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慢慢長大,有時候是從離開故鄉開始的

2021-01-14 穰之說

今天是父親節,你向你的父親問候了沒?

似乎每個父親都是不喜歡說太多的話,愛卻都在行動上,父親就像是一座山,在你的背後,一切都在無言中。

俗話說,父母在不遠遊。對於在外奮鬥的我們來說,遠遊是必然的選擇。

懷揣夢想的我們,從故鄉走出來,離開父母,離開我們從小到大熟悉的地方,去到陌生的城市,過著與之前截然不同的生活。就像一隻雛鳥,從窩裡飛出來,獨自面對外面的風風雨雨。

青春期的時候,覺得父母都是錯的,只有自己才是對的。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錯,返過頭來看,父母的話大多數還是正確的。

我們慢慢長大,有時候是從離開故鄉開始的。

離開了故鄉,也就意味著離開了父母。以前總以為時間還長,其實,時間很短,就好像做了一場夢,父母就已經老了。小時候總希望快快長大,長大了,又希望時間不要再流逝。

某一天,母親讓我給她買一個假髮套的時候,我才驚覺,母親的白頭髮已經那麼多了,多到染髮將頭髮毀的不成樣子,只能寄希望於假髮套來遮掩時間流逝的痕跡。

人都說,落葉歸根,故鄉就是我們的根。那隻住了幾年,卻讓我們懷念一輩子的地方。

賈樟柯說,浪子之所以是浪子,是因為有家。是啊,我們都是浪子,因為遠方的家裡有人在等著你,無論等多久,那個地方總是亮著的。就像啟明星,指引我們努力的方向。

離開多年以後再回來,那個地方仍然是有溫度的,故鄉不僅僅是一個符號,那個地方仍然讓我們熱淚盈眶。

父母們慢慢變得老了,因為有他們,故鄉才是有溫度的。

今天是父親節,記得問候你的父親。當然也不要忘了你的母親。

不要因為太過忙碌而忘記了他們,平常的一點問候,都會讓他們高興很久。我們慢慢長大,他們慢慢的變成了小孩子。

好好照顧他們,就像我們小時候他們做的一樣。

相關焦點

  • 當我們慢慢聽懂一首歌,說明我們已經長大了
    如今,坦然回首,勇敢面對曾經的過往,所以《後來》變成了《後來的我們》。當初,笑著聽歌的那群人早已長大,也終於聽懂了那首《後來》的歌,只是曾經一起聽歌的人,卻早已離散天涯。我們從什麼時候起,開始變得膽怯,會害怕去聽一首歌,因為害怕回憶。疼痛過的才叫愛情;哭過了才會成長。每個人的青春都有一段很羞澀,讓人刻骨銘心,使人久久不能忘記的戀愛。就算忘了全世界,也忘不了你。
  • 我們在慢慢長大,父母卻在不知不覺中漸漸地變老
    母親不識字,好在學會了發語音,倒可以互動,有時候發一些孩子的照片或者是小視頻,一家人十分樂呵。有時候父親發了圖片,我們忙得顧不上評論或者是回應,父親就不開心了,反問我們電話是否都停機了?沒電了,我們呵呵一笑,趕緊給點讚評論,父親又開心起來了。長大後,慢慢發現,原來老人們的快樂如孩子一般簡單,對兒女的需求也是微乎其微!
  • 一個人只有在離開故鄉後,才懂得一草一木都是鄉愁
    生活給予人們最大的考驗,莫過於背井離鄉,顛沛流離,在異鄉漂泊的日子你才會懂得,故鄉的一草一木都是鄉愁,都是鄉情,在你找不到自己時,從不曾遠離。離開故鄉,對於我們來說,並非情願。其實我們也都知道,外面的日子並沒有想借的那麼美好, 我們離開家鄉努力去工作,只是想讓家人過得好一些。「故鄉遙,何日去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回故鄉,乘一支長蒿,隨著心的河流,向故鄉漂流,向故鄉漫溯「。
  • 離開故鄉,你有沒有後悔呢?
    02在我上初中的時候,母親常常對我們三姐弟說:「長大以後,你們要去大城市安家,別回來了。」起初,我不懂母親這句話的深意,後來我才明白,母親覺得村裡人太小心眼了,個個在利益面前都喜歡計較。03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村裡的年輕人陸陸續續外出打工,大部分的人去了東莞打工。到了過年的時候,打工回來的年輕人,穿戴更加講究了,手裡也有錢了,顯得很豪氣。還有幾個年輕人,靠打工賺來的錢,在家裡蓋了新房子。
  • 慢慢地,我們都長大了
    轉眼間,我們都各奔東西,離開了家鄉,為各自的人生奮鬥著,我們好像都忘記了時間在悄悄的流逝,在相見,好像沒有孩提時的那種親切感,可能是我們離別的時間我們都忘記了是什麼時候! 家鄉的玩伴們,我們各自長大,都要好好努力奮鬥,要好好加油,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加油!
  • 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
    ,悄然間淡出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終於沒有了前去尋找的動力。久而久之,那個地方慢慢成為了記憶中的符號,雖然心心念念,卻始終不去打擾。然而,誰又能把一切,安排的那般緊湊,生命之路遙遙,偶爾停下腳步,偶爾走到了交叉路口,不得不踏上一條完全沒有設想的路。背著簡單的行囊,去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不是為了尋找一個人,故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而是由著內心的腳步,毅然決然的踏上了奔往那座城市的列車。
  • 越長大越不舍離開父母
    圖片來源於網絡年輕的時候總是躊躇滿志,嚮往外面的世界,想離開家鄉去外面闖蕩,去體驗沒有父母約束的自由生活,去遠方施展自己的理想。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現最不想離開的就是家和親人。上高中之後開始住校,一星期回家兩天,上大學後,只有寒暑假可以回家,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變少了,參加工作後,陪家人的時間就更少了。
  • 年少想離開的地方 是故鄉
    不知道幾歲時嬤嬤(山東方言,奶奶)就開始生病,俺娘每天用兩摞磚頭支起藥罐攏火熬中藥,還要做著一大家人的飯。不管俺娘攤煎餅還是熬中藥,我總是不離俺娘的左右,從不哭鬧,困了就在娘幹活的旁邊睡。俺娘說我打小能睡覺。成年後同事們叫我王豬,我十分認可。因為我就是一個沒有腦性、愛吃能睡的人。
  • 青春的夢,在青春做完:呼嘯而過的歲月裡,我們都將慢慢長大
    在這段回憶中,更多的是刻畫在我們每個人的青春裡,那些會出現的人。比如,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室友,朋友……有些人曾經來過現在已經離開,有些人已經離開卻一直都在。或許這也是青春留給我們的寶藏吧。好的壞的,都是一種對過去歲月的紀念。在這本書中,更確切的提到了一次詞「夢想」。
  • 我們長大,也許正是失去的開始
    我感激我們的光錐曾彼此重疊,而你永遠改變了我的星軌。縱使再不能相見,你仍是我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離析的原因,是我宇宙之網的永恆組成。——@科學松鼠會 2013.4.21上一次在清明時節回家,是什麼時候?越長大,距離越遠,回去越難。清明假期被切割成補覺、踏青、加班,似乎已經沒有時間用來懷念。幸好,懷念其實不一定要有特別的儀式。
  • 人到中年才發現:失去了這三個人,故鄉就再也回不去了
    故鄉是腦子裡難以抹去的印記,沒有人願意離開家鄉去另一個地方討生活,尤其是走在熙熙攘攘的大都市裡,看似歲月靜好,可內心的靜默卻只有自己清楚。 故鄉是我們一輩子都難以忘卻的地方,那裡有童年的回憶,有父母的諄諄教導,有牽絆著我們的人等等。
  • 這四種東西一旦消失,故鄉就再也回不去,是幾代人的鄉愁吧
    作者/同羽越是長大,越是容易懷念故鄉。我們總是把回不去的家鄉稱為故鄉。當每個在外的日子裡,故鄉偶爾會成為心底閃過的一絲柔軟,想起來的時候會發笑,然後便是惆悵。我們還是我們,只是我們都不是當初的我們了。兒時的夥伴其實並沒走多遠,只是我們都不在彼此的身邊了。故鄉,也因此顯得蒼白。第三種:故鄉的風景風景,是故鄉的印記。
  • 故鄉的柿子樹
    記得老家種過兩棵柿子樹。那個春天,剛剛四十出頭的爸爸從村裡的集市上買來兩棵小小的柿子樹。依稀記得它們只有手指頭那麼粗細,裸露著細細的根莖。隨著季節的推移,柿子樹慢慢生長,漸漸長大,幾年之後,已經蓊蓊鬱鬱,亭亭如蓋。五月的夜晚,滿天星光之下,有暗暗的幽香瀰漫著小小的院子。我和弟弟四處搜尋,循著花香來到柿子樹下。借著如水的月光,原來柿子樹開花了。我們打開天井裡的電燈,依稀看出淺綠色的花萼,翠綠色的花託,不仔細分辨是斷然看不出小小的花朵的。幾天之後,花瓣簌簌落下,獨留下精巧玲瓏的小柿子在慢慢生長。
  • 長大了|但我們終究成為了異鄉遊子
    和中國萬千家庭一樣,和和睦睦,歡喜過我們中國的傳統佳節。一年又一年,總覺得年年都一樣,很期望去外面看看。時間過得很快,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在外求學三年了,每次放寒假回家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早早收拾好行李去火車站,在坐上火車的那一刻,我的心已經早到家了。
  • 暖心文案|我們都在慢慢長大
    我們都在慢慢長大,終於不用再害怕天黑,也能獨自堅持到天亮We are growing up slowly, finally no longer afraid of dark, can stick to the light of day alone總有那麼一天,你會出現在我身邊There's always a day when you'll
  • 董卿:有時候,學會離開是最好的選擇
    她淡定地接受大家的目光,面對採訪也絲毫不避諱離開的話題。也許,對於董卿而言,這次「離開」央視,只是人生中的一個小小插曲也未可知。也或許,有時候,學會離開是最好的選擇。02離開舒適圈為了更好的發展。正如孩童離家求學是為了收穫知識,有時候的離開不過是為了尋求另一種方式的成長。董卿陪伴著央視走過許多光景,在央視裡她可以是一姐,可以是前輩,但一旦離開央視走到陌生領域,她可能同我們一樣需要從頭再來。但董卿從來不是一個恐懼未知、害怕挑戰的女人。
  • 夜讀|願你慢慢長大
    大家好,這裡是閃電夜讀,我是東營臺主播李凝,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願你慢慢長大》。親愛的小布穀:當我寫下「百天」這個字眼的時候,著實被它嚇了一跳——一個人竟然可以這樣小,小到以天計。在過去一百天裡,你像個小魔術師一樣,每天變出一堆糖果給爸爸媽媽吃。
  • 故鄉真的回不去了,因為我們生活很無奈
    故鄉可能是我們每個人心底最無法割捨的地方吧,它不僅僅承載了我們小時候最快樂最無憂的記憶,也溫暖了我們成長後逐漸冰冷而無趣的歲月。縱然生活再多艱難,屬於孩童的記憶依然是快樂而美好的。這大概就是我們喜歡懷念小時候,懷念回不去的那段好時光的重要原因吧?那時候的生活再多艱難,我們小孩子的記憶裡都會有小夥伴們純真的笑臉和只屬於媽媽的味道!這是我們每個人心底裡最溫暖最美好的東西。它不僅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反而會歷久彌香,在我們的記憶中越來越清晰。
  • 我們能不能拒絕長大
    那些,曾經滿足了我全部世界的人,似乎忘記了教我該為自己負起責任,該學習自己滿足自己。或許,他們根本不知道要教會我這個吧?總之,在我毫無準備的時候,我的世界坍塌了。我繼續用我小時候的方式來試圖得到滿足。於是,我哭、我鬧,有時候有用,有時候沒用,有時候還被臭罵一頓,甚至威脅不喜歡我了、不要我了、不愛我了等等。我很絕望,我開始覺得自己不可愛、不夠好、做錯了。
  • 我們戀愛吧:冷冷黯然離開,有時候給別人體面就是給自己體面
    《我們戀愛吧》已經快到尾聲,各位嘉賓的情感方向也明朗起來。其中邦邦和冷冷的情感糾葛極為複雜與糾結。在節目之初,冷冷並沒得到男嘉賓的喜愛與關注,期間輪空了好幾次,一直到邦邦的出現。正因為這場約會,邦邦淪陷了,他那以為對方是喜歡自己的,自此開始展開猛烈的攻勢。就這樣邦邦和冷冷第一次深度談話產生了。冷冷表達了自己對邦邦的抗拒與壓力。她說她看到邦邦都會不舒服,甚至不想和他在同一個空間下。