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女兒多多,7歲就翻譯出版了英文原版繪本;吳京還在微博上曬出5歲兒子的全英文影評;黃聖依曬出兒子一口流利的英文演說。
每次看綜藝節目,也總是會被明星家的寶貝的英文水平給震撼到。
不由得感嘆,為什麼明星家的娃,個個功課都那麼厲害?
很多人會認為,明星家的孩子,學英語自然是用錢堆出來的。無論是請全英文家教,或是上貴族國際學校,哪個都十分昂貴,因此,英文水平好也是自然。
而普通人哪來那麼多錢讓孩子學英文?
其實,讓孩子學好英文,捨得花錢固然是一方面,但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普通人家的娃,照樣能學好英語。
先來說說學英文的誤區:
誤區一:學英文不是花的時間越多,英文水平越好。
從小學到高中,粗略估計每個孩子大概要花5000小時以上學英語,但學了後會發現,有可能還是不會說英語。這並不能說明孩子不努力,只是用錯了方法。
誤區二:學英文上培訓班就夠了。
其實,學英文語言環境最重要。而且,目前英語教培行業「內卷」相當嚴重,孩子即便每周都有去上英語培訓班,但到頭來發現口語能力及英文成績,也未必能提高多少。
其實,只有掌握正確方法,學起英文來才會事半功倍。
0-6歲是孩子英文啟蒙的關鍵期,家長要引起重視,抓住這個關鍵期,讓英文也可以變為孩子的「母語」。
舉個例子:孩子2歲時,學習說話時,是先「聽」,然後才會「說」,「讀寫」則是上小學以後的事。
那麼這個「聽」自然是需要有語言環境的,語言環境來自於爸爸媽媽的日常對話等;
其實學習語言道理都是相通的,英文自然也需要語言環境的支持。其實,掌握一門語言,並不需要天賦,明星家娃可以,你家娃照樣也可以。
此外,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也很重要。可以先從孩子喜愛看的動畫片兒歌著手,磨耳朵。藉此為孩子創造英文語境。
另外,言傳不如身教,只有媽媽跟孩子一起學習英文,孩子的英文水平才能進步得更快。
今天推薦一套寫給媽媽的英文工具書,《美國家庭萬用親子英文》共有四冊,涵蓋了8000句日常生活用語,均以親子對話的形式展現,稍有英語基礎的媽媽都可以讀懂。
我買這套書,是在寶寶只有6個月大時,因為她太小不會說話,我就以對話的形式讀給她聽,用來創造英文語言環境,間接培養語感。
稍大一點的寶寶,可以以對話的形式,將英文融入到日常生活。舉個例子,如:到了午餐時間,可以跟寶寶說,it's time for lunch. 食物燙燙,要呼呼。it's to hot, blow it to cool it off. 再如:和寶寶玩球時可以說,here we go.let's play the ball game. 球球滾走啦,快去撿回來。the ball is rolling away,go and get it. 這些句子均能在書中找到,是以不同主題情境分類羅列的,這套書共涵蓋了約300個日常生活情境。
現在我家寶貝兩歲半了,有好多的短句子都能夠脫口而出,而我說的長句子她也大多都能聽懂,有的還能用英文作答。
做到真正把英語英語融入日常生活的好處,是能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甚至在日常遊戲中,就將英語口語學會吸收了。相反的,如果只是單純的書面說教,會大大降低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孩子不感興趣,自然而然也就不願意學習英語了。
0-6歲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尤其在2歲後,孩子的語言能力,幾乎每隔幾天,就會有一個突飛猛進的變化。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學習天賦極強,更甚趕超成人。因此,抓住這個英文啟蒙關鍵期,學習英語一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