行運用這些機制和紙箱來尋找其他可能性。不過任天堂有些高估了Labo對小朋友們的吸引力,其銷量雖然不錯但是沒有達到市場預期。
  • 寶可夢不是任天堂的,但是其中的關係是這樣的
    哈嘍小夥伴,今天我還談論任天堂公司,因為大魚真的喜歡任天堂這家公司,有太多有優點了,好了,在聊起寶可夢首先知道的就是著名的寶可夢go這款遊戲,但是先來問問大家知不知道是寶可夢遊戲改編的動漫,還是動漫改編的遊戲,估計很多玩家看客都不太清楚,今天我就說一說這款遊戲和動漫的前世今生。
  • GAME FREAK和他的「寶可夢」
    這個讓人又愛又恨的遊戲公司曾經擁有著行業內最迷人的業績,而如今,卻面臨著一場最猛烈的輿論風暴。相較於做花札紙牌和愛情旅館起家的任天堂,GAME FREAK的成功似乎來得太簡單了一些。GAME FREAK的創始人田尻智是一名狂熱的街機遊戲愛好者,所以一開始的GAME FREAK僅僅是一本遊戲攻略雜誌的名字。
  • 精靈寶可夢遊戲是任天堂製作的?說出這種話是要被笑掉大牙的
    自96年起,寶可夢系列已經走過了24年,共八個世代,建立了自己的寶可夢世界。那麼,你知道寶可夢遊戲是誰開發的嗎?寶可夢遊戲是誰開發的?老實說,你在大街上隨便找一百個人問,一百個裡面起碼有九十多個說是任天堂公司開發的。任天堂是誰呢?它可是一個世界知名的遊戲公司,《精靈寶可夢》、《塞爾達傳說》和《馬裡奧》都是它的知名作品。
  • 「皮卡丘」背後的大佬:寶可夢公司的運營之道
    有報導稱,任天堂法務部光皮卡丘的授權費,一個月就能掙個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億元)。 要追溯皮卡丘的誕生,就不得不提西田敦子。這個形象由他構思,杉森建所設計完成,首次登場是在Game boy平臺遊戲《精靈寶可夢紅·綠》。 皮卡丘並沒有在遊戲中火起來,畢竟它不是最開始可選的3種寶可夢之一。
  • 遊戲圈根深蒂固的誤會之一:《精靈寶可夢》是任天堂製作的
    說起遊戲圈裡有名的IP,大家都能如數家珍地列舉出很多,比如《使命召喚》系列、《魔獸爭霸》系列、《GTA》系列等等,其中根據2018年的一個統計,最賺錢的遊戲系列當屬《精靈寶可夢》,自1996年以來它一共為任天堂贏得了超過591億美元收入。
  • 網曝任天堂即將在明年推出《寶可夢》重製作 或為《寶可夢:珍珠/...
    《寶可夢:劍/盾》發售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相信不少玩家都在期待《寶可夢》的新作。近日,寶可夢個人站管理者Kelios爆料稱,任天堂即將在明年11月推出一款正傳作品的重製作,一起來了解下吧。
  • 這回,任天堂真要帶你做「寶可夢」了
    但無論如何,這對於中國寶可夢愛好者來說依然是個好消息,再加上騰訊代理 Switch,未來任天堂會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整場發布會的主題是介紹「寶可夢未來的娛樂項目」,包括不限於電影、遊戲、周邊、店鋪等等,這場半小時的發布會節奏很快,內容充實。
  • 放飛自我的GF是怎麼把《寶可夢》口碑玩掉的?
    可能不少玩家在這個時候都會疑惑,《寶可夢》不是任天堂的遊戲作品嗎?怎麼開發商又變成了Game Freak?那麼我們就先來理清楚這幾家遊戲公司的關係。 Gamefreak最早成立於1989年,最開始只是一個製作遊戲的同人團隊,面向多個不同的平臺推出遊戲。
  • 任天堂要求下架《精靈寶可夢》同人遊戲及其製作軟體!
    據悉,任天堂對這款能夠開發《精靈寶可夢》風格同人遊戲的RPG遊戲製作工具Pokemon Essentials發起了DMCA撤除要求,經過審慎評估之後,提供該製作工具下載的維基站點FANDOM決定按要求移除這款工具。
  • 任天堂和寶可夢公主AV門事件
    ),是一枚任天堂死忠粉。不僅生活中各種周邊和玩偶,而且在社交圈中還各種大秀寶可夢絕版小配飾,還每一天都頻頻出現。像是國內毒家男孩女孩一樣,喜愛曬鞋,各種經典輪番曬,曬到想起她就想起寶可夢一樣。除了社交平臺曬各種照片之外,小瑪還將自己的各種社交平臺名稱,改為了「寶可夢公主」配上這個頭像,大家體驗一下,是不是效果瞬間拉滿。寶可夢在逃公主,了解一下。
  • 寶可夢發布會匯總:兩款手遊多項服務 讓你真做寶可夢
    任天堂剛剛舉辦的寶可夢事業戰略發布會結束了,這裡是發布會內容的匯總,你可以總覽整個發布會的情況,也可以通過新聞下方的連結來查看具體內容。由於《寶可夢劍/盾》直面會以及《寶可夢大探險》的消息此前已經公布過,並且沒有提到新內容,此處不再贅述。
  • 任天堂明明出了三款手遊,為什麼只有天美《寶可夢 大集結》被罵
    寶可夢上周的發布會掀起了軒然大波,只因粉絲期待已久寶可夢新作,竟然是《寶可夢 大集結》,一款由寶可夢公司與騰訊天美工作室聯合開發的MOBA遊戲。就這?就這?就為了這破點事把大家叫出來?不少寶可夢忠實粉絲表示難以接受而振臂高呼:「我永遠不承認《寶可夢榮耀》是寶可夢的續作!」
  • 遊戲界難以澄清的誤會,哪家公司製作精靈寶可夢粉絲以為是任天堂
    今年是「GameFreak」這家遊戲公司創立30周年,你說你沒聽過這家公司?那總該聽過他們最知名的系列作品《精靈寶可夢》吧!身為公司大老,同時也參與製作過好幾代《精靈寶可夢》的增田順一就無奈表示人們幾乎百分之百誤以為《精靈寶可夢》是由任天堂製作,自己也經常被誤會是任天堂的員工,這個根深蒂固的誤會似乎永遠難以澄清了,開發商和發行商完全是不同概念啊!
  • 這個寶可夢幾乎毀了整個工作,大約《精靈寶可夢》小秘密
    請放心,他不是妙蛙seed…………GameBoy上的第一代《精靈寶可夢》我們知道《精靈寶可夢》最早出現在任天堂GameBoy平臺上,並於售出。為了讓朋友們體驗彼此交換寶可夢的樂趣,遊戲推出了紅色和綠色兩個版本。
  • 《寶可夢》並非斷代!而是在下一盤大棋!|國產馬裡奧?騰訊想參與任天堂遊戲製作!
    GF鼓勵玩家用《寶可夢Home》保留斷代寵 等未來回歸分析:直接奔入主題,這次的寶可夢選擇了英式風格的加勒爾地區,起初看到這些很陌生的寶可夢很納悶,為什麼如此不習慣?而且又大膽的刪除了一大批熟悉的寶可夢?然後我又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很多寶可夢是對應地區的,可以這麼說吧,這次的寶可夢就是給特定地區的玩家準備的!
  • 寶可夢迷們如願以償!全世界最大IP來中國啦!
    寶可夢迷們如願以償!全世界最大IP來中國啦!好消息!寶可夢迷們的福音來啦!日本著名動漫遊戲IP寶可夢近日在中國成立公司啦!說起任天堂旗下的最大IP寶可夢系列,最適當的評價大概就是這個:萌系硬核。寶可夢的成功可以說是歸因於它清新可愛的人設、多變的玩法以及大量精美的TV動畫以及劇場版電影。而持續了十幾年的寶可夢世界錦標賽,更是長盛不衰。精靈寶可夢在流行文化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寶可夢甚至在1999年登上了時代雜誌。
  • 日本寶可夢在上海成立全資子公司寶可夢上海
    該公司為日本寶可夢公司全資子公司,註冊資本12000萬日元,經營範圍包含玩具、動漫及遊藝用品(電子遊戲機、遊藝機除外)、數字文化創意技術裝備、日用百貨、日用雜品、箱包、個人衛生用品、家居用品、皮革製品、辦公用品、針紡織品及原料、模具、家用電器等。
  • 寶可夢?口袋妖怪?還是神奇寶貝? 都是一回事!關於寶可夢你可以知道的更多
    1995年,日本著名遊戲公司任天堂提出精靈寶可夢企劃案,並於1996年2月27日在Game Boy平臺推出首款角色扮演遊戲《精靈寶可夢·綠》和《精靈寶可夢·紅》。       從96年至今,任天堂在各個平臺上共推出了63款相關遊戲,其遊戲全球總銷量截止去年2月已突破2.79億套,這其中還不包括通過各種技術手段的盜版遊戲。寶可夢是全球銷量僅次於馬裡奧系列的電子遊戲系列。
  • 淺談任天堂和GF公司以及TPC公司的關係
    前幾天遊戲界掀起了一番浪潮,因為騰訊的天美工作室竟然與日本的TPC公司合作,用寶可夢製作一個寶可夢的MOBA手遊,可以說一石掀起千層浪,遊戲論壇對二者之間的合作議論紛紛,大部分的聲音都是不認同的。除此之外,有眼尖的玩家發現,這一次跟天美合作的公司叫做TPC,並不是我們熟知的任天堂和GF,因此感到很奇怪,TPC哪來的權力跟甜美合作開發寶可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